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生活》-97【清塘粽子】

苇叶与马莲

素手与角黍

“佳人辟新叶,婉转裹柔丝。心如青苇叶,层层有相思",这是一首来源于网络的诗,不知出处,但唯美了记忆,也打开了对于粽子的思绪。时光慢行至五月,云层中斜斜射下温馨、浪漫的阳光,穿过了岁月的枝摇叶蔓,唯美着春日的莺飞草长。粽子如一颗饱含了情思的种子,迎风绽放,飘香十里,将人间冷暖谱写成一曲温婉的歌谣,绕梁于每一个游子的心怀。我回忆着曾经点点滴滴稀稀疏疏的日子,将所有的激动灌注于笨拙的笔尖,试图和着心律动,倾泻在此,与你收拾。

粽子是美味中传承古法的一种,夹带着千古遗风。遥望星空,从人类进入石烹时代,先人们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垫兽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烧烫的石子使水沸腾,煨煮用植物叶子包裹的原料,直至成熟,这不正是我们今天我们做粽子的样子。

粽子,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本作“糉”,音同“粽”,谓“糉,芦叶裹米也。从米,葼声。”宋《集韵》有“糉,角黍也。或作粽。”宋明以前,多称角黍。

吃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代,《礼记》、《荆楚岁时记》等均有记载。我们可以遥想那个夏至之日,新黍成,部落的人们以苇叶包黍成牛角形,尝黍祭祖、庆贺丰收的热闹场景。这也正是粽子最早的使命,用来祭祀祖先。

历史的时光穿梭到西汉,那时的人已经把粽子与端午相关联,名“枭羹”。《史记》“孝武本纪”注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但是,这一习俗并未延续,而粽子却作为替代物出现在端午节。周处的《风土记》记载:“仲夏端五,烹鹜角黍,龟鳞顺德”,古人取角黍之阴(苇)阳(黍)相包、调和之意消灾强身。

历史的车轮到了唐代,粽子用米已“白莹如玉”,粽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到了宋朝时,又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诗人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楼台亭阁、木车牛马作的广告,说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时尚。

唐宋及后,角黍被最终固定为端午节令纪念食品,开始加入不同馅心,制成不同形状,且相互馈送明礼。

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已从菰叶变革为箬叶,后来又出现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现豆沙、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明清以后,多用糯米包裹,角黍之名不再使用。“粽子”之名开始正式登场。

时光穿梭,我们回到当下,每年农历五月初将至,家家户户万门中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食经》曰:“粟黍法:先取稻,渍之使释。计二升米,以成粟一斗,着竹内,米一行,粟一行,裹,以绳缚。其绳相去寸所一行。须釜中煮,可炊十石米间,黍熟。”我们从这一古法可以看出,粽子虽然穿越了几千年,但其制作方式却无太大变化,几乎等同于古法。

下面我们再回顾端午节的历史,端午节正值仲夏,气温上升,雨季连绵,湿热交织,蚊虫肆虐,也是祛毒辟邪的重要时节。古人把端午视为“毒日、恶日”而避之,逐渐形成“避五毒”、“躲端午”等习俗。“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是旧时流行甚广的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也形象地描述了这一古老习俗的传承。

有传说粽子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诞生的,而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刘义庆《世说新语》云:“周时,楚屈原以忠被谗,见疏于怀王,遂投汩罗而死,后人吊之,因以五色丝系角黍,于节日投江以祭之”,吴钧《续齐谐记》更有屈原显灵,说楝叶、五色丝为蛟龙所惮,教人系角黍以祭的神话。此后唐宋文人多认此说,端午节变成了以食角黍祭屈原的节日。然各地此节百姓怀念不同,如吴祭伍子胥,越祭曹娥、秋瑾,晋地代州则流传常遇春祭母、介休以晋糕祭介子推等,人物不同,中华英烈之忠孝精神则一脉相承。

