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评论:商业建筑后期加设“顶棚”/“罩子”带来的消防问题

在工作中,会遇到某些商业项目,初期设计的为开敞式内天井式的设计,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设计,增加人员的流动性、交流性,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或者是建成后,发现情况不净如人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转而希望通过加设“罩子”的方式来让购物空间更加自由,不受到风雨灰尘外界光线的影响。

对于某些不是很了解消防规范的人员来说,会认为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就是加个盖子吗?就好比我天冷了多穿件衣服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而且我其他的什么都没有改,加个罩子一点影响都没有】
实际情况真的如此?

没加“罩子”前,很多区域在消防上,可以按照”室外区域“来定义,可以不纳入防火分区,且采光通风好,视野开阔,对人员疏散有利。
加了”罩子“后,会带来如下的问题:
1)之前作为”室外空间“的区域,必须要按照”室内空间“来考虑,防火分区需要结合调整重新划分,会因为之前楼梯的设置位置无法调整而带来防火分区调整的困难。

2)之前作为”室外空间“的区域,不需要考虑任何涉及到消防机械排烟、机械补风的问题,加了”罩子“后,暖通专业必须要全部结合调整重新设计,增加设计费用、设备费用----在你建筑专业满足要求可以加”罩子“的前提下。

3)加了罩子后,很可能将之前独立的几栋建筑,连接成为一个整体,那么以前是可以满足'直通室外"条件的楼梯,加了”罩子“后,变成了”直通室内“,无法满足消防规范中疏散楼梯的要求。

4)加了罩子后,很可能将之前独立的几栋建筑,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如果以前是独立的高层建筑、多层建筑互相保持相应的防火间距,都满足要求,那么在加了罩子后,”多层建筑“在消防规范上的定性就要升级为”高层裙房“,”高层裙房“的设计标准要高于”多层建筑“。

综上所述几条原因,我个人建议:
1、初期方案设计的时候就统筹考虑好,到底是设计开敞式天井的商业形式,还是设计中庭式的商业形式,不要半路轻易的调整。
2、后期如果万不得已需要调整,请设计部分及早介入,根据消防规范的要求,合理想办法解决问题
3、不要想当然。

案例分享:

黄线区域,是步行街区域。刚开始看到这个图,这种走道布置挺好的,长度还有端口,都短于300米,疏散也方便。紧接着,我发现黄色区域划分开的,竟然是一个一个的防火分区。

这些绿色的区域,全部都是3000-4000平米范围的商业功能的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的内部都是回字型的内走道,这些分区,全部依赖上图黄色的走道疏散。这种设计........

这完全不是“有顶步行街”啊!这属于【偷换概念】

另外,请看看要求:

36safety负责整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