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员VS导游员:如何评判高低?

我参加过许多次讲解员讲解比赛,也参与过若干回导游员服务技能大赛的评比工作,文旅融合后,将讲解员与导游员融合在一起进行导游员、讲解员服务技能大比拼,这还是第一次。

可以肯定地说,这是一次以赛代训、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好机会,也是诗与远方沟通与交流、碰撞与磨合、思考与感悟的一个好契机。

作为本次比赛的评委之一,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本次比赛的思考与感悟,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

呼和浩特市导游员、讲解员

服务技能大赛后的思考

1

融合之路  势在必行

这次导游员讲解员服务技能大赛最为集中地反映了这两种职业的职业特征。比较而言,来自博物馆、景区等固定环境中的参赛选手讲解内容比较专业,讲解风格较为传统,注重语言发声、吐字归音,强调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态势语言也比较丰富。

来自旅行社的导游员则更为活跃,与观众互动交流的地方也比较多,音乐、舞蹈、说学逗唱等才艺技能较为突出。

追本溯源,这与各自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有关。作为博物馆、景区的讲解员,按照传统的培训方式,通常都是围着展品和展板转,讲解词大多是由最初布展时展览策划人围绕“陈列大纲”浓缩、整合出来的,经几代老讲解员磨合、提炼后,以“传帮带”的形式传递下来。

绝大多数讲解员走向讲解岗位,是从背诵这些讲解词开始的。除了隔着玻璃看,她们很少有机会接触展品,更没有机会参与到藏品的发掘、研究与展示过程中。即使也有自己撰写讲解稿的,也大多都是从书本里寻章摘句,很少“讲一事,行一事”。

因为是在固定的场馆里讲解,遇到重要接待,还不得不在各类专业老师的面前开口,加上年终考核、末位淘汰等因素,生怕被专业人员冠以“瞎讲”的帽子,宁求稳、求“对”、求“专业”也不敢越雷池半步,“鬲”是“鬲”,“甗”是“甗”,决不敢通俗地讲这是“锅”,更不敢说这是煮锅、那是蒸锅了,形成千人一面,满馆一词,代代相传,且有海枯石烂词不变之势。

相比之下,导游员就自由多了,由于他们工作的环境是移动的,接触的游客是多样的,还要负责客人全程的“吃住行游购娱”,与游客相处时间比较长。为避免服务的单调性,讲解中会更多地加入一些趣味性内容。这些内容一部分来自书本,一部分来自老导游的“传帮带”,还有一部分来自民间传说和民间笑话。

山高任鸟飞,加上外地游客中熟悉草原文化的人甚少,这就为快餐式输入和快餐式输出提供了可能。不少导游刚刚浏览了一本书、刚刚听过一段故事,就掐头去尾地挑选其中刺激性较强的内容演义给游客,让游客误以为原来草原文化就是诸如狼图腾、收继婚一类的内容。

一位旅游界业内人士向我透露

“目前的旅游现状不容乐观,一些老导游在‘传帮带’过程中更多渗透了讲解与经济效益挂钩的不良思想,使得大批导游的讲解目的发生了偏差,根本顾不上考虑如何做好‘城市明信片’,将自己家乡优秀的文化宣传出去。为了迎合‘填坑赚钱’而创新了‘消费讲解’,也立竿见影地体现出了利益价值,因此一批又一批导游跟着这样的步伐进行‘讲解’,而真正需要创新的文化讲解走入低谷,实在痛心。”

人们常说没有文化的旅游和没有旅游的文化都是魂不附体,文旅融合,就是要将文化与旅游融为一体。

讲解员不仅要挖掘展品内涵,还有从博物馆走出来,讲一事,行一事,行一事,悟一事,悟一事,知一事,知一事,用一事,在知行悟用,四轮驱动的反复磨合中,激活先前从学校里浅学的知识,以及在展厅里背诵的知识,将隐藏在草原文化中的美和奥秘如同报告好消息一样报告给更多的人。

同样,对于长期行走在远方的导游员来说,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仅要行万里路,还要读万卷书,让书本知识与实践知识一一对应,在行中学,在行中悟,在悟中用,不断扩大认知兴趣和认知范围。

导游员是接触游客的第一人,我们的一言一行代表的不仅仅是我们自己,而是整个大草原,整个内蒙古,所以我们要树立阳光气正的草原文化传播者形象,热情大方、不卑不亢。讲解时要打破“轻车熟路”的老框框,夯实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

要从真知、真情和趣味中找幽默,而不是从低俗中找段子;要杜绝消费讲解和充满油气的所谓“导游风格”,努力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做一名知识型、学者型、专家型同时又幽默诙谐深受广大游客喜爱的好导游。

事实证明,当我们怀揣一颗善良之心,将隐藏在草原深处的真知和真美真心实意地传递给游客时,游客是快乐的,我们也是快乐的,正如本次比赛中一位选手回答主持人提问时说过的一段话“一粒种子,需要水分,需要肥料,甚至需要你的技术支撑,当这些外界所有条件得到满足的时候,到了它该要结果的时候,必然会有很美丽的果实等着你!”