200年后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也可窥见中华文化传承的脉络,我们暂且不论其中对错,取其人们对忠义之士情感深厚,崇拜忠勇之人的精神足矣。也就是说,端午节的起源与任何人的投江都没有关系,端午节是真正起源于祭祀的节日,中国传统的民俗大节大多数都与祭祀有关。我们不可狭义理解端午节的形式和内容。

古人对于粽子与端午节有诗词歌曰: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苏轼《浣溪沙端午》

“玉粒量米水次淘,裹将箬叶苎丝韬。炊馀胀满崚嶒角,剥出凝成细纤膏”

—清谢墉《粽子》。我们可以取其妙意解读端午节与粽子的深意。

对于山西粽子的理解,从我走进吕梁临县的青塘村开始。“城南十里,湫河西边;池塘天生,碧水盎然;青草绿树,地涌甘泉;王氏迁临,择此而安;苇苗离离,粽席特产;人杰地灵,绿水青山。”这是临县县志对前青塘村的记载,短短几句韵文,道出的是前青塘的悠久与独特、美丽和神奇。

车子拐进青塘村的那一刻,颠覆了我对于吕梁山的认知。小路两边绿意盎然,满目的芦苇随风摇曳,宛若江南。青塘村因村中有一泉眼,人称“海眼”,清澈的泉水常年奔涌,汇集成塘,于是前人起名“青塘”。

说起“海眼”,则另有传奇。据山西水文资料记载,青塘“海眼”形成于远古,今日青塘正好地处上古地下河水道转弯处,而河水因被石壁挡道形成蓄水盆地,故而有了泉水长涌不息的地理奇观。即使是在百年不遇的大旱之年,水位也不会下降。就是这湾连绵不绝的秀水,浇灌了方圆千亩沃土,养育了祖祖辈辈的青塘人。

相传清代乾隆年间有一御前侍卫张旺,某日来临县前青塘看望好友王翊清。王以青塘粽子招待好友。张侍卫吃后赞不绝口,遂带此粽子敬献皇帝,并大获御赞,于是青塘粽子成为特色贡品。

山西民间粽子,以苇叶相包,多为古法。如纯黍米或白米粽子,不加馅心,蘸糖吃,称“角黍包金,香蒲切玉”,为远古遗风。青塘村也以黍米或糯米包红枣制粽为最多,美其名为“黄金白玉裹玛瑙”。青塘村盛产红枣,又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长着数百亩品质优良的茂密苇子,独特的优质糯米、青塘山泉水。经过20多道传统工序加工煮制而成,飘香乡里。

我们走进青塘,走进粽子作坊,去感受那种唯美的场景,也了解到了粽子包制的关键工序:

一.选料:精选优质糯米、红枣、枣花蜜、粽叶、马莲。

包粽子,粽叶是首选。青塘是少有的栽植苇叶的村落,苇叶含有丰富的药理成分如戊聚糖、薏苡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物、D—葡萄糖、D—半乳糖和两种糖醛酸以及多量维生素B1、B2、C等十多种,因此用苇叶包粽子,不止可以增添粽子浓郁的香味,还可以增加药理作用,有助于人们的健康。

捆扎粽子需要的是马莲,马莲又叫马兰花,马莲花,马兰。马莲的花、种子、根均可入药。有利尿通便、退烧、解毒、驱虫的功效。通常这种植物都静默在老宅的墙角,叶片细且长,花开淡紫色,像微型的鸢尾,飘逸而又清雅。每年割下,在阳光下晒干,束成一捆,整个院子便隐隐有一股幽幽的兰香,这便是世间最原始、最有诗意的粽绳了。

红枣是当地盛产的黄河滩枣,还需经过数道工序秘制成香甜可口的蜜枣才可包粽。

米一般有江米和黄米两种,精选颗粒饱满者为佳。

二.泡米:将米充分浸泡变软渗出米香。米泡发的时间长短又决定了粽子的味道。而黄米和江米各自的特性又决定了二者需要不同的发米时间。黄米的时间要长点,一般得十多天,而江米则短一点儿,四五天即可。

