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万对决20万,差距如此之大,陈友谅为何还是没打过朱元璋?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继赤壁之战后,决战于水域,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当属发生在元朝末年朱元璋与陈友谅之间的“鄱阳湖之战”。这场战役,朱元璋一方以人数20万兵力对决陈友谅的60万(另有说法是65万)大军。然而,这场战役的结果,原本兵多将广、战备精良的陈友谅却以绝对优势于3倍朱元璋的兵力,为朱元璋这个老粗出身的人打了个落花流水,不但全军溃败,就连陈友谅本人也在这场战役中遗憾地赔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编辑搜图
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之战”
当然,在“鄱阳湖之战”前,论实力论支持,朱元璋是怎么也不太可能战胜陈友谅的,缘何这一仗打下来,原本胜券在握的陈友谅会败给朱元璋呢?也许,大多数人会认为,这是陈友谅在战役指挥上的战略失误导致。这一点不可否认,实际的问题是,态度决定战略高度,说是战略失误,实则完全与陈友谅与朱元璋二人的个性息息相关。
编辑搜图
“鄱阳湖之战”地图
确切来说,行军打仗人数多固然重要,但很多时候,占决定性胜负的关键,最终依然还得回到“拼格局、拼作风、拼胸怀、拼态度”的节奏上来。为后世之人封为“江汉先英”且拥兵60万的陈友谅,之所以会败给当时样样实力不如自己,且仅带兵只20万的朱元璋,正是因为陈友谅在这几方面,样样逊色朱元璋不少。
一、“格局”输给朱元璋:陈友谅改元“大义”,但在为人做事上为朱元璋真“大义”甩出很远。
对于陈友谅的评价,刘基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
“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
也就是说,刘基刘伯温认为,陈友谅一点也不“大义”且“不正”。
这事还得从陈友谅的发家史说起。陈友谅出生于渔夫世家,原本姓谢,后因祖父入赘陈家,因此改姓为陈。陈友谅从小读书不多,但也算略通文义,且习过武,臂力惊人。
编辑搜图
陈友谅剧照
1、首次的“不义”背主:
元末,长大后的陈友谅先是在元朝政府中做小官,后来遇到反元的红巾起义军头领,天完政权领袖徐寿辉打到那里的时候,陈友谅立刻转投红巾军,加入徐寿辉部队。这是陈友谅第一次背主,背叛元朝。当然,这也无可厚非,毕竟当时腐朽没落的元朝人人喊打,对其压迫奋起抗争者不计其数。
2、二次的“不义”杀主:
在陈友谅加入徐寿辉队伍后,徐寿辉又将他分配给了手下实权派人物大将倪文俊。而倪文俊对陈友谅大加赏识,一路提拔,直至成为其队伍中数一数二的头号人物。接着,随着倪文俊权利与私欲的持续膨胀,倪文俊图谋杀害徐寿辉篡夺帝位,后来,阴谋失败,他打算投奔陈友谅,不料,反被陈友谅杀死,并邀功请赏献给徐寿辉。从此,陈友谅取代了此前倪文俊在红巾军中的位置。这是陈友谅的第二次背主,背叛一手栽培自己成长并一路提拔向上的上司倪文俊。
编辑搜图
陈友谅“负荆请罪”诱杀倪文俊
3、三次的“不义”杀主:
接着,陈友谅在取代倪文俊位置后,彻底成为徐寿辉部队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大人物,从此,他的私欲更加熏心。1359年,陈友谅以会师为名除掉徐寿辉手下大将赵普胜,并行使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特权来,1360年,陈友谅又借机残忍杀害了曾经对自己有着知遇之恩的老领导徐寿辉,从此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汉,改元大义。
编辑搜图
徐寿辉
从陈友谅“发家史”一路走来所体现的种种背信弃义,我们便很能理解为何刘基如此评价陈友谅绝非诋毁。
陈友谅反元参加农民起义那次可以忽略,仅从陈友谅对上司和老领导之间的屡次背信弃义来比对,这与朱元璋几度出生入死救恩师郭子兴于危难的专靠义气赢天下的宽广格局相较而言,在“大义”人生这条路上,后虽改元为“大义”的陈友谅就早已注定了未来的必败之局,尽管他对老百姓也都是比较好。
编辑搜图
弑君篡位,陈友谅登基,突然天色大变片描述
二、“作风”输给朱元璋:陈友谅名为反元拯救苍生,实则耽于享乐,生活奢侈不堪。
自古,农民起义军领袖之所以领导革命很难走向最终成功的一大因素,是因为这些农民起义军领袖都有一个“通病”,一旦见好就收的时刻,脑海中冒出的第一念头,不是想着如何继续造福百姓,而是先如何让自己提前享受够做“主子”百般福祉。
