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僧 || 白塔有中学 ||“一人一城一故事”优秀征文选登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光”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白塔有中学》
作者|雪僧(陕西)
从青泥沟出发,沿着溪水边的大路前行,过老街桥,一共行七里路,溪流在红岩山脚下转了一个弯,绕山流去。
大路在这里分岔,一条通往集镇七里峡和远方,向上的一条便通往白塔中学。
二十年前,在这一条路上,我来来回回走过五年,像追风一样来,又像逐风一样去,从一个懵懂少年走过了成人礼。这一路上,我嗅惯了山涧如泉清冽的空气,看惯了亘古不变的路边风景。也发生了很多事,遇到很多师长和同学,这一切无不包含着成长的记忆,回想起来,不由得内心充满温热。
(白塔中学校园)
〈入白塔记〉
那一年,我所就读的学校被撤销,现在想来,原来的那所学校真叫误人子弟,一黄姓班主任直到学期末才从州城姗姗来迟,他整治班上调皮捣蛋孩子的办法就是施以棍刑,并常用“我身上背过人命”来恫吓。数学老师走马灯似的更换,常常用生物甚至历史老师代替之。
得知学校被撤销后,学生们没有任何失校流亡、“南渡北归”的耻辱和不快。而迎接我们下一学年的是白塔中学,白塔中学因有白塔的传说而得名,在当时的白塔乡,是远近闻名的好学校,在我们进入之前,邻村的有识之士早已将孩子送到那里就读。
新的学校有新气象,白塔中学再没有放我们的羊。以严厉著称的陈峰老师当了我们的班主任,在开学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会三三两两以口头传讯的形式,在晚自习期间被叫到他的房间,先是一通训责,大有让我们痛改前非、知耻后勇的味道,然后几乎所有男生都会被抽上几下麻绳。
说实话,陈锋老师的麻绳我也领教过,一点也不疼,很有些色厉内荏“杀威棒”的象征意味。《礼记·学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他的方法是对的, 方式也不为过。试想,在人生的关键几步,有人提起你的耳朵,醍醐灌顶劝诫一些良善的话,是多么的及时和必要。
中直老师教我们语文,他的夫人教我们英语。他在讲授《爱莲说》一文中,毫不隐晦的道出了名字的由来——“中通外直”。中直老师的课是很受欢迎的,这也为他赢得众多“学生粉”。他的第一节课是从课本的封面解读讲起的,语文是什么?是钥匙,是工具,是萌芽的种子。在冲刺中考的紧张“备战”阶段,他的课是唯一的一抹亮色。在他的教导和熏陶下,那一年我的语文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中考结束,有位优等班的同学给我讲,其语文成绩全校第一,我很不好意思的告诉他,我比他多了0.5分。
不得不说,中直老师对我的思想影响蛮大的。多年以后,我们在一些社会问题上还能产生共鸣,可以进行较为深刻的交流探讨。他读书不辍,遇有价值的书籍也愿意和我分享,我也将他介绍的书籍作为阅读书目,甘之如饴。更可贵的是,有一次,他读到我写的东西,立即电话告知我文法上的错误,给予批评更正。作家孙建群说过,文字是强人干的活。在这条路上,有时不免孤独彷徨,每每想及中直老师,就不觉孤单。
因为班级整体数学成绩差,主管教学的瑚百平副校长亲自抓我们这些流亡生,有一次我还拎着饭碗,瑚副校长井台边打水,叫住我批评我几道题解的不对。瑚副校长还利用晚自习给我们恶补几何,可能是喝过一顿酒,他满脸通红,舌头略直,上衣的扣子也对错了眼,但这不妨碍他旁征博引来论证几何学的美感。瑚副校长的公子后来是我高中同学,后来成为军中精英,前几年去他家中做客,瑚老师亲自招待,按照家乡的规矩划拳行令,我本不会喝酒,老校长的盛情难却,结果我指头挺争气,老校长倒换右手再次出击,我就招不住了,想起来非常有趣。
中考过后,我以不太理想的成绩,重新进入白塔中学,开始四年并不完整的高中生活。
〈出秦岭记〉
