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笔记: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减字木兰花

作者 李清照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注释

卖花担上,宋时春天有卖花的风俗,与现在情人节卖玫瑰花相仿佛。有蒋捷词为证:“担子挑春虽小,白白红红都好。卖过巷东家。巷西家。帘外一声声叫。帘里鸦鬟入报。问道买梅花、买梅花。”
轻匀,指花的颜色。想想春花的那种色泽,极其均匀,细看又极其轻盈,无论色浓与色浅,都显得极为轻盈。
,猜忌。
徒要教郎比并看,唐代一首词,不知道是谁写的,却流传到现在,说:“牡丹含露真珠颗,美人折向庭前过。含笑问檀郎,花强妾貌强?檀郎故相恼,须道花枝好。一向发娇嗔,碎挼花打人。”李清照大概是用了这个词意,但只问不答,更让人遐思。
徒要,只要,有着强逼着丈夫说答案的意思。

  

  

试翻译如下
在卖花人的担子上,买得一枝含苞待放的花,似乎兆示着整个春天就勃发了。像泪珠一样的露珠染得花色那样地轻盈均匀,依然带着朝霞与朝露的㾗迹。
恐怕丈夫看到花后,有些忌恨地说,我的容貌没有花面好。就将花斜插在云鬓间,只要让丈夫比着看,看哪个更好看。

  

  

赏析

据说,这是李清照新婚不久写的词。白描手法,写出个可爱的女性爱花又自爱的情态。
我觉得最好的是结尾,让郎比并看,郎说什么,却没有说。这比“一向发娇嗔,碎挼花打人”更有情致。这就是审美上所说的节制,即“哀而不伤,乐而不淫”的传统审美要求。当然,也不是说唐代那个词人的词不好,那个词写出闺中调笑,而这首词却不是写夫妻之间的调笑,而是写女子的娇嗔,故只写问,不写答案,更突出女性的形象。
其次,就是那句“怕郎猜道”,写出女子委婉心曲,怕丈夫认为花比自个妻子好,女子心中略有嫉妒。但随即女性的自信就来了,将花插在头上,要比一比看,让丈夫看出来自个比花还好看。
再一个,李清照审美时联想能力特别强。写花,一句“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由花联想到三种事物,泪、红霞、晓露,这种联想加暗喻(以彤霞暗喻花色),将花的美丽表现得更加真切可人。其中的“泪”也让人遐想,是将花朵拟人化了,说花含泪,还是女子看花美丽以致激动得流泪呢?
“春欲放”,是这首词的词眼,既是写花,写春天,也是写人的心情,也为后面勾画女子活泼的情态暗下伏笔。从而将花与人融为一体,都彰显出旺盛生命力,让读者不只是从词中得到审美,更得到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
另,填“减字木兰花”这个词牌得注意,是前两句押仄声韵,后两句押平声韵,上下片相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