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得知张载是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就想去看看。深秋的一天,从西安出发,经户县、周至,来到横渠镇。走进张载祠和横渠书院,在空荡荡的院子里走了一圈,听管理员做了一番介绍——
横渠书院的前身“崇寿院”,是北宋时一个儒释道都能进入的场所和驿站。1035年,张载扶父亲灵柩从涪州返回大梁途中,经横渠镇在大镇谷迷狐岭择茔葬父,遂定居横渠镇。此后,则在崇寿院求学。后又在此讲学。后人为纪念张载,改崇寿院为横渠书院。书院原为藏书、校书之地,或私人治学、隐居之地。元代元贞元年(1295年)在横渠书院的旧址上修建了张载祠。元代泰定三年(1326年),张载祠内恢复书院,为后祠前书院式格局。张载38岁考中进士,虽三度出仕,两次被神宗召见问对,但为官时间都较短。一生主要活动还是讲学和著书立说。张载15岁,其父病故于涪州知州任上,全家护柩回籍,行至勉县武侯祠,张载拜谒后题言:“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 “言有教,动有法”谓之一言一动都必须含有教育意义,行动应有规矩。“昼有为,宵有得”谓之每日应当身体力行,晚上应当静思自己的心得。“息有养,瞬有存”即休息时必须保养身体与气质,在瞬息之间也不能放心外驰,而要有收获存养。张载的“六有”后来成为他教育学生的准则。38岁在上京考进士那一年,他在京城相国寺讲“易经”,得到宰相文彦博的赏识。46岁那年,文彦博罢相,调到长安整治西北防务,请张载到长安“殿学”(西北的最高学府)讲学。47岁时,王乐道(任西北最高教育官)再次请他讲学。因听讲的都是些贡生、知县、学正等,他对他们提出多做些实地学问,少流连于科举,倡导学者对社会现实问题多研究,并提出口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后来,这四句话成为了关学学派的宗旨。49岁时,应武功主簿张三甫邀请,到武功绿野亭讲学。50岁那年,神宗召见他问治国之法,他以“渐复三代”(恢复夏、商、周)为治国之道,核心是以德治和教育为本作以回答,得到赏识,被任命为崇文院校书。后因其弟张戬与王安石在变法上发生激烈矛盾,便辞职回乡。51岁时,张载回到横渠,创立了横渠书院。他一面讲学,一面著书立说,“仰而思,俯而读”。当时,关中和西北各地士子云集张载门下。这是张载思想完善成熟时期。《横渠易说》、《正蒙》、《经学理窟》等著作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张载在讲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活动范围,特别是辞官后,回横渠书院著书期间,形成了他的一套教育思想。北宋以前的儒家都着重用“人性论”来阐明他们的教育任务和目的,所以对人性的研究特别重视。张载的人性观和以前儒家既有联系,又有重大的发展。他的最大贡献是把人性分为“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他认为天地之性本是善良美好的,关键在于“气质之性”的转变,他说“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人之刚柔缓急,有才不才,气之偏也”。意思是人一出生,他的心性是纯善纯美的,但由于受后天社会环境的影响,便转向“气质之性”。有些人个性偏于刚急,有的偏于柔缓,有的很有才,有的却才浅或平淡,这都是受社会环境及教育的不同层次而形成的气质之偏差,这就要“善反之”,即通过教育来端正变化气质。如何做呢?第一,要有好的环境。他写道“居仁由义,自然心和体正。学必如圣人而后已,以为知人而不知天,求为贤人而不求为圣人,此秦汉以来学者之大弊也”。认为秦汉以来的学风只要求达到贤人,这是最大的弊病。第二,要知礼成性。他在《经学理窟》中指出,“拂去旧日所为,使动作皆礼,则气质全好。”要求学生去掉过去自由散漫和不懂礼貌的习惯,要先学礼仪礼貌。同时,张载还带头执行礼仪规范,给学生以极大的震动,就连未出嫁的女孩子,他都要求她们参加祭祀、丧礼等社会活动,让她们知道礼仪规范的程序,以达到“敦本善俗”,改变社会风气的目的。他的“知礼成性”口号影响很大。张载关于教育教学方法的理论和实践,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1)鼓励学生立定志愿,要有志于学。他提出“志大能动气”。张载说:“志大则才大,事业大,故曰'可大’,又曰富有。志久则气久,德性久,故曰'可久’,又曰'日新’。”。“有志于学者,更不论气之美恶,只看志如何!匹夫不可夺志也,惟患者不能坚勇。”又:“且立志不可太小,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人若志趣不达,心不在焉。”他把学习比作登山。他说“今人为学,如登山麓,方其迤逦之时,莫不阔步大走,及峭岭之处便止,须是要刚决果敢以进。”(2)主张教法应有一定的程序,就教学内容而言,应有易与难、先和后之序。提倡循序渐进和因人施教。他写到:“教之而不受虽强吿之而无益,譬之以水投石,必不纳也”。要求老师要培养学生“受教之心”。张载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总结出把教学内容的难易和学生“气质美恶”统一起来的方法。他还认为,求学的渐进过程积累功夫,应当以“三年为期”,学者自朝至昼至夜为三节,每天勤学苦读,由日积月,期月成年,至三年使大纲惯熟,经过这样的渐进功夫,学习方可有成。学有所成,还必须博学精思。张载说:“读书少则无由考校得精义……精思,多在夜中或静坐得之,不记则思不起,但贯通得大原后,书亦易记”。张载主张:幼而教之,长而学之。