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霖灿,读画——

断断续续用 3 个月的时间,翻阅完了李霖灿先生的《中国美术史》。不知怎的,王维的宁静诗句,便浮现于心中。诗里的境界含蓄绵劲,我觉得很像李先生的人生境界和文字境界。

李霖灿一生最为人道的,是他在 1958 年从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右下角,发现了范宽的签名。历代经眼此画知名如董其昌,也未曾发现。读书不具只眼,空费古人功夫,精妙处自有会心人。

北宋 · 范宽《溪山行旅图》

李先生自述一生经历简单,前半玉龙观雪,后半故宫读画,却因了一个乱离动荡的年代,而显得格外沧桑。

在这样的背景底下,能从容静谧地从事自己挚爱的事业,或者说能把职业与兴趣完美地协调到一起,那实在是最难得的境界。也正是这种简单与专注,成就了李先生这部著作的美丽。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局部)

在《王羲之和中国书法》一章里,先生以极精简极细腻的笔触,描摹自晋代至民国的书法历程,并一语道著书法的精义:“连最抽象的意识,书法都能曲予传达,如龙飞凤舞的运动感,庄严方正的立体感,轻云蔽月之缥缈感,落拓不羁的豪放感,都能得心应手,无不曲尽其情,有最空灵之表现。”

李先生的文字,也像极了这段论述,无不曲尽其情地,说出了对书法最体贴的眷顾之心。

南宋 · 马远 《华灯侍宴图》

李先生的文字,少概述,多精醇本色的细致描摹。用他的话说,“这是由于我是西湖艺专的学生,对绘画有入门之功。而且还由此形成了另一种特色,那就是以画论画,在文字议论之间,以画迹为主,不只空谈理论或什么主义之类。”

所以读李先生的这本书,最能感受到一位绝顶高手,谈笑间挥洒自如的俊朗神情。

南宋 · 林椿 《果熟来禽图页》

比如在《中国的花鸟画》(下)中,说题跋对于画作的的重要意义:“题跋正是图画的第三度空间。同样一幅果菜,一经品题,或牢骚满腹,或精彩绝伦,或严如秋霜,或美如春华,悲不可抑,乐不可支,都在作家大笔一挥之间。造化在手,喜乐由人,无适而不可也,不亦奇乎?”

南宋 · 林椿 《果熟来禽图页》 (局部)

在《敦煌的艺术宝藏》里,他指出宗教造像,对信仰形成的作用:“敦煌的这尊佛像,真把睡的神态表现得入木三分。谁曾见识过这样甜美酣沉的睡姿?可以照见是一念不染百虑俱空,安详慈悲,令人顿生瞻拜皈依之心。一坯土,一点色而已,一经艺术家塑造,居然有了呼吸,有了灵魂。”

《榆林三窟西壁壁画》

凡此种种,都是举重若轻的信手点染,却不得不对李先生文情俱胜的内行人语,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篇小文的开头提到王维的诗句,写到这里忽然又想到,王维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在水墨晕染中烘托出一片明山秀水;而李霖灿先生同样的既是画家,更是诗人,他的画作不需泼墨,诗句不用吟诵,他的一颗诗心,是在虔诚地讲述古代艺术之美的话语里,最本真地呈现。

——————————

来源:美在高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