我在白塔中学高中读了两年半,各种会考结束,待可以拿到高中文凭,决定是否参加高考继续最后一个学期时,我就断了上学的念头。
多位老师劝过我应该继续读下去,去参加高考“淬一下火”,我理由充分五马长枪,甚至还说出了“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浑话。班主任本强老师也来劝我了,那是一个有雨雪的早晨,天气微寒。同学们都去教室上课了,宿舍里就我一人,偎在被窝里,看一些杂七杂八的书。本强老师进来了,站立在床头,温和地问不去上课的原因,苦口婆心讲了很多道理。多年以后,我读到蒋介石日记里描写规劝无果用了——昂昂然不为所动,恰如当时的我。
我所不知道的是,由于宿舍房门比较矮小,本强老师在出去时,一头撞在门框上,半天没缓过劲儿来。事后,有同学告诉了我这件事,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惭愧难当。
2000年春节过后,告别母校,告别家人,我决绝的走出了家乡的大山。
正应了师长们规劝的那句话“不撞南墙不回头”,醉过才知酒浓,离开才觉珍惜,那一年,我独自置身都市,身无长物,没有知识和文化,根本无法融入社会洪流,多少个不眠之夜以后,心中又萌生了回乡复读的念头。
再次接纳我的还是本强老师,我清晰的记得,再次踏入白塔中学大门,见到以前熟悉的师长时,我禁不住泪流满面。这一年年末,在中断学业整一年后,我又坐在本强老师当班主任的补习班的教室里,开始了“翻秦岭”的艰苦征程。彼时,我们把能考上本科院校称为“翻秦岭”,当然,那时还没有三本。
要把丢失的一年时间补回来,迎头赶上,我是下了决心苦读的。开始的一段时间,可能是因为太着急,嘴巴上火,溃烂不止。随后,眼睛疲劳使用,长了麦粒肿,肿的像桃子。英语忘得差不多了,就到晓梅老师的班级旁听。有一次,是本强老师的晚自习,他在操场打篮球,迟迟不来上课,我又跑到操场,“昂昂然”把他叫了回来。晚自习后,本刚老师极为恼火的批评我说话方式不对,把本强老师得罪透了,他很伤心。
一学期之后,我被一民族院校录取,难如人意。于是,又在白塔中学读了“高五”,差强人意的走出白塔中学,走出秦岭,上了大学。事实上,满打满算,我高中只读了四年。
我的母亲常对我说,你娃肚子里今天能有点墨水,多亏了白塔中学,多亏了你遇到的那几位好老师。
胡适先生说: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吃的记忆〉
让我们这些吃伤了包谷糊汤和自带干粮寄宿的学生略感慰藉的是,白塔中学有细粮灶,这是我到白塔中学第一天感觉与原中学最大的不同。
在一座古老的有吊脚楼的四合院里,设着普罗的粗粮灶,而在四合院正门偏东宁静的开着一扇窗,窗外排着只有在春运才能见到一字长蛇阵,将二两粮票递进去,就会有一碗青菜豆腐烩面片漂着油花传出来。
我还记得有一次排了很长时间队,饥肠辘辘,终于打上了一碗细粮,刚走几步,脚下一滑,跌倒在柏树林中,满身满脸泥土,鼻青脸肿,饭碗早已经和手脱离关系,叮叮当当滚出柏树林以外。
现在说起来可能难以置信,其时,大多数时候,我们和路遥《平凡的世界》开篇描写的情景相同,下学后会以班为单位,在一盆热气腾腾的包谷糊汤前,列队等待值班人分而取之,乱成一笼蜂,风雨无阻。
当时女生宿舍老四合院就是我们分发包谷糊汤的场地。
据说那个四合院是白塔中学生根发苗的地方,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一个和青木川魏辅堂一样的传奇人物建起来了白塔中学的雏形,他的名字叫张蕴山。现在附近八十岁以上的人嘴里还流传着“七里峡出了个张蕴山,红了半边天”。
每次取食玉米糊汤时,我看着女生端着饭缸像耍杂技一般颤颤悠悠的走过阁楼木质楼梯时,禁不住一阵担忧,担心他们把陈年的木板压塌,或楼梯没有扶手,而跌落下来。
那时候在吃的方面我们仅是填饱肚子,记得几个学期过后,新任校长在会上推行三餐制,说经常看到一个现象,赶集的家长在课间成群结队的到校给子女送东西,打开看时,却是几个蒸熟的冷红苕,校长一口西乡口音;“蒸红苕,那是猪饲料”。现在想起校长说这一番话的腔调时,都忍俊不禁。
