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早6点半”杯第二届中国精美诗文大奖赛周志龙作品

给皇帝洗脑

周志龙(江苏)

革命导师列宁称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但是,历史已经证明王安石变法是失败的。甚至,我们都可以这么说:宋朝的衰落就是从王安石变法开始的。至少可以说:王安石难辞其咎。

其实,王安石变法之前、之时、之后都受到了当时几乎可以说是所有的良相贤臣的反对。这些人物当时就名满天下,现在更是可以说名垂青史。他们中的许多人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比如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等等。“唐宋八大家”中的“宋六家”除王安石自己之外全都反对他。甚至王安石的两个弟弟王安礼、王安国(也是朝廷大臣)也极力反对。还有皇太后、皇帝的弟弟歧王也都反对王安石变法。

宋神宗即位后想重用王安石,许多大臣都反对。比如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唐介就曾对皇帝说:“王安石喜欢高谈阔论,如果让他当政,必然多所更改,弄得天下大乱。”大臣吴珪也对皇帝说过相同的话。

王安石的老朋友司马光坚决反对新法。司马光不仅在皇帝面前驳斥王安石新法的荒谬,还通过信件劝他改邪归正。这些信件都是上好的文章。至今还进入我们的教材。

苏洵写过一篇《辨奸论》,攻击王安石“阴贼险狠”,是“大奸慝”。如果此人一旦得势,足以欺英明之主,为国家之大害。苏洵的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都觉得责骂太重。朝廷元老张方平则完全赞成。

王安石变法弄得民不聊生天怒人怨,皇宫的一个门吏郑侠画了一幅难民图呈现给皇帝,并且附了一篇短文希望罢免王安石废除新法,说:“陛下观臣之图,行臣之言,十日不雨,即乞斩臣宣德门外,以正欺君之罪。”皇帝把图文带给他的祖母老太后还有他的弟弟歧王看,他们都建议罢免王安石废除新法。第二天早朝时,神宗就这么做了,老天爷便下起雨来了。

王安石曾经写过一篇短文认为孟尝君不能得士,得到的只是鸡鸣狗盗之徒。可悲的是,王安石却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巴。他的身边几个赞成新法的全是投机小人。比如声名狼藉的吕惠卿,先是赞成新法,因而得到朝廷重用,后来为了自己的利益又出卖王安石,自己坐到了宰相的位子上。有一次,王安石和吕惠卿商讨政事。王安国便在外面吹笛子。王安石向窗外的弟弟喊:“停此郑声如何?”弟弟回敬道:“远此佞人如何?”

其实,这几个小人皆不足道也,真正赞成王安石变法的是神宗皇帝。请看王安石是怎样做通皇帝思想工作的,也就是说,王安石是怎样给皇帝洗脑的。

神宗皇帝刚刚即位,便召见王安石,向他问政:“朝政当务之急为何?”

王安石答:“以决定政策为要。”

王安石的这个看法正好迎合了刚刚即位准备大干一场的神宗皇帝的心理,并且指出了一条明确的道路。其实也是为后面新法的制定、颁布、推行铺下了一块基石。

皇帝又问:“卿以唐太宗如何?”

神宗皇帝想以唐太宗为榜样做出一番事业。

王安石答曰:“陛下当以尧舜为法,固不仅唐太宗而已。尧舜之道行之亦甚易。后世儒臣并不真了解先王之道,认为尧舜之政不可复见。”

王安石的意思很明白:唐太宗算什么呢?陛下您应该成为尧舜那样的君王,而且也很容易。只不过儒臣们见识浅薄罢了。隐含的意思就是:我王安石可以让您成为尧舜那样的君王。

年轻的皇帝听了这话当然称心如意了,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卿之所望于寡人者过奢,寡人恐无以副卿之望。”皇帝说的是客气话,但哪个皇帝不想做尧舜呢?何况有了王安石,也不难做到。

