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26)辨痢治痢

今天冬至,一阳始生。祝各位朋友艳阳高照,幸福安康!——编者

《医宗金鉴》论痢因

火瘕泻者,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也;小肠泻者,溲涩而便脓血也;小腹痛,大肠泻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也;肠癖者,饮食不节,起居不时,阴受之,则为五脏腆胀闭塞,下为飨泻,久为肠癖,腹痛下血也;滞下者,积汁垢腻,与湿热滞于肠中,因而下也。此皆古痢之名。然痢之为病,里急后重、下利脓血、小便赤涩。里急者,腹痛积滞也;后重者,下重气滞也;小便赤涩者,湿热郁滞也。皆因外受风暑湿蒸之气,内伤生冷、饮食过度而生也。白痢自大肠来,大肠与肺为表里;肺主气,故属气也;赤痢自小肠来,小肠与心为表里,心主血,故属血也。寒闭痛甚,寒开痛微;痢开病减,故痛微;虚者少气,气无壅滞,故亦痛微也。热者多实,性急而不舒通,故窘痛甚也,后重下迫肛门,粪岀重止,为粪前重乃滞也,故曰实坠;粪出更坠为粪后坠,非滞也,故曰虚坠,初痢多湿热,久痢多属寒虚也。

【原文】噤口痢、水谷痢、风痢、休息痢、热痢、寒痢、湿痢、五色痢,噤口痢饮食俱不纳;水谷痢糟粕杂血脓;风痢坠重圊(qīng,厕所)清血;休息痢时作复时停;热痢鱼脑稠粘秽;寒痢稀解白清腥;湿痢黑豆汁混浊;五色痢相杂脏气凶。

【注释】噤口痢者,下痢不食或呕不能食也;水谷痢者,糟粕脓血杂下,肠中漉漉有声,腹痛即便,便后痛止,或下清血而坠痛;休息痢,时作时休;五色痢,脓血五色杂下;暑痢多发暑月,身热多汗;湿痢潮热呕恶;热痢口干脉数,粘液稠浓;寒痢脉迟身凉,下痢清澈,属虚寒者,腹痛喜按,痢后痛甚。

仓廪汤

即人参败毒散加陈仓米,治风湿痢初起有表证者。

调中益气汤

调中弦洪缓沉涩,湿热体倦骨酸疼,气少心烦忽肥瘦,口沫食岀耳鸣聋,胸膈不快食无味,二便失调飨血脓。

方即人参、黄芪、甘草、升麻、柴胡、苍术、陈皮、黄柏,热少者去黄柏加木香以利气。

《时病论》(清·雷丰)

【原文】风痢,先泻后痢,脉沉小弦,宜培土泻木法加木香、苍术,热者去吴茱萸、炮姜加芩、连、葛根。

培土泻木法

治伏气飧泄,洞泄及风痢。

白术(土炒二钱),甘草(五分),白芍、陈皮各四钱,炮姜、吴茱萸各八分

寒痢:暖培卑监法佐楂炭、木香,即四君子汤加苍术、益智、葛根、炮姜

热痢:清痢荡积法加楂肉、槟榔,或以生军改作熟军,即广木香六分、黄连六分、生军、枳壳、黄芩、白芍、甘草、葛根、荷叶

暑痢:清凉涤暑法去青蒿、瓜翠加黄连、荷叶,即滑石、甘草、青蒿、白扁豆、连翘、白苓、通草

湿痢:温化湿邪法加木香,即藿香、蒄壳、神曲、厚朴、陈皮、苍术、生姜

水谷痢:宜暖培卑监法。

【附案】一女孩五岁,二便下血,一日数次,间轻间重,便时用手搔其二阴,严重时伴有发热、口干、舌苔粗白干燥,饮食如常,病期年余,以此方加减数剂痊愈。四君子汤去草加花片、均肉、榧子、石榴皮、管仲,鸡内金。

