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是爱对方多一点更幸福,还是对方爱自己多一点更幸福?
不管是经历过爱情的人,还是正在憧憬着爱情的人,大多都会分成两类人。
一类人认为,只要自己爱对方多一点,那么对方就会给予更多的爱给自己,那么爱情就会更加幸福;
而另一类人则认为,在感情中还是要对方爱自己多一点才会更加幸福。
这种观点的争论,就是我们常谈论的那个话题:找一个爱自己的人,还是自己爱的人?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问题出现,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想要寻觅到一个自己很爱,同时对方又爱自己的人实在太难。
想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打破”一种固有的观点。
而这个观点便是:只有完美的,才是值得被爱的。
01:“真实的自己不配得到爱”
我们先来分析“找一个自己爱的人”观点赞同者的情况。
本质上,他们不是不想找一个爱自己的人,而是他们对“爱自己”这件事潜意识里会排斥、恐惧。
就好比一个从小吃糠咽菜长大的人,突然给了他一块儿面包。他内心确实是很想要的,但不会把这种“渴望”表现出来。
一方面是自我怀疑,认为自己“不配”吃面包;另一方面则是害怕给他面包这个人会把面包再拿走,即恐惧失去。
在没有得到之前,他会渴望,但不会害怕;在得到之后,他最怕的便是失去。
同理而言,在爱情面前,他们会表现得不那么希望得到他人的爱。因为一旦接受了爱,就要摘下面具,袒露真实的自己。
所以,与其找一个“爱自己”的人让自己成天担惊受怕,不如找一个自己爱的人来得更加幸福和心安。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总是在不停地指责、嫌弃他们这不好、那不好。
最终他们就产生了一种误解:只有完美的自己,才值得被爱。
但现实是,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所以真实的、不完美的自己,便没有资格去拥有他人的爱。
02:“爱可以当饭吃”
对于“找一个爱自己的人”观点赞同者而言,他们更享受的是他人因为“爱自己”而给予的付出。
曾经有个朋友亲口告诉我说:“我老公很爱我,但我不爱他。虽然我不爱他,但喜欢他为我付出的样子。”
在这个朋友的眼里,找一个“爱自己”的人,可以让自己活得像个“公主”,而一旦找了一个自己爱的人,地位就会降低。
这种关系的组合,虽然看似有点不合适,但一个是心甘情愿的,另一个是甘之若饴的,便是“周瑜打黄盖”的情况了。
听到她的话,我很难指责她是对还是错。除了他们的婚姻感情与我无关外,更重要的是,她所说的本身就是一种当下很常见的感情现状。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关于“彩礼”问题的争论?不也是如此么?
外人对于“彩礼”问题讨论得热火朝天,而当事人却一个愿意给,一个愿意收。
有人把爱当饭吃,而对方也愿意付出,旁人讨论个什么劲儿呢?
想起了一个最近流行的网络语言:小丑其实是自己。
03:没有完美的爱情?真实的就是完美的
无论是找一个爱自己的人,还是自己爱的人,也不管是爱对方多一点,还是对方爱自己多一点,爱情都不可能做到绝对平衡。
我们渴望收获一份理想中的平衡,但那毕竟是理想,跟现实并不能一致。
所以,在面对现实的时候,我们需要打破一个观念: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爱情。
打破“没有完美”,就是要接受一种现实版的“完美”,这种完美爱情就是爱情真实的样子。
要如何才能让爱情真实呢?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
第一,用你本来的面目去爱。
我之前在某篇文章中提到一个观点:只有彼此袒露了缺点,才算是看到了爱情的真面目。
虽然我们会情不自禁地尽可能掩饰自己的缺点,但这样的行为只会让之后两人相处时更难受。
不如一开始就用真实的自己去爱,要是对方不能接受你的缺点,那又何必继续呢?
第二,不要用爱美化对方。
大多数人都会在恋爱之时过度美化对方,会不由自主地把对方的缺点美化成优点。
随着时间地推移,感情愈发平淡之时,这种因为爱而美化的缺点就会成为自己难以容忍的导火索。
第三,懂得欣赏真实的自己。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而这也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魅力之所在。
试想一下,要是人人都是完美的,那岂不是人人都一样?那跟一对机器摆在面前有何区别?
所以你要知道,真实的、不完美的自己才更具有潜力和魅力。
你要做的,就是把这份自信和自我欣赏展示出来。
总结:顺其自然的爱,需要活出真实的自己
不刻意追求对方多爱自己,也不刻意回避自己是否爱对方,顺其自然的爱才是最真实,也是最舒服的。
想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前提条件是要活出真实的自己来。
小的时候,我们为了得到父母的爱而刻意顺应父母的意志,这不是真实的自己;
长大以后,我们为了受到老板的赏识而戴上了虚伪的面具,这也不是真实的自己。
如果说小时候需要依赖父母,工作上要考虑生存问题,都是我们无可奈何的选择,那么在爱情方面就要尽可能真实。
一段爱情如何才能更幸福?不是绝对的“二选一”,因为遇到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爱情。
所以“完美的爱情”,就是以真实的自己、真实的对方所碰撞出来的真实的爱情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