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历年模拟考试作文优秀标杆文——2015届(47)
2015年海淀二模
(1)请以“长在北京”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不少于700字。
(2)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数十年来,放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抗日战争的文艺作品(小说、戏剧、影视、音乐……)不胜枚举,这些作品令人震撼,或使人警醒,或启人深思……
请自选作品,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表达你的感悟、思考。
1号文 长在北京 46分
我并不出生在北京。
生在江南,秀雨如丝,轻轻细细;小桥流水,精精巧巧;灰檐吊脚、竹搭小房……一切都是小巧而精致的,恍若未及笄的娇女含羞的一笑。
但我长在北京。
北方风情仿佛粗犷的汉子吆喝两三碗烈酒时的爽气,而北京,细品起来却又有些不同。再和生我的江南比较一番,有一字确实突出——
厚。
小时在南方也曾新奇北方美食,首屈一指便是凉面。可那南方的凉面——拳头大小一碗,几根面条,还要加上鲜绿的葱花香菜,当中还点缀一颗又香又甜的花生米,这小小的,便是一份。长在北京,终有机会尝上两口醇正凉面——天哪!大大铁盆装上一团,黄瓜丝、豆筋、麻酱……哪样放下去都是“大刀阔斧”,气象不凡。我于这小小的吃食之中,便仿佛看见两分北京的“厚”——厚实。
长在北京,衣食之外,自然而然便落眼到“人”上。北京精神里“厚德”一词,却真是深有体会。“哎!姑娘儿。”操着一口京片子的大妈高亮的嗓门令我驻足回首。那是个矮矮胖胖的中年女人,脸上笑得和善,眼睛也眯成小缝。她指指地面:“看那是不是你掉得东西!”“呀!”我惊叫一声快速拾起。“当心些!”她拍拍我的肩,又悠悠地走了。我突然想起母亲多次在饭桌上炫耀的,在老家勇追三条街从小偷手上抢回钱包的“英勇”事迹,不禁感慨:皇城根下到底不凡,人也要多几分气度:厚德、实诚。长在北京,体味到的人情,也是厚的。
但其实最应提及的厚却远不止如此。走在紫禁城的青石阶上,抬头便可看到太和殿逆光时巍峨的剪影——这里有几个王朝的厚重的历史更迭。走在曲曲折折的南锣鼓巷,两侧不论是飘香的小吃店还是卖老工艺品的铺子,都折射出厚重的传统文化内涵。深远而又悠久的历史赋予这座城气度与力量,长在北京,我和每一个人都沐浴着这份历史厚重的荣光,也同时肩负着将厚道、厚德、厚重传承下去的责任。
长在北京,我仿佛感到肩上也厚重了几分。
我知道,那是北京的明天。
【点评】抓住北京“厚”的特质行文,有独特的认识,“长在北京,我仿佛感到肩上也厚重了几分。”这个中心是在“厚实、厚德、厚道”的层层铺展和对比中自然推出。文字细致,有情味。
2号文 长在北京 45分
昆明湖水在阳光款款地摇出潋滟的光,万柳的千条翠蔓在风中摆出了一道温柔的绿幕,红墙白塔边,曾经回荡着多少年轻的歌声。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北京在我十八年的生命中雕镂下动人的锦绣的印记。
(开篇点题)
