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激素就色变,你对激素的误解有多深?

“激素”对大家来说一定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许多疾病的治疗已离不开激素。但大部分人说到激素,第一印象往往是使用激素后出现“满月脸”、“水牛背”、“肥胖”等一系列的副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往往谈激素色变。这其实是对激素的一种误解。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一半蜜糖一半砒霜”的激素。

激素是什么?

20世纪以前,科学家们认为人体内所有的控制信号都是由电冲动沿着神经传递的。到20世纪初,英国科学家William Bayliss和Ernst Starling发现,人体内有一些化学物质,和电信号一样,可激起身体器官的活动,这种物质后来被称为“激素”。

激素是人体内分泌细胞合成的一种化学物质的总称。它具有很高的活性,在体内作为“信使”将大脑“中央司令部”下达的指令传递给身体的各个器官,这些器官进而“执行命令”并发挥作用,从而对身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生殖、性别、性活动等起重要的调节作用,维持身体整个系统的稳定。

人体内的激素多种多样,分别发挥不同的作用。比如:胰腺产生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调节血糖的代谢;甲状腺产生甲状腺素,维持体重、心率及血糖利用率;性腺产生性激素,维持两性的特征与生殖功能等等。

这里着重要介绍的是狭义的激素——糖皮质激素,它在体内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由于作用广泛,它被制作成激素类药物,与老百姓广为接触。那些名中含有“XX松”、“XX松龙”的药物,比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糠酸莫米松等,都是这个大家族的成员。

激素何时为蜜糖?

糖皮质激素在生理状态时可以说是人体的“蜜糖”。所谓生理状态,也就是人体生理上的健康状态,此时糖皮质激素主要起着调节糖代谢的作用,这也是它名为“糖皮质激素”的原因。

众所周知,身体的一切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来源就是葡萄糖。当大脑中央司令部下达指令时,糖皮质激素就带着这些指令来到肝细胞、肌细胞,这些细胞通过自己的一系列作用“开源”,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质(如糖原、蛋白质、脂肪等等)千方百计转化成葡萄糖;同时也“节流”,减少葡萄糖的消耗,从而为身体提供能量。

当给予身体更多的激素,超过人体所需要的量时,糖皮质激素将承担更重要的使命。

1.抗炎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通过与受体的相互结合,抑制炎症反应中一些刺激性细胞因子的转录,从而起到抗炎作用。可治疗脑膜炎、心包炎、关节炎、牛皮癣、接触性皮炎、湿疹等各种感染或炎症性疾病;

2.抗毒作用:

糖皮质激素提高机体对内毒素的耐受力,迅速退热并缓解毒血症状。可治疗中毒性菌痢、暴发性流脑等;

3.抗休克作用:

超大剂量的激素广泛用于各种休克,特别是中毒性休克,这是激素抗炎、抗毒、免疫抑制的联合效果。

此外,过量糖皮质激素还会起到免疫抑制作用,这一作用存在好处也存在坏处。好处在于可以缓解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可用于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风湿、类风湿等,也可治疗过敏性疾病、剥脱性皮炎、顽固哮喘、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坏处在于免疫系统的减弱使机体得对抗外界病原的战斗力降低,因此易患各种感染及疾病。

激素何时为砒霜?

身体说:“如果你爱我,就给我糖皮质激素吧,因为它是天使。如果你恨我,就给我糖皮质激素吧,因为它是魔鬼。”

糖皮质激素有很大的不良反应,主要在以下两种情况下产生:①长期大量使用时;②药量减少过快或突然停药时。

1.长期大量使用时: 

长期大量应用时,糖皮质激素就会变成魔鬼。为合成葡萄糖,身体的许多物质都做出了牺牲。骨骼和肌肉在过多的牺牲后,骨质疏松、骨质坏死、肌肉萎缩、伤口愈合迟缓接踵而来。

脂肪、蛋白质在被过度消耗后,满月脸、水牛背、向心性肥胖也会纷纷出现。免疫系统受到抑制后会诱发、加重感染。

一般停止药物后副作用带来的影响可能会慢慢消失,如果使用时间过长或剂量过大则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2.药量减少过快或突然停药时:

我们的身体是一个精密的天平,垂体中存在可感受激素水平的受体,当感到血液中激素量过多,它便会下达指令,减少其分泌,甚至停止分泌,从而保持体内激素水平的平衡。

但是,由于激素药物的化学结构和人体激素一模一样,蒙蔽了垂体。因此,当药物激素被长期使用,垂体认为体内激素已经足够多,便会下达指令,减少人体自身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所以,突然停药后会造成内源性糖皮质激素不足,出现恶心、呕吐、低血糖、低血压等。

因此停药时勿突停,逐渐降低每日维持量或采用隔日疗法。此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时,减量过快或突然停用有时会使原发病复发或加重。这时应恢复糖皮质激素治疗并常需加大剂量,稳定后再逐渐减量。

常说“是药三分毒”,糖皮质激素更是如此,它既是蜜糖也是砒霜,一味担心副作用而远离它们就如因噎废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在更好的药物出现之前,我们要接受它们的不完美,并正确、妥善地利用它们。

作者:Yao

图片来源:123RF.com.cn图库

参考资料:

[1]库宝善,李学军.药理学[M].北京大学医学部出版社,2004.

[2]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