王安石把一颗梦想的种子种进了皇帝的心里。如果说皇帝心里本来就有这颗种子的话,我们至少可以说王安石把这颗种子种得更深入更踏实了一些。

神宗皇帝当然知道要想干一番尧舜那样的事业,必须要有贤能大臣的辅佐。

王安石在一次和神宗皇帝的单独谈话中说:“现在当然有非常之才,如同当年辅佐尧舜的贤臣一样,但是,如果受到小人的阻挠,他们也会弃官而去,陛下的事业也就无从谈起。”

神宗说:“每朝都有小人。即使尧舜时代,也有恶迹昭著的四凶。”

王安石说:“陛下说得太对了。正因为尧舜杀掉了四凶,才取得了成就。如果把这四凶留在朝廷让他们大搞阴谋诡计而嫉贤害能的话,贤能之臣也必然离开。”

王安石的话使神宗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并且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神宗对此深信不疑。后来,推行新法的时候,每逢如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苏轼等这样的贤良大臣进谏反对新法的时候,神宗便会觉得他们就是“四凶”一类的小人而把他们驱逐出朝廷贬得远远的。我想,如果不是太祖赵匡胤留下不杀大臣的遗嘱的话,神宗皇帝恐怕也会像尧舜杀掉“四凶”一样地杀掉那些反对新法的大臣。

即使新法推行后弄得百官抵制、朝廷震荡、民怨沸腾、天下大乱,即使连老太后——神宗的老祖母也建议暂时中止王安石的职务,神宗皇帝也不太乐意地说:“我发现在满朝大臣中,只有王安石能够身当大任。”皇帝的弟弟歧王在旁边说了一句:“我认为你应当听听祖母刚才说的话。”神宗立即勃然大怒道:“好!好!我不会治国,你来!”歧王赶紧解释:“我不是那个意思。”

那些一向德高望重贤能干练的大臣就因为反对新法,而被贬出朝廷(范仲淹、欧阳修、苏轼等),或者主动归隐林泉(张方平沉醉酒中、司马光全力编写《资治通鉴》等)。神宗却弄不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竟然向王安石请教:“为什么会闹得这么人仰马翻?为什么满朝的王公大臣,所有的读书人都反对新法呢?”这个问题应该问王安石还是应该问王安石的反对者呢?

王安石回答说:“陛下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就不得不清除这些反动派。在反动派与陛下之间的夺权斗争中,如果反动派获胜了,朝廷大权就会落入他们之手,如果陛下获胜了,朝廷大权则将仍在陛下手里。那些自私的大臣,全都是要阻挠陛下行先王之道为尧舜之事的。闹出点纷乱有什么奇怪的呢?”

王安石的这番话真是入耳入心。神宗皇帝又被洗了一次脑,彻底信服了王安石的高谈阔论:原来这场斗争是皇帝与反对皇帝的奸臣之间的殊死搏斗。

王安石还说出了一句惊天动地的名言:“天命不足畏,众言不足从,祖宗之法不足用。”(“不足”就是“不值得”的意思)那只有王安石一个人的对的了。这句名言等于给神宗皇帝打了一句强心针。

因此,神宗皇帝即使不得已罢免了王安石,但仍然恋恋不舍,后来还是一再起用王安石。新法推行了八年,终究以失败告终。国力大损。

当然,王安石终究没有被归入奸臣小人的队伍里,凭借的是高尚的品德、无私的精神、坚定的意志、渊博的学识、超迈的文学才华,等等。他是一位“拗相公”,也是一位“改革家”,更是一位当之无愧的文学家。

【作者简介】周志龙,1965年2月出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南京市高评委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浦口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在各级报刊上发表了诗文500多篇(首)。作品多次获奖和选编入集。与人合作出版了《观察与写作》和《二十一世纪中学生日记》两本书,自编集有《情义轩随笔选》和《母亲》。

  如果觉得好看,请您点一下“在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