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之宣纸探秘——文化之旅(四)(修订版)
【修订版按语】
本文完成后,发送到张有根老师处,请他审阅。张老师百忙之中逐字逐句审阅,发现并指出很多错讹之处,把修改好的段落又发回给作者。张老师严谨的作风使作者很受教益,特此鸣谢!
中国传统文化里讲的“文房四宝”,是“纸墨笔砚”,讲究的是“宣纸、徽墨、宣笔、歙砚”(还有一说是“宣纸、徽墨、湖笔、端砚”)。在皖南,有这样的两个县,集齐了上述著名的文房四宝。安徽宣城市泾县是宣纸和宣笔的发源地和国家认证的原产地,黄山市的歙县则是徽墨和歙砚的发源地和国家认证的原产地。泾县与歙县坐高铁仅需不到30分钟。
宣纸是中国传统的的古典书画用纸,是中国传统造纸工艺之一。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自古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有诗赞曰:
【《七律·宣纸》 来自“悠悠雨如烟”吧】
深山曲水孕今身,
柔韧洁白缅蔡伦。
宽大胸怀容大海,细微血管沁微殷。
薄如蝉翼千年寿,漫掩高天万朵云。
璀璨文明辉四射,淋漓翰墨更识君。
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因唐代泾县隶属宣州管辖,故因地得名宣纸,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2002年安徽宣城泾县被国家确定为宣纸原产地域。而宣纸有记载可追溯的记录始于宋末元初,发源地确切地说是泾县丁家桥镇小岭村。巧合的是,我在北京认识的朋友,经营宣纸的丁旭东老师正好是中国宣纸发源地人,与小岭相邻!
一、专家级向导
我早就萌生了去泾县宣纸发源地考察的心思,今年开春决定和女儿一起去。在与丁老师咨询时,丁老师说干脆引荐一个朋友叫张有根,恰好对宣纸有些研究,做个明明白白的文化向导。正是瞌睡给了个枕头,解决大问题了。丁老师又联系了一位叫丁添宾的师傅为我们开车。
张有根老师
张有根,泾县丁家桥镇李园小学高级教师,1959年出生,大专学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宣纸传统制作技艺抢救性挖掘整理研究”项目组成员。他十分热爱乡土文化研究,十分执著地投入到田野调查和研究活动中来,协助首席专家曹天生教授做了大量具体工作,还和曹天生一起研究并联名发表了《宣纸土焙研究》等论文。他对宣纸发源地小岭的家家户户都很了解,经常深入到晒滩、蒸锅处和工人交谈,搜集资料,发掘出很多重要资料。同时,张老师还热爱摄影,拍摄了一年四季不同景色的宣纸工作场景照片,被大量使用到课题报告和曹教授出版的著作中。
丁添宾厂长
丁添宾,泾县丁家桥镇李园村丁家渡人,1964年出生。现在小岭村经营一家宣纸厂,生产“雄鹿”牌手工宣纸。
二、泾县金宣堂宣纸厂
一大早,张老师和丁师傅与我们汇合后,从县城直奔30公里外的榔桥镇。利用行车时间,张老师介绍了宣纸的有关情况。
宣纸发源于泾县丁家桥镇小岭村,从明清时期到民国直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小岭生产宣纸,并扩散到本县及周边部分地区。丁家桥镇境内有三大姓氏,曹家、张家和丁家,最初三家在宣纸价值链上有明确分工,曹家做宣纸,张家有人打制宣纸剪刀,丁家人更多的提供沙田稻草。全国闻名的“张小泉剪刀”,传说源出后山张家。纸帘制作者为小岭曹姓人和王姓人,手工编帘丁家桥镇小村最多,机械制作纸帘为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红星)。
张家做的“天下第一剪”
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制作竹帘的机器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撮合,几家“纸棚”(宣纸作坊)合作成立了“宣纸联营”,就在小岭村。后来政府要扩大生产,找到宣纸原料更大的产地泾县乌溪镇(现在的乌溪乡,属于榔桥镇),建立了“公私合营泾县宣纸厂”,后来发展为中国宣纸集团。而小岭村的宣纸人主要迁往乌溪做工,剩下的人在家乡生产宣纸原料,到六十年代中期开始恢复少量宣纸生产。
