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分享:先君温病笔记(35)薛生白《湿热条辨》湿热篇
薛生白《湿热条辨》湿热篇
王东海
【原文】湿热症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或黄,口渴不引饮(湿在阳明多热,在太阴多寒)。
【注释】此条乃湿热证之提纲。
湿热证属阳明太阴经者居多。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病在二经之表者,多兼少阳三焦;病在二经之里者,多兼厥阴风木,以少阳、厥阴同司相火。阳明、太阴湿热内郁,郁甚则小火皆成壮火,则表里上下充斥肆逆,故是证最易耳聋、干呕、发痉、发厥,而提纲中不言及者,因以上诸证皆湿热证兼见之变局,而非湿热证必见之正局也。如恶寒者,阳为湿遏而恶寒,终非若寒伤于表之恶寒,后但热不寒,则郁而为热,反恶热矣。
热盛阳明则汗出;湿蔽清阳则胸痞;湿邪内盛则舌白;湿热交蒸则舌黄;热则液不升而口苦渴;湿则饮内留而不引饮。然岀表者,乃太阴阳明之表,即非太阳之表。太阴之表,四肢也;阳明之表,肌内也,胸中也,故胸痞为湿热必有之证,四肢倦怠,肌内烦疼亦必并见。其所以不干太阳者,以太阳为寒水之府,主一身之表,风寒必从表入,故属太阳。湿热之邪从表伤者十之二,从口鼻入者,十之八九;阳明为水谷之海,太阴为湿土之脏,故多阳明太阴受病;膜原者,外通肌肉,内通脏腑,即三焦之门户,即一身半表半里也。邪气上受,直趋中道,故病多为膜原要之湿热之病,不独与伤寒不同,且与温病大异。温病乃少阴太阳同病;湿热乃阳明太阴同病也,而提纲中不言及脉者,以湿热之证,脉无定体,或洪或缓,或伏或细,各随证见,不拘一格,故难以一定之脉拘定后人眼目也。
湿热之病,阳明必兼太阴者,人徒知脏腑相连,湿土同气而不特此也。盖脾本为胃行其津液,若脾气健运,散布水精上输于肺,下输膀胱,纵有湿热,安能著留?惟是饥饱劳役先伤中气,或生冷炙煎,内贼太阴以致健运失司,湿饮停积,客邪再至,遏伏气机,病则倦怠、痞闷,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外邪,内外相因,至于所感之邪为暑为湿为热为风,或从内,或从外,在治病临时之辨别。
【原文】湿热证,恶寒无汗,身重头痛,湿在表分,宜羌活、葛根、神曲、苍术、枳壳等;头不痛,去羌活。
【注释】身重恶寒,湿遏卫阳之表证,然头为诸阳之首,头痛必夹风邪,故用羌活不独胜湿,兼以祛风,此为阴湿伤表。
藿香、苍术皮、卜火、羌活、牛蒡子(秦艽、蔓荆子、葱豉可加)。
【原文】湿热汗出恶寒,发热,身重,关节疼,胸痞,腰痛,湿在肌表,不可汗解,宜滑石、豆卷、茯苓皮、神曲、苍术皮、广皮等味;若汗少恶寒者,加葛根、通草。
【注释】此条外候与上条颇同而汗出独异,更加关节疼痛乃湿邪初犯阳明之表,故略见恶寒,及至发热,则恶寒当自罢矣,用药通阳明之表而即清胃脘之热,使湿邪不致上壅化热,欲其因渗下达,此阳湿伤表之证,然药用渗利,其小便不利可知矣:滑石、豆卷、茯苓皮、苍术皮、藿香、荷叶、通草、桔梗。
【按】汗出多,当去通草加秦艽、萆薢;热微者,少佐桂枝。
【原文】湿热发热,汗出胸痞,不知饥,口渴不喜饮,舌苔滑白者,湿初内伏,蒙蔽清阳,宜蔻仁、藿香、桔梗、枳壳、郁金、佩兰、菖蒲、六一散等味。
【注释】浊邪上蒙则胸痞,胃液不升则口渴,此病在上焦,故用辛香气分之药以开泄上焦。
【原文】湿热舌遍体皆白,口渴为湿滞阳明,宜用辛开,如:厚朴、草果、半夏、苍术、菖蒲。
【注释】此湿邪极盛之证。口渴液不上升,非有热也,辛泄太过可变为热,此时湿尚未蕴化为热,故用辛开,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
【原文】湿热身热面赤,胸痞口渴,时或谵语,舌苔黄涩,汗出,此湿伏中焦,蕴化为热,宜神曲、豆卷、连翘、广皮、萆薢、滑石等味。
【注释】湿邪内伏,郁久化热,甚至谵语如魇,舌苔黄涩,是太阴之湿与阳明之热相合,倘仍用辛温开泄之法转灼胃液而助热,故宜运脾逐湿凉泄热邪。
【原文】湿热初起发热、汗出胸痞、口渴舌白,湿伏中焦,宜藿梗、蔻仁、杏仁、枳壳、桔梗、郁金、苍术、厚朴、草果、半夏、干菖蒲、六一散。
【注释】湿邪上干则胸痞,胃液不升则口渴,病在中焦气分,故多用中焦气分之药,此条多有夹食者,其舌根见黄色宜加瓜蒌、查肉、莱菔子。
【按】凡温病,凭验舌以投剂,至为要诀。
【原文】湿热发热口渴,胸痞自利,溺涩,此湿流下焦,宜神曲、广皮、滑石、猪苓、萆薢、川下、茯苓等味。
【注释】湿下注,故自利;化源滞,故溺涩;脾不转津,故口渴;胸痞湿滞于下,故从分利。
【按】自利而兼胸痞当加桔梗、杏仁、广皮以宣上
【原文】湿热,数日后自利溺涩,口渴,湿流下焦,宜滑石、猪苓、茯苓、泽泻、萆薢、通草等味。
【注释】下焦属阴,太阴所司,阴道虚,故自利;化源滞,则溺赤;脾不转津则口渴;胸痞须佐入桔梗、杏仁、大豆卷开泄上焦,源清流自洁矣。
本公众号历史消息查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