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上市公司(上)
风险提示
没心情写正文,也没心情扯淡。
写这篇文章时,全国确诊及疑似病例合计已六万有余,未知后期如何发展。大家复工没?没复工的别着急,复工的保护好自己。这个倒霉鬼肺炎把天朝祸害的不轻,政府、企业、人们似乎都面临着建国以来最大的考验。。之一。。都挺难的。
记得以前有个统计数据,A股上市公司产生的GDP几乎占了天朝GDP的一半。我就好奇的扒了扒疫情期间上市公司都干了啥。
最多的是捐赠,各种捐赠,啥都有。
鳗鱼
蔬菜
真是捐啥的都有,最多的还是捐钱捐医疗物资的。
满屏幕的捐赠公告。
经济是个严密复杂的链条,除了极少数行业外,大多数公司多多少少会受到直接间接的影响。这种情况下能捐钱捐物的公司都是家底儿比较厚的,也是有担当的。
网上有人评论说,捐自己库存产品、捐一点点现金还发个公告,蹭热点、做投关的因素更多。这让我想起来了陈光标,大家对这人评价似乎比较复杂,褒贬不一。咋说呢?能把真金白银无偿的送给需要的人、需要的地方都是功德无量的善事,哪怕他的目的不那么单纯,不要从道德或商业角度去衡量捐赠行为。在我看来,捐一块到处嚷嚷的也比一毛不拔故作高深的强百倍。
有些行业疫情的影响比较直接,基本上“人员密集型”的很多都直接停掉了。
旅游
商场
文旅
直接被叫停的不多,因为交通、供应链受影响的很多很多。
疫情对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重大影响,信披是需要的,但每个字都浸透着酸楚。
再牛X风控也很难对不可抗力做好完美的预案,请坚持住,活下去!
肺炎这个惊天巨雷在让天朝几近瘫痪的同时,也让各路投资者炸了毛,心中默默的计提了几个跌停。。或涨停。上市公司在捐赠的同时,也会把肺炎对公司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公告一下。
成立指挥部
生产管理
人员管理
对公司影响
披露类似公告的公司很多,内容主要包括对疫情的应对措施、对生产经营的影响、捐赠情况、人员情况、业务安排等等。
我觉得这是好事。肺炎这件事让全国人民都意识到一个事儿:真实、完整、准确、及时、公平的向社会公开信息是减少恐慌、控制疫情最好的良药,木有之一,这恰恰是信息披露的原则。股价反应很多东西,“预期”是其中之一,原原本本的把情况说出来,大家也就不猜了,不猜了也就不慌了。有影响是必然的,影响多大,应对措施是什么等等,说明白了就好。
发现了个现象,不知道到你有没有类似的感觉:上市公司都尽可能的把影响说的比较中性。即使影响比较严重,也会在应对措施里详细阐述“维护股东权益”的各种方法,试图淡化。
而没上市公司的企业,尤其是受影响严重、小微企业到处嗷嗷,有些话说的比较重,但并不是没有道理。。
未上市公司发声
我想了想,结论如下:一个怕影响股价(质押、再融资、股权激励等一堆烂事儿),一个怕ZF补救政策不给力(房租、五险一金、税费减免、补贴补助一堆烂事儿)。都不容易。
有时不得不佩服天朝的效率。口罩、防护服、消毒液不够用了,N多企业开始转型、转产,有的还比较生猛:
电子行业转产口罩
地产行业转产医疗物资
这些公司大多是因为股价波动、市场关注才发的公告,蹭热点还真不多。
我惊讶的是效率。如果说公司主业或多或少和医疗物资相关,处于供应链上下游,或者设备能用,转产倒不难。但是像汽车、电子、地产这些公司在医疗方面的储备几乎是零。能在几天、十几天时间内搞定审批、厂房搭建腾退、设备购买调试、原材料采购运输、人员招募培训、试运行测试等等一系列问题!还是比较恐怖的。你想想你干个募投项目需要多久,再少也是一两年的周期。
从抗疫的角度:点赞!ZF、企业、员工整个体系效率超级高。
从投资的角度:这类企业的组织协调能力足够牛X,可以关注。
从干实业的角度:当地政府的执政水平比较具有吸引力。
很多“人员密集型”的上市公司被迫停产了。需要召开现场会议的股东大会也遭了殃。大体情况有几类:直接取消了,回头再说;延期下,继续开;捏着鼻子开,变更地点;捏着鼻子开:现场+远程。这里面有些合规问题啊。
延期
取消
变更地点
远程召开
前三个没啥说的。取消和延期说明待审议事项不是特别紧急;变更地点的话,更多也是出于会议召开场所空气流通、人员密集程度、消毒措施等的安全考虑。这节骨眼上,除了大股东以外,估计也没有不要命的中小投资者跨越封城封路重重障碍去开个股东大会了。有点小问题的是远程。
1.远程召开股东大会的效力及注意事项
现场出席、列席会议是董监高和相关中介的法定义务。鉴于疫情严重,暂时以视频、通话方式替代是个应急措施。“现场”环节缺失了,远程方式是否能够替代“现场”?比如啊,我是个100股小股东,如果参加现场会议的话,大多数上市公司需要验证我的身份、持股信息,也会让我在一堆文件(会议出席名册、表决票、拟提问清单)等上签字确认,远程的话,我签不了了,有没有问题?再比如,我是律师,远程的方式是否能够完全见证到会议召开、审议、表决的全部流程,监管对现场vs远程有没有具体的指导规范,我该注意哪些问题。监管应该给个话,哪怕是窗口指导。
2.远程召开股东大会的细节
远程召开股东大会是未来的趋势,相信聪明的、专业的咨询服务机构会借着疫情机会加速开发相关的平台和软件。但有些细节需要考虑,电子签章咋搞?公司怎么存档?各方身份如何验证?(公司咋确定我的股东身份,我用其他投资者身份登录能查到么?我作为投资者,咋确认公司董监高的身份?高管都忙,万一弄个员工充数我咋能知道捏?)
暂时想到这么多,疫情对国家、社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具体到上市公司应该也不只这些。
无论如何,希望上市公司作为天朝企业的牛X代表快快走出阴霾,否则。。。经济滑坡的影响会远远大于疫情本身。
希望大家一切都好安康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