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元素 | 飞枊

枊,就是“昂”。其名有五:櫼·飞枊·英枊·斜角·下枊!枊是木结构古建筑铺作中最重要的构件之一,但是也象木结构中的其他构件一样,枊没有明确的定义,在《营造法式·总释上·飞枊》中李诫也没有给出具体的定义,只是列举了五条古代经典。不过,在我们目睹的几乎所有古建筑,尤其是早期的木结构古建筑中,枊的形象是这样的:枊是木结构铺作中(相对于该建筑主框架的开间或进深)被纵向斜置的传力及装饰构件。我们能够看到,在无论繁简的木结构铺作中,只有两种被斜置的构件:横向斜置的是斜栱,而被纵向斜置的就是枊(或枊型构件),铺作中的其他构件都是平正设置的。所以,尽管没有明确定义,我们根据外观形式也可以找到她。
枊产生在什么时候呢?这个事情还没有个有力的结论,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最迟在唐代,枊的使用就已经普及了。其外观形态和内在功能的定型,标志着这个构件已经完全成熟,并被熟练地使用。我国残留的最早的地面古建筑是汉代的石阙,在这些众多的石阙中,均未发现有枊的形象存在;与这些石阙差不多同时代的古遗址、古墓葬和石窟寺中,也未发现枊的存在,因此我怀疑枊可能诞生在唐代之前不久。
现存最早的枊的形象,出现在敦煌莫高窟唐代中期(或者可能更早一点)的壁画中(上上图),虽然画中的枊只有一点枊尖可视,但是其形态已经与现存最早的实物枊毫无区别了;我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实物枊是在唐大中十一(公元 857)年的佛光寺东大殿上(上图)。因为这个房子也是我们现存差不多最早的地面木结构古建筑,所以枊的有实物佐证的历史,只能追到这里了--- 也就是晚唐时期。
从这时候开始,我们就有很多的木结构古建筑残留下来了,这些历代的木结构古建筑上较为早期的一部分上有枊,而较为晚期的大部分上有枊型构件。其中我见到的最晚的真枊是明嘉靖二(公元1523)年重修的太谷园智寺大雄宝殿上的真枊(下图)。现存的清代木结构建筑中,尚未发现真枊。所以从唐大中十一年,到明嘉靖二年的六百六十多年中,真枊的使用在木结构中被一直延续,没有中断,其中尤以宋辽金使用最频繁
一般来说,我们常说“枊”指的都是真枊,《营造法式·大木作制度一·飞枊》中说“造枊之制有二:一曰下枊、二曰上枊。”这就是说:枊只有两类,一类是下枊,一类是上枊。其中,上枊的形制和形象都比较单纯;而下枊由于在木结构铺作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又分为四个小类--- 柱头枊、补间枊、角枊和由枊。下枊的形制要比上枊丰富一些,但是由其性质所决定,整个下枊的枊身枊尾是相同的,而以枊尖的不同,又分为三类即:批竹枊、琴面枊、琴面批竹枊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下枊枊尖的形态具有比较强烈的时代特征,即各个时代枊尖的式样并不相同,因此枊尖的式样常常是我们判断其所在的木结构的重要断代依据之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