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种业的同仁们应该吸取的教训

北方某牛逼香菇菌种公司,曾经在非正式刊物上多次露脸,而且是家里两代人都露过脸,一时风头无两,由于一次事故处理的不慎,却在2020~2021年度香菇产季遭遇滑铁卢。虽然不说一袋没卖,但肯定最后是按照保守计划做好的都没能卖完,这是从年销售几百万袋的高处以自由落体的模式的塌方式溃退。
总结该公司的事故,我们可以给出一些参考的意见,供制种公司的朋友茶余饭后品鉴。
教训第一条: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菌种行业的用户是分散的,但是现代社会,他们又是一体的,因为有了微信之类的网络社交媒体,所以,一旦出现问题,不要做封闭信息的无效工作,而应该用适当的公共关系方法处理善后。
当然,这家公司老板比较牛,不仅没有按照公共关系(他就不懂得什么叫做公共关系)原则做,甚至还自以为是,一方面想请大腕(大腕估计不用多久也要自身难保了)灭火,另一方面拒绝和事故用户对话,最后酿成一个虽然不算严重却影响范围广阔的群体事件。
教训第二条:广告效果比批评效果差很多倍。
这个公司很喜欢做广告,幻想通过广告提高知名度,但是,且不说这个行业广告的成本效益不成比例(杂志发行量小,广告太多乃至信息拥堵),光是负面信息和广告相抵,就完全令广告的意义归零。这家公司出事后,居然很快又做了一些广告,当然,基本上没有效果。
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广告是自己说自己的好话,而舆论批评,尤其是不大不小菇这种公信力比绝大部分官方人物都高的“第三方评论员”的话,是比较客观的。这样两种意见,正常人会相信谁,不是一目了然么?不大不小菇的存在感来自读者的信任,这是一个荣耀,很多人肚子里一万个不服,可他们就是始终做不到,即使他们已经有很多“国字号”的身份。
而且,即使批评文字不撕破脸指名道姓,就不是问题么?否,越是不点名,人家便越是会去猜想到底是谁,呵呵,只要希望人家知道,有一万字办法实际上让它众所周知。
教训第三条:菌种制作,技术是命脉,大人物不一定懂多少应用技术。
食用菌制种行业,被某些人带歪了很多,它是一个实用的东西,细节并不是完全有理论支撑的,因此呈现传承和个体特色浓厚。有底蕴的那些公司未必有条件做得很大,而能够做大的并不见得有底蕴。可以说,绝大部分体制内科班人物,都只有做“不坏的菌种”的能力。要知道全国任何的歌唱家都唱不出马美如的《泪蛋蛋掉在酒杯杯里》那味道,就因为陕北民歌不是中央音乐学院的课程。
该公司不仅没有过去的传承,而且技术班底和外援都欠缺底蕴。但他们坚信他们有钱可以搞定一切,结果钱花在不属于技术优势的人和物方面多,却根本和高端的制种技术人才毫无交集,倒是死心塌地的忠于某些有招牌的个人,其实他也不了解人家的能力。
甚至,他们连自己的主打品种的使用特点都不了解,本次大事故,就与这个焦点有关系。
教训第四条:危机时刻更需要智慧的支持而不是自以为是。
虽然我们一直说,没有谁保证绝对不出事故,但我们也看到,事故不会绝对毁灭一家公司。
所有因为菌种事故导致关门的公司,都有余地挽救,关门的根本是失去市场信誉,甚至要形容成“信誉为负值”。怎样保持一家公司的信誉,是他的危机表现行为,而不是资金和招牌。新成立的的公司信誉为零,照样可以卖不少菌种,然后才能逐渐积累出较好的美誉度。
绝大多数人(似乎无关学历身份高低)遇到问题的第一反应是灭火,但灭火的方式大不一样。
好的灭火方式,是灭事故受害者的心头火,怎么做可能没有固定办法,但本质上是降低人家的损失,前提得人家同意接受你的提议。
不好的灭火方式,是让已经点着的火闷烧而不蔓延。同样这也有各种方式,不过本质上是只考虑自己不受损失,当然这违背了责任逻辑,所以这种灭火方式实际上起不到灭火效果,而是叫做不让着明火。
这方面,需要的是高层次的考量,是大智慧,不是小聪明。
最后一条教训:不要随随便便搞大。
这家公司当初根本不是这行的,折腾几年都不好过,后来找了一个他们觉得是“救世主”式的的人来,这个人之前有过一些成绩,但这些年被舆论抬的有点高,包括我也有点看错。
然后又搭上个国字号的“顾问”,就这么突然横空出世,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焉。
连这个行业的门朝哪边都没搞清楚,就敢大干快上,一切都在开始就注定了。其实如果这几年他们能够深入了解行业,同时认真的了解结识有用(不一定有名)的人才,慢一点发展,这个事情根本是可以避免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