唐容川治痢诸方

葛根黄连黄芩汤

治外感发寒热并下痢者。

葛根八钱,黄连、黄芩各三钱,杏仁四钱,甘草二钱。有宿食可加枳壳一钱、厚朴二钱。

柴胡荊芥散

痢证有寒热表里兼治。

竹叶、柴胡八钱(无真者以荷叶、青蒿、苏梗代之),荆芥钱半,竹皮三钱,银花、连翘各二钱,白芍、杏仁各三分,桔梗三分,青木香二钱,黄芩二钱,甘草一两。

银菊散

治白痢证轻者。

银花、菊花、白芍、杏仁、牛子各三钱,连翘、栀子各二钱,桔梗三钱,木香、甘草各一钱。

白虎汤

生石膏三钱,煅石膏三钱,甘草一钱,粳米三钱,黄芩、白芍、杏仁各三钱,桔梗三钱、 厚朴一钱。

有外感加葛根、荊芥;小便不利加滑石、桑皮,此治白痢之良方。

金花汤(今名黄连解毒汤)

芩、连、栀、柏、杏仁、当归、地榆、赤芍、生地、青蒿各三钱,荆芥一钱,甘草一钱。

霹雳散

治痢证胀闭有宿食、发呕等证。

生大黄一钱、黄连二钱、黄芩三钱、吴茱萸一钱。

此药只可服一、二剂,不可多服。

三黄酒

治痢证,呕吐者。

黄连一钱、大黄二钱、黄芩三钱。

用好酒二盅煎成一碗,徐徐咽下,不饮酒者,水酒各一碗。

救胃煎

治噤口不食。

生地、白芍、黄连、黄芩、玉竹、花粉、杏仁、麦冬各三钱,桔梗二钱,石膏四钱,枳壳八钱,厚朴一钱,甘草一钱。

归地养营汤

当归、生地、山药、麦冬、白芍、莲子心、桑叶、荷叶、石斛、玉竹各三钱。

痢之大邪平息多服为妙。

雷氏通利州都法

白芩三钱、泽泻钱半、苍术一钱、前红一钱、通草一钱、滑石二钱、桔梗一钱。

张锡纯治痢方

化滞汤

治下痢赤白腹疼,里急后重,若服后病未痊愈,继服后方。

生白芍一两,当归、莱服子各四钱,山楂六钱,甘草、生姜各二钱。

体实滞壅甚者可加硝、黄利之。

燮理汤

治下痢服前药未痊愈者。若下痢已数日,亦可迳服此方;又治噤口痢。

生山药八钱、银花四钱、生白芍六钱、甘草二钱、牛子二钱、黄连钱半、肉桂(去浮皮)钱半合煎。

单赤痢加地榆一钱,单白痢加生姜二钱,血痢加鸦胆子三十粒,药汁下。

解毒生化汤

治痢久郁热生毒,肠中腐烂,时时切痛后重,所下多似烂炙,且有腐败之气。

银花一两、生白芍六钱、甘草三钱、三七(轧细)二钱、鸭胆子(去皮及尖)六十粒。

上药五味,先将三七、鸭胆子一半,白砂糖送服,次将余药煎汤服,一日须两剂始能见效。

天水涤肠汤

久痢不愈,肠中浸至腐烂,时时切痛,身体困病久而赢弱者。

生山药、滑石各一两,白芍六钱,路党参、白头翁各三钱,甘草二钱。

变通白头翁汤

治热痢下重腹痛,久患痢之人,从前曾有鸦片嗜好者。

生山药、白头翁、生白芍各四钱,秦皮、生地榆、旱三七各三钱,甘草二钱,鸦胆子(去壳取实)六十粒。

上药共八味,先将三七、鸦胆子用白糖水送服一半,再将余煎汤服,宜至点半煎;次煎仍如此服法。

三宝粥

痢久脓血腥臭,肠中欲腐,兼下焦虚惫,气虚滑脱者。

山药(轧细)一两、三七(细末)二钱、鸦胆子(去壳)五十粒。

上药三味,水四盅,调山药末煮作粥,煮时不住以箸杓之,一、两沸即熟,约得粥一大碗,用粥送服二次。

变通人参白虎汤

治下痢或赤或白或赤白参半,下重腹痛,周身发热,服凉药而热不休,脉象确有实热者。

生石膏(研细)二两、生白芍八钱、生山药六钱、人参四钱(辽东真野参减半)、甘草二钱。

上五味,水四盅,煎取二盅,分二次温服之。

此即《伤寒论》“人参白虎汤”以白芍代知母,山药代粳米。

痢疾身热不休,服清火药而热亦不休者,方书多议为不治,夫治果对证,其热焉有不休之理。此乃因痢疾挟杂外感,其外感之邪热随痢深陷,永无出路,以致痢为热邪所助,日甚一日而永无愈期。

关于底部广告的说明:为了确保本公众号长久运行,在不影响浏览视觉的前提下,本老编同意了微信公司的底部广告设置。你只当是广告就可以了,谢谢大家的支持,谢谢!

