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建都过程及其对长安的建设
唐朝的开国之君李渊为隋朝重臣,任太原留守兼晋阳宫监。晋阳是河东军事重镇,兵源充足。当炀帝失势、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际,河北的窦建德、江淮的杜伏威、洛阳的王世充和北方日益强大起来的突厥,形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关中地区虽有隋的杨侑,但实力空虚。
李渊这时在其心腹支持下,从晋阳起兵,利用农民起义的首领及隋之旧臣在中原冲突之机,先设法稳住北面的突厥,乘机西进,顺利攻取长安。为争取当地支持,拥立杨侑为帝。当得知炀帝于武德元年(公元618年)三月被杀,遂于五月逼杨侑退位,自己当了皇帝,改国号为唐,定都长安。经过东征西讨,消灭了各地独立政权,唐遂于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统一全国。
当时李渊选取长安及关中地区作为其首都与基地是当时形势与历史条件所决定的。从历史上看,关中也是秦、汉与隋统一全国的奠基之地,是西汉王朝抵抗匈奴,开辟河西、河套,打通西域的基地。
然而,当李渊定都长安并消灭群雄割据之时,北方兴起的突厥,却乘唐在长安脚跟尚未站稳之际,于武德四年至五年、七年至八年先后两度举兵入寇,攻雁门,围并州,袭太原,使唐损兵折将,自己则饱掠而归。当其大军深入长城、震动京师之时,李渊提出迁都避敌,要迁都樊、邓。在秦王李世民提出异议后乃止。太宗即位之时,突厥又以20万精骑直逼关中,前锋攻破武功,京师戒严。太宗以疑兵计,始化险为夷,逼其于渭河便桥“刑白马设盟”而退兵。
唐为了永保京师安全,之后采取北击突厥、西征吐谷浑、和亲吐蕃、打通西域的策略,使唐的疆土与影响广为扩大,唐成为继汉以后统一全国的又一个中央王朝。不过,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其国力严重受损,从此一蹶不振。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