三.采叶:去苇塘采取新鲜的苇叶,采苇叶要动作娴熟,看准苇叶根部下手,不可将叶折断。割取马莲,用手搂住,镰刀从根部割取,尽可能保证马莲的长度,便于扎捆粽子。

四.清洗:将泡好的米用清水淘洗。将苇叶、马莲用水清洗,然后上锅煮沸,首先为消毒,其次可以激发苇叶与马莲中的香气、药性,再者为柔软,便于包粽子时的折弯。

五.包制:取两片苇叶,折叠成漏斗状。在粽子最底部放一颗蜜枣,上面放一勺米,插入一片苇叶,放上两颗枣,再插入一片苇叶,再放一勺米,再插入一片苇叶。那素手翻飞,绿叶飘飘,如精致如舞蹈的动作让人赏心悦目。最后是那诗意的马莲,摇曳着纤细的身姿,将粽子紧紧围扎。

这只是一种包的手法及形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粽子也变化不同。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此外,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等。

六.蒸煮:粽子包好了,先在锅底放入篦子,然后满垫棕叶,一正一反码好底子后,上一层粽子要从下一层的空隙中找位置插进去。最后再用棕叶覆盖,压一块重物。煮粽子时,水必须把粽子浸在水里面,不能浮在水上面。慢火闷、急火烧、再慢火闷,长达10小时。渐渐地,粽子的清香缓缓从锅中溢出,绵香悠长。

满口余香,我坐在枣树下回味着粽子的清香,树上的枣花正值开的茂盛,随风飘落在我的脸颊。忽然又一个想法,包粽子的时节又是枣花飘香,我们是不是可以有一个设想,那些枣花会飘落进树下的粽子里,被那双芊芊素手折叠进那绿绿的几片苇叶之中。这时,枣花看到红枣,看到自己未来的样子。我无法描述它们相遇的惊喜,但可以理解那种前世今生相遇的心跳不已。这正如我遇到了前世的自己或梦中幻化成真的姑娘,那个瞬间必定是血脉膨胀,无语凝咽。粽子为何要在枣花盛开的五月包制,难道这是古人不言而喻的一种情怀,是五月带给我们的惊喜?

枣树的缝隙中透下许多的光,轻盈地在那双素手与棕叶之间跳动。那些糯米与红枣折射着阳光,棕叶在一片一片的叠加中珍藏了所有。如那些慢慢消失在我人生中的模糊背影,虽然不忍但也阻挡不了时光的侵蚀与决意离去的转身,我终于想明白,些许的怅惘,些许的蜜意,都是交织在淡蓝天空下的虚幻,藏在心中那绿意包裹中未尝不是一种完美。

粽子经历了千年的风霜,飘香四溢行歌。邂逅了端午节的牵念,浸染了五月的浪漫,在我们的唇齿留香,也寄托了我们在这个五月所应有的思念。那绿绿的苇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蜜枣,经纤细的手指巧妙包裹,盈满绽放出绕梁的丰富传奇,这一切岂不都是岁月巧妙安排的相遇,诠释着亘古不变的情思。



大山期待您的关注

这将是我坚持行文最大的坚持

(0)

相关推荐

  • 【特讯】桃园九子粽 粽香满桃源

    桃园.九子粽 桔子 姐 姐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 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 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 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千百年来 ...

  • 褚丽君——又是一年端午节 ,满城尽飘米粽香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它始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最主要的传说还是纪念屈原.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 ...

  • 闲话端午:北方吃的粽子叫角黍,并不一定是纪念屈原?

    作者:学思知行 (屈原)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一个节日吃什么东西都是有讲究的. 比如说八月十五吃月饼,春节吃饺子,正月十五吃元宵,都有它们的来历和文化.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这大概是这些节日中 ...