改革开放后,文化事业发展了,对宣纸需求也大了,政策也放开了,小岭村又成立了若干民营宣纸厂,聚拢了一批宣纸老匠人,发展古法宣纸生产,到现在已经有二三十家,宣纸也成为丁家桥镇的支柱产业。
泾县浙溪金宣堂宣纸厂程玉山董事长
说着话,车就到了金宣堂宣纸厂。张老师介绍我认识了董事长程玉山。在程总带领下,我们一行人向山坡上的燎草晾晒点走去。程总自我介绍说,他今年56岁,从19岁进入宣纸行业,一干就是37年,没干过别的事。儿子也在厂里,这几天在北京参加文房四宝博览会,程总自己也是昨天才回来。正聊着,天上掉下雨滴,几人赶紧撑伞,躲到燎草棚下避雨。
燎草棚
程总指着有三个人高的草垛说,这就是宣纸的主要原料“燎草”。燎草,实际上是稻草的一个特殊品种,生长于泾县特殊土壤“沙田”,故也叫“沙田稻草”,其特殊性在于草杆纤维长,且经过晾晒后变得洁白。之所以只有泾县能产出“纸寿千年”的正宗传统宣纸,是因为泾县有生产传统宣纸必须的两种独特原料——沙田稻草和青檀树皮。
晾晒的燎草
不一会儿,雨停了,我们继续往坡上走。但见一片又一片的丘陵漫坡,铺满拳头大的鹅卵石,大部分鹅卵石上覆盖着黄白不一的稻草,稻草很规律地地由二三十厘米见方的标准长方形组成。程总告诉我,黄色的是第一遍晾晒的燎草,白色的是第二遍晾晒。经过雨淋日晒风吹,燎草内的色素被冲刷掉,逐渐变白。大自然承担了天然的漂白工作。这里看到的只是程总晾晒基地的一小部分,他手指在空中一划,周边的山坡都是他的厂子的原料基地,原料大部分供应中国宣纸集团下的泾县宣纸厂,还有一部分留作自己厂子生产宣纸的原料。
工人把晾晒好的燎草抖落开
工人把燎草浸入碱水中
第一遍晾晒完后,要把燎草一把一把地放到碱水(纯碱【碳酸钠】)中浸泡,然后进行第二遍晾晒。再放入碱水中浸泡,捞出来后再放入清水池中清洗,这才为做纸浆准备好了一种原料。看着工人们在飞扬的尘土中抖落开草捆,又把草放入碱水池中涮洗,真为他们的健康捏一把汗!
尘土飞扬的工作场所外盛开着鲜艳的桃花
张老师看出我的担心,解释道,燎草尽管经过石灰水浸渍,但是晾晒时间长,经过雨淋日晒风吹,石灰的火力已经下降,基本是尘土。看着尘土飞扬的作业场地和几乎隐身在其中的工人的身影,映衬着对面不远盛开的鲜艳梅花,真切体会到了宣纸来之不易。
听说宣纸的原料除了沙田稻草,还有檀皮。我问程总,檀皮从哪儿来?程总指着路边的一种树,这个就是檀皮的原料,它叫青檀树(檀树),是泾县特产,它的纤维特别适合造宣纸。宣纸按照原料配比不同,分为特种净皮,净皮和棉料,檀皮和燎草的比例分别为:80%:20%,60%:40%,40%:60%。由此可以知道檀皮和燎草同样是宣纸的重要原料。
刚刚剪完枝条的青檀树
已经生长了一年的青檀树枝条
已经生长了3年的青檀树条,今年秋天会被剪掉做檀皮原料
蒸檀皮的蒸锅和大炉子
檀皮要采用青檀树生长三年的嫩皮,所以每三年就要砍掉青檀树的嫩枝,扎成捆,放入蒸锅里,蒸熟以后,把树皮从树枝上剥下,就是檀皮。檀皮也要经过分选、晾晒、碱水浸泡、清洗等工艺流程,才能成为制作纸浆的原料。
纯手工精选檀皮
檀皮浸泡在清水里
说着话,我们已经走到制浆车间。程总说,制浆是宣纸制作的保密环节,我们只能看到檀皮精选和浸泡环节,看不到混合制浆环节。我看到几个女工在精选檀皮,全手工作业,一把檀皮一把檀皮地过手。旁边的大池子里浸泡着满池子的檀皮。这么多的水,直接排放肯定会污染环境,旁边有三个露天大水池,还有两个高高的大铁罐,我猜是污水处理设施。向程总求证,果然是。污水经过处理可被循环使用。
移步来到另一处厂房,这里看来是最后成品车间和对外接待门面了,除了门口的企业名牌,楼上也有金宣堂的大字。进门后地上一捆树枝,我以为还是青檀树枝,跟程总求证,原来是宣纸生产正宗与否的一种添加剂——杨桃藤(猕猴桃藤)。宣纸捞出以后叠放在一起,很容易黏住,而杨桃藤榨出的汁添加进纸浆里,能防止宣纸粘结在一块。真是处处有玄机啊!