“卖糖葫芦——啊,卖——糖葫芦——嘞”歌一样的叫卖声带着京腔的独特韵味回荡在北京城的大街小巷,听来总能让人食指大动,垂涎三尺。现代化为北京带来了高楼广厦,地铁轻轨,却未能隐去闾巷之间北京小手艺人,穿梭的身影。他们游走在皇城根下,沾着油渍木屑的灰色衣衫中隐藏着一个王朝的北京,寄托着老北京人的深切的怀念。一根竹筒上插着几根串着红色珍珠的木签,在糖中一浸,一甩,橙黄的诱人的琼浆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配着手艺人憨憨的笑,那糖似乎可以融进心里。转过街角,似乎就能看见磨剪刀的师傅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用力,弓着身子,辛苦有快乐。不久,又可以听到他啷啷地甩着刀具走远,吆喝着“磨剪刀嘞——锵剪刀”这样地声音回响在我记忆深处,令人觉得格外亲厚。(细节生动)
成长在高大建筑中的我总是向往着小巷四合院中的生活,认为城市的快速发展似乎剥夺了我最醇厚最朴质的街头巷尾,亲如一家的生活方式。但其实,北京真诚实在的品质完好地保留在了现代化的荣光之中。出了楼门就见提了鸟笼散步的爷爷朝你温厚地笑,这时“吃了吗您?”不再是一句客套,而是蕴含着浓浓的温情,熨贴得人心里温暖而踏实。或许是盛豆浆的小哥给你盛了满满一勺,或是煮面的阿姨在面底下多卧了只鸡蛋,北京人的生活中总有惊喜,总有感动。
这百年古都已有了焕然的面貌,然而红墙绿树氤氲的依旧是最醇厚的北京味,绿色的琉璃瓦闪耀的依旧是一个王朝的气概,古老学府的书香里依旧寄寓着莘莘学子发光的梦想。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为北京的辉煌历史而自豪,为北京的美好未来而骄傲。
【点评】扣住“长在北京”行文,语言生动,内容具体,情感真挚。由声色入人情,层次较丰富。
3号文 长在北京 45分
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祖祖辈辈根在北京。(开篇明了)
犹记得小时候纷繁的大杂院生活。出家门总是接二连三的碰到熟人,一路上“大姑好”、“大舅好”、“爷爷奶奶早”地问候个不停。虽然有时候觉得问候个没完没了真是麻烦,但是看到他们红红的脸颊,上扬的嘴角和眯缝的笑眼,听着满含欣喜的回答“小丫头好。”心里暖融融的,也不自觉地笑成朵花儿。从小长在北京,街里街坊充盈着热情与关爱,滋润着我浑然天成的北京人特有的,热情大方的气质。即便长大后搬出了大杂院,我仍在闲暇时光里欣然规往那古老幽静的胡同、小巷。去看看坐在门槛上悠然晒太阳的老大爷,去听听老树上自鸣得意的八哥说话。北京人对生命的感悟源于玩乐与享受,却也因此把生命看得格外珍贵。在如今匆忙的生活中,我总能有闲情逸致到巷子里走走,到公园中赏春,我想这就是北京给予我的,也只有长在北京才能感悟到的,敬重生命的态度。
长在北京,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汇聚中心,得天独厚的培养了我广博的见识与胸襟。站在天坛宏大的穹顶之下,一种对天的崇敬油然而生。一瞬间,一切的人生得失都显得微不足道。唯有天是一切生物的收容所,天地下一切生命都在时光的裹挟中规律的行进着、沉浮着。一时的得失实在不值得苦恼!又站在林立的北京CBD大厦间,一种时代的使命感溢上心头。时代之发展,科技之革新正是一代代人不懈的追求,为了自己美好的未来,为了国家坚固的社会地位,更为了全人类更好的栖居生活。长在北京,放学回家的路上可以抚摸天坛厚重坚实的外墙砖,找到生活的平衡点;长在北京,上学的路上穿越在CBD新气象的激励中,笃定自我的的方向。长在被禁,是说不尽的好。
