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想要在博弈中取得胜利,最好办法是假设对方是野蛮的
《博弈论》的作者正是冯诺依曼,我们就先从他开始。
1、冯诺依曼:博弈论之父
1945年,美军在日本投下1颗原子弹,使得日本无条件投降。而研究原子弹的,除了科研人员外还有冯诺依曼。
冯诺伊曼之所以揽下美国政府给的活,是因为他觉得这件事情成功率是很大的,同时,他还建立数学模型来分析:如何投掷原子弹,使得人员伤亡数量达到最少,又能起到震慑作用,促使日本投降。
2、博弈论:社会上的大套路
所谓的博弈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是指个人或团体在一定规则或约束下,依据各自掌握的关于别人选择的行为或策略,决定自身选择的行为或策略的收益过程。
在与他人博弈的时候,如果信息是完全透明的,那么这样的博弈是很简单的,但问题是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猜测不到对方会做出怎样的决策,而在博弈的时候,怎么样才能够获取胜利,找到一个最优解呢?这本书将会告诉你答案。
我们都听过木桶效应,一个木桶有一块短板,怎么样才能让木桶装更多水呢?也许你会想到把木桶倾斜,用长板去装更多的水,但是现在有一个更好的方法:如果有一个人恰巧路过,他的桶也是有一块缺口的,那么你可以把你的木桶和他的木桶拼接在一起,于是两个人都能装更多的水。
当然,如果你不采取合作的方法,只想让自己的木桶装更多水,然后把对方的木桶骗到手里,那对方也有可能反套路,你以为自己获得了一个木桶,殊不知木桶底部烂了个洞。
想要在博弈中取得胜利,最好的方法就是假设跟你博弈的人是野蛮的,他会采取什么最糟糕的手段,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去应对,想明白了,先不说赢,至少你不输。
我们在博弈的时候,双方都在猜测对方的策略,就比如说下棋,一方在下棋的时候,为了战胜对手,他可能会仔细考虑另一方的想法,而另一方在下棋的时候也会如此考虑,同时一方还可能考虑另一方在想他的想法,而另一方也可能知道对手想到了他的想法,如此往复,问题就会变得越来越复杂。
3、博弈的元素
一个博弈的过程其实含有7个元素:
1)决策者:在博弈中先做出选择的一方。
2)对抗者:在博弈中做出被动选择的一方。
3)生物情绪:比如我们去到一个新的地方,人生地不熟,不知道方向,这个时候你打开百度地图,告诉你该怎么走,从中发现了规律。
4)局中人:在这个大的套路中,你是作为一个参与者还是一个看客而存在?
5)策略:也就是说你想要赢,必须使用某种策略,这时候需要用到真诚的套路。
6)得失: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有人赢就有人输。
7)顺序:在博弈中双方都想到了各自的决策,但如果决策的顺序不同,结果也就会不同。
最后总结一点,博弈论就是在双方博弈过程中找到最优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