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满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疼
痛
因为爱,所以恒久;
因为好,所以传递。
指
南
1、痞满表现为患者自觉胃脘部痞塞不通、胸膈满闷不舒,外无胀急之形、触之濡软、按之不痛。痞满的发生多数由胃肠本身的病变引起,部分可由其他系统的病变引起,在临床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常见引起痞满的疾病有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下垂、慢性胆囊炎等。
2、2 临床特点
2. 1 概述
痞满以患者自觉胃脘部痞塞不通、胸膈满闷不舒,外无胀急之形、触之濡软、按之不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病的发生率尚不明确,但为消化系统疾病门诊的常见病证。引起痞满的常见疾病有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下垂、慢性胆囊炎等。尽管上述疾病易引起痞满症状,但痞满症状并不是上述疾病的必然表现,在上述疾病的诊断中也缺乏特异性。引起痞满常见的病因有外邪内陷、食滞难化、情志失调、痰气壅塞、脾胃虚弱等。从中医学角度而言,痞满的病机可归结为中焦气机壅滞,升降失常。属实者为实邪内阻,如外邪由表入里,食滞中阻,痰湿内郁,气机郁滞,影响中焦气机升降; 属虚者为脾胃虚弱,气机不运,升降无力。该病病位在胃脘,与肝、脾密切相关。
2. 2 理化检查
对于痞满而言,明确原发病具有重要的意义。常见的检查包括: 1) 内镜检查: 是痞满最重要的检查之一,有助于鉴别功能性和器质性消化系统疾病。2) X 线钡餐造影: 有助于明确胃下垂的诊断。3) B 超检查: 有助于诊断肝、胆、胰、脾等器官疾病引起的痞满。4) 病理检查: 有助于明确慢性胃炎的病理类型。
3. 1 中医诊断
3. 1. 1 中医病名诊断 痞满是患者自觉心下 (胃脘部) 痞塞不通、胸膈满闷不舒,外无胀急之形、触之濡软、按之不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3. 1. 2 中医证候诊断
1) 常见证候分型。确定常见证候为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痰湿内阻证、饮食积滞证、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寒热错杂证。上述证候可单独出现,也可相兼出现,临床应在辨别单一证候的基础上辨别相兼证候。常见的相兼证候有脾虚气滞、水热互结、瘀阻胃络等,同时随着病情的发展变化证候也呈现动态变化,临床需认真甄别。
2) 证候诊断标准。证候诊断参照相关文献研究、相关疾病的专业指南如 《慢性胃炎诊疗指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 《中药新药临床指导原则》及各层次中医学教材的标准等综合讨论拟定。
(1) 肝胃不和证: 胸脘痞满,胁腹作胀,郁郁寡欢或心烦易怒,时作太息,嗳气,纳差,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或弦数。(2) 脾胃湿热证:胃脘痞满,口干不欲饮,口苦,食少纳呆,恶心欲呕,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爽,小便短黄,舌质
红、舌苔黄腻,脉滑数。(3) 痰湿内阻证: 胸脘痞塞,满闷不舒,恶心欲吐,痰多或咯出不爽,口淡不渴或泛吐清涎,头重如裹,四肢倦怠,舌质淡红、苔浊厚腻,脉滑或弦滑。(4) 饮食积滞证:进食后胸脘满闷,痞塞不舒,嗳腐吞酸,不思饮食,或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中宿食积滞,舌质淡红、舌苔厚腻,脉滑。(5) 脾胃虚弱证: 胸脘痞满不舒,病情时重时轻,饥不欲食,喜热喜按,倦怠懒言,气短乏力,大便溏稀,舌质淡、舌体胖大或兼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或虚大无力。(6)胃阴不足证: 胃脘痞满、灼热,嘈杂干呕,似饥不欲食,口燥咽干,手足心热,大便干结,舌质红、苔少或光红无苔少津,脉细数。(7) 寒热错杂证:心下痞满,按之柔软不痛,呕恶欲吐,口渴心烦,脘腹不适,肠鸣下利,舌质淡红、舌苔白或黄腻,脉沉弦。
3) 辨证的问诊要素。问诊是中医四诊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痞满的证型判别有重要的意义,下列问题可能会对证候的甄别起到一定的简化作用。(1) 主症的性质: 胃脘痞满连及两胁者多属气滞; 喜温喜按者多属虚证; 胃中灼热者多属热证; 伴嗳腐吞酸、呕吐宿食者多属食积; 伴呕吐痰涎者多属湿阻。(2) 症状的诱发、加重和缓解因素: 由情志因素引起的病位多在肝胃; 拒按者多属实证; 劳累诱发或加重者多属虚证; 饮食后诱发,嗳腐吞酸者多属食滞。(3) 病程的长短: 病程短,病势急迫者多属实证; 病程较长者多为虚证或虚实夹杂证。(4) 整体精神状态与体力: 平素精神倦怠,体力不足者多属虚证; 畏寒,手足不温者多属寒证; 肢体困倦感明显者多属湿困; 五心烦热者多属阴虚。(5) 食欲、饮食喜好: 食欲不振,口淡乏味者多属虚证、寒证; 喜热食者多属寒证; 喜冷食者多属热证。(6) 大便的质地、色泽、气味、频次: 大便溏薄者多属虚证; 完谷不化者多属虚寒