然而,从小到大,我也有着长在北京的尴尬。从小被教育“人人讲普通话”以至于有时和爷爷奶奶聊天居然听到了不解的词句!我的谈吐平白无奇,却总觉得老一辈的语气中有着学不来的生动的味道。古老的北京话正在“失传”,我们正在长起的小辈已很难体会其韵味与奥妙。我为此感到沮丧。如果从语言都不能体现生活环境的特质,又有谁会承认你在此片土壤成长起来呢?秀口一张,传递的应是感情,流动的则是文化。
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我带着灵动大方的北京气质,广博远见的世界眼光与生命情怀,努力追逐北京厚重长久的文化。因为我祖祖辈辈根在北京。
去游学,去发展,去雪山,当我走进大千世界,我仍知道我始终走不出这灵魂的栖所——北京。
【点评】:内容充实,写出了北京在自己成长历程中的影响。层次清楚,主体段落的逻辑性还不够紧密。
4号文 长在北京 43分
不知何时,我开始喜欢和父亲在哨音响起后仍注视着下方那片葱郁的草坪,又或靠在座位上,微微抬头,仰望着北京那美丽的夜空,待周围绿色的身影渐渐变少后,才不舍地起身。不知何时,国安(北京足球俱乐部)已成为了北京的符号,它长在北京,我同它一样,一起长在北京。(内蕴丰富)
记得曾经,体育在北京的影响力并不大,并没有那么多电视台的报道,球迷文化也没有如今这么发达。所以,我第一次与国安的邂逅,就如记忆长河中划过的一颗流星,并无什么华丽的乐章。2004年,初入“丰体”,我骑在父亲的肩上,手中玩弄着一个足球形状的小喇叭,记忆早已模糊,唯有那进球后全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令我震撼,令我久久无法忘怀。“绿色”,“呐喊”,是我那时唯一的印象。而“国安”,也仅仅是一支球队罢了。
犹记得2009年,“足球”“国安”成了四九城爷们儿饭后畅谈的对象,上到下象棋的老人,下到小学的孩子,无人不能说出几个国安队员的名字。因为那年,国安第一次夺得了“中超联赛”冠军。那是一个清爽的傍晚,我和父亲手牵着手来到工人体育场的外场,和数以万计的球迷一起,通过大屏幕,为场内的球队助威。要知道,一票难求。每一个球迷都身着绿色的战袍,高举着双手,唱响着战歌,当终场哨响,那数万人一同发出来的来自内心的呐喊,仿佛使我回到了2004年,父亲把我抱起,我分明看到他眼中难以抑制的泪花。微微抬头,北京的夜,很美。直到这时,我才明白,国安,已成了北京这座城市中的一个符号,它是一种信仰,它是一种“更局器,更有面儿,更抱团儿”的北京精神。
如今,2015年,国安早已成了北京不可缺少的元素,它在历史的岁月中不断成长,同我们这些出生在皇城根儿的“少爷小姐”一起,长在北京,成熟在北京。我和父亲仍喜欢在闲暇时间去工体看球,享受自己主场的震撼与激情。同时,国安也因北京这个庞大的球迷群体,发展了球迷文化,“围巾墙”,“看台的繁星点点”……国安也仿佛从一个小孩,成长为一个成熟的大人。而我也从一个骑在父亲肩头看球的小男孩成长为了一个和父亲肩并肩共同呐喊的青年。
确实,不知何时,我开始享受工人体育场的氛围;不知何时,我们打出了“胜也爱你,败也爱你”的标语;不知何时,喜欢和父亲在赛后仰望北京美丽的夜,待绿色的浪潮渐渐退去后,才缓步离开。
也许,这就是一种传承,但,这就是我与国安的故事,而这故事也必将继续书写属于它的篇章。因为,我和国安,都长在北京,扎根在这座美丽的城市中。
【点评】:立意不俗,有独特的角度。内容充实,遗憾的是扣“国安”多,而行文过程中扣“长在”二字有些薄弱。
5号文 长在北京 41分
我是一棵杨树。
