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生活》-97【清塘粽子】
苇叶与马莲
素手与角黍
“佳人辟新叶,婉转裹柔丝。心如青苇叶,层层有相思",这是一首来源于网络的诗,不知出处,但唯美了记忆,也打开了对于粽子的思绪。时光慢行至五月,云层中斜斜射下温馨、浪漫的阳光,穿过了岁月的枝摇叶蔓,唯美着春日的莺飞草长。粽子如一颗饱含了情思的种子,迎风绽放,飘香十里,将人间冷暖谱写成一曲温婉的歌谣,绕梁于每一个游子的心怀。我回忆着曾经点点滴滴稀稀疏疏的日子,将所有的激动灌注于笨拙的笔尖,试图和着心律动,倾泻在此,与你收拾。
粽子是美味中传承古法的一种,夹带着千古遗风。遥望星空,从人类进入石烹时代,先人们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垫兽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烧烫的石子使水沸腾,煨煮用植物叶子包裹的原料,直至成熟,这不正是我们今天我们做粽子的样子。
粽子,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本作“糉”,音同“粽”,谓“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宋《集韵》有“糉,角黍也。或作粽。”宋明以前,多称角黍。
吃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礼记》、《荆楚岁时记》等均有记载。我们可以遥想那个夏至之日,新黍成,部落的人们以苇叶包黍成牛角形,尝黍祭祖、庆贺丰收的热闹场景。这也正是粽子最早的使命,用来祭祀祖先。
历史的时光穿梭到西汉,那时的人已经把粽子与端午相关联,名“枭羹”。《史记》“孝武本纪”注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但是,这一习俗并未延续,而粽子却作为替代物出现在端午节。周处的《风土记》记载:“仲夏端五,烹鹜角黍,龟鳞顺德”,古人取角黍之阴(苇)阳(黍)相包、调和之意消灾强身。
历史的车轮到了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到了宋朝时,又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唐宋及后,角黍被最终固定为端午节令纪念食品,开始加入不同馅心,制成不同形状,且相互馈送明礼。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明清以后,多用糯米包裹,角黍之名不再使用。“粽子”之名开始正式登场。
时光穿梭,我们回到当下,每年农历五月初将至,家家户户万门中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食经》曰:“粟黍法:先取稻,渍之使释。计二升米,以成粟一斗,着竹内,米一行,粟一行,裹,以绳缚。其绳相去寸所一行。须釜中煮,可炊十石米间,黍熟。”我们从这一古法可以看出,粽子虽然穿越了几千年,但其制作方式却无太大变化,几乎等同于古法。
下面我们再回顾端午节的历史,端午节正值仲夏,气温上升,雨季连绵,湿热交织,蚊虫肆虐,也是祛毒辟邪的重要时节。古人把端午视为“毒日、恶日”而避之,逐渐形成“避五毒”、“躲端午”等习俗。“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也形象地描述了这一古老习俗的传承。
有传说粽子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诞生的,而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刘义庆《世说新语》云:“周时,楚屈原以忠被谗,见疏于怀王,遂投汩罗而死,后人吊之,因以五色丝系角黍,于节日投江以祭之”,吴钧《续齐谐记》更有屈原显灵,说楝叶、五色丝为蛟龙所惮,教人系角黍以祭的神话。此后唐宋文人多认此说,端午节变成了以食角黍祭屈原的节日。然各地此节百姓怀念不同,如吴祭伍子胥,越祭曹娥、秋瑾,晋地代州则流传常遇春祭母、介休以晋糕祭介子推等,人物不同,中华英烈之忠孝精神则一脉相承。
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也可窥见中华文化传承的脉络,我们暂且不论其中对错,取其人们对忠义之士情感深厚,崇拜忠勇之人的精神足矣。也就是说,端午节的起源与任何人的投江都没有关系,端午节是真正起源于祭祀的节日,中国传统的民俗大节大多数都与祭祀有关。我们不可狭义理解端午节的形式和内容。
古人对于粽子与端午节有诗词歌曰: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玉粒量米水次淘,裹将箬叶苎丝韬。炊馀胀满崚嶒角,剥出凝成细纤膏”
—清谢墉《粽子》。我们可以取其妙意解读端午节与粽子的深意。
对于山西粽子的理解,从我走进吕梁临县的青塘村开始。“城南十里,湫河西边;池塘天生,碧水盎然;青草绿树,地涌甘泉;王氏迁临,择此而安;苇苗离离,粽席特产;人杰地灵,绿水青山。”这是临县县志对前青塘村的记载,短短几句韵文,道出的是前青塘的悠久与独特、美丽和神奇。
