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家复制古钱,最难的不是雕刻和铸造,而是计算“缩水位”
篆刻精美、意义非凡的古钱币价值连城,收藏界很多文物爱好者都喜欢收藏古钱币。收藏家却有一个大忌讳——怕收到假货。然而,考古学家为了研究古钱币,往往要复制出精美的铜币,“赝品”铜钱在复制的过程当中,雕刻、铸造技术居然都很简单,只有一项——计算缩水位技术复杂。您可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小编制就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古钱币就是古代货币。现代人可以用钞票来换取货物,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古代人并没有人民币,他们是怎么做的?据史料记载,在远古时期,人们使用的是形态各异的贝壳,它们可以做交换物品的货币使用。随后,在距今3000年前殷商晚期墓葬,出土了不少“无文铜贝”,它们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铸币的证明。技术再发展,货币市场又出现了交子、银票……其中最具有收藏价值的,就是雕刻着不同文字和花纹的古铜钱。
古钱币有收藏价值,往往会被许多收藏家高价拍卖。他们在收藏过程中最怕遇到仿制品,但是考古学家为了研究古币的历史价值、为了勘测古币上的文字,历史学专业的教授为了教学、博物馆里为了陈列……原因诸多,但显而易见——古钱币需求很大。故此,被允许“仿制”古铜币的实验室便横空出世。
既然古钱币价值连城,它能够被实验室轻易创造出来吗?答案是挺容易,也不容易。容易的是:毕竟古代工匠的雕刻、铸造技术,已经完全被现代人掌握了。了解完古钱币的整个创作流程,就会发现——古钱币的雕刻和铸造并不困难。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数控雕刻机就可以精确地雕刻出古钱币的花纹,铸造失蜡法如今也非常成熟,师傅们会保证古钱币最终打造出来的纹路,与古书上铜币的纹路分毫不差。但是,古钱币制造技术却有一项大难题——计算缩水位。
计算缩水位为何会如此难?实验室的工作人员,首先要对制作的铜进行X射线分析,然后计算出这种金属的缩水位——工作人员不仅要计算出铜币原有的大小、质量,毕竟冷却之后的铜钱币,会因为厚度、材质以及环境、温度的不同而缩小。这对于想要复制古铜币的工作人员来说,是一项很大的挑战。
为了能够精确地还原出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古铜币,将其恢复成图谱上的大小和重量,工作人员必须事先将一切影响它缩水的数据都算进去。然后再经过精密的测量以及计算,调整材料质量,让缩水后的铜币大小,与图谱上的大小一模一样。
经过雕刻、铸造和计算缩水,一枚崭新的古铜币就制作好了。不过它是崭新的铜币,和经过了在历史岁月打磨下,身上有一定磨损的真正古铜币并不相同。故此,工作人员还会对此进行做旧处理。他们会利用特殊的化学药水,对崭新的古铜币进行浸泡,紧接着,再利用不同时间段的浸泡过程,将崭新的古铜币,仿制出不同年代的历史感。
看到古铜币在实验室里的制作流程,许多对收藏古铜币有兴趣的人,可能会感到大惊失色。毕竟收藏家想收藏的,可是从古时流传下来的真正古钱币,而不是实验室里,经过精密测算仿制出来的赝品。
不过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却说,他们这种技术规模的实验室,制造出来的铜币是有一定的数量的,流向也会进行严格的把控,最终会留在博物馆和一些研究专家的手里,“试验品”都是有一定的监督和审查的。所以,他们制作出再精美的古币,也不会流向外界,扰乱收藏家们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