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西海道家源(一) || 作者 郑凤贤


人文西海道家源(一)

作者    ‖   郑凤贤

郑凤贤老师

作者前期文字链接:

《道家塬逸闻故事》

一、写在前面的话

“记住乡愁·归去来兮"西海道家塬金秋笔会的征文组稿评论颁奖仪式,已经在金风送爽黄叶遍地的晚秋之际,在道家塬一个不见经传,但从此却名扬四海的小山村——山背后落下了帷幕,但是空谷传音余响犹在,网上精彩奇文纷至沓来。一道复兴乡村文化的彩虹亮丽了大西北黃土高原的群山峻岭。武志元、李铎两个道家源走出去的读书人做了一件有意义的有益于乡村文化复兴的事。

多愁是一个文化符号,更是一种所有去国离家的人从古至今无法割舍的情愫。也是一种善良的柔软的正能量。而今国家在现代化的道路上高歌猛进的时候,在现代经济社会大潮的席卷下,整个社会都在向城镇化大步迈进的时代,乡村这种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的人居环境标志不断式微。在一些发达国家,乡村已经是一种高贵和富裕的象征。而在我们国家乡村依然是落后和贫穷的标志,在漫长的农业经济时代的乡村,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聚沙成塔。正因为有乡村经济、乡村文化的繁荣,和城市文化经济的共同发展,才有了我们这样一个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文明古国。

西海道家源是会宁县一个偏远的乡镇,山背后是道家源所属一道塬一条沟一道川中南面武家沟中的一个小村。道家源生存着万二八千勤劳朴实的乡民,山背后照样生存着几十户勤劳朴实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村民。这些乡民一方面面朝黄土背朝天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生产着养育自己和子孙后代的五谷粮食;一方面也在漫长的岁月里不断地追求文明和进步。有个资料说,西方人认为中国的普通民众没有信仰。其实我认为这是不了解中国的国情,最起码不了解中国的农村。我们走遍所有偏避的村落,你会发现即使人口很少的小村,哪个村没有方神土地庙?文明的标志是什么?就是民众有所敬畏的生活,有秩序的生产劳作,远离饮毛茹血的野蛮时代。尽管我们是多神论的国度。但是我们的人民,因为敬畏而善良、而宽厚、而勤奋,而期盼,而创造。所有的山乡民众他们边种粮食,修造房屋,发展和延续着农耕文明;一边敬祀神祇,敏祀祖先,向往和学习文化知识,发展和延续着宗教文明。我想这就是之前乡村社会文化的全部。

说到文化、文明应该寻找源头。我们中华文明上下五干年一脉相承,从未改弦更张。虽然也有外来文化的冲击,但是最终都被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吸纳包容,从而更加半富了中华文明本身的内涵。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