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玲:孙中山是怎样成为一个叛逆者的

孙中山1866年生于广东翠亨村的农家。他五岁时,长他12岁的兄长孙眉随同村人从广东老家漂洋过海去夏威夷垦荒。后来,他大哥在檀香山开办了农场和商店而发家。

孙中山十三岁时随母抵达夏威夷,入读英国教会所设的学校。当地同学好奇他为何脑袋后面拖一根辫子,他说,“这种愚蠢的风俗,是满洲人强加给我们的……”他那时已开始仇恨满族统治者。所以后来提出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那时,法国已将民主制带进夏威夷,王国出现了议会制。喜欢思考的孙中山,拿夏威夷和中国进行对比,越比越觉得中国落后。
孙中山十七岁时,因非要加入基督教,被大哥孙眉勒令回国。虽然回了国,但孙中山的心已回不到当初。
他回村后,与村塾一位陆姓同学毁坏了庙里的神像,惹怒了村民而被村里所不容,便到了香港拔萃书院读书。其间他常以“洪秀全第二”自命,在大哥孙眉鞭长莫及之下,他还是加入了基督教。
远在大洋外的孙眉听闻孙中山又是砸庙中神像,又是擅入基督教,便命其返回檀香山,以大哥之威对孙中山责打。孙中山不服,一气之下把孙眉书房的关帝神像扔进厕所,然后拂袖而去返回香港。
别看孙中山后来文质彬彬,但少年时的他,会时不时“怒发冲冠”的。

闲不住的孙中山,看到香港街市整洁,而家乡环境不佳,就想用香港街市秩序治理家乡环境,但几番折腾却苦于无门,因为县令无心于此,令他气恼。

他与其他三个同学都敬慕洪秀全,经常聚在一起纵论革命,因而被乡人戏称为“四大寇”。

1886年春夏,孙中山进入广州博济医院附设华南医学堂读书后,便经常发表爱国言论,并以“中国现状之危,我人当起而自救”等作为口号进行宣传。

1890年1月,孙中山进入香港西医书院读书,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游走于香港、澳门、香山等地,并经常与陈少白、尤列、杨鹤龄等三人聚会,互抒救国抱负,对清政府尤其是洋务派在对外反的软弱无能表现强烈不满。
1892年,孙中山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从医,年收入颇丰。他认为,医术救人,所救有限。世上最大的权力是政治,于是他毅然决然弃医从政,改“医人”为“医国”。
孙中山最初想从体制内改革,但他上书李鸿章受挫后,决定在体制外闹革命。
1894年1月,孙中山写了一篇《上李鸿章书》,洋洋洒洒达八千多字。建议清政府仿照西方,兴办学校,培养人才;发展农业,设立管理农业的机构;开矿山,修铁路,开办近代工业,实行保护工商业的政策等等。
1894年6月,孙中山到天津找到李鸿章的幕僚盛宣怀。盛宣怀读罢上书,颇为欣赏,有意带他去会李鸿章。当时,中日战争行将爆发,李鸿章正忙于练兵,听说孙中山是个二十多岁的医生,便轻蔑道:“年轻的医生也懂治国?真是天大的笑话!”。虽经盛宣怀力荐,李鸿章还是未见,只交待手下:“这事先搁着,等打完仗以后再说吧。”
结果,憋着“胸中块垒”的孙中山, 于1894年11月24日跑到檀香山创立了兴中会。这个组织的入会誓词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合众政府”。
孙中山在《兴中会章程》中疾呼:呜呼危哉!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孙中山的大哥亦被感化,转而积极支持他革命。孙眉不仅成为最早的兴中会会员之一,还游说亲朋华侨二十多人参加兴中会,并捐资援助。

1905年孙中山又成立了中国同盟会。1906年,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上说,“我们这回革命,不但要做国民的国家,而且要做社会的国家,这绝是欧美所不能及的。”
为何孙中山要说“欧美所不能及的”?
孙中山谈及法国和美国时,承认它们是“共和之先进国”,但他发现,“两国之政治,操之大资本家之手”,他不希望中国也重蹈覆辙。因此,孙中山为避免西方世界已出现的贫富差距问题,特别提出了“民生主义”,也算一种破天荒的政体制度吧。
孙中山设想的三民主义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组成。他试图通过三民主义的实施,达成“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他的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可谓做过三个梦:一是振兴中华梦,二是民主共和梦,三是民生均富梦。

