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汉隶何来?——关于汉代隶书形式起源的猜想

这是一篇看似与书写技法和平常书法学习并不太相关的文章,但笔者认为这类的学术研究应是每一个有志于继承传播书法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人的必做功课。

前些日子在临写汉碑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疑问——隶书为什么会有波磔?波磔笔的产生是必然的发展规律还是偶然的不可抗拒性继承?为此,笔者连夜翻阅了手中关于汉简的资料,因为笔者认为,从两汉留下来的手写体当中,应该能找到更多的消息。但笔者发现汉代简牍基本上都完全具备了波折画,似乎很难寻找到源头消息。恰时正当手边有一套二玄社出版的简牍合集,里面集有自春秋战国至东汉的代表性简牍墨迹图片。也是从这里,笔者发现了一点自认为“新”的消息,这里分享给大家。

笔者注意到战国末期留下的简牍大抵分为两系,即楚系和秦系,虽然这两系简牍书内部也存在差异性,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他们各自的统一性:

(图为郭店楚简局部放大)

我们可以看到,这三件楚简虽然不是同一作品,但都具有相当程度上的共同之处:

①提按并不强调

②用笔自然随性,收笔几乎不做修饰

③线条基本较轻

④具有强烈的楚地浪漫情怀

再来看看秦简:

(图为里耶秦简局部放大)

①有明显的提按变化

②用笔有较强的主观控制意识,起收笔存在修饰,并且有波折笔出现

③线条基本较重

④具有强烈的整饬感

在这里添加一点说明,大地老师在《天下》杂志2014年第四期“汉代的书写”一文中曾经提到过他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秦简很大一部分是由硬笔书写的,笔者在读过文章后,亦持赞同意见,具体理由如下:
①硬笔写很小的字的时候,也会有明显的提按感出现
②如此小字,如果用毛笔书写,基本不可能笔笔交代的如此明白
③洋洋洒洒的文章竟然无一处毛笔分叉或者因毫毛而出现连带笔
④粗细变化要么没有,要么少见
⑤起笔笔笔圆润,如此小的范围用软笔实难做到(笔者自行添加此条)

总的来说——“秦人整肃,楚人烂漫;秦人持重,楚人妖冶”(引自《天下》杂志2014年第四期“汉代的书写”一文)。

而秦朝统一了六国之后,顺带着统一了文字,也统一了书写方式,使较重的用笔方式以及起收笔的修饰手段得以普及,虽然秦代只有短短的十几年,但它对于度量衡以及文字的书写是影响深远的。

秦文化在春秋时期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它是凭借着朴素雄浑的民风以及孜孜以求的求进和骁勇善战的大秦军队才发展至战国时期的强大秦国,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秦国是不认可一直对于他们低看一等的“中原文化”的,故秦始皇登基之后的统一度量衡和文字行动,不单单是统一了一种表面上的形式感,更是统一了文化认同感。

但之后的汉代也就是“楚人”,复辟了他们的王朝,虽然在很大程度上继续承袭了大秦王朝的开拓气象,在文字当中更多的表达的并不是“江左风流”的靡弱之气,而是大秦的“蒸腾向上”之气。但在于修饰笔画上,我们依然隐约可见楚地的浪漫情怀。秦之后的大汉在文化的根本上恢复了楚文化的根基,但无可避免的融入了大秦文化的蒸蒸向上之气,这也是中华文化又一次的大融合。故我们可用“纵逸”来形容汉隶。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大多数汉碑,都可以说是兼有了秦文化的严整与楚文化的浪漫气息,是民族文化大融合的产物。

(从隶书的修饰笔画中,我们还依稀可见楚地的浪漫情怀)

(汉代马王堆出土的漆器,看这飞动飘逸的花纹,你可想到了隶书的波磔)

行文至此,笔者想说的话已经说完。最后一个问题抛给大家:假如在战国末期是楚国统一了中华大地,中国文字今天会是怎样的呢?请大家踊跃留言与文下,笔者届时会与大家展开讨论。

开眼界,图快活

探审美,养智慧

一个“书法骑士”的精神空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