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槐植:实质刑法三部曲铸就学术标签—评刘艳红教授《实质出罪论》 2024-05-07 18:05:59 二十载孜孜不倦三部曲铸就标签 ——评刘艳红教授《实质出罪论》 ( 2020-11-10 ) 来源:法治日报第9版 作者: 储槐植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 最近欣闻刘艳红教授的大作《实质出罪论》出版,我第一时间予以了拜读;与此同时,我又将刘艳红教授的《实质刑法观》(第二版)和《实质犯罪论》也拿出来又翻了翻,感触良多。毫无疑问,刘艳红教授的三部曲成果引领中青年刑法学者的学术创新,一般人难以企及。自北大博士毕业后,刘艳红教授即开始研究实质刑法,并作出了富有远见的学术规划,如今,实质刑法系列成果均已出版,二十载耕耘孜孜不倦,三部曲铸就学术标签,实乃可喜可贺。 众所周知,形式刑法与实质刑法是我国学界关于如何理解罪刑法定原则及犯罪构成理论的重要学派之争,对于如何准确理解刑法的规范、进而准确认定犯罪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刘艳红教授则是实质刑法阵营中最有代表性、相关成果最为丰硕的学者。早在2009年,刘艳红教授就出版了《实质刑法观》一书,正式开启了形式刑法与实质刑法之争的时代,该书一经面世,即在学界产生重大的学术影响,引领了实质刑法的基本思潮。随后刘艳红教授又于2014年出版了《实质犯罪论》,基于实质刑法观的立场,对犯罪论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实质化的理解,从而完成了从理念到体系的顺利过渡。在去年刘艳红教授又对《实质刑法观》进行了修订,推出了第二版,更深入地体现了作者对于实质刑法基本观念的思考。如果说《实质刑法观》是作者形而上地对刑法基本立场进行了法哲学的思考,《实质犯罪论》是作者形而中地对刑法的犯罪论体系进行了教义学的展开,那么刘艳红教授新出版的《实质出罪论》则代表着作者从形而下的层面对刑法出罪方法展开了解释论的研究。正是因为有着前期《实质刑法观》《实质犯罪论》的思考,《实质出罪论》一书对出罪机制的构建无疑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 浏览本书的第一感觉是,目前无论是刑法理论还是刑事司法实务都强调实质入罪的氛围中,刘艳红教授将实质的立场限定于出罪,无疑需要很大的勇气,这也着实体现了一个刑法学者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对社会民生、百姓疾苦的关注。例如刘艳红教授在书中明确指出,一旦将实质解释论作为入罪的工具,对法治而言就是一种灾难,这意味着形式法治会被突破,法治则会走向它的反面。而从司法实践看,我国的司法观念都是宁枉勿纵,疑罪从无和无罪推定理念与制度的运用效果并不佳。在这一背景下,实质解释论应该只能被限定于出罪领域,认定犯罪成立,除了形式上的法律依据外,必须判断其是否具有处罚的必要性与合理性。 从具体内容来看,刘艳红教授这本著作的内容十分丰富,基本上覆盖了实质出罪论的主要方面。本书的前五章,主要从出罪机制的实证考察、实质出罪的法理基础、功能意义、刑事立法、具体解释原则等总论角度建构了实质出罪论的一般原理;本书的后五章,则从具体的法益确定、构成要件该当、违法性阻却、有责性出罪及程序正当性出罪五个方面完成了实质出罪论的具体判断方法。可以说,这样总分结合的布局,既展现了作者很好的刑法理论功底,又对司法实践的运作保持着密切的关注,既很好地呼应了作者之前《实质刑法观》与《实质犯罪论》两书的基本立场,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实践性地展开。该书中的两点内容给我印象尤其深刻。 一是但书的问题。根据我国刑法第13条的规定,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当说这是我国刑法的一个特色。在肯定但书作用的基础上,究竟应如何发挥它的作用,是建构实质出罪论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对此刘艳红教授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早在《实质犯罪论》一书,她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但书可以起到类似于国外的可罚违法性理论的功能,可以将微罪未前置化处理或者前置化处理不力而进入审判程序的予以出罪,从而与其主张的实质二阶层体系相符合。在《实质出罪论》一书中,刘艳红教授的观点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被透支的“但书”的概念以及“但书”规范适用的命题,主张但书在犯罪成立中只能作为例外,并在此基础上厘清了其与其他出罪事由的关系。这样就摆正了但书在出罪事由中的地位,从中可以看出刘艳红教授尝试将但书整合到其出罪事由体系中的学术努力。 二是程序正当性出罪的问题。这也是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之处。刘艳红教授在本书的最后还涉及到程序正当性的出罪问题,这主要指的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应如何予以出罪。她结合醉酒型危险驾驶案讨论了刑事证据规则的构建、排除证据的客观性和合法性及引入刑事被告人的对质权三个方面。刘艳红教授特别强调指出,结合犯罪实体要件取决于程序鉴定结果之特性,出罪研究应跳出刑事实体法,结合刑事程序法中刑事证据证明标准有关理论,围绕如何判断证据的证明力问题建立相应的证据规则,以严把入罪关。