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张之洞的一生,看为官之道(三)
上回说到张之洞如何处理解决大权在握时面临的“三种缺失”“三种风险”和“一个考验”的,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启迪。今天咱们接着聊聊张之洞是如何在官场中功成身退的。
张之洞,少年解元,青年探花,中年督抚,晚年宰辅,功业耀眼,连毛主席都说中国人不应该忘记张之洞。但他宦海沉浮几十年,却一直没有一个清晰的“身退”规划,在他的意识中,就没有“退”这一概念,他想的是不断精进、施展抱负,这直接导致他的事业后继无人,生前就被人指责取笑。
《大明王朝1566》中有一句经典台词“做官要三思!”
什么叫“三思”?“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变”。知道了危险就能躲避危险,这就叫“思危”;躲到人家都不再注意你的地方这就叫“思退”;退了下来还能有机会,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儿错了,往后该怎么做,这就叫“思变”。袁世凯能逃过满洲亲贵党的毒手,后来又东山再起,就是对这句话生动的诠释。
“思退”中的“退”,有以退为进的意思。但如果只是这一层意思,还不足以称之为大智慧,只是权谋而已,因为这只是一人一事之策略。我认为“退”最重要的内涵是“传承”,这个“退”,不只是个人的进退,还应该是“枯树育新芽”的自然之道。
从张之洞的为官之路看,我把人一生的官场经历分为“初入官场、大权在握、功成身退”三个阶段。从历史上看,绝大部分人都无法从初入官场进入到大权在握阶段,从大权在握到功成身退的人就更少了。大多数人都庸庸碌碌度过了一生,能做出一番事业的人,不说青史留名,能让老百姓记住的都太少了。
因此,能功成身退的人,无论是智谋、心志、精力等,各方面都是异于常人的。这种人在面对问题时就集中精力解决问题,而很少考虑退步。但有一个问题却是无论如何也解决不了的,那就是衰老。张之洞为了解决衰老这个问题,不惜背弃自己数十年的禁烟原则,天天喝用鸦片水泡过的人参茶。最后换来的不过是满腹委屈和遗憾。
功成身退,是指不但自己能在宦海沉浮中平安着陆,而且自己一辈子心血开创的事业也能后继有人,不断壮大。纵观历史,真正功成身退的没有几个,晚清名臣中功成身退的可以说一个都没有。被一些人尊为“圣人”的曾国藩在为官的最后几年因“天津教案”被人唾骂,郁郁而终,事业也后继无人。“大清裱糊匠”李鸿章在人生最后被人唾骂不说,临死还被俄国人逼着签订不平等条约,事业更是在甲午战争后就全部葬送掉了。民族英雄左宗棠也是身死之后,后继无人,他的手下被李鸿章的淮军派系给陷害。
怎样才能做到功成身退呢?
首先,也是最难做到的,就是在成功时主动意识到“退”。人在大权在握事业成功的时候往往不会去想“退”,而到了人生低谷,想“退”时往往为时已晚,这个时候最多能保证自身平安着陆,而自己付出一辈子辛苦打拼的事业往往就随“雨打风吹去了”。应该在手握权力、事业有成时就意识到“退”,开始制定“退”的规划,物色和培养接班人。事业上的接班人,不但能保证功成身退后的人身安全,更能保障自己付出一生心血的事业后继有人。
其次是要选好“退”的时机。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就要开始“退”了。
一是大环境变了。张之洞的洋务事业在湖北开展得如火如荼,忽然接到进京当军机大臣的命令时,并没有意识到他所处的大环境已经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之前朝廷支持他在湖北搞洋务,是想通过洋务运动实现富强。现在调他入京,并不是想重用他,而是担心地方督抚尾大不掉,用明升暗降的手段降低他的影响力。以前朝廷是想让你立功,现在朝廷是怕你立功。
二是身体老了。张之洞的身体和精神已不能支持他再如同中年时期一样的高强度工作,这时候不退,不但不利于身体健康,也给毕生事业的发展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三是接班人成熟了。张之洞的幕僚长梁鼎芬,十多年鞍前马后为张之洞服务,由于没能实现任职武昌道的夙愿,居然暗地里背叛张之洞。当然张之洞水平高,最后又让梁鼎芬死心塌地跟着他干了。这个例子不太恰当,但也说明当下属成熟时,如果不及时“退”,会带来很多恶劣的后果。
最后是“退”就要“退”得彻底,切忌藕断丝连、拖泥带水。“退”,就要干脆、彻底,这不但表明态度,也是对自己事业继任者最好的支持。
说了那么多,好像离咱们普通人的生活都很远。其实无论是官场还是人生都有“功成身退”的阶段。
从张之洞一生的经历看,清朝官场中经常出现新官不理旧账,甚至是新官专翻旧账的事情。为什么如此?因为一旦不是你主动“退”,而是被动退,上来的新人为了做出成绩,必然要否定你的功绩,只有否定你的功绩,才能显示出他的所作所为是开创者,而不是继承者。要想自己做的事业不被人否定,接班人就必须是一起干事业的人。
家庭生活中也是,当子女成熟后,做父母的就要主动“退”,不要再如同以前一样对子女的事情指手画脚,要有“育新芽的”意识。
这些就是我看《张之洞》,从张之洞的人生经历感悟到的官场之道,欢迎大家批评指正。下回准备看一看《资治通鉴》,毕竟这是文学大师也是官场达人司马光为教育皇帝而编写的书,看看通过《资治通鉴》又能遇到哪些有意思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