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成一个与时俱进的新时代僧人——记坛丘明庆寺监院通修
作者: 陈静
一袭灰色的僧人粗布衣衫、一个光溜的板寸脑袋、言语间笑意盈盈,通修师父给人的印象是慈眉善目、洒脱健谈。他是吴江坛丘明庆寺监院、苏州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童贞入道20多年来,他既在佛门走,又在社会走,一方面将明庆寺等宗教事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另一方面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将自己修炼为一位与时俱进的新时代僧人。
通修是江苏东台人,他自幼天资聪慧,16岁皈依佛门,后勤学苦修,以“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为使命。20多年来,他将自己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佛教事业,无怨无悔。2007年,当时27岁的通修初到明庆寺,开启了他的寺院建设宏图。
“当时的明庆寺是一个仅有200平方米的烧香点,周边环境一片脏乱,我立志将明庆寺建设好,让当地群众有一个清静、庄严、合法的佛教活动场所。”古刹庙宇的重建是一项大工程,而且从零起步。通修身体力行,带领僧众募集资金、投身建设,最终通过自筹自建,建成了现在气势恢宏的一座庙宇。
明庆寺修建之初,遇到最难的问题要数居民动迁的问题了,曾几度“卡了脖子”。“当时,总共需要动迁30多户居民,大多数居民经过我们的劝导和感化,同意动迁,但也有几户居民比较执着。”通修说,当时他带头协调问题,出动扫地僧来到居民家里,耐心地询问居民的想法、告知居民动迁政策。寒来暑往,一众僧人坚持不懈地耐心劝导,苦口婆心,最终感化了这些居民,寺庙附近38户居民全部同意动迁。
如今,巍巍古刹明庆寺金碧辉煌、气宇轩昂地屹立在坛丘清风港之畔,寺中梵音抑扬,香烟缭绕,令人肃然起敬,成为盛泽当地一座香火旺盛的庙宇。
“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这是通修创立的明庆寺家风。20多年来,他是这么告诫僧众的,也是这般要求自己的。
明庆寺修建完成后,作为监院的通修积极做好各类日常管理工作,寺院的各项工作步入正轨。他除了做好一些日常的法会、宣讲等,还积极参与配合政府的一些惠民工作,尤其鼓励寺院弟子参与到周边环境的治理中。
去年,适逢明庆寺附近的银河路改造,通修等人全力配合改造工作,成立工作小组每晚巡逻,一边主动发现路面问题、协助清运垃圾,一边积极与施工方沟通,劝导附近商家积极配合改造工作。
“今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明庆寺响应号召,谢绝对外开放,我们也难得清闲了起来。”通修说,疫情期间,他参与到坛丘社区的志愿服务工作中,并向社区捐助食品和防疫物资。
多年来,明庆寺还树立了自己的宗教慈善品牌——“明庆慈善”,在附近颇具影响力。“从2010年开始,我们于每年春节和中秋,走访慰问寺院周边的贫困户,给予每家困难户1000元慰问金和生活品,有时与他们一起贴春联,迎接新年。”通修说,“明庆慈善”还包括“夏送清凉、冬送腊八”。酷暑时节,他们向盛泽的环卫工人送去每人价值100元的劳保用品,起码发放300份;腊八时节,他们熬好了腊八粥免费送到汽车站、敬老院、居民广场、消防中队等地,与居民共度腊八。
如今,明庆寺是江苏省四星级宗教场所、江苏省农村寺庙示范点,寺院的各项管理工作已走上正轨。2018年,通修又接到了一项新的任务——圆明禅寺的筹备建设,由他担任圆明禅寺筹建委员会主任。两年多时间来,他先后参与征地动迁、圆明禅寺一期建设等繁难工作,出心出力,毫无怨言。
“圆明禅寺开工前,动迁工作同样做了很久,共需要动迁50多户居民。”通修告诉记者,经过筹委会及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动迁工作顺利完成,一期建设有条不紊,目前,圆明禅寺一期工程已建好。
“我们目前正在筹备圆明禅寺一期落成仪式,届时相关场所将逐步向市民开放,可以满足市民的宗教文化和休闲需求。”通修说。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