捞纸
湿纸与竹帘分离
进入捞纸车间,有四个工人分别在两个池子工作。两人一组,手持竹帘,在池子里捞出纸浆,把水滤掉,再入池抄一遍,滤掉水,一个工人把附有纸浆的竹帘反放到纸垛上,由一角按斜方向逐步放下,防止中间产生气泡,直到完全放平,再从一角揭开竹帘,反方向把竹帘揭走,一张湿的纸就捞成了。
如此反复,中间还要不停搅和池中的纸浆,保持均匀的悬浊液状态,旁边的湿纸垛越来越高,水不断沥出。然后上面盖上木板,用绞盘上下加压,挤干水分,形成纸板,这个车间的生产流程完毕,纸板被运走到别处烘干。
湿纸沥水
张老师解释说,宣纸的质量除了原料和配比外,捞纸是最重要一环,宣纸的薄厚、均匀,全依赖于捞纸师傅的手艺和经验。由于劳动强度大,冬天冷,夏天热,年轻人都不愿意干这行,有经验的捞纸师傅青黄不接,宣纸厂争相提高工资待遇聘请和留住有经验的捞纸师傅,这也导致宣纸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每捞一刀纸(四尺,100张),要付给师傅50元工钱,所以市场上一二百元的所谓“宣纸”根本不可能是正宗手工宣纸。
烘干
动手实践一下
从湿淋淋的捞纸车间出来,进入火热的烘干车间。初春的皖南还需要穿夹克,然而烘干车间的工人却赤膊上阵。他们先把干燥的纸板用水喷湿,再一张张揭下来,贴到烘干墙上用鬃刷刷平整。现在的烘干墙由钢板焊接成容器,里面盛满水,再用电加热,比原始的土墙火烤容易控制。待墙上的纸干透,工人把纸揭下来,一张宣纸雏形出来了。
逐张检验纸张质量
剪纸,既是力气活儿,还要巧劲。
看着容易,做起来难
宣纸被送到剪纸车间。张老师说,剪纸也叫“检纸”,先一张一张检验纸的薄厚,是否均匀,有无破损和死褶等,质量不合格的纸都要检出来,留下通过质检的纸,用特制的剪刀把50张一沓的宣纸剪成标准尺寸,比如四尺宣纸尺寸是138 x 69cm。把这样的两沓纸共100张组成一“刀”,折叠成“太极”样,盖上剪纸师傅名章。
剪纸(检纸)是质量控制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所以剪纸师傅要有火眼金睛,还要有敏感的手指,凭着看和摸,保证宣纸的质量,其重要性可以从一句顺口溜中反映出来:“剪纸的先生,捞纸的匠,晒纸的伢子不像样。”是说检纸的是最具技术含量的,捞纸的是熟练工匠,而晒纸的工人因工作环境高温,经常赤膊上阵,没有斯文样。
宣纸成品
最后宣纸要盖上厂名章和型号规格章,进行包装,变为成品,发往各地用户和经销商处。我们参观的金宣堂宣纸厂生产的宣纸品牌是“星月”,市场上有很好的口碑,经常有书画界名家来定制,如著名书法家胡抗美等。
参观完宣纸厂的几乎全部生产流程,不得不感慨保持古法生产的艰辛!传统文化和非物质遗产的传承需要一批热心于此、奉献于此的人们,需要社会的大力支持,需要文化、经济主管部门和行业上下游的共同助力,不能等到临近濒危才花更大代价去抢救。
二、中国宣纸集团沙田稻草(燎草)晾晒基地
宣纸原料晾晒基地
和程总道别后,张老师说接着要去参观的中国宣纸集团的燎草晾晒基地,一定让我震惊。在大路上行驶一段后拐到了只容一车通过的小道上,曲里拐弯走了半小时,到了一处绿树成荫的地方停车,沿小路登上山脊。好大一片山坡在山脊两侧,坡上铺满鹅卵石,上面晾晒着燎草,有黄色的,也有白色的。对面山坡上也是满满的燎草。山沟里稍平坦的地方有几处房子,对面的山上树木灌木郁郁葱葱,再往远望,远处的山体在飘忽的云雾中若隐若现。看着眼前的美景,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摸出手机,跑前跑后一个劲地按下快门。没想到一个原料基地竟然是一个世外桃源!