2

创新意识 亟待提高

讲解之所以被称为艺术,是因为它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需要讲解者带着浓郁的情感,围绕主题,提炼和选择那些最能诠释主题思想的素材,通过语言表达及其辅助手段将信息有针对性地传播给游客或观众,让所讲内容在对方大脑中成像。

那么,提炼什么,选择什么,情感从何而来,用什么方式表达出去等等,都需要讲解者进行发掘、研究、推敲、整理。由于讲解对象不同,讲解环境和讲解时长有别,决定着每一次讲解不是一次简单的重复,而是一次再创造的过程。

与先前单一的讲解比赛不同,本次比赛的最大特点是参赛选手多、选题范围广,从草原到沙漠,从历史到民俗,从遗址到文物,从企业到车间应有尽有。

照理,在如此浩瀚的空间里寻找脍炙人口的讲解内容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对于坐在台下的评委和观众来说,若没有高度的责任心和注意力就很难跟得上节奏。

无论是讲解内容还是表达方式,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让人耳目一新的好作品并不多,有的冗长乏味,套话连篇;有的详略不当,以点盖面;有的掐头去尾,不够严谨,有些参赛稿还是多年前的旧稿子,在讲解方式上中规中矩、千人一面。究其原因,应是缺乏创造力所致。

那么好的创意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是坐在办公室里拍脑门儿拍出来的吗?

是守着展柜死记硬背出来的吗?

是泡在书堆里寻章摘句、引经据典查找出来的吗?

这些都不是,事实证明,真正的好诗写在路上,真正的美文出自远方。

我们知道,世界万物都不是突如其来从地下蹦出来的,都有它的源头和发展脉络,如果我们有一双会看且看得见的眼睛,那么世界就是一座博物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应该是这座博物馆的藏品。

只有带着疑问和好奇心走进它(注意,不是走近它),在知与行的碰撞、磨合中将先前灌进我们耳朵里看似明白、其实陌生的知识彻底激活,探索并发现隐藏在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美和奥秘,并在不断发现中用自己的大脑深刻感悟,才会得到一种真正的情感。

正是这种浓郁的情感,升华为一种创作力,将隐藏在我们灵魂深处的艺术细胞调动起来,从感动过我们的事物中提炼和选择最能诠释事物本质的元素,并以最好的表达方式发自肺腑地将自己看见的分享给别人,这正是文旅融合所期望达到的理想境界。

所以,我们讲草原和沙漠的,不要只停留在景区和不断重复的过程中。要扎根于真实的大草原,要走进真正的牧人家,从源头和脉络中发掘隐藏在草原深处的美和奥妙。

我们讲历史和文物的,不要只隔着玻璃看文物,单一地从书本里找故事。要背起书本下工地,在文物出土的原始环境中寻找和发现人类走过的足迹,只有与创造者同行了才会有激情去诠释记忆。

我们讲革命故事的,不要只在语气上慷慨激昂。一定要带着疑问到革命者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通过采访、调查、体验等途径,让史料和实际一一对应,让自己融入那个烽火连天的战斗生活中,只有先打动自己,才能打动观众。

我们讲企业文化的,要熟知文化的内涵,不能只围着展区、车间转。条件允许的话,还要穿上工服到基层去,和工人们一起摸爬滚打,熟悉每一道工序、每一个流程,每一种产品从无到有的生产过程,只有与劳动者同行了才会有激情去诠释劳动之美。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讲解权。我们调查之后就要先尝试着将自己看见的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给身边熟悉的人,然后再讲给同事,讲给专业人员。一边讲一边查阅资料,直到确认无误。如果这样讲还不够清晰,就随身携带一些图片、模型和实物,把自己看见的分享给更多的观众和游客,将震撼自己的拿出来震撼别人。如果能这样,赋有创造力的讲解主题和讲解方式就会滚滚而来,挡也挡不住。

当然,也有行过之后还是看不见的,那一定是眼睛闭得太久造成的,应问责我们的教育方式是否出了问题。

3

比赛方式  有待更新

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导游员还是讲解员,天天要面对大量不同年龄、不同知识结构的游客或观众,随时准备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

我们常说要给观众一杯水,自己先要有一桶水。如果不将知识研磨、嚼碎烂熟于心,单凭背诵一些现成的稿子,是难以胜任这项工作的。

举办讲解比赛就是要给导游员、讲解员树立一个榜样,让后来者知道自己的奋斗方向,并努力向这个标杆靠拢。

但是,作为评委,面对传统的比赛规则,我们很难单凭短短十几分钟的舞台讲解就能准确判断出一个选手的真实水平。

尽管能从舞台讲解上听出一些弦外之音,判断该选手有没有内功,却很难洞察稿子是他自己从生活中提炼、选择创作出来的,还是别人代写的;他的讲解,是真正经过知与行的磨合后发自肺腑的表达呢,还是舞台设计与包装之后的“高仿”呢,而况舞台讲解又不同于实际讲解,夸张一点是允许的。