我长在北京。
让我们来聊聊北京的故事。
三十年前,我身旁是一条土路和一块麦田。还有一户农家,大家都叫这个农民老赵。
那是的天气真是好,我脚下的水离我很近,甘甜,清凉。老赵黑瘦黑瘦的,总喜欢在夏末的傍晚靠着我,眯着他本就不大又有些浑浊的眼睛,吧嗒吧嗒一口一口抽着旱烟,嘴中吐出的眼圈很快被卷着麦香的秋风卷走,空气中都是满满的淳朴。我看得出老赵眼中的欢喜,也乐意让他靠着。
老赵的媳妇会叫老赵回家吃饭,老赵便扶着我站起来,一手托着旱烟,一首背在身后,慢悠悠走回去了。吃过晚饭,月亮已经出来了,老赵搬着椅子出来坐在我的身旁,摇着扇子看自己的孩子绕着我奔跑嬉闹,嘴边几条皱纹动一动,便勾出一抹憨厚的笑。我看着他们,闻着麦香,听着老赵给孩子讲故事,我也笑了。
过了一些年,老赵的孩子长大了,在城里找了份工作,想把老赵接到城里。走之前那天晚上,老赵又靠着我抽着旱烟,这次他的眼中尽是不舍与眷恋,我知道他舍不得他的老房子,放不下他的地。
老赵还是走了。
留我一棵树孤零零地站在田边。
不得不说,最近的空气呛得我难受,我脚下的水也离我越来越远,没有当初的清澈与甘甜了。身旁的土路被铺成了黑色的公路,雨水渗不下来,我只好把根扎得更深。
老赵的土房和麦田都已经不在了,一些戴着盔帽的工人在这儿挖了一个大坑,说是要建高楼,这些人好像很忙,进进出出脚步飞快,没有人靠着我休息,没有人陪我聊天,更没有小孩子陪我嬉闹了。
高楼建起来了,挡住了阳光,人们也变得更加匆忙。
我怀念老赵,怀念孩子们,怀念麦田,怀念土路,怀念那根旱烟,怀念老赵的憨笑。
我想他。
我是一棵杨树。
我长在北京。
【点评】:视角独特,虚构的笔法写人事的变化。语言自然流畅,但是细节和因果交代不够,主题思想与“长在北京”命题的关联不紧密。
1号文 拒绝顺流而下 49分
易北河水静静流淌……
读过《德语课》有几年了?人物的名字早已在记忆中模糊不清,情节也早已风化为不成形的骨架。只有这句话始终压在我心头,一点点抽离让生命鲜活的空气。它向我提出一个问题:
你能够拒绝顺流而下吗?
恐怕很多人都提出一个疑问,是什么让素称理性的德国人在二战中成为恶魔?是否是这个民族在灵魂深处出了什么问题?这实在是个太难回答的问题,而我在《德语课》中读出了一个答案。还是从情节说起吧。
战前的德国,一个灯塔看守者和一个法国画家是老朋友,战争期间,灯塔看守者身上多了一个责任,他被要求监督画家,让他不再作画,同时也没收了画家的作品——对于画家,这事实上是一种监禁。看守者如此恪尽职守,甚至在战争结束,因为未得到停止的指令,他仍然在监督着画家。
这个恪尽职守的平凡的灯塔看守者,虽未像战场下的军人那样手指染上鲜血,但戕害了画家的自由的他,实际上也是法西斯恶的组成。他并非有意作恶,对他而言这甚至只是职责所在,但他就是这样成为恶魔。汹涌的河流让他向下漂流,作为掌舵者的他只是听任着顺流而下——
道德?善恶?是责任在这里压倒了一切。他只是像众生一样听从了权威的判断。
他难道从未想过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但正确地评判标准从来不只一个,只是有时相同、有时相异,但他们不同时,你能做到不顺流而下吗?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正是最严谨、最强调责任感的德国人成为恶魔。他们就如同那个灯塔看守员一样履行着所谓的职责,比谁都认真。但只有他们会盲目地听凭江流而去失自身准星吗?有多少时候我们在做一件事时,只是因为被告知应该如此,而从未想过是否如此?