吃完饭后,我们会无一例外端着自己的饭碗去溪流里清洗,溪流在学校正前方不远的山坡下,两岸竹园笼罩,杨柳垂钓,颇有诗情画意的美感。从学校出门,走下一道弯弯的细路,经过几户农家,就到了河边,一块块大石排布在河中央,河水淙淙从大石之间的空隙流出,人们踩着石头过河。当我每每观看电影《野山》女主人公失魂落魄过河落水的场景,便不禁感叹,这场景所在地竟然是我上学时朝夕洗碗、清晨洗脸的地方。
夏日溽热,我们洗完碗筷之后,一定会在河边多玩耍一会儿,归来时,总能遇见一红裙婀娜的音乐老师,挽着面盆向河边走去浣洗衣服,窄窄的路上,我们会立定在侧,在注目礼下让美女老师通行,直到裙影消失在竹林从中。
我也曾在河水边的草丛看书,竟然迷迷糊糊睡着,醒来只见阳光灿烂,树林幽暗,不知今夕何年。
(白塔中学周围风景)
〈乡村如画〉
白塔中学周边的景色是美的,坐在教室里,心有旁骛时,向窗外平视可见如刀削斧劈的红岩山下,一道道红色土壤的梯田像帽圈一样围在山下,农人劳作,耕牛犁田,青堂瓦舍炊烟升起,人畜之声,马达声及农家麦子脱粒嗡嗡之声交互入耳。在雨后,一层雾一层纱,人在雨雾中行走,看山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了。
视线顺时针方向平移,一四四方方石山遥立于正南,恰似一方大印镇守门户,绿叶落尽,山上斑斓的深色草木和斑驳的亮色岩石,构成了大师级的泼墨山水,总有一种几欲让人攀登而又无处登临的诱惑和威仪。有一次,学校组织植树,我们登上这座石山的南面侧峰,夕阳西下,俯瞰山下河流泛着金光如玉带缠绕,对面高山耸峙,顿时有了江山如画的豪情。
多年以后,当我再次听到《英雄的黎明》这首曲子时,惊奇的发现,当初在白塔中学就学时每天清晨便是在这首叫醒曲中苏醒,再开始每一天的学习生活的。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英雄的黎明》曲调又把思念的野马带回了二十多年前的青葱岁月,音符依稀在白塔中学的大喇叭中飘出,在四围的群山中回响飘扬,内心再次受到曲子壮阔嘹远的震荡。
雪僧作于2016年10月
雪僧,陕西镇安米粮人,做过政工、记者、编辑,现供职于省政协各界导报社。相信文学是社会最后的良知,所以对文学作品的品读一直一往情深。
《嘉年华时光》
“一人一城一故事”有奖征文
2016年10月起,《嘉年华时光》公众号面向全国有奖征集“一人一城一故事”。
一、征集主题:面向全国所有写作爱好者,以“一人一城一故事”为主题,将你的故事以文章形式写出来,友情、亲情、爱情、亲子、人生、职场、倾诉等,字数控制在2000字左右为宜,所有来稿将在原创文学公众号“嘉年华时光”择优发表。经作者授权,“嘉年华时光”公众号也会帮助投稿者向更多媒体投稿传播。
二、评奖办法:文章一经修改发布,我们会在当月月底,结合文章的阅读、评论量、点赞量等,为综合数据前3名的的文章作者,额外支付30元~80元的奖金。综合数据第一名的作者,再奖励胡锋先生书法作品一幅(邮寄送达)。超过10000+阅读量,额外加奖80元。
三、投稿须关注微信公众号“嘉年华时光”( slycniegl)”;主编微信:408440374(嘉年华)。
四、请将你和这座城市的故事编辑好,务必写清楚文章标题、作者姓名,附作者简介、个人照片,以Word打包文档的形式,通过邮件发送至邮箱:408440374@qq.com。邮件主题名为《***在**城市的故事》。
五、来稿文末必须附有作者联系方式(地址、微信号、手机等),以便联系和发放奖金。原创首发故事优先采用;已在纸媒发表作品择优发布。
六、本启事从即日起到2016年12月31日止。
七、特别欢迎有识机构或个人冠名、赞助,支持征稿、特约发布品牌故事。
投稿邮箱:408440374@qq.com
主编微信:408440374(嘉年华)
关注原创公众号,请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关注方式
★长按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免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