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唐以前治疗历史
中医是一种存在年代久远的治病学说,传扬至今,对很多疑难病症有独到的认识和研究。在形成与探究过程中曾遭到不少人怀疑和诋毁,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医治病疗效是受到举世承认的。
1
中医是一种存在年代久远的治病学说,传扬至今,对很多疑难病症有独到的认识和研究。在形成与探究过程中曾遭到不少人怀疑和诋毁,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医治病疗效是受到举世承认的。西医传至我国时间非短,到如今,也治疗过很多国学所认为难以疗愈的疾病,对于推动中医学的发展也做过重大贡献。糖尿病在西医学上被认为病因复杂,不同类型的病种病因上有些许差异,总体上与患者免疫分泌系统和环境等上面所出现问题有关联,目前西医界认为该病尚无治愈的可能。糖尿病在中医上也属于疑难杂症,虽然不少医学大家对此病做过深入探究,在相关著作里也有不少论述,但是终究还是在疑难病症上面徘徊。
2
糖尿病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中医学上认为出现的病因病机也是较为复杂的,在唐朝以前的历史长河里出现过很多杰出医家,有关理论著作和临床医疗学著作对该病形成与发展作过深度阐述。首先是《黄帝内经》,作为一本中医学集大成理论著作,对消渴病的来龙去脉和疾病发展有过简单而朴素的认识。首先是消渴病病名,著作里就明确的定义为“消渴”;其次是消渴病病因病机认识,《内经》认为:“食甘美肥多也”,并分析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如果其气上逆就会出现“消渴”;最后是症状分析,《内经》里述道:“善消水谷而多饮”、“肌肉消瘦”等与患者临床病情十分贴切。
3
时间推移到汉张仲景年代,对于消渴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专著《金匮要略》在病因病机基础上提出了方药治法,需要提出的是里面白虎加人参汤、肾气丸是最早治疗记载治疗消渴病的有效方剂,开创性的治疗治法为以后“三消”辨证治疗奠定了基础。对于消渴病中出现的“小便不利淋病”也独创性地列出了有效方剂,如“喝欲饮水,水人则吐,五苓散主之”“喝欲饮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等等。
4
公元610年正处于另一个封建大一统朝代,在中医病因病状认识上产生重要贡献的《诸病源候论》继承总结历代医家疾病学说,对“消渴”一病作出八条认识。第一条是讲消渴候,是八条之首篇,也是八条论述之中心,阐述了消渴的病因病机、诊法、预后和养生导引法等,其中“诊其脉,数大者生,细小浮者死。又沉小者生,实牢大者死。”对临床诊断疾病及预后具有指导意义。“数大者生,细小浮者死”是根据脉象判断正邪盛衰,推测病情发展预后,当然须要四诊合参,有必要可进行血糖监测和糖耐量试验等等,为患者阶段性治疗指明方向。
5
至公元752年,唐朝王焘著《外台秘要》,是书搜集总结了唐朝以前多部方药著作,其中关于消渴病治疗就涉及到十七首方子。在书里面,讲到了消渴病患者所禁者有三:饮酒、房事和咸食面,并且还述说了消渴病并发症最为严重的是患者大骨节间出现痈疽,如不及时消除,可危及生命。因此,十分强调大痈的治疗,附上了一首方药,命名为麦门冬丸,具体配伍情况为:麦门冬(八分去心) 茯苓(八分坚白者) 黄连(八分) 石膏(八分碎) 葳蕤(八分) 人参(六分) 龙胆(六分) 黄芩(六分) 升麻(四分) 栝蒌(十分) 枳实(五分炙)生姜屑(十分) 地骨皮(六分) 茅根(切一升) 粟米(三合) 上十五味以水六升。煮茅根及粟米令烂。余十三味捣末。蜜和丸如梧子。以前茅根粟米汁作饮。服十丸。日二。若渴则与此饮至足。大麻亦得。忌猪肉酢物。
总结
可见中医学上很早就认识到了糖尿病发病与患者平素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联,并且根据发病阶段提出自己独到的治疗见解,对于糖尿病的预防、治疗及病后摄理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世界糖尿病治疗史上的功绩不可被埋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