无法被满足的父母期待背后:是突破,还是被压抑?

董卿,央视一姐,八次被评为央视十佳主持人。

在一次节目访谈中,她这样诉说她的童年:

“我感觉自己就像是鞭子抽打的陀螺,一直在竭尽全力地忙着满足父母的各种期待,但总是无法让他们满意。”

董卿的父亲,和中国很多家庭的父母一样,对孩子充满期待。

严厉的教育,让董卿在童年时候,过得很压抑。

但后来,董卿在节目中说:自己的成功,离不开父亲的“魔鬼式训练”。

很多人可能像董卿一样,都生活在父母的期待中。

而父母的期待,可以成就孩子,也可以挫败孩子。

董卿的成长过程中,因为父亲的严厉没有多少的开心与快乐。

但她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成为了一位优秀的主持人。

但还有很多人不像董卿这样想得开。

他们会因没有达到父母期待的高度,而心存内疚。

如果你也活在父母的期待里,那不如学着像董卿一样,在期待里活出一片自己的天。

就像日本作家椎原崇在《习惯陷阱,终身自我更新的15堂必修课》这本书里说的一样:

不要因为“无法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悲伤”!

你原本很优秀,不要被期待里的自卑限制住自己的才华。

这是什么意思呢?

01

期待不该为负面情绪背锅
很多人说:“没有父母的期待,孩子是不会成长的”。
这句话也对也不对,这怎么理解呢?
如果父母的期待是正向积极的,这会让孩子茁壮健康的成长,他也会变得积极向上。
但如果这个“期待”里,饱含着负面情绪,这种期待就会变成压垮孩子的重担。
前段时间的热播剧《小舍得》,里面子悠妈妈对子悠的期待里就饱含着负面情绪。
她拼命地让子悠学习、补课 ,从来不去顾及孩子的承受能力,以及孩子的思想。
认为孩子的思想和想法是不重要的,是没有意义的。
结果,就这样,在妈妈的高压下,子悠几近崩溃,自杀两次未遂。
剧中的孩子,让人心疼到无奈。现实生活中,孩子们都在承受什么呢?
年少无知时,孩子不懂得压力是什么。
只知道为了让父母更加地疼爱自己。
必须优秀,无条件地服从父母的所有选择。
孩子成绩考不好,很多的家长都是满满的负面情绪。
不是埋怨就是责骂,甚至实施家庭暴力。
那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了。
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身心疲惫,他们反而更考不出优秀的成绩。
但是另一方面,这些指责孩子的父母。
在要求孩子好好学习的时候,刷着手机,打着麻将。
单方面地一味地要求孩子上进,期待着孩子弥补他们曾经的遗憾。
达到他们认为的高度,但这样做完全忽略了一个事实:父母才是孩子的榜样。
但你可能会说:
“我也是这样,在这样的高压下面长大的啊,也没见我长歪了!”
你可能忽略了一个事实:你的孩子其实是在弥补着你在小时候缺失过的爱。
这就是说,你的孩子反而比你承受得更多。
另一方面,没有负面情绪的父母就不一样啦。
他们用他们的爱,成就了懂得感恩有幸福感的孩子。
比如,周迅的广告剧《女儿》里面,就展现了这样一位坚强有爱的母亲:
她浑身充满了满满的正能量。
用爱和阳光的心态沐浴着自己的孩子。
而她女儿懂事、幸福的笑脸,也牵住了无数人的心。
孩子成长的高度,取决于原生家庭中父母对情绪的掌控。
而家长自身对情绪的把控,直接影响着你孩子的成长。
上面提到的两种父母,你觉得自己属于哪一种呢?
是通过高压要求孩子弥补自己缺失的带有负面情绪的父母?
还是正能量满满,能够带给孩子爱和希望的天使父母?

02

孩子在弥补父母年少时的缺失
我们刚刚有提过,其实那些带着负能量去教育孩子的父母,他们也不是故意刁难孩子。
他们只是在弥补自己年少时候的缺失。
这就像热播剧《小别离》中”学霸”琴琴的父母一样。
他们就是典型的把人生期望转移到孩子身上的家长。
琴琴妈妈自己没有上成大学。
依据她的人生经验,觉得自己现在生活得不好,都是因为当初没有考上大学导致的。
所以,就这样,她把自己所有的期待和愿望,都转嫁到了她女儿身上。
希望通过把女儿送出国的方式,弥补自己曾经的遗憾。
而另一方面,琴琴并不想出国。
但为了不让妈妈伤心失望,还是选择去了美国。
在别人看来,琴琴应该很高兴才对。
但事实上,她自己才最清楚自己的痛苦。
很多父母就像琴琴妈妈一样,用“爱”给予孩子很多期待,束缚着孩子。
结果,过多的期待反而让孩子心生厌倦,越来越不愿意和父母相处。
孩子慢慢变得不愿意好好说话,甚至动不动就和父母大吵一架。
尽管有些孩子选择妥协。
但在她们的内心深处明白:
她们用无声的沉默和父母较着劲儿,心态也濒临崩溃。
甚至还想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的方式,来摆脱父母的“掌控”。
那为什么会造成很多孩子想反抗却不说出来的情况呢?
是因为大多数人甚至包括孩子自己都认为:
他们没有能够满足父母的期待,会把父母置于一个非常可怜的境地。
于是,这种“道德bang架”又给孩子身上增添了一份“原罪”。
觉得不遵从父母的意愿就是“大逆不道”。
可是很少有人同情那个处于高压“控制”下的孩子,大众也看不见孩子的心在滴血。
那面对这样的状况,或者说为了防止这样的状况发生。
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03

说出你的想法,大家都轻松
你可能听过这样一句话:
“父母的期待,有时候对孩子意味着别离”。
这就是说,当你的期待带有负面情绪的时候。
这会让孩子觉得你是不爱他的,你是想要抛弃他的。
所以,作为父母,你可以主动踏出和孩子积极沟通的那一步。
让自己先释怀,然后通过敞开心扉的聊天,让孩子跟你亲近。
董卿的父亲在她成年后,每每谈到过去的那些错误的教育方式。
他真诚地向董卿举杯道歉。
而在父亲真诚道歉的一刹那。
董卿所有受过的委屈和不公正,都化成了感动和对父亲的认同。
只要你能把深埋于内心的想法,对着孩子真诚、心平气和地表达出来。
你和你的孩子就都能感受到世界是温暖的。

04

尾声

沟通是化解一切障碍的桥梁。
没有负面情绪的沟通,对父母和孩子都很重要。
孩子不要因没有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悲伤。
父母也不要因孩子没有满足你们的期待而懊恼。
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下,爱才被真正的包容。
学会爱的表达、爱的告白,父母和孩子就都是幸福的。

End

作者简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