由于不设现场问答,评委只好从选手的外在表象上找区别,看形象是否高大,仪表是否端庄,气质是否高雅,声音是否洪亮,普通话是否标准等等,而忽视了对内在的发掘。

一个真正的导游员、讲解员是不分户内户外的,无论有没有围墙都是博物馆、都是旅游点,都是我们讲解的舞台,这就要求知识是活的,走到哪里随时用到哪里。

所以要衡量一个讲解员真正有没有内功,能不能胜任这项工作,就不能只凭一段讲解,一两道事先给出的标准答案的问答题来衡量,还是要回归真实,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现场抛出来,由选手围绕草原历史和草原文化即兴组织语言进行作答,并根据讲解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即兴讲解,避免一稿讲到底,一稿定输赢等重外轻内的现象发生。

这样树立起来的榜样可以引领方向,让后来者明白真正的优秀不仅仅是外在的优秀,更多是内在的丰富,这样的标杆不仅让自己过上一种丰富多彩、有创造力的生活,还能将知识和快乐传播给更多的人,影响更多的人,让草原文化发扬光大。


阅读延伸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讲解员?

单击图片

(0)

相关推荐

  • 知行合一的践行者

    导游员是一种神圣的称呼,是广博知识的传播者,是贴心服务的提供者,更是知行合一的执行者.自2001年考取导游资格证以来,到现在一步一步成长为高级导游员,19年来我时刻以传播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在不懈的努 ...

  • 记者卧底上海“半日游”:团费仅120元,三无家纺卖2980元

    去年10月 作家廖信忠在自己的公众号上 发布了一篇文章 <我参加上海一日游野鸡团,套路太好玩了> 曝光了上海的"一日游"套路 随后 浦东警方取缔了 这个运营一日游的诈骗 ...

  • 熟悉的配方,奇葩的操作!这种骗局又出现在上海了...

    近日市民刘先生 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投诉 在申城一些热门景点旁 曾销声匿迹的"黑导游"又出现了 "在地铁10号线豫园站出口, 有很多黑导游诱骗老年人及外来游客!&qu ...

  • 红色旅游中的导游讲解

    红色文化作为我国先进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得到大力弘扬和传承.作为传承红色文化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红 色旅游导游讲解尤其值得探讨. 01. 导游讲解内容的严肃性和准确性 红色旅游是一项全国各族 ...

  • 从车身钣金评判一辆车的质量高低

    来源:冲压帮 随着汽车走进千家万户,中国已然成为我认为的车轮上的国家的初步阶段.而全球汽车市场销量也在年年增高.随之而来的竞争也越发激烈.配置.科技.安全.动力都是我们购车时候关键的选车要素,但是对于 ...

  • 命中“学历”高低层次划分与评判 (之一)

    当今时代,已经属于智能时代.这个时代最为典型的特点就是: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将是以智慧科技为先导的智能经济社会. 传统的靠人力.资本投入,就能谋取财富定然会退居二线,首当其冲的就是全方面的.全过程的. ...

  • 命中“学历”高低层次划分与评判 (之二)

    (续)其三.学历的六亲星匹配: 一般说来,用印的喜官杀生印,尤怕财星制印:忌印的喜财星制印,最怕比劫制克财星: 用食伤的,则喜比劫辅佐食伤,忌官杀制克比劫:忌食伤的,则喜印枭制克食伤,官杀生助印星无妨 ...

  • 4.12复盘:高低切换的方式

    复盘最想赞美今天江龙船艇的多头,在这种高位股出现巨大亏钱效应的日子里,一次次坚决的扫板,直到尾盘竞价还在加单.作为短线接力选手,我真的佩服这样的决心. 今天是典型高低切换的行情,类似2018.3.23 ...

  • 12.25复盘:次新高低切换

    12.25盘中思路记录 1.次新周五龙头华能水电高开过多,量能不匹配加速形态,预期回落.贵州燃气竞价完毕符合预期,可以+1,但担心受次新回落预期影响,没有加仓. 2.高位次新滞胀,低位次新机会较明显, ...

  • 聂凤智与李弥两次交手,淮海战场高低立见,李弥流亡异国

    作者:老街巷口 1949年11月,距抗战胜利才过两个多月,蒋军第8军便在美军的支持下从青岛登陆,随后沿胶济铁路向西推进. 对胶东军区来说,眼下正是兵力空虚的时候:全军区主力部队已奉命向东北开进,名义上 ...

  • 放下,放下评判,放下压迫你的能量,去转变...

    放下,放下评判,放下压迫你的能量,去转变它为正面能量情绪. 我们将释放能量上压住我们的东西,以提升到第十维度,那里更广阔,我们会比现在更了解作为源头能量的自己.压住你的重量,就是让你现在不能处在更高维 ...

  • 家长和孩子交流时,为什么要少用评判式语言

    各位朋友,我是涛声依旧.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经常会听到家长对他们说这样的话: "你这样做不对,怎么能这么愚蠢呢?" "你这就是在浪费时间,一点价值也没有" &q ...

  • “宁与同好争高低,不与傻瓜论长短。”

    苏轼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人与人之间,位置不同,风景自然各异,看到的.想到的,自然各不一样. 位置不同的人,无法互相理解,层次不同的人,更是解释不通. 因此,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