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桥风韵:姜家康塘听琴楼
古桥风韵:姜家康塘听琴楼
姜家镇往郭村方向老公路边第一个村庄是老霞社村,村后一条小溪,霞社洪氏谱称为“康谷清流”,源头便是霞社洪氏祖居康塘村。
康塘是一个历史上十分有名的古村落。南宋间,硕儒朱熹到郭村瀛山,与詹仪之商讨格致之学问,就曾到此,与洪曾志一起抚琴歌吟,题三瑞堂,作百琴楼歌。
小溪屈曲流长,康塘就在源头,四山环抱,山峦众多,流水潺潺,幽深静谧,村落并不规则,是山中有村,村中有山,村民或依山而居,或环山而住。陌生人进来,恍若迷宫。宛然有世外桃源气象。
康塘村庄不大,却分为里外康塘,似断而连。所谓百琴楼就在里村一山上,今天遗址不存。
与百琴楼遥相呼应,康塘村口有一亭一桥。桥为单孔石拱桥,一侧依山,一侧靠路。桥上架高一亭,路上设一高楼,亭楼相连。是为康塘村水口关隘。桥无名,亭楼称为“听琴楼”,为康塘村景之一,名为小亭风雅。宗谱说是朱文公即朱熹命名,原来外额朱文公题有“琴声入耳”四字,内额有司邑尊题“瑞气移人”四字。
此桥此亭此楼与宋代大儒朱熹有关,且名听琴,可以说是淳安最有文化气息之桥了。
可惜世远年禋,风雨飘摇,亭楼破损。近年翻新,已非原来面貌。惟有石拱桥依然见证着康塘村的历史沧桑,想见朱熹遗风。
附景诗:【小亭风雅】
(一)
空谷传声嘹亮,小亭坐听铿锵。
问谁鼓曲韵悠长,说是泉流碧嶂。
况属多琹故里,随风谱出宫商。
近尤添构读书堂,音自绕梁不间。
(二)
小引:曲院风清,高楼雅洁,额悬三字,名曰听琴。时有逸士杼怀,幽人寄兴。山水之音洋洋盈耳。
三面窗开逸趣饶,小亭时有古音飘。
苍松雨过添枝秀,好竹云停费笔描。
舞蜨入簾留夏韵,流莺啭树助春娇。
争如坐卧绳床上,长日围棋一局消。
(三)
小引:西南去有亭,即一村之水口。亭上有楼,文公名为听琴楼。经淳邑威镇大路,行人来往,日日皆然。外额朱文公题有“琴声入耳”四字,内额有司邑尊题“瑞气移人”四字,过斯亭者佥曰幽雅之地,适可以风,故名之。
茅亭虽小风自柔,亭上原是听琴楼。
为有往来文学士,佳句吟咏在心头。
(四)
小引:小筑三间高撑百尺,中央气爽,四壁风清。当年挥塵闲谈,如闻逸韵。此日聘怀饶兴,好涤烦襟。名区历历,胥堪畅叙幽情,胜地多多,当永流传简册。
一座名亭当路排,此间少住便为佳。
地连环翠相辉映,引到泉声韵更谐。
(五)
小引:夜双櫺月,座满清风,青山入闼,绿树当窗。池拓三弓,旅客息肩之所,亭环一笠,游人驻足之主。高楼自在,俾我登临,胜境无穷,光吾谱牒焉。
听琴楼下一亭开,入座偏知逸兴催。
客有曾经风雅地,侭传水口小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