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山东王--韩复渠 

2016-03-01 16:00

韩复渠

在我读的一些记载民国历史的书的时候,我经常看见对军阀的态度都是很凶神恶煞,试问现在的青年人有几个知道这些军阀的事情,so我们既然写关于民国的东西,就要用一种探究的态度把军阀写的比较具体而生动。

我们只知道韩复渠的死和他的那次消极抗日有着直接的联系,有着黄河天险但为了保存自己的军队将济南泰安拱手让给小日本,这个我们不否认,但是韩的功绩我们不能抹杀。

韩复渠

首先我来介绍一下韩复渠这个人。他首先不是一个土包子出身,不像张大帅。韩复渠出身于书香门第,是有一定文化素养的。而且韩复渠是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骁勇善战。在山东当政的时候,为山东作了许多好事。

而且大家知道梁漱溟吧,中国最后一个儒家,他的话我们来借用一下。梁漱溟对韩复榘的评价是:“他对儒家哲学极为赞赏,且读过一些孔孟理学之作,并非完全一介武夫。”

梁漱溟

韩复渠对教育事业非常重视,在那个军阀混战的时代是非常难得的。对乡村教育是非常重视的。对于教育的发展从来都是不差钱的。我不是凭空这么说,让我们用数据说话, 除原有的学校大大增加班次外,又增设了许多中小学,还增设了一所医学专科学校、八所乡村师范和四所职业学校,以及国立山东大学、山东省立戏剧学校。在学校生由1929年的50余万,到1933年增加到100余万。可见韩的贡献。

而且韩喜欢微服私访,对官员的贪污问题是非常重视的。可以说在政绩上的功绩在历史上是不能抹杀的。我这里只是一个引子,希望有幸能看到我的作品的朋友们可以关注这些军阀。我们后人要做的是做一个有态度的人,只有真正了解了这段历史的人,才能看到每个军阀的故事。

中国历史博大精深,研究历史是非常有乐趣的。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我们不可能完全弄懂每朝每代的历史,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或几个兴趣点,深入的研究下去,然后在这个点上不断发散思维,比如我通过韩复渠对山东的功绩让我联想到了洪宪帝袁世凯,袁世凯虽然作了一些历史倒退的事情,但是他在山东当政的这些年的功绩我们也要记住。

其实这就是研究历史的乐趣。

那么蒋介石为何要杀韩复渠呢?

蒋介石 韩复渠

难道仅仅是韩复渠的消极抵抗就杀了他么?答案没那么简单。如果这样说的话,那民国该杀的军阀多了去了。韩复渠和蒋介石之间已经有了过节。老蒋也是抠,他答应的支持山东的财政已经成了空头支票。韩也不是吃素的。他在山东当政期间,大肆排挤蒋介石的势力。而且在西安事件时候,韩复渠是支持张学良的。

再者韩复渠为人狂傲,放荡不羁,对蒋介石也是不服的。诸多矛盾慢慢积攒,最后因为韩复渠的消极抗日而爆发。

1938年1月11日,那次会议,是韩的最后一次会议。这次会议,蒋介石亲自主持,会议的地点是河南省。

韩复渠应邀赴会,在进第二道门的时候,韩的三个卫士被留在那里,也许卫士们不知道,这是他们与他们的老大最后一次离别。在副官处,韩留下了他防身的两只手枪。哎,韩复渠认为蒋介石轻易是不敢动他的。

其实韩复渠的官阶是非常高的。他是陆军二级上将,什么概念。来,让我们翻开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1942年 修正1934年《陆军官制表》《陆军士兵等级表》后的《陆军官制表》和《陆军士兵等级表》中,详细记载陆军官制表:

兵科上等官; 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上将、加上将衔)、中将、少将(将官军衔名称前不加兵科称号),也就可以看出韩复渠的地位,而且韩复渠他是1891年出生的,此时他也才47岁,算是赫赫有名的军阀了。

这次会议的气氛非常紧张,蒋介石是直截了当地当头对韩复渠一棒,只见他说;““我们抗日是全国一致的,这个重大的责任应该说是我们每一个将领义不容辞的责任,可是,竟有一个高级将领放弃山东黄河天险的阵地,违抗命令,连续失陷数大城市,使日寇顺利地进入山东,影响巨大,继而放弃济南、泰安、使后方动摇,这个责任,应当有人负担!”韩也不甘示弱“我承认我可以负这个责任,但南京失守谁该负责?”这场面的火药味十足啊。韩复渠也是真硬气,和蒋介石直接对峙,坐在旁边的河南省主席刘峙打圆场。“向方,委座正在气头上,去我办公室休憩去吧。”说着就把韩拉出了会议厅。

戴笠

哪曾想这是军统安排好的计策。这哪里是去休息室,只见他们走到一辆小轿车旁,韩也没多想,坐进了汽车。还打算消消火去开会呢,哪曾想车上两人是军统的特务,拿出了一张逮捕令,一代军阀韩复渠就这样被捕。

当然毕竟韩复渠的军衔在这摆着,不可能立刻把他毙了不是,韩复渠被秘密押送到了武昌的“军法执行总监部”管理押在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一座二层楼上,此时审判长是何应钦,陆军一级上将,在审判时韩复渠一言不发,只是笑笑,这次审判决定免除韩的二级上将和一切职务。

到了24日晚上,这天晚上格外的阴森恐怖,一个特务对韩复渠说何应钦审判长找你谈话,韩刚开始以为真是何应钦真找他,实际是军统要对他下手了,韩见院里的气氛不对啊,于是想找个理由回到屋里,于是乎他说自己的脚有些挤得慌,说是回屋换双舒服点的鞋,只见韩刚回头,砰!的一枪,子弹如利剑一样穿透了韩的脑袋,韩弱弱地呻吟一句“打我。。。。砰!砰!后连开七枪,韩头部中了两枪,身上中了五枪,一代 山东王惨死在军统的枪下。

韩虽然死了,但我们还是客观的说韩复渠是为山东做了一定贡献的,我们要辩证的看待一个历史人物,一定不能盖棺而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