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色|馆藏之葵口洗:陶瓷链上的王者
00:42
不用翻山越岭,钧窑便是那片星辰大海……
那是一抹在梦中的蓝色,脱胎于南青北白的年代,看似平凡朴素,却又惊世骇俗。它倾注了浓厚的文人色彩,在历经了人间繁华、世事百态之后,与自然万物完美融合,形成了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淡雅极简美学。
站在陶瓷链上的王者。
张公巷窑出土的器物,器型中,各类花口、洗占比较大;薄胎薄釉为主,釉色浅淡,釉面玻璃质感强,胎骨以粉白、灰白为主,洁白和浅灰不多,胎质细腻坚实,断面光洁;器底支钉分三、四、五枚,支钉痕为规整米粒状。(张公巷窑产品大多为圈足上刮釉并同时使用支钉支烧)
张公巷窑椭圆平底内凹洗
张公巷窑椭圆平底内凹洗(背面)
张公巷窑址,位于河南省汝州市,遗址在2000年被发现后,出土了大量与汝、钧汝、官类似的高等级精美青瓷器,大致在北宋末年至元代初年烧造青釉瓷。
业内期初将张公巷窑的瓷器认定为汝窑瓷,从整体上看,张公巷窑青瓷既不同于临汝窑的豆青釉,也有别于宝丰清凉寺汝窑的天青色,釉色可分为卵青、淡青、灰青、青绿和天青等,器物薄胎薄釉,釉面玻璃质感较强,胎质细腻坚实,制作讲究,质量上乘。
且,张公巷窑发掘的多数器型与汝瓷同类器均有差异,而花口折腹圈足盘、花口板沿平底盘等器型,则为汝窑所不见,其开片较汝窑细碎、显著等特征,在本期藏品“钧窑天蓝釉葵口洗 ”充分体现。
张公巷窑址的发掘,再次将“钧汝不分”这一话题带回收藏着面前。
天青釉&天蓝釉
天青和天蓝是同一种颜色吗?
中国古代汉语里的“蓝”不是指我们现在所说的蓝色,而是指一种能提炼出青色(即与现在蓝色接近的颜色)的植物,或者专指这种颜色的染料。
天蓝釉在百度百科解释如下:一种高温色釉。由“天青”演变而来,清康熙时创烧。釉色浅而发蓝,似天蓝色,故名。王力在《怎样学习古代汉语》里对此也有所解释:蓝色,古人叫青。青草的“青”,青天的“青”,就是蓝色的意思。
可见,古代(清朝以前)没有“天蓝”色概念,至于古人是如何转义,应该属于古文字学的范畴了。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以怎么样的心态和品味来邀古人旧时所爱之物?
洗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必备之物。作为用来盛水的器皿,不仅实用美观,也是文人墨客、收藏家的爱物,一件文雅精美的洗,不仅赏心悦目,更是文人雅士自身追求的表达。
曾经有人说:“古时文人最雅之物在书房。”
文人的书房不仅承载着创作的功能,他们的日常生活也在书房中展开。围绕着书房,他们浸润在艺术文化氛围中,书房不但具有艺术化的生活之美,还是能给人以陶冶情操的益处。
无论物转星移,此件张公巷窑钧瓷葵口洗依旧臻美耀眼,历经千年仍灿若晨曦。
其宁静雅致,意境深远,完美的呈现了宋时匠人的精巧技艺,继承宋代极简主义美学,流畅的轮廓与淡雅的釉色使任何其它装饰都显得多余,为钧汝系精品。有如烟霞弥漫,又如云气氤氲,耐人寻味。洗虽有修,却以釉色之美、窑变之俏,抵达了艺术上冰清玉洁、神韵天成的美学境界,独具匠心。
宋时钧窑,无论是器型、釉色、胎质和艺术水准均达到中国古瓷器的巅峰。元代之后,古窑被毁,工匠失散,技艺失传,故传世珍品较少,且多散落在世界各地。此葵口洗制作工艺精细,造型精巧,古朴雅致,是不可多得的钧窑精器,其价值不可估量。类似款可参照故宫博物院藏品 北宋 钧窑天蓝釉葵口盘、大英博物馆藏品 宋 钧窑天蓝釉花口洗。
圖:網絡
文:陶陶子
●一色 | 【專訪】一色創始人汪嘉豪先生
●一色 | 一色 · 钧瓷交流杭州峰会隆重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