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的悠久历史
#襄阳头条# #襄阳历史# #发现襄阳#
●距今10万年左右的旧石器时代:有远古智人在樊城区域的江边零散聚居,出现军营坡、龚家洲、金鸡嘴、山湾等遗址群。
●距今1万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襄阳地域汉江两岸出现密集的原始部落聚居点,已被发掘的有记录可查相关遗址多达180余处,为国内罕见。
●距今约5000年的夏代:在樊城一带的开阔平原上开始筑城,于凤凰咀遗址发掘出了一千五百余米长的古城墙和周长两千多米的护城河。
●殷商时代:始有书面历史记载,当时农商已很发达、人口十分稠密的襄阳地域,被商王分封了许多诸侯小国,如荆(即后来壮大起来的楚)、邓、郢、罗、酂等。其中邓国距今襄阳主城最近,其都城所筑城堡遗址在今樊城区团山镇的邓城村。
●周代(含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小国转依附周天子,但楚国脱离了束缚自行称王,并开始逐步吞并临近的小国。楚王在今襄城区西北部万山附近的汉江南岸修建了个军事要塞兼渡口——北津戍,作为其北侵扩张的中转站。在襄城区东南部的汉江西岸邹湾,发掘出一个以瓷器制做为主业的村落作坊(尺度只有数百米,外地别有用心者竟造谣这就是古襄阳城)。
●汉代:西汉初年即设置襄阳县(仅限汉江南岸),并在北津戍东侧筑襄阳城,属荆州南郡所辖;而江北的樊城属南阳郡邓县所辖。至东汉末年刘表将荆州州治移至襄阳,襄阳城被州直辖(仅限城区和近郊),万山以西的山区包括隆中归入南阳郡邓县管辖。大儒出身的刘表在襄阳大办官营学府吸引全国人才,襄阳一带遂成为当时乱世之下八方志士前来避乱和谋略的聚集地。为官不得志的诸葛玄携年幼的诸葛亮姐弟们前来投奔,后来刘备等落寞军阀也来依附,遂在南阳郡邓县隆中发生了三顾茅庐和战略献策的典故。
●三国时期及晋代:襄阳城曾短暂被蜀国大将关羽所控,他倾全力渡江北伐攻取曹魏地盘的樊城,却遭急于讨还荆州的吴国背后偷袭而全军覆没。之后魏吴两国长期在此隔江对抗,后被魏国统一,改置新的襄阳县和襄阳郡(邓县撤销,大部辖境归入扩大了的襄阳县)。西晋又将襄阳郡分拆出了多个小郡,东晋乱世时又恢复,并将襄阳城置为雍州州治,不过实际辖地并不多(当时雍州绝大部分地盘实在北方敌国境内)。
●南北朝时期及隋代:积弱的南方梁朝将襄阳割给了北方强大的西魏。魏帝随即将襄阳郡改置为襄州,此时州的概念已大为缩小(实为一种加强了的郡,如同时期南襄盆地的中北部也撤销了南阳郡改置为邓州)。隋代又撤州复郡,且郡划得很碎小,如原襄州地盘分出了四个郡。
●唐代:分天下为十道(后扩展为十五道),道下行政单位为州、郡、县。山南东道的道治、襄州的州治和襄阳郡的郡治都在襄阳城,此时可谓是襄阳最辉煌的时期(相当于如今的省会级行政中心)!当时襄阳郡下辖有七县:襄阳、邓城(含樊城)、谷城、宜城、南漳、义清(今保康的南部)和乐乡(今钟祥的西部)。唐后短暂的五代时期一直承袭前治无变化。
●宋代:北宋分天下为十五路(后扩展为二十三路),路下的并行单位有府、州、军,再其下为县。襄州改襄阳府,邓城县并入了襄阳县(意味着襄阳城和樊城的基层管治自此统一了)。此后扩大了的襄阳工商业发展十分迅猛,成为中部区域的一座较大都市。北宋末期至南宋时期,中部开始连年战乱,襄阳城作为枢纽要塞成为了抗击北方蛮族南侵的前线,为时六年之久的蒙军围城大战即在襄阳开打,赢得“铁打的襄阳”之称号。
●元代:全国划为若干行省,河南江北行省下置有襄阳路,领襄阳、宜城、谷城、南漳、光化、枣阳等六县,已跟现今的襄阳市所辖地域相差无几(只欠保康)。元代民族压迫较重,襄阳也因史上反骨之患而倍受朝廷打压,人口逃亡严重且经济明显凋落,并遭御用史官(乃根本不了解襄阳的色目人)肆意篡改历史,如将民间十分崇拜的武侯公诸葛亮及其很多知名社会关系大笔一挥都搬到了元帝更有好感的亲蒙宛城……
●明代:复置襄阳府(所辖六县与元代同),在湖广承宣布政使司下掌管。明代经历了大规模的拨乱反正,被蒙元篡改的历史大都得以复原,如官方所修的襄阳府志、南阳府志(以及更下级的襄阳县志、新野县志等)都明确改正了元代的被篡改史实,将诸葛亮躬耕寓居之地恢复为襄阳县隆中(原邓县隆中)。明代的襄阳又重现出辉煌繁荣景象,工商业日趋发达而人口不断聚积。并大幅扩建了襄阳古城,现今看到的城墙和护城河都是明代重修的,连古时还在郊外的刘表墓都圈进了新城里。
●清代:府县两级均无变化,一级行政区改为了湖广布政司,后又分置出湖北布政司。清代襄阳的城市发展更为卓著,尤其交通方面修建了通往武昌、荆州、郧阳、南阳等周边要点城市的半硬化快速驿道(相当于如今的国道),水利方面疏通了几乎淤塞的襄水(利用起来重建为南渠)、并借其水拓宽了护城河(遂成为国内最宽的护城河)。
●民国时期:民国初年设置了湖北省襄阳道,下辖多达二十县,现今的“襄十随神”全含于内,统管整个鄂西北。1932年襄阳道分拆为三个行政督察区,其中原襄阳府的六个县加保康县划在同一督察区(已跟现襄阳市域完全相同)。大革命时期在襄枣宜交界地区建立过苏区红色政权。1948年7月我中原野战军发起“刀劈三关”的襄樊战役第一次解放襄阳,之后为集中兵力打淮海战役而战略性放弃,很快在次年一月于追击溃敌中再次解放襄阳。
●新中国时期:1949年由襄阳城和樊城组建襄樊市,市区很小被襄阳县所包围,襄樊市跟另外七县同属襄阳专署管理。随后襄阳和郧阳两专署合并为襄阳专区,文革前夕襄郧又分置,专区改为地区。1979年襄樊市升格为省辖市。1983年撤销襄阳地区,合并成地级的襄樊市。2010年复名襄阳市。襄阳在解放后作为中部战略枢纽得到了中央支持下的异乎寻常迅猛发展,从铁路交通、军工企业的大量开建起头,陆续加持更大的龙头如汽车产业、重型机械装备制造、航空航天、医药化工、新能源和机器人智能制造领域等上来,经济总量已攀升至中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的老二(距离老大洛阳只有咫尺之远、人均则已超越),在全国所有城市排名中已坐稳前五十强之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