我们同样习惯了顺流而下。
正如我们疯狂地抢购食盐,因为流向是此;正如我们无意中转发谣言,因为流向是此;甚至,正如十年浩劫,因为流向是此。
这近似于绝望。然而,正如小说中的主人公耶茨,他最终为了保护将被父亲,那位灯塔看守者毁坏的画,惹出一场火灾,被送至少年看守所,终年写着“我的反思”,他拒绝了顺流而下。
又是一个孩子,像《国王的新衣》中的小男孩一样,他们在河流中流过时,仍然望向天空,仍葆有善恶、真假的方向。
我有时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我是一个当时的德国人,我真的能坚持不作恶吗?我犹豫、徘徊,但仍要写下:相信自己,然后,拒绝顺流而下。
那为恶的大多数,恐怕正选择了不相信自己。
2号文 还历史以严肃,还战争以残酷 48
抗日战场上的枪声已消匿了近七十年,但那场战争的硝烟仍未散去。几十年过去,留在人们心中的应早已从愤怒与仇恨转化为对历史的深思,对国耻的反省,以及对未来的展望。然而中国的文艺市场上却产生了一批“抗日神剧”,仅映出一种将屈辱的历史娱乐化的倾向。但我想说,历史从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请还历史以严肃,还战争以残酷。
抗日剧其实由来已久。《地道战》《铁道游击队》等经典影片、文学作品伴随着父辈的成长,给了他们最初的爱国主义教育。抛去技术水平所限,早期的抗剧制作可谓精心,脱胎于小说的剧本也历经打磨。英雄形象虽有平面化之嫌,却也是一种正面积极的引导,总体看来是用心之作。
如今的抗日剧竟依托高科技的特效制作出“手撕鬼子”“手枪射飞机”等场面,这在我们这些已有独立思想的观众看来自然是一笑而过,但这对于还处于启蒙阶段的小朋友而言,是否是一种严重的误导?给他们造成“战争很有趣”的印象?如此想来,这实在是令人后怕。
其实中国的战争剧对于战场残酷的刻画一直是轻描淡写,有意弱化的。《拯救大兵瑞恩》中开场便是惨烈的诺班底登陆的场景。坐着小艇的新兵,上一秒钟还在勤问胸前的十字架祈求上帝保佑,下一秒便被流弹击中了眉心;士兵们纷纷跳入海中企图逃生,却没想被摄入水中的子弹打死……奥马哈海滩几分钟内便被染成血红,残肢断臂零落着。真实的战争势必比电影中的还令人胆寒,而这样呈现出来的作品会让人被震慑于眼前的残酷与惨烈,从而激发起对和平生活的珍惜,这才是战争片的目的——描写战争是为了反对战争;还战争以残酷才能还和平以宝贵。
出于对人们心灵的保护,或出于更重要的宣扬爱国主义的目的而弱化战争并无不妥,但将战争娱乐化便是根本性的错误。孩子们认为“手撕鬼子”很酷;认为“骑摩托梳背头”的才是英雄;认为躲在暗处打两发弹弓就是战争。他们会以为“战争原来这么轻松”,这不是赤裸裸的教唆又是什么?
