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知识丨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大人”

每天读国学 01-14 17:19

“大人”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一个称呼,一般认为,“大人”即是指位高权重之人,然而在中国古代,“大人”一词的语义远不局限于此。

最早对“大人”一词做出考证的是宋代庄绰(参见《鸡肋编》)。在考据学大兴的清代,亦有诸多学者对“大人”的多种语义发生兴趣,其中考证最为详尽者当属赵翼。

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中,依据详实的正史资料,指出“大人”一词的外延存在着不断扩散的趋势,或指贵为“人中之龙”的天子(如汉朝司马相如《大人赋》所言),或指官场之显贵(主要是唐以前,但并非当面相呼),或指父母、伯叔等长辈(在汉唐以降的正史中多所见及)。而“大人”一词作为对有权位之人的当面尊称,则肇始于元明,而泛滥于有清。

清人赵翼曾注意到,在中国古代经义之中,“大人”一词源远流长,且一般皆以“德位兼言”。换言之,对于“大人”而言,“位”与“德”二者不可或缺。在《周易》一书中,“大人”一词频频出现,一般与“小人”“君子”对称。与小人相对,言其“有德”;与君子相对,则言其“有位”。

《庄子》曰“大人者,圣人不足以当之”,这是说圣人仅有“德”但无“势”,不能称其为大人,这与慎到所说“尧舜若无势不能治”是同一个道理。孔子亦有“君子三畏”之说,即“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显然,在孔子看来,“德位兼备”的大人是介于天命与圣人之间的。

那么,何谓大人所应具备的“德”呢?尽管历代士贤的解释见仁见智,但一个共通的观点认为:不能摒弃一己之私而胸图天下、心虑万世者,不能成其为大人。

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虽说此处“大人”一词主要是针对“权位”而言,但孟子在此明确表达了耻于做这种只在乎个人声色之娱的“大人”,其所高扬的是“利人济物”的为官之志。孟子“内圣而外王”的“大人”志向,为后世仁人志士所继承和高扬。

自明以来,世俗之人渐渐忽略对大人“德行”方面的要求,而关于其“权位”的一面则愈来愈被彰显。面对这一状况,明末以来的一些文人曾试图回归“大人”的原旨,强调“大人”本应具备的“德性”。

明末一心以天下为己任的顾炎武,批评当时“南方士大夫晚年多好学佛,北方士大夫晚年多好学仙”时,便竭力主张应像“古之大人”,积极入世而胸怀天下,不应独善其身,有负世人所望。在顾炎武看来,“古之大人”之德即在于“以斯道觉斯民,成己以成物”(《日知录》卷十七)。

晚清魏源认为,“但明己性,无救于世”的人,“不可为大人,可为一职官,不可为天下官”。晚清储大文认为,大人应具备“容物爱物”之德,他以宋代寇准、范仲淹、欧阳修三位贤相为例,论证“培护人才、荐延士类”即为大人“容物爱物”之本。在储大文看来,“大人之德”的表现之一,即能做到不以一己之好恶,真诚提携和爱护人才,其背后所隐含的还是“以天下为旨归”的理想。

清末朱琦指出,一旦“身为大人”,就不应贪慕“谨厚、廉静、退让”等虚名。他目睹“近世所号为公卿之贤者”,要么担心因“作天下久远之计”而招致众人之怨,要么担心因进谏使君主畏忌而最终导致不能“久于其位”,于是作“谨厚、廉静、退让”等状,如此既可“安坐无患”,又能确保美名。

对此,朱氏认为,这些只图虚名而并无事功的高官们,实际上不配被称为大人。朱氏对“大人”所抱有的理想是:“经国家、安社稷”,应有刚毅不屈的气节,能使君主有所畏忌;应有深远的谋略和见识,能为天下百姓作久远之计;至于个人身家,则无暇顾及。唯有达到上述要求,方堪称“大人”(《皇朝经世文续编》卷二十三,吏政)。

清末马福安专作《大人论》上下两篇,论述大人之要义和旨归。马氏认为:大人之所以为大人,不是凭借爵位而是依据德行,不以名而以实。在马氏看来,大人之志“非一身一家之私计,而怀天下之图;其事非苟且目前之为,而有百年万世之虑。夫如是,乃为并三才、立人极之‘大人’,而非一乡一国之士,并非服黼黻被衮冕徒窃高位以震燿世俗者”。