女儿陪我探秘宣纸
三、宣纸博物馆
在泾县,宣纸龙头老大当然是国有企业中国宣纸集团(安徽省泾县宣纸厂),生产“红星牌”宣纸,是宣纸中最贵的产品。该企业就位于泾县榔桥镇,在厂子旁边建了一个颇有气势的“宣纸博物馆”。花了80元买了门票,张老师不让我们在博物馆展馆停留,而是急匆匆带着我们穿过展馆,往后院奔去。他解释说,希望能赶在工人吃午饭前看到手工捶打青檀皮的景象。等到了原料捶打车间,静悄悄的,机器停止,工人没影。
张老师急忙到外面寻找,还真让他找到已经吃完饭的一个工人,张老师请人家开机器演示。真不错,工人过来开动机器,拿起旁边一捆青檀皮,熟练地随着机器锤的击打转动青檀皮,不一会儿,原来缕缕分明的一条条青檀皮被捶打成均匀的片状。击打声音非常之大,工人为避免损伤听力,带着一副大大的耳机。据张老师说,解放初期,任上海市长的陈毅老总来泾县追忆当年新四军战斗的地方时,参观了宣纸厂,看到工人忍受着巨大噪音,十分心疼,让上海的工厂定做几百套耳机赠送给宣纸厂,保护工人。这个故事至今仍然被泾县宣纸工人传颂。
手工切碎捣臼好的檀皮片
捶打好的檀皮片被整整齐齐地垛在一边,等着送到下一道工序。张老师这才有功夫告诉我们,博物馆后院的一排车间是一套完整的古法宣纸生产线,既可以让人们参观、亲自动手实践,同时也就生产出古法手工宣纸,在产品展示厅标价3500元/刀的古法宣纸就是这里生产的。
搅动捞纸池中的纸浆
后面的工序与上午参观的金宣堂生产流程大同小异,不同的是都可以自己动手实践一下。亲自动手,磕磕绊绊,腰酸腿疼,印证了那句古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剪纸女工
还有一个特殊车间,创下了吉尼斯一次捞纸最大的世界纪录。这里见证了长11米,宽3.3米的整张宣纸的诞生!
四、宣纸发源地小岭村
离开位于泾县东南方向的榔桥镇,我们挥师奔往泾县西南方向的丁家桥镇小岭村,探寻宣纸发源地。路上询问丁师傅,宣纸哪几个地方消费最多?是不是江浙一带经济文化发达的地方?丁师傅的回答大出我意料。依照宣纸厂的发货量,北京最多,接下来的省份不是上海、江苏、浙江,而是山东、山西,后面是广东、河南、陕西等。丁师傅有个同学在南京开宣纸店,宣纸销量非常小。
小岭村隶属于丁家桥镇,境内群山环绕,山峦叠嶂,溪水川流不息,有“九岭十三坑”之称。据清乾隆年间重修《小岭曹氏族谱》序言云:“宋末争攘之际,烽燧四起,避乱忙忙。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由虬川迁泾,来到小岭,分从十三宅,此系山陬,田地稀少,无法耕种,因贻蔡伦术为业,以维生计”。说的就是宋朝末年,烽烟四起,为躲避战乱,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率领族人来到小岭的十三条山坑定居。见这里山多田少,遍山长满青檀,一条条溪水又都清澈见底,就向族人传授造纸技术以维持生计。
张老师告诉我们,小岭村曾经遭遇过灭顶之灾。满清时闹太平天国,小岭村居民为自保,组建民团保卫家乡,数次挫败了太平军进犯,双方互有死伤,太平军发誓要攻进小岭报仇。在当地向导带领下,太平军绕过民团防守要塞,从一条小路翻过大山攻进小岭,杀光了所有人。只有一部分在外面的人躲过了这场浩劫。