文化一旦进入市场化便必然会被利益、金钱而左右,日趋娱乐化。在批评无良的导演、编剧不尊重历史,不还原战争,唯利是图的同事,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公众对于“神剧”的口诛笔伐,这出于一种对历史的郑重与对战争的反思。
抗战作品,不论是影视、歌曲或是小说、文学,都不是一种单纯的娱乐与消遣,它们应更多从“娱乐公器”转变为“文化益器”。
是的,战争已过去了70年,但硝烟并未散去,警钟依旧长鸣。如何在人们心中种下和平的种子?请还历史以严肃,还战争以残酷。
3号文 重读《巨流河》 48分
危在旦夕的祖国,落入敌手的家乡。夹杂在滚滚浪潮中的逃难人群,还有那炮火连天中的朗朗书声——唯楚有士,虽三户兮,秦以亡。初读《巨流河》,家国之痛,民族之思压抑得我不能呼吸,青年的奔走呼告从容赴难让我激动难平,爱国主义在我的心中深深扎根,然而《巨流河》的意义却不仅于此。
重读《巨流河》,映入我眼帘的不再是宏大的历史画面,而是一个又一个真正切切的人。战争所带来的不仅仅是荣耀胜利或屈辱失败。战争真真切切地改变了无数个体的生命走向,颠沛流离,去国离乡,无数小人物的命运被历史的滚滚浪潮裹挟,有的人不知所踪,有的确能发出声明的闪光。“在战火中读书,相信知识救亡”的作者齐邦媛,她那“心怀大义,念念不忘家国”的父亲,她那“经受苦难却仍心怀慈悲”的爱人。波普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那无数个体的生命才是历代历史经验的最重要内容,没有了这些,那些当权者大人物的故事不过是一出庸俗的戏剧而已”。
当我们把战争放在个体的视角观察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它的意义,才能真正明白我们何以拒绝战争,何以守护和平。齐邦媛在炮火声中读《船长,我的船厂》,她说:“仿佛天地,日月,每一个因战争而失去家园的人都与我息息相关,相隔着遥远的太平洋,默念着所有人的哀悼。”而此时,我也最终明了,我所谓的爱国主义实则狭隘,应将它上升到更为深远的人文关怀。无论何国家、民族乃至种族,其根本不过生命二字。拒绝战争,守护和平不论对战胜国、战败国,其根本意义都是守护人之生存与生命。
齐邦媛说“江水每夜呜咽流过,都好像流在我的心上。”那是杜甫口中“怅惘千秋一洒泪”的悲哀。战争对于人最大的影响莫过于流离失所,去国离乡,不知何去何从。国有兴亡,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皆有所述,政权有更迭,忠于统治者忠于皇权威权并不算真正的爱国。重读《巨流河》,我力图找到一种意志,是什么样的意志支撑了“十万青年十万军”的慷慨赴难?是什么样的意志支撑了那个齐邦媛口中“我所知道的,是有骨气的中国?”我想,是对故土的难以割舍之情。爱祖国,就像爱母亲,是生之就有,留存于血液中的情感。人生来就于乡土与其所发散出的人事物紧紧相连。守护故土,便是守护生身的血脉,是守护立命的根基。而此时“爱国”并不再是过于宏大的主题,不是唱唱赞歌粉饰盛世繁华。爱国,是爱故乡,爱土地,爱人。生于斯长于斯,有何理由不爱呢?
《巨流河》是一位文人对历史的见证,她经历苦难沧桑,世事变幻,但却始终保留着一种清明而有情的声音。这声音穿过浩浩光阴将乱世图景带到我的眼前。这图景带有如此深重的悲剧意味,我不敢不忍更不能大唱赞歌。然而我知道,这曲悲悯之歌齐邦媛唱给了被历史裹挟的故人,唱给历经苦难也爱之深切的故土。也唱给未曾经历颠沛流离的后来人。
扉页上,是这样一句话:献给,所有为国家献身的人。
4号文 两处战场 一片丹心 47
我曾读过这样一本书,书名叫《国殇》,大约是借用了屈原的那首楚辞的题目,讲的是抗日战争,不过不同于铺天盖地的小说,作者是从正面战场的角度进行记叙的。
初读时我还大约刚上初中,或许是因为我浅薄,或许是因为大众宣传的影响,对于那场中华民族近现代最伟大、最惨烈、最豪壮的全民族一致对外的反侵略战争,我的印象还局限在华北的敌后游击战,对于“四大会战”等等正面战场的惨烈几乎一无所知。万幸,我读到了这本书。作者用几乎客观叙事式的语气,告诉当时那个尚且懵懂幼稚的我另一个战场上中华儿女的抗争事迹,告诉我所有流淌着炎黄血脉的人在当祖国面临侵略时所迸发出的壮心与决意,告诉我华夏民族延续千年而不灭的核心支柱——家国之情。
我无意在此评判国共两党究竟谁的贡献更大,因为那没有任何意义。我甚至一直觉得这种所谓的“比大小”是一种可笑、可鄙的行为,是对那些不惜以血以命换得今日国泰家宁生活的英烈们的侮辱。试想,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当装备、训练、编制、体格无不胜于我们的日本侵略者叫嚣着要三个月灭亡中国时,拍案而起义无反顾的英雄们,怎可能斤斤计较于这虚妄无谓的名利得失?支撑着他们拜别父老慈母、作别娇妻幼子的,正是那一股浸染在血脉之中的家国之情,是那一片守家卫国的铁血丹心!而这一切,又岂是小小的“贡献大小”可以概括?
