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 | 画面石鉴赏中的“空间”问题
图1 亭廊
在赏石活动中,造型石与画面石空间感截然不同。造型石的空间关系是开放的,直接融入环境,是直观的。而画面石的空间关系是封闭的,画面内部图纹构成的空间感被阻断在卵圆石型内,如画有框,鉴赏需要借助空间想象能力。
本来,在艺术品创作与欣赏中,很少提及空间问题,因为空间对于艺术品它不是问题。但画面石鉴赏不同,画面石鉴赏不解决空间感问题,便很难在赏石活动中获得艺术美感。
图2 幽径
当我们举起手机拍下一幅风景时,你发现了什么?原来近的景物处在画面的最下方,由近及远的景物依次向上方分布(把垂下的树枝放在上方作前景例外)。这是画面要素空间位置的基本关系,但几乎一看就明白,没有欣赏障碍。如附图1、附图2。
有空间关系的画面石。是由二维的图案表现远近距离、前后关系的空间变化,画面的意境由此展开,给人以画面的延伸想象余地。
由于天然画面石构图元素的色调变化,受岩石自然因素局限,其分辨度不如绘画、照片那么清晰分明,这是画面石的自然资源特性决定的。这就需要对画面要素的结构关系是否具有空间秩序进行辨析,因此要求欣赏者具备一定的绘画欣赏思维、与空间想象能力。从画面整体的内在联系着眼,去分辨画面的空间结构合理性。如图3“蜗庐”,这样的画面如摄影构图,平铺直叙,基本没有难度。
图3 蜗庐
没有绘画欣赏思维与空间想象力,不仅找不到该类画面欣赏的切入点,眼前是一片不明究里的花纹,还会由此对有空间感的画面石持排斥态度,错过这份大自然珍贵的恩赐而不自知。
从不少人的画面石藏品中,只能看到简单、直白的符号化图形,很难看到有意境的画面,就是一种具体的反映。但熟悉画面石鉴赏的人,还是很容易分辨出前后两类画面石的典型区别,在赏石中合理发挥想象。
图4 银妆素裹
如图4“银妆素裹”,画面入眼的基本是线条,上竖下横。要将竖线条的发散形态与背景色结合,辅以空间想象,才能得到树冠上满是白雪,树杆后面是幽深林阴的感受。
同样是这枚意境优美、表现独特的石头,有人就将其看作意象人物,而这样表现的人物画面石,就平庸而常见了。
画面石的所谓意境,便是由它的空间感所联想而产生。没有对空间感的认知,在画画石上便很难体会到有意境。
图5 《具区林屋图》
以前有些石友,看画面石总是强调图案上部要留多少天空,上部没有留天空的画面便没有空间,一时被当成看画面石的准则。其实,这属于画面布局留白问题,是对画面景物位置的比例分配。画面仍是二维平面表现,而不是三维立体的真正空间。
在现实中,我们看景物,通常处在与景物相对的某一位置上,或平视、或仰视、或俯视。同一景物不同的视角,所得到的視野、效果也不同,这就是绘画中产生平远、高远、深远的原理。画面石中的景物分布,不仅有上下左右关系,还有远近距离关系,才能感受到画面的空间感。
图6 溪山雪霁图
古人早就创造出把空间放在满密的图案中来表现的方法,如元代王蒙的《具区林屋图》(图5,现藏台北故宫)。画面中岩壑幽深,宛蜒而入,巉崖峭壁,层叠直上,山道隐没,林屋偶露,其中的空间场景,宽广得很。类似画面结构的图案在画面石上偶有呈现,人们在实践中往往便忽略了这种欣赏角度。长江石《溪山雪霁》(图6)略有相似空间处理手法。
图7 《古木寒泉图》
又如文征明《古木寒泉图》(图7,现藏台北故宫),画面大篇幅古松置为前景,只在右边很窄的空隙处,画了一条占比很小的竖向瀑布。却把观赏者的思维,由巨大的松树间空隙引到深远处。画面看似仄窄,而近松远瀑都构成一个深远的空间。它的空间处理手法,我们看不到空间留白,更与我们强调的上部留空截然不同,却有真切的空间感,更具艺术张力。长江石《寒林春水》(图8)的空间特征大致相同,树有前后,潭在林中,并不处于同一空间位置。
这类情形属于国画处理空间问题的手法,透视关系不那么严谨,只要能诱发人产生空间想象即可,是与西画透视法则的明显区别之处。
图8《寒林春水》
现代绘画的空间处理亦是艺术创新重点,往往选择独特的视角,以独到的思维构思创作。例如,石鲁是现代山水画大家,他的山水画空间特点就与众不同。如他的《挥汗写华山》(图9),只画面华山主路矗起部分,上下左右四周留白,仅上部天空为真的空,左右及下部留白则是省略掉的山谷,其间包含丰富的信息,由观者从想象中补充,空间其实很大。長江石“大岳雄峙”(图10,陈勇 藏石)颇似石鲁山水画构图,矗起的山岩皴法又如黄宾虹老辣的笔墨。其间左边竖向的云气,下边与右边横向的云气,把山的空间气势烘托得更加壮观。但欣赏此石所需的审美积淀与空间想象力要求更高。
图9《挥汗写华山》
附图10《大岳雄峙》
但是,有很多画面石图案的画面要素没有远近关系,比如文字,比如符号、抽象画、装饰纹等。画面要素始终呈现为二维关系。这类画面石以图案化为主,视觉上比较直观,不需空间联想,只关注画面要素的二维关系。这类画面的美感表现在图形变化、秩序韵律、色调质感等方面。
以上画面石空间表现例证,仅管窥一斑,实践中画面石的空间表现,出自天机,唯不拘成法,俯拾万象,胸有丘壑,善师造化。
画面石空间感的意义,为观石卧游提供精神栖息之所。《长物志》有云:“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以画面石的丰富变化,结合自然景观与绘画艺术,来理解其空间关系,常有许多意外惊喜。故画面石空间感关键在一个“活”字,“活”即让人能走进画面,优游自适,怡然无碍。不“活”则让人难以入境,不“活”则欣赏价值不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