车子拐进青塘村的那一刻,颠覆了我对于吕梁山的认知。小路两边绿意盎然,满目的芦苇随风摇曳,宛若江南。青塘村因村中有一泉眼,人称“海眼”,清澈的泉水常年奔涌,汇集成塘,于是前人起名“青塘”。
说起“海眼”,则另有传奇。据山西水文资料记载,青塘“海眼”形成于远古,今日青塘正好地处上古地下河水道转弯处,而河水因被石壁挡道形成蓄水盆地,故而有了泉水长涌不息的地理奇观。即使是在百年不遇的大旱之年,水位也不会下降。就是这湾连绵不绝的秀水,浇灌了方圆千亩沃土,养育了祖祖辈辈的青塘人。
相传清代乾隆年间有一御前侍卫张旺,某日来临县前青塘看望好友王翊清。王以青塘粽子招待好友。张侍卫吃后赞不绝口,遂带此粽子敬献皇帝,并大获御赞,于是青塘粽子成为特色贡品。
山西民间粽子,以苇叶相包,多为古法。如纯黍米或白米粽子,不加馅心,蘸糖吃,称“角黍包金,香蒲切玉”,为远古遗风。青塘村也以黍米或糯米包红枣制粽为最多,美其名为“黄金白玉裹玛瑙”。青塘村盛产红枣,又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长着数百亩品质优良的茂密苇子,独特的优质糯米、青塘山泉水。经过20多道传统工序加工煮制而成,飘香乡里。
我们走进青塘,走进粽子作坊,去感受那种唯美的场景,也了解到了粽子包制的关键工序:
一.选料:精选优质糯米、红枣、枣花蜜、粽叶、马莲。
包粽子,粽叶是首选。青塘是少有的栽植苇叶的村落,苇叶含有丰富的药理成分如戊聚糖、薏苡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D—葡萄糖、D—半乳糖和两种糖醛酸以及多量维生素B1、B2、C等十多种,因此用苇叶包粽子,不止可以增添粽子浓郁的香味,还可以增加药理作用,有助于人们的健康。
捆扎粽子需要的是马莲,马莲又叫马兰花,马莲花,马兰。马莲的花、种子、根均可入药。有利尿通便、退烧、解毒、驱虫的功效。通常这种植物都静默在老宅的墙角,叶片细且长,花开淡紫色,像微型的鸢尾,飘逸而又清雅。每年割下,在阳光下晒干,束成一捆,整个院子便隐隐有一股幽幽的兰香,这便是世间最原始、最有诗意的粽绳了。
红枣是当地盛产的黄河滩枣,还需经过数道工序秘制成香甜可口的蜜枣才可包粽。
米一般有江米和黄米两种,精选颗粒饱满者为佳。
二.泡米:将米充分浸泡变软渗出米香。米泡发的时间长短又决定了粽子的味道。而黄米和江米各自的特性又决定了二者需要不同的发米时间。黄米的时间要长点,一般得十多天,而江米则短一点儿,四五天即可。
三.采叶:去苇塘采取新鲜的苇叶,采苇叶要动作娴熟,看准苇叶根部下手,不可将叶折断。割取马莲,用手搂住,镰刀从根部割取,尽可能保证马莲的长度,便于扎捆粽子。
四.清洗:将泡好的米用清水淘洗。将苇叶、马莲用水清洗,然后上锅煮沸,首先为消毒,其次可以激发苇叶与马莲中的香气、药性,再者为柔软,便于包粽子时的折弯。
五.包制:取两片苇叶,折叠成漏斗状。在粽子最底部放一颗蜜枣,上面放一勺米,插入一片苇叶,放上两颗枣,再插入一片苇叶,再放一勺米,再插入一片苇叶。那素手翻飞,绿叶飘飘,如精致如舞蹈的动作让人赏心悦目。最后是那诗意的马莲,摇曳着纤细的身姿,将粽子紧紧围扎。
这只是一种包的手法及形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粽子也变化不同。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此外,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等。
六.蒸煮:粽子包好了,先在锅底放入篦子,然后满垫棕叶,一正一反码好底子后,上一层粽子要从下一层的空隙中找位置插进去。最后再用棕叶覆盖,压一块重物。煮粽子时,水必须把粽子浸在水里面,不能浮在水上面。慢火闷、急火烧、再慢火闷,长达10小时。渐渐地,粽子的清香缓缓从锅中溢出,绵香悠长。
满口余香,我坐在枣树下回味着粽子的清香,树上的枣花正值开的茂盛,随风飘落在我的脸颊。忽然又一个想法,包粽子的时节又是枣花飘香,我们是不是可以有一个设想,那些枣花会飘落进树下的粽子里,被那双芊芊素手折叠进那绿绿的几片苇叶之中。这时,枣花看到红枣,看到自己未来的样子。我无法描述它们相遇的惊喜,但可以理解那种前世今生相遇的心跳不已。这正如我遇到了前世的自己或梦中幻化成真的姑娘,那个瞬间必定是血脉膨胀,无语凝咽。粽子为何要在枣花盛开的五月包制,难道这是古人不言而喻的一种情怀,是五月带给我们的惊喜?
枣树的缝隙中透下许多的光,轻盈地在那双素手与棕叶之间跳动。那些糯米与红枣折射着阳光,棕叶在一片一片的叠加中珍藏了所有。如那些慢慢消失在我人生中的模糊背影,虽然不忍但也阻挡不了时光的侵蚀与决意离去的转身,我终于想明白,些许的怅惘,些许的蜜意,都是交织在淡蓝天空下的虚幻,藏在心中那绿意包裹中未尝不是一种完美。
粽子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飘香四溢行歌。邂逅了端午节的牵念,浸染了五月的浪漫,在我们的唇齿留香,也寄托了我们在这个五月所应有的思念。那绿绿的苇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蜜枣,经纤细的手指巧妙包裹,盈满绽放出绕梁的丰富传奇,这一切岂不都是岁月巧妙安排的相遇,诠释着亘古不变的情思。
大山期待您的关注
这将是我坚持行文最大的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