证; 大便干者多属实热或阴虚; 大便不畅者多属气滞; 大便有黏液且气味臭秽者多属湿热证。通过询问上述问题,收集临床辨证信息,并结合其他诊疗方法,综合判断患者的证候类型。
3. 2 西医诊断
痞满需要明确原发病因。对于原发病的检查主要考虑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下垂、胃癌、慢性胆囊炎及部分其他疾病等。在痞满的诊断过程中,可根据报警症状的有无来决定检查的缓急主次,尽量避免贻误重要器质性疾病的诊断。
3. 2. 1 报警症状 痞满患者伴有长期发热、贫血、消瘦、大便发黑或便血、伴疼痛且疼痛性质突然发生改变等情况时,有必要尽快行内镜或其他相关检
查,明确病因。
3. 2. 2 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
1) 功能性消化不良: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位于上腹部的一个或一组症状,主要包括餐后饱胀和早饱感、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烧灼感等,无生化异常,且不能用器质性、系统性或代谢性疾病等来解释。目前该病可分为两种类型,餐后不适综合征及上腹痛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断采用罗马Ⅳ诊断标准: (1) 符合以下标准中的一项或多项: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
(2) 无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结构性疾病的证据(包括胃镜检查等),必须满足餐后不适或上腹痛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且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 6 个月,近 3 个月符合诊断标准。
2)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部分慢性胃炎患者可表现为非特异性消化不良,如上腹部不适、饱胀、疼痛、食欲不振、嗳气、反酸等,或同时伴有焦虑、抑郁等症状。慢性胃炎的确诊主要依赖于内镜与病理检查,尤以后者的价值更大 (是否伴有 Hp 感染、活动性炎症、萎缩或肠化生)。对慢性胃炎的诊断应尽可能地明确病因,特殊类型胃炎的内镜诊断必须结合病因和病理。
3) 胃下垂: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角切迹低于髂嵴连线的病证。轻度胃下垂患者多无明显症状,中度以上胃下垂患者则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部饱胀感,食后尤甚,伴嗳气、厌食、便秘、腹痛等症状。胃下垂的诊断主要依赖于 X 线钡餐造影检查,并根据站立位胃角切迹与两侧髂嵴连线的位置分为轻、中、重三度。
4) 胃癌: 胃癌是发生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约半数的早期胃癌患者可无任何症状和体征,部分表现为早饱、纳差,上腹痛及消瘦等症。胃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内镜检查加活组织检查。
5) 其他疾病: 其他可引起痞满的常见疾病有冠心病、糖尿病胃轻瘫、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胆囊炎等,可根据病史、心电图、B 超、腹部 CT或 MRI 等做出诊断。尤其是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时部分患者仅以胃脘痞满为主要症状,临床治疗前一定要注意鉴别。
4 干预与管理
4. 1 干预
痞满的中医干预方法较多,由于专业的不同,可能所采用的方法各有侧重。一般而言,明确痞满的病因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诊断明确后行治疗有利于针对性的用药,并保障医疗安全。痞满的治疗要点有两方面: 一是痞满症状缓解; 二是原发疾病的改善。对于偶然发作、病情较轻、有明确原因 (如生气、饮食不节等) 的痞满,可以采取药膳、按摩等简便方法缓解症状; 对持续发作、病程较长的痞满,在明确病因的前提下,采取汤方、针刺、穴位埋线等方法治疗。对某些疾病如胃癌等引起的痞满,中医药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缓解其痞满的发作。
痞满的中医干预流程见图 1。