  • 散文||又到五月粽香时

    又到五月粽香时 唐锦禄||江苏 "柳叶青,梅子黄,家家户户过端阳."今年公历6月7日是端午节.提到端午节,就不能不提到几乎家家户户都吃的粽子. 关于粽子的由来,向来说法不一,多说是 ...

  • 红枣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我们传统习俗之一.其花色品种繁多,馅料千变万化数不胜数.今天咱们就一起分享经典款之一的红枣粽子.大家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来配馅料. 食材: 糯米1500克.红枣400g.粽叶500克. ...

  • 端午粽的成长历程

    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盛行中国,成为中华民族影响最大,覆盖面最广的特色民间饮食习俗,口味包容性强"甜咸皆宜,荤素不忌",形成南北风味,主要有甜粽和咸粽两大类. 端午节食粽的由来 ...

  • 《行摄生活》-147【打铁】

    - - -指尖上的山西 056 打铁 寻找铁匠的路很是曲折,几百公里巡回都是失望而归.铁匠铺有,但全部改良为器械辅助人工,再也听不到那富有节奏感的叮叮当当声. 车行保德县,推杯换盏之余又出遗憾之语,当 ...

  • 《行摄生活》-148【面沙子】

    - - -指尖上的山西 057 面沙子 寻找山西手工业的路延续到岚县,当地朋友热情推荐了面沙子,言语之间有几分自豪,又有几分神秘. 牛怀珠是作坊的主人,也是面沙子传统手艺的传承人.老人个子不高,但腰板 ...

  • 《行摄生活》-149【堆绫】

    - - -指尖上的山西 058 堆 绫 走进交城县堆绫艺术制作有限公司的展示大厅,我顿时感觉目不暇接,被作品的精美绝伦惊讶到目瞪口呆.这里是堆绫的世界,更是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艺术殿堂. 解爱英是这里 ...

  • 《行摄生活》-146【向阳而生---记左权盲宣队】

    向阳而生 谁说是桃花红来,谁说是杏花白, 瞎瞎地活了这辈辈,我可没看出来. 山路路你就开花,漫天天你就长, 太阳开花是甚模样,这辈子难思量. 与盲哥们相识是在2007年秋,去寻找他们的路上秋风瑟瑟,车 ...

  • 《行摄生活》-150【芝麻饼】

    - - -指尖上的山西 059 芝麻饼 走在柳林县的大街小巷,总是可以闻到一种混合着面香与芝麻香的特殊香气,随风入鼻,吸引着味蕾. 寻香而去,一处僻静的小巷深处,传来一阵节奏鲜明的敲击声,叮当,叮-叮 ...

  • 《行摄生活》-145【向阳而生】19

    向阳而生 谁说是桃花红来,谁说是杏花白, 瞎瞎地活了这辈辈,我可没看出来. 山路路你就开花,漫天天你就长, 太阳开花是甚模样,这辈子难思量. 与盲哥们相识是在2007年秋,去寻找他们的路上秋风瑟瑟,车 ...

  • 《行摄生活》-144【老陈醋酿造】

    - - -指尖上的山西 055 编席 有一种感知叫味觉,有一种生活,叫味道.我们生存的空间中有许多味道,酸甜苦辣在岁月的时空中飘香,在绵绵的回忆中拉长,在分分秒秒中浸润.每一个人都会有刻骨铭心的味觉记 ...

  • 《行摄生活》-144【自如桃源—应县白马石游记】

    <自如桃源>--涂向东书 摄影--涂向东 旅途 光阴流逝着,像丝丝风语,如片片云絮,复制着岁月的山高水长.时光的脚步,总是匆匆而有序地向着无限延伸.行走是一种生活方式,任时光来去,从容面对 ...

  • 《行摄生活》-143【芦苇画】

    - - -指尖上的山西 054 芦苇画 依然是青塘村,依然是芦苇,芦苇画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知的技艺.如果说编席是芦苇生命的延续,那么芦苇画就是芦苇生命的升华. 拾阶而上一处小院,窑洞内外的芦苇画扑面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