张载说:“长而学固谓之学,其幼时岂可不谓之学?直自在胞胎保母之教,已虽不知谓之学,然人作之而已变。以化于其教,则岂可不谓之学?学与教皆学也……”。“勿谓小儿无记性,隔日事皆能不忘。故善养子者,必自婴孩始,鞠之使得所养,令其和气,乃至长性美,教之前便示以好恶有常。”。强调早期的教育和继续教育,是张载关学思想的又一特色。(3)鼓励学生运用叩问的方法。他在《正蒙·中正篇》中指出:“教者如洪钟,洪钟未尝有声,由叩乃有声。”他还说“圣人未尝有知,由问乃有知”。(4)强调“学则须疑,贵于有用。”他说:“不知疑者只定不便实作,则实作则须有疑,必有不行达理疑也,在可疑而不可疑不曾学,学则须疑,守旧无功。”他说:“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求新意,心中苟有所闻,即命名札记,不思则还塞之矣?更须有朋友之助。”张载又提倡“贵于有用”的实学之风来解决疑难,鼓励学生走出高墙校门,到实践中去锻炼。他首先倡导“躬行”反对“空谈”和“少言连于科举”,支持学生重视自然科学,如对天文、地理、生物、易经、医学、兵法、井田等领域的研究,他本人在这方面就有卓越的成果。(5)主张“教与德相结合”。他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给学生传道授业,而且自己也会从中相得益彰。他38岁那年,在京城设座讲《易》,听讲的人很多,颇受欢迎,晚上程灏程颐兄弟来看他,张载和二程讨论易经上的问题,发现自己在这方面不如二程,第二天便对听讲的学生说:“比见二程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于是撤席罢讲。(6)虚心求知,择善而从。张载说:“天地以虚为德,至善者虚也。虚者天地之祖,天地从虚中来。”。“静者善之本,虚者静之本,静犹对动,虚则至一”。“与天地同源谓之虚,须行事实故谓之实”。“天地之道无非以至虚为实,人须于虚中求出实,故择善自精”。。张载主张,人求学问,必须去除“意、必、固、我”,达到至诚,存德,虚静。要向各种人物学习,不耻下问,择善而从。(1)“叩其两端”法。这是对孔子教学方法的继承和发展。即从正反两面来讲解,或从起因和结果两头入手分析问题,使学生理解问题的正确答案。“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是以鄙夫有问,仲尼竭两端而空空”。(2) “叩钟法”。张载在阐释《礼记·学记》中“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这是说:“洪钟未尝有声,由扣乃有声;圣人未尝有知,由问乃知,当其可,乘其间而施之,不待彼有求有为后教之也。”(3) “时雨法”。张载认为,对人的教育如同“时雨之化”,适时而教,当可而告,及时答问,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4) “不待讲论法”。张载认为,有些知识,不须讲论,一问便知,知而明之则可,故“不待讲论”,“更不须讲”。他说“圣人于文章不讲而学,盖讲者有可否之疑,须问辩而后明,学者有所不知,问而知之,则可否自决,不待讲论。”意思是问而知之,可否之疑,自己决断,不要受老师可否的影响,自己决定是非取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张载认为,教育必须注重道济天下。教育学生做一个对天下、对人民有用的人。他特别强调,“学贵有用”、“经世致用”、“笃行践履”,反对空知不行,学而不用,坐而论道,表现出关学学风的突出特点和优点。张载认为,圣人之学就是为了排除国家民族之忧患而立,圣人如果不以国家人民为忧患,圣人也是没用的。张载从青少年时期直至去世,始终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天下百姓生存状况和改革变法。即便隐居回乡,也还不停地坚持改革实验,帮助百姓兴修水利,扶贫救危。张载讲学于横渠书院,大部分弟子都是快要临登进士的秀才、举人,还有一部分是县令、知州、通判、学正等中小官吏,他的学生年龄相差很大,所以他时刻以儒家的道德规范要求自己,举止言谈给人以气质刚毅,德盛貌严之感,生活上粗食淡饭,乐且不忧。他培养的学生都能注重实际,他的弟子蓝田吕大钧爱讲“明井田、兵制以为恰道,必由是焉,撰成图集皆可推行”。游师雄、种师道、李复都深知军事,精兵术,游师雄曾在与金人作战中荣立大功。李复曾纠正朝廷在军事上的一个谬误和当时社会上关于对“月食”的迷信,还专门写了一篇《论月食》以辩证。他的弟子张舜民曾追赠他的老师张载说:“关中学者摩然就之,谓之横渠先生,一登其门,言行皆知,学成之后虽去千里之远,十年之久。不改,一蹈非议,常如载临其前后左右也。”《宋史·张载传》记载他:“终日危坐一室,左右简编,俯而读,仰而思,有得则识之,或中夜起坐,取烛以书。”“敝衣蔬食,与诸生讲学,每告以知礼成性,变化气质之道,学生如圣人而后已。”他的弟子吕大临评价说:“先生气质刚毅,德盛貌严,然与人居,久日而亲”。朱熹赞曰:“学者少有如横渠用功者”,“近看横渠用功最亲切,真是可畏”,“横渠教人道,夜间合睡,只为无可接应,他人皆睡,己不得睡。”张载与弟子融洽相处,互相劝勉不息,言传身教,严以律己,是实学典范。问管理员眉县都有什么人在研究张载,他介绍了两个人,并给了我他们的电话。一个叫赵军良,著有《北宋大儒张载》一书。这本书,管理员处就有,我买了一本。另一个叫卢文远,原来是中学教师,后进入政府工作,做到副县长,很热心张载和关学的研究和传播。管理员说他刚才所讲的内容就来自卢老师介绍张载的一篇文章。我拨通了卢老师的电话,做了自我介绍,说明想拜访他,他听后说欢迎我到眉县去,到后给他打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