本公众号历史消息查阅方法:

(0)

相关推荐

  • ​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 葛根 半斤  甘草 (炙) 二两  黄芩 三两  黄连 三两 [拆算现代剂量] 葛根 120g  甘草 (炙) 30g  黄芩 45g  黄连 45g [用法]上四味,以水八升,先煮 ...

  • 根黄芩黄连甘草汤-WENDY传经

    话说,整骨回家后,突然肚子疼,拉肚子.之后微感口渴.怪哉! 难道说整骨也有下法? 既然是口渴,那多半不属于太阴系统了. 既然是痛,那是黄芩汤.大柴胡汤.附子梗米汤吗?  可是脉象.病位都不太合啊! 想 ...

  • 急性肠炎

    急性肠炎: 黄芩黄连汤方:黄芩36g.黄连30g(捣).白芍30g.甘草15g: 葛根芩连汤方:葛根50 黄芩36 黄连30g(捣).白芍36g.甘草15g.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31)辨痢治痢

    (续前) [原文]伏暑赤痢,身热口渴,腹痛窘迫,肛门如灼,脉数弦滑,此湿热燔灼于血分也,宜白头翁汤苦寒坚阴而清热也. 若苔薄舌赤而干者,更加阿胶.甘草. [原文]伏暑痢色垢腻如冻,杂以水谷,肛垂里急,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30)时病论之辨痢治痢方

    <时病论>(清·雷丰) [原文]注家言:春令伤于风邪,风木内干,损其胃气,则上升清阳之气反下陷而为飨泄,久则传太阴而为肠癖,但腹中汩汩有声,其脉左关失和而弦,腹痛欲便,便后痛减,似肠风而后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29)辨痢·治痢方

    [原文]积分新久,旧积者,湿热停滞为旧痰也,法当下之:新积者,下后又生者也,或调或补,不可尽攻,若因虚而痢者,虽旧积亦不可下,或可于下剂内重用参.草以监制之,活法斟酌得宜.丹溪云:先用参.术补之,然后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27)辨痢治痢·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下焦篇 [原文]酒客久痢,饮食不减,茵陈白芷汤主之. [注释]久痢无他证,而且能饮食如故,知其病之未伤脏真胃土而在肠中也.痢久不止,酒客湿热下注,故以风药之辛,佐以苦味入肠,芳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56)张锡纯肋痛辨治

    张锡纯((1860-1933年)肋痛辨治 案一 一人六旬,因操劳过度,其疼或在右胁,或在左胁,有时两胁亦痛,前医以平肝舒肝柔肝不效,年余更剧,疼时精神昏溃,脉左部微细,按之即无,右近和平,略带劳. 诊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44)湿热辨治下焦篇

    [原文]湿之为物也,在天之阳时为雨露,阴时为霜雪,在山为泉,在川为水,包含土中为湿.其在人身也,上焦与肺合,中焦与脾合,其流于下焦,与少阴癸水合. [注释]此统举在天地人身之大纲,异出同源,土居中央,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42)湿热辨治·中焦篇

    [原文]湿热上焦未清,里虚内陷,神识如蒙,舌滑脉,人参泻心汤加白芍主之. [注释]湿在上焦,若中阳不虚者,必始终留于上焦,断不内陷:或因中阳本虚,或误伤于药,其势必致内陷.湿之中人,首如裹,目始蒙,热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40)湿热辨治(4)

    [原文]湿热证,经水适来,壮热口渴,谵语神昏,胸腹痛或舌无苔,脉滑数,邪陷营分,宜大剂犀角.紫草.茜草根.管仲.连翘.鲜菖蒲.银花露等. [注释]热入血室,不但妇女,男子亦有之,不第凉血,并须解毒,然 ...

  • 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39)湿热辨治(3)

    [原文]湿热三四日,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隧之中,宜鲜地龙.秦艽.灵仙.苍耳.滑石.丝瓜藤.海风藤.酒炒黄连.勾藤. [注释]此条乃湿邪夹风,窜入经隧.风为木之气,风动则木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