显然,在古代士贤看来,“大人”是对为官者的高标准要求:他不独具权位,且应具美德,首先应有胸怀天下、心虑百世的情怀,须有培护人才、荐延士类的雅量,还须有利人济物、有救于世的事功。

(0)

相关推荐

  • 淳安文献:余国祯《点易支言》下

    秉烛斋点易支言卷之下 恒言皆易理 凡人情,或幸灾则必曰痛快,是噬人之痛以为快也.或虑危则必曰利害,是明知其害而觊利也.以一念之喜怒,遂撄二气之权衡,而不知福倚祸伏,并至互旋之微几,早已提呼于言下矣,奈 ...

  •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君子的操守,从修养自身开始,进而使天下太平. 赏析 这是孟子讲修身重要性的一句话. 孟子说:君子的语言,看上去很平凡但都蕴含深义:君子的操守,要从修身开始,进而 ...

  • 《国学经典语录名句》修身养性治国

    爱国 奉公 诚信 和谐 孝亲 修身 处世 自省 劝学 惜时 自强 明志 仁义 治世 从善 知耻 勤俭 气节 勇气 务实 求新 审势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

  • 经典励志的内涵的句子

    经典励志的内涵的句子

  • ​什么是真正的至高无上的[为无为而无不为][道法自然!]<中庸>:大哉圣人之道,发育万物峻极于天,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 ...

  • 《中庸》注释(七)

    [原文]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译文] 孔子说:"道 ...

  • 长知识丨​很多人都不知道,配电箱上其实有一个“生命安全键”!

    配电箱上的生命安全键有什么作用?当然是保护安全的.这个按钮(T)是配电箱里的漏电保护,它的作用就是检测我们家zhuan里是否发生漏电现象,如果发生漏电的话,配电箱就会自动断电,俗称跳闸. 如果仔细观察 ...

  • 长知识丨古代人是如何养老的

    几千年来以农业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在养老方面除了家庭养老,还有各类养老机构,以及各种针对困难家庭的特殊照顾. 百姓依赖家庭养老 在古代,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政府官员,都没有养老保险等"五险 ...

  • 长知识丨古人的名字

    古人有名又有字,有的还有号.了解古人运用名字的知识,对读懂古书有一些帮助,可以减少一些误解. <礼记·檀弓>说:"幼名,冠字."古时婴儿出生三个月后,由父亲命名.男子二 ...

  • 长知识丨孔子为什么叫孔夫子

    夫子,在古代多是对男子的尊称,也多用来称呼学者.老师.孔子一生致力于教育,<论语>即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所编纂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的学生弟子多称呼孔子为夫子. 例如,<论语· ...

  • 长知识丨霓裳羽衣到底长什么样子

    每天读国学 02-10 09:53 唐朝出现过一套服装--霓裳羽衣,与之相应的,唐玄宗创作了音乐<霓裳羽衣曲>,杨贵妃创作了舞蹈<霓裳羽衣舞>,而大诗人白居易则创作了<霓 ...

  • 长知识丨古人的坐姿与礼节

    大道知行 2021-05-31 10:06 仇英<兰亭雅集图> 坐姿与礼节有一定关系,所以古人对坐姿比较讲究.席地而坐大致有三种.一是"趺坐",即双足交迭,盘腿而坐:二 ...

  • 长知识丨古人如何防止骗子行骗

    图片来自于网络 01 古代骗子骗学生常用哪种骗术?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补骗子十二则"条中,有一则温郡某太守被骗的故事,就是典型的冒官行骗:蒋中丞代表朝廷到浙江巡视, ...

  • 长知识丨什么是汗青?

    公元1276年,元军攻打南宋,兵临南宋的都城临安. 朝廷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到元军大营与元军谈判,文天祥被扣留.后文天祥逃脱,继续坚持抗元,最后在今广东海丰附近的五坡岭兵败被俘. 抓住文天祥的是元朝大 ...

  • 长知识丨关于“知县”的由来

    河南密县县衙 县是中国古代自秦朝以来最基层的行政单位,一县之长自然成为最基层的行政官员.经常看古装历史剧的朋友们会发现,这个职务有时称县令,有时称知县.那么问题来了,这两种称呼有区别吗?根据笔者学习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