这样的一种研究方法,如刘艳红教授所言的那样,是典型的刑事一体化的思想。刑法学研究如果只局限于刑法自身,要取得重大进展非常困难。因此,迄今为止刑事一体化更多的仍然停留于“口号”层面,少见结合具体问题展开相关研究的。 从《实质刑法观》到《实质犯罪论》再到如今的《实质出罪论》,刘艳红教授在实质刑法领域耕耘二十年,终于以实质刑法三部曲的形式打造了自己的学术标签,我由衷为她高兴。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作为一名学者,能够沉浸于自己喜欢的学术领域,并能不断推陈出新,是非常不容易的,这种对学术的痴迷钻研,值得充分肯定。我认为,刘艳红教授的三部曲是刑法理论体系领域最有分量的成果,更是我国形式刑法与实质刑法这场争论中最有代表性的成果。 赞 (0) 相关推荐 刘宪权教授的刑法总论课:讲透20 热门司法实例,理论与实务并重 导语:刑法学是与社会生活关联性极强的应用型学科,层出不穷的司法实例,也令刑法学变得愈发错综复杂.为了帮助法律人吃透刑法学原理,同时应用于实际,智拾网诚邀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刑法学研究会 ... 妨害公务罪的认定与实质故意 案情 甲误认乙的执法不合法,例如,没着制服,或没出示证件,进而阻碍,有意见称没有妨害公务的故意. 浅析 事实认识错误和违法性认识错误,是传统刑法的分类,并认为前者阻却故意,后者对故意认定没有影响,所谓 ... 刘艳红教授《实质出罪论》读书笔记及心得(1-3) <曾国藩家书>中提到"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因此"不可无一日不读 ... 罗翔: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 一条路因为修整,禁止牛马通过.张三牵了一头骆驼,是不是也不能通过?从实质上来看,骆驼通过比牛马通过性质更恶劣,但在形式上骆驼能够为牛马这个词语所包容吗? 这就要提到刑法中的当然解释了.从现有法条中自然 ... 法苑·转载|我和我的祖国——储槐植:我与中国刑法发展同行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2021年5月28日 编者按:百余年来,北京大学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特别是北大的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地,他们的功业载入史册,他们 ... 储槐植:我与中国刑法发展同行 作者:储槐植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2021年5月28日,转自北京大学法学院.编者按:百余年来,北京大学始终与国家和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特别是北大的广大离退休老同志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在披荆斩棘中开辟天 ... 刑事辩护 | 从刑法理论的实质解释分析刑事犯罪的出罪方式 "法律由两部分组成,即身体与灵魂,法律的字义是它的身体,法律的意义和理性是它的灵魂,经常发生的事情是,你知道文义,却不知道其意义,因为有时候意义比起字义更为有限和狭隘,有时候却更为宽泛和广阔 ... 【学术交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贾京生应中国人民大学之邀举办学术讲座 讲座信息微信发布 2021年4月24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博士生导师贾京生教授应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的邀请,举办主题为"'非遗'中的精神·智慧·艺术·审美--以西南少数民 ...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妨害公务罪、袭警罪)理解与适用 本文摘自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刑法室处长许永安主编的<刑法修正案(十一)解读>,引用请查阅原文并注明出处.本文仅限业务学习使用. 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是关于妨害公务罪.袭警罪及其处罚的 ... 【学术观点】刘宗迪:颛顼是一位猪头神 摘 要 颛顼是古史传说中的五帝之一,颛顼与共工争为天帝.颛顼命重黎绝天地通的故事表明,颛顼并非人间帝王,而是天上的神明.在上古宇宙观里,颛顼是居于北方星座的北方之神和冬天之神.根据<大戴礼 ... 对《刑法》第280条的出罪思考及立法修改建议 泛在的社会风险.剧增的社会治理难题以及复杂的失范行为等多重挑战全面地激发了刑法的扩张性与严厉性,使刑法对社会生活的介入愈发广泛和深刻,造成了刑法的异化,即刑法的政治化.工具化与技术化倾向.欲从根本上解 ... 【学术前沿】陈兴良 |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的罪名沿革与规范构造 摘要 我国<刑法>第205条规定的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在其构造上具有特殊性,因而从罪名沿革与规范构造这两个维度对本罪进行刑法教义学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从罪状表述与罪名表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