辛亥革命的爆发,在偶然性中也存在着必然性。
1911年掀起的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可视作辛亥革命的前奏。“保路运动”的诱因是清政府为了镇压革命,向四国银团借款,为便于还款而宣布“铁路国有”,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权收了回来。这触动了庞大的商办修路股东的利益。于是乎,四川、湖南、湖北、广东都起来反抗,闹得不可开交。
待到武昌起义的枪声一响,各地立刻风起云涌响应,随后清王朝被推翻。之前的“黄花岗起义”,已是孙中山发动的第十次武装起义,然而都没有成功,缺乏的就是社会上的火山爆发。

武昌起义新军打出的第一枪,标志着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诞生。
纵观革命,几乎都免不了流血牺牲和秩序破坏。辛亥革命前,康有为就吓唬过中国人:法国大革命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但辛亥革命有所不同,虽然也有流血有牺牲,但规模不大,形势很快平定下来。比如苏州,变制时只是一些人跳上巡抚衙门屋顶,挑去了上面的几片瓦。
旋踵之间,制度大变,延续了2000多年的中国皇朝制度顷刻落败。辛亥革命的速战速决,归纳起来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满洲贵族集团的“自作孽,不可活”。
满清政府在社会压力下,也搞过改革方案,也实行了“新政”。但利益集团始终不肯对君主专制制度做实质性的改革。这种既不想让权于民,也不想分权于民的“固步自封”,让满清最后败下阵来。
满清政府1908年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和1911年成立的“皇族内阁”,都不是为了改革,而是为了保住权力不放。
比如,《大清报律》中规定,报刊不得“诋毁宫廷”、“淆乱政体”、“滋害公安”、“败坏风俗”等语言,必须在发行头一日中午12时前送检。
然而,清政府对书报越禁止,反而传播得越厉害。1904年清廷通令禁止《革命军》等20种书报,却事与愿违导致这些书报流传更广。
革命成功后,孙中山多次对报纸的作用加以肯定。他说,“此次革命事业,数十年间屡仆屡起,而卒成于今日者,实报纸鼓吹之力”。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但他的任期只有短短三个月(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然后在种种压力和形势逼迫下,让位于袁世凯。

结果,辛亥革命的成功被袁世凯篡夺并扭曲,迫使孙中山不得不进行“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等,且均以失败告终。
孙中山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
孙中山为了让民国立住,放眼国外吸纳各国成果。他曾颇为关注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1915年11月,甚至致函第二国际,要求派人协助他“把中国建立成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孙中山后期,实行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赋予三民主义一些新内涵。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不甘心中病逝于北京,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军阀割据混战的状态。他留下遗属:“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
孙中山去世后,被奉为“中华民国国父”。伴随“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而长存。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上,孙中山的画像被摆放在天安门广场,成为一种标志。以后每逢“五一”和“十一”,天安门广场都会竖起孙中山的画像。
中国共产党对孙中山的肯定内容,包括: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第一个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一生坚持“天下为公”。
在民进党主政的台湾,“去中国化”推动多年后,孙中山也越来越被边缘化,甚至有的台湾学生已不知孙中山是何许人也。
但孙中山在中国大陆这边,依然是一面旗帜。今年的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10周年,大陆这边的北京,10月9日搞了隆重的庆祝;海峡那边的台湾,10月10日也搞了隆重的庆祝,尽管两边庆祝的气氛和意味有很大的不同。
回头来看,倘若当年没有孙中山的叛逆,中国会走向何方,谁也无法做出准确的意料。
在当前诡谲的世界形势下,大陆与台湾不但渐行渐远,而且越来越飘荡着一种战争风云。
孙中山如果地下有知,他这位曾经叛逆感十足的人,会做出怎样的评价呢?(马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