在历史记载中,贫苦人家出生的陈友谅,在做了农民起义军领袖后,他个人所享受的生活是蛮奢侈的。《明史·陈友谅传》记载:
“友谅豪侈,尝造镂金床甚工,宫中器物类是。”
也就是说,在农民起义稍有成就的陈友谅,他先为自己专门打造了一张做工异常精巧的金缕床,而且宫中的其他物品布置之类的,也是同样级别的奢侈范。足见陈友谅这个靠农民起义发家的“王”,论他治理天下的本领到底怎么样暂且不知道,但至少是蛮会先考虑个人如何享受的。
编辑搜图
陈友谅之奢侈
陈友谅的奢侈作风,用明代孔迩曾所撰写的笔记小说《云蕉馆纪谈》原话中描述便是:
“友谅无远大之志,处兵戈间,而急于珍宝,伪将征伐必使之遍求奇宝。”
简言之,也就是说,陈友谅起兵之事,专为了给自己搜寻珍奇异宝似乎就是他最大的志向了。于此可见,太过贪物者,眼光短浅,必然难聚大义难成大事。
而朱元璋呢?在享乐贪物这点上,则和陈友谅形成强烈的反差。
同样是面对那张金缕床的问题,在陈友谅死后,江西行省的官员便将陈友谅之前打造的那张金缕床缴获献给朱元璋,而朱元璋见了不但没有心生欢喜,反而感叹道:“这张床与孟昶的七宝便壶有什么不同呢?”非但没给自己留用,还让官员将这张床熔化掉以充军需。
编辑搜图
朱元璋要熔掉陈友谅的金床
由此可见,在财宝面前,陈友谅志在贪珍夺奇,整个奢靡的个人享乐主义者之风,而朱元璋则志在天下,更愿意与将士同甘共苦共成大业,仅这一点,我们也基本可以预见,陈友谅遇到朱元璋,最终吃败并不惊奇!虽然,两人当时都是名头响当当的农民起义军领袖风云人物。
三、“胸怀”输给朱元璋:陈友谅气急败坏大肆“杀降”,最终将帅离心。
“杀降”一直以来为兵家“俘获人心”之大忌,特别是想在“群雄逐鹿”的局势下最终胜出而为天下王者,而陈友谅却刚好犯了这一忌讳。
在“鄱阳湖之战”的对决中,当在两军相持3天。陈军屡战屡败的情况下,陈友谅表现出了气急败坏,破罐子破摔的情绪,他于气恼中,下令将抓到的俘虏全部斩杀以泄愤,这使得朱元璋的士兵在打起仗来更加具备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因为投降必定死路一条,不投降不一定死,就算死也还可以留得忠勇的名号。
而此时,朱元璋刚好采取了与陈友谅相反的“优待”战俘策略,他不但不杀俘虏,而且将抓到的俘虏全部返还,并悼念死者,治疗伤者……正因为朱元璋采取了与陈友谅截然相反的对待战俘策略,这使得陈友谅方军心大为瓦解,从而彻底失去了反败为胜的可能。
在此后大约1个月的时间,陈友谅军不利的形势,再加上低落的士气,终于耗不过朱元璋计穷力竭而败亡。
四、“心态”输给朱元璋:胜则骄,败则馁,这是陈友谅的特性!
自古胜败乃兵家常势,一生从未尝过败绩的英雄豪杰更是犹如凤毛麟角。而在对待胜败问题上,陈友谅心态有个很大的弊端,他在对待胜败的问题上并不淡定,不是大喜过望,就是大怒不可遏制。
行军打仗,陈友谅一旦胜了,几乎有种不可一世的心态,从他天下并未获得大定,在1359年,刚刚挟持了徐寿辉就迁都江州(今江西九江),早早给自己立了个汉王,而后又在次年的1360年,刚杀掉徐寿辉就迫不及待地宣布登基称帝,自立大汉皇帝,改元大义……这些浮躁之举,足以看出陈友谅心态的轻浮,以及丝毫不分析当前形势,在各路英豪尚存的复杂情形下就早早登基做起皇帝梦的“志骄”。
编辑搜图
陈友谅登基称帝
另外,在后来,陈友谅又在“鄱阳湖之战”战事出现对自己不利的情况时,陈友谅不但不稳定心态,和大伙更加团结一致从长计议,反而是暴跳如雷大发雷霆,连杀降战俘的损招都用上了,足见他“胜则骄,败则馁”的轻浮心理有多重。
相比朱元璋,在对待战争“胜负”这一问题上,确实是做到了“胜不骄,败不馁”的稳扎稳打打法。
在起义早期,朱元璋早早就虚心采纳了谋士朱升给他建议的得天下九字箴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策略。尤其是朱元璋在对待称帝问题上,则是在灭掉陈友谅、张士诚,以及方国珍投降,江南各个敌对势力被一一击破,得到统一,且北方,又命徐达、常遇春将元蒙残余势力赶出很远的情况下,朱元璋这才慢条斯理地筹划登基称帝事宜的。也就是说,朱元璋登基称帝是选择在了风险缩小,水到渠成的时刻。当然,在面对自己优势不如敌方问题上,通过朱元璋以20万军队毫不怯战地敢于和陈友谅60万大军展开斗智斗勇的较量上,便可看出朱元璋在自己实力尚处劣势下的果敢、智慧与担当。
编辑搜图
朱元璋鼓舞将帅士气
结语:
上兵伐谋没错,人格魅力更加不容忽视,由以上二者在人格差异上的四点对比,我们不难看出为何拥兵60万之多的陈友谅,会在“鄱阳湖之战”败给仅有20万人马的朱元璋,它的发生,这一切都是丝毫不意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