据说日本人在发动侵华战争之前,纠结了一众专家进行预测,得出“灭亡中国至多需三个月”的结论。只是中国人似乎没有他们想象得软弱,日本人眼中虚弱不堪、内战不止的中国人用松沪会战鲜血染红的江面打破了“三个月”的预言,更用八年的半壁江山寸寸血染毁灭了“灭亡中国”的幻想。或许日本人至今还没明白他们输在了哪里,因此一波又一波的为其侵略翻案的躁动层出不穷。
可是,我明白,我们都明白。当我看着那长长的或撞沉或自沉的舰船列表时,当我看着那一长列选择与敌机同归于尽的飞行员名单时,当我看着那一个个简单的姓名与紧跟其后的牺牲年龄时,我便明白——中国人最不可灭亡的,便是这种名为家国的情感。或许平时它深藏于心底,但当民族遭逢危亡之机时,便总有人会觉醒,进而如星火燎原般点燃整个民族。
中国人没有信仰,中国人更不需要信仰。西方人的神在天上,是上帝;我们的神在脚下、在身边,是家国。
当国家危难时,我们都是华夏儿女,也只是华夏儿女。与党派、籍贯、身份、学识……均无关,只与那一片家国丹心相连。
5号文 半亩花田中的硝烟滚滚 45分
当华夏大地正值危难之时,烟尘滚滚,枪林弹雨。你可曾想过在书生意气的半亩花田之中,也是硝烟滚滚,他们也用自己的方式在抗战。
《南渡北归》中一群群教授青袍布衣,随着战火迁移到昆明,他们并不是在躲避,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在抗战——文化之抗战。或问曰:“危急存亡之秋也,何以在书桌前奋笔疾书?”惑矣,文化抗争也是必不可少的。日本刚刚占领华北平原,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开始了文化之战。建之以日式学堂,传之以日本文化,旨在培养一批日式中国人,达到领土占领到文化占领的入侵,而西南联大的建立和史语所的南迁正是与之抗争的必要举措,自此华夏民族的抗战真正开始。
随着战争的全面升级,文化之战也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从单纯精神上的痛苦演变为肉体与精神上的折磨。半亩花田之中,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在昆明的教授,“跑警报”已成为了家常便饭。敌方的轰炸机一来,常常需要跑入深山中避难。但是,他们没有畏惧,没有放弃。是的,前方的战士我们要歌颂,可他们这无所畏惧的文化抗争,我们不也应该赞颂么?
半亩花田尽管浪波不绝,但繁花似锦,文化抗争全面胜利。从殷墟甲骨文的探索,到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的完成,从陈寅恪的唐文化政治研究巨著,到对白话文的发展与普及,中华文化在抗争中全面胜利,而胜利的意义非凡无比。
《南渡》中写到西南联大的校训,点明此次华夏民族的第四次南渡,而每次南渡皆为下一次复兴积攒力量。而此次南渡也完成这一目的,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打好文化基础,奠定文化根本,待新中国成立之时,我们继承的就不是焦黄而残破不全的史书,而是推动新的发展,新的历史和文化研究的史诗级巨著。所以文化抗战意义巨大。
如今在抗战胜利的70周年,疆土已稳,人心已定,我们也不用南渡了,然而在70年前前辈们苦心抗争而成的文化呢?我们应当继承。是的,政治与国土已不用南迁,但是,请不要让文化被迫南迁。
半亩花田的南渡是文化的抗战,如今,请让我们铭记这文化的抗争,愿“南渡”永不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