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下跌到目标价你真的会买吗? 经常在股票评论区看到这样的留言,“如果股价下跌到X元,我就买入”,“...

经常在股票评论区看到这样的留言,“如果股价下跌到X元,我就买入”,“我还没有买够股价就上去了,如果跌下来我一定买”,等等。回看我自己对股票的持续跟踪记录,也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设定了下跌时的目标买入价位,但当这一目标价位真的到来时,却往往因各种原因没有行动。事后来看很多的时候是遗憾错过。这样的遗憾在敏华控股上发生过(2020年3月14日跟踪时。股价4.74港元,计划4.5元以下买入,但股价最低到3.57都没有行动),在小米集团,美的集团等股票上也发生过。事后看非常庆幸没有按目标价买入的案例也不少,这些股票在跌破设定的买入价位后还是一路持续下跌,看不到底线。比如瑞安房地产,贵联控股,粤运交通等。
        股价下跌到目标价你真的会买吗? 就我个人的跟踪而言,事后遗憾错过有,侥幸没有买入也有。那么在需要决策和行动的那个时刻该如何行动呢?关于这个问题,雪球方丈的回答给了我有价值的启发,那就是“让我再思考思考”。
        由于记得方丈以前关于中国石油股份的一个帖子,提及中石油如果跌到2港币每股,他愿意买入,在10月份中石油股价跌到2.16接近2港元时,想起这个事就发帖问方丈这个计划是否有变。这个问题和方丈的回答一时成为需求关注讨论的热点,我的本意是想了解方丈对这个价位中石油价值的个人看法,但评论里大都是吃瓜群众看热闹似的围观。雪球那一刻充满了欢乐的气氛。不知道方丈是随口的回答还是他确实需要在这个价位“再思考思考”中石油的买入计划。但这个回答启发了我对这个问题的进一步思考。主要有以下两点:
        1、在真正了解公司的基础上确定最低买入价位,但价格不是第一位的。买股票是买公司,买公司必须基于对公司尽可能多的了解。核心是要了解公司的生意模式、竞争优势和未来趋势,特别是生意模式和未来发展趋势。不应以过高的价位买入股票,但价格绝不应该是关注的首要因素。以前在这方面有过很多反思,也写过多篇专栏文章,但还没有彻底改变。首先吸引我的仍然不是公司质地,而是价格。前一段时间回看自己曾经跟踪的贵联控股,2016年下半年曾计划1.2港元以下买入(未计派息除权),目前价格0.375。现在看挺后怕的。前段时间在回看对个股票的跟踪时写了这样的话:“这个案例的启示是,1、要始终关注企业的长期前景,没有前景的企业不值得关注;2、别被过去的派息迷惑。过去的派息可以参考。但派息关键取决于企业的盈利能力,没有持续的盈利能力支撑,派息难以维持,可能随时中止。这时以过去派息为依据的买入必定损失惨重。投资是面向未来的,没有未来的企业,除非能立即清算,否则不值得关注。捡垃圾容易被过去迷惑。注重派息的投资,必须考虑企业的生意模式,特别是生意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这是侥幸没有买入的,在遗憾错过的案例中,最痛心的是贵州茅台,多年一直持续跟踪,好几次也都到了设定的目标价位,最近一次是2019年9月7日计划在低于1000元是买入,当时价格1142,但此后股价跌破950元都没有采取行动。
        2、对股价到达目标价位的提醒必须做出反应,尽管行动需要再认真思考。由于跟踪股票很多,经常有股价到达目标价位的提醒。提醒多了,对这些提醒就不太重视。因此也错过了很多机会。在设定目标价位时,一般都对公司做了一定的分析并有持续跟踪评估的基础,受价格波动和市场氛围影响较小,比较理性,同时目标价位一般也距离现有价格较远,不会轻易触及。比如方丈计划2元买入时中石油价格在3.6港元以上。如果股价真的跌倒了目标价位,这时无论市场还是企业本身一定有重大的或极端的情况发生。这就必须引起重视,要做出相应的反应,认真思考是否要采取行动。不能漠然置之,无视而过。但是否继续坚持原来计划并采取行动确实需要“再思考思考”。思考的主要问题是,公司未来是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以致于公司此前的买入逻辑已经消失或动摇。如果公司基本面没有根本性的变化,此前买入的逻辑依然成立,这时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不能错过。在这方面也有很多教训,市场给了很好的买入机会,但却没有珍惜它,遗憾让机会流失。
         股价下跌到目标价你真的会买吗?行文到最后,对这个问题我现在的回答是,我会基于公司内在质地,特别是生意模式和未来发展选择跟踪关注的公司,审慎保守地确定下跌买入的目标价位并耐心等待。当股价真的下跌到目标价位时,我会高度重视并立即做出反应,认真思考研究公司是否发生了根本变化,买入逻辑是否存在,并在此基础上立即采取相应行动。但知易行难,股票投资是自我不断修炼提升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认知,也需要有具体的行动指南和落实机制。
          截止2020年10月30日,本期折算后沪港通账户净资产223.10(上期227.85),较上期减少4.75。本期买入华润医药,其余不变。A股信用账户净资产0.35(上期0.3),较上期增加0.05,卖出中国平安,增持宝钢股份。两个账户总资产223.45(上期228.15),较上期末减少4.7。截止10月30日收盘上证指数3224.53(上期3218.05),沪深300指数4695.33(上期4587.40),创业板指数2655.86(上期2574.76),   $恒生指数(HKHSI)$  24107.42(上期23459.05),恒生AH股溢价指数(HK:HSAHP)147.99(上期147.46) @今日话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