首先进去的一条沟(当地人叫“坑”)是一个叫许湾的村子(属于小岭村)。这里还保存着清代宣纸厂的遗迹以及自古流传下来的三个捞纸槽,透过锈迹斑斑的窗户还能看到古槽,古槽所在车间的旁边有四个捣纸浆原料的石臼,其中两个捣檀皮,两个捣潦草,石臼的形状还是有区别的,就像在宣纸博物馆看到的一样。踩踏式的石臼还能用,我上去试着踩踏,一起一落,铿锵作响。石臼旁是一条从山上下来的清澈小溪,造宣纸离不开好水。可以想象的出,100多年前这里的热闹忙碌景象:
《感坑》
清朝邑人赵廷挥
山里人家底事忙,
纷纷运石垒新墙;
沿溪纸碓无停息,
一片舂声撼夕阳。
露天四个用来捣檀皮和潦草的古石臼
试一试发现古老的石臼还能用
顺小溪往上游走,到了张老师所说的蔡伦祠,现在只有一个亭子,叫做“蔡公祠碑记亭”,里面有1935年“重修汉封龙亭侯蔡公祠记”碑与“蔡公祠义捐”碑各一块。据说当初曹氏家族深怀一颗感恩的心,特在许湾建起造纸的祖师爷蔡伦祠以祀。蔡伦祠与斗室庵并列,占地300平方米,始建于明。有大厅、边屋,祠内供蔡伦塑像。祠周翠竹成林,溪水长流,祠前数株百年牡丹。每年在蔡伦生日举办隆重的祭祀活动,后毁于文革期间。
蔡公祠碑记亭
沿着小溪原路返回,到了村子一座桥边,只见一颗巨大的青檀树立于小溪桥边,张老师介绍说经有关部门测定,这棵青檀树有600多年树龄,见证了小岭宣纸历史。也见证了当年新四军在此组建宣纸合作社的历史。
600年的古檀树是宣纸历史的见证者
古树对面,是曹廷柱旧居。曹廷柱(1870-1941),泾县小岭双坑人。1899年父亲去世后便弃儒从商,后经江南商务局刘世衍推荐为两江总督刘坤一任用。1903年受刘坤一委派赴日本考察实业特别是造纸业,并带队赴日本做宣纸抄纸表演。回国后奉直隶按察使周学熙委任为北洋官纸厂教习。1926——1931年为第一任泾县宣纸公会主席。抗战时期,受聘于江西赣州遂川县盆袒乡造纸厂,指导纸业生产。曹廷柱是晚清和民国时期宣纸行业泰斗,他主张并引进烧碱和化学漂白剂以改进宣纸制作技艺,将宣纸生产周期缩短十个月,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泾县小岭宣纸始祖——曹大三
从许湾出来,又到了另一条山沟(坑)小岭坑。刚进山坑数百米,丁师傅指着小溪对岸山脚下的一个村子,说那就是张老师居住的地方。依山傍水,神仙居所。因天色较晚,来不及到张老师家做客,又往前行,来到一处开阔地,看到一座石雕像,近前仔细看,原来是宣纸的始祖曹大三雕像。正是他把蔡伦的造纸术和泾县的环境与特产(青檀树)结合起来,创造出祖国文化瑰宝——宣纸。
一天的宣纸之旅结束了,时间虽短,却让我基本了解了宣纸生产整个工艺流程。大大小小120多个工艺环节,大部分手工作业,从原料准备到加工为成品的周期长达2年,泾县的宣纸匠人们就这样年复一年辛勤地工作着,洁白坚韧的宣纸经他们之手放到了国画家和书法家案头,画出祖国美好的山山水水,写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书法作品。宣纸,还印刷出了一册册古籍善本,一套套家谱族谱,中华民族的记录一代代流传。正是:
【《七律·宣纸赞》 文/碧波】
宣纸奇葩誉海瀛,
书图妙味仗伊灵。
棉皮特净单双类,云母矾蝉玉版型。
虎色槟榔珊雪染,裱糊水印仿碑铭。
均匀润墨分浓淡,纸寿千年熠熠馨。
2018年4月21日春雨中
于北京观棠斎
【鸣谢】特别感谢张有根老师和丁添宾师傅。张老师丰富的宣纸知识和乡土风情使本次宣纸源头探秘之旅内容丰满,生动有趣。丁师傅不仅为我们开车,也是宣纸行业的内行,并且十分热情地送我一刀上好宣纸。也感谢在北京的丁旭东老师的穿针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