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也文艺复兴过?你造吗?
文/鱼儿姐姐 图/源自于网络
中国也文艺复兴过?你造吗?
◎鱼儿姐姐
中国也文艺复兴过?你造吗?
在写今天这篇文章之前,我真的不造中国也文艺复兴过。
我只知道,近十几年比较流行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国人的钱袋子鼓了起来,钱袋子鼓起来的国人先是在国内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再鼓一鼓便走出国门去欣赏国外的风景。
在欣赏国外风景的同时,国人发现外国的奢侈品比国内的便宜;国外的化妆品比国内的好;就连日本的马桶、电饭煲都比国内的好用,怎么办?买、买、买……。
没有走出过国门的我,对国外的风景充满了憧憬,对网上所曝的海外抢购也有了一丝丝动心。于是,当有熟悉的人出国时,我也让他们帮我捎点诸如化妆品类的外国货。以此来显示我也是用过外国货的人,也是讲究生活品质的人。
没办法!谁让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呢!
双十一前后,当当、京东推出买书满二百元送二百元活动,无意中发现《王阳明大传》一套才六十多元,便加入了购物车,想也没想就和其他书一起买了回来。
收到书后,我才发现《王阳明大传》是位日本人写的,作者名字叫“冈田武彦”,此书由三位国人翻译而成。
此书的中文版序是由浙江省社科院研究所的钱明先生所写,他也是本书译者之一。在看序的时候,我越看心里越不舒服,越看心里越觉得憋屈的慌。后面的文章更是越看越心虚,越看越觉得自己愧作中国人。
钱明先生是1988年在协助以九州大学学者为主的日本代表团来浙江进行王阳明遗迹探访活动时认识冈田先生的,那时钱明先生刚刚开始研习阳明学。后来钱明先生师从冈田先生潜心研习阳明学。
暂且不论这本书的写作风格,也不论阳明的家世及阳明学的形成过程,以及阳明学的核心“良知说”。先论论我看这本书的沉重心情吧。
看过《明朝那些事儿》的人可能都不会忘记王阳明这个人,他少年贪玩,不爱学习,常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被家父K过很多次。《王文成公全书》中记载他“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这习。正德丙寅,始归正于圣贤之学。”
也就是说王阳明四十五岁时,他还沉迷于弓马骑射和兵法,怀抱经略北地之志。后来才开始专心致志读书,学做圣人之说。
看完《明朝那些事儿》,我记住了王阳明,不是因为他有多了不起,而是感慨于他能在五溺之后,已近五十岁的人,仍在追求做人的最高境界,学做圣贤一事。至此,我对他的“良知说” 知之甚少。
如果不看《王阳明大传》,我对王阳明的认识还仅仅局限在《明朝那些事儿》里,也根本不知道他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直到遇见这本书,我才知道日本学者对王阳明的评价有多高,他们称王阳明为《明代第一理学大师》,中国文艺复兴的大功臣。说他是中国最早提出尊重“人的个性”学说的人,书中说连欧美学者对阳明学的关注也早于程朱理学。
这本书作者耗费二十五年,潜心研习、呕心沥血而成。他这一生的绝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研究阳明学上,这种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的精神让我佩服不已。
作者为了考察、探访王阳明的遗迹、保护阳明文化,多次在日本组织募捐在国内修建纪念碑亭等活动,并多次来华讲学、交流。用自己的行动做一个阳明精神的虔诚践行者。这让我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国人汗颜不已。
也许有人说我思想狭隘,文化没有国界;也许有人说我井底之蛙,孤陋寡闻而已。但环顾四周,又有几人能静下心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不为功名利禄地研究和发扬中国古代博大而精深的文化、思想?
也许是我多虑了,但愿是我多虑了!
“阳明说” 在日本,犹如夜晚的月亮,皎洁而光芒万丈,她照耀着日本学者的心灵。而在中国,它常常在漆黑的夜晚升起,而我却熟睡如常。
于是我扪心自问,作为一个国人,为什么在这之前我从未听说过中国出现过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代表都有谁?
今夜,月亮如往常一样样徐徐升起,照亮着这漆黑的夜,也惊醒了我的目光,因为我想知道别人眼中的中国文艺复兴究竟什么样。
本文图片均来自于网络
鱼儿姐姐简介
作者:鱼儿姐姐,原名鱼鸿,喜欢读书、爱好写作,曾在《烟台晚报》、《福山文学》、《商洛文学》等期刊上发表过多篇作品。现为烟台市芝罘区作协会员、烟台散文学会编辑,三秦文学主编。
此公众号致力打造一个文学爱好者平台,让你的文章走进更多人的视野。现面向社会各层征稿:
《三秦文学》公众号投稿须知:
1、原创且首发:散文、随笔、文艺评论、短篇小说、微小说、连载小说、书法作品、摄影作品、诗歌(古体、现代)、美食分享。
2、要求5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3、投稿邮箱:406073222@qq.com
4、投稿作者请关注《三秦文学》公众号,并在稿件刊发后及时转发文章到朋友圈,提高文章阅读量。
5、本平台读者赞赏功能中,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赞赏低于五元者不予发放,稿费于每周五发放。
6、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三秦文学
顾问:白忠德
组稿:鱼 鸿
编辑:鱼 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