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国有博物馆藏品来源堪忧
近年来,我国非国有博物馆进入快速发展期, 2014年,全国博物馆总数为4510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982家,占到总数的21.8%,比2009年底翻了一番还要多。
2015年,全国博物馆为4692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1110家,比上一年增加128家,占到总数的24%。
到2016年年底,全国博物馆为4873家,其中,非国有博物馆1297家,比上一年增加187家,占到总数的26.6%,发展速度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十分明显。
非国有博物馆大多收藏品种独特、门类丰富、特色明显,承载了诸多独具个性的艺术文化,有的还填补了国有博物馆难以触及的空白,已经成为我国博物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非国有博物馆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乱象,比如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资产管理不规范、藏品真实性和来源合法性堪忧等问题。
▲冀宝斋博物馆
特别是藏品来源合法性和真实性的问题,长期以来为文博业内所质疑和诟病。在2013年非国有博物馆规范化建设评估中,“藏品真实可靠、有鉴定证明”一项的得分仅为54.9分(百分制),像冀宝斋博物馆事件、西丰县鹿城博物馆事件等,都曾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造成了比较恶劣的影响。
拍卖现场(资料图)
据有关人士讲:“很多非国有博物馆的藏品的确并非来自合法的拍卖转让,而是从黑市个人手中‘淘来’的,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盗掘文物,在评估中无法说清藏品的来源。这在某种程度上属于销赃行为,其本身也涉嫌违法。”
因此,在非国有博物馆的发展过程中,藏品来源不明应该引起高度关注,特别是不能让非国有博物馆,成为“三盗”(盗掘、盗捞、盗窃)文物洗白身份的庇护所,成为不法盗墓分子销赃的藏身地。这是因为,我国文物保护法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陆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无论是任何人任何组织都不能参与“三盗”文物的非法交易,否则就是触碰法律红线。
这次,国家文物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动非国有博物馆发展的意见》(直接点击蓝字进入全文)中,加大了对非国有博物馆的藏品监管力度,将通过建立信息公开和信用档案制度、加强对征藏活动的指导、开展藏品建档备案、根据需求提供文物鉴定服务等途径,解决非国有博物馆藏品来源的问题。
各类非国有博物馆也应积极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遵守文博行业操守,坚持合法收藏藏品,自觉杜绝接受非法途径的文物,这应成为非国有博物馆共同坚守的职业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