图 1 痞满中医干预流程
4. 2 管理
4. 2. 1 药物治疗
1) 辨证论治。药物治疗是中医治疗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正确的辨证是处方的前提。辨证论治就是依据中医基本理论对患者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症状、舌象、脉象进行综合分析判断,确定证候及其病机,选择相应的方药和给药方式
(1) 肝胃不和证
病机: 肝气郁结,横逆犯胃,中焦气机失畅。
治法: 疏肝解郁,和胃降逆。
推荐方药:
①柴胡疏肝散加减 ( 《证治准绳》)。柴胡,川芎,陈皮,香附,枳壳,芍药,甘草等。
②四逆散加减 ( 《伤寒论》)。枳实,柴胡,白芍,甘草等。
③小柴胡汤加减 ( 《伤寒论》)。柴胡,黄芩,
人参,甘草,半夏,生姜,大枣等。
(2) 脾胃湿热证
病机: 湿热蕴胃,气机不利。
治法: 清热化湿,理气和中。
推荐方药:
①连朴饮加减 ( 《霍乱论》)。制厚朴,川连,石菖蒲,制半夏,香豉,焦栀,芦根等。
②三仁汤加减 ( 《温病条辨》)。杏仁,半夏,飞滑石,生薏苡仁,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
等。
(3) 痰湿内阻证
病机: 脾运失常,痰湿内生,壅塞中焦。
治法: 化痰祛湿,理气和胃。
推荐方药:
①二陈汤加减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半夏,橘红,茯苓,炙甘草,生姜,乌梅等。
②平胃散加减 ( 《简要济众方》)。苍术,厚朴,陈皮,炙甘草,生姜,大枣等。
研究显示,分别以二陈汤、平胃散为基础方,随症加减,均可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疗
效优于多潘立酮
(4) 饮食积滞证
病机: 食积伤中,胃失和降。
治法: 消食导滞,和胃降逆。
推荐方药:
①保和丸加减 ( 《丹溪心法》)。神曲,山楂,茯苓,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等。
②枳术丸加减 ( 《脾胃论》)。白术,枳实等。
(5) 脾胃虚弱证
病机: 脾胃虚弱,中焦失运。
治法: 健脾益气,温中和胃。
推荐方药:
①六君子汤加减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陈皮,半夏,茯苓,甘草,人参,白术,大枣,生姜等。
②补中益气汤加减 ( 《内外伤辨惑论》)。黄芪,炙甘草,人参,升麻,柴胡,橘皮,当归,白术等。
(6) 胃阴不足证
病机: 胃阴亏虚,气机不利。
治法: 养阴益胃,疏利气机。
推荐方药: 益胃汤加减 ( 《温病条辨》)。沙参,麦冬,冰糖,细生地,玉竹等。
(7) 寒热错杂证
病机: 寒热互结,气机壅滞。
治法: 辛开苦降,和中消痞。
推荐方药: 半夏泻心汤加减 ( 《伤寒论》)。半夏,黄芩,黄连,干姜,党参,炙甘草,大枣等。
对症治疗
痞满症状的发生可能同时伴有其他临床症状,可在辨证、辨病论治的基础上配合对症治疗,改善
患者生活质量。
胃脘疼痛者可加白芍、乌药、延胡索等; 恶心、嗳气者可加旋覆花、赭石等; 胸闷、胸痛者可加瓜蒌、枳壳、丹参等; 腹胀、便秘者可加枳实、大腹皮、大黄、麻子仁等; 脾虚便溏者可加炒薏苡仁、炮姜炭、炒白术等; 食少纳呆者可加佩兰、神曲、炒谷芽、炒麦芽等; 饥嘈、反酸明显者可加左金丸、乌贼骨、煅瓦楞子、浙贝母等。伴胆汁反流者可在方中酌加茵陈、金钱草、栀子、黄连等清利肝胆湿热; 伴癌前病变者可在复方中加入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或配合使用
活血化瘀类中药丹参、三七、莪术等。
4) 名医经验
名医经验在中医药的学术传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总结名医的临床实践经验有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以下列出部分近现代名医治疗胃痛的经验,供参考使用。
(1) 董建华
[53]
病因病机: 在本病的认识上以 “通降论”为主要指导思想,认为胃在生理上以降为顺、病理上因滞而病,胃气壅滞为基本病机。治则治法: 理气和胃为基本治法,以调理气血为中心,旨在恢复胃的通降功能。
基本处方: 方用加味香苏饮,常用药物有紫苏梗、香附、陈皮、枳壳、大腹皮、香橼皮等。随证加减: 脾虚者加用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等药物; 湿盛者加用佩兰、厚朴、清半夏、茯苓、滑石等药物; 肝郁者加用延胡索、川楝子、柴胡、青皮等药物; 血瘀者加用五灵脂、生蒲黄等药物; 胃阴虚者加用北沙参、麦冬、石斛等。
(2) 徐景藩
[54]
病因病机: 基本病机为脾胃升降失常,认为慢性胃病可分为中虚气滞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三型,重视腹部切诊在脾胃病诊疗中的作用。
治则治法: 中虚气滞证治以调中理气,肝胃不和治以疏肝和胃,胃阴不足证治以养胃理气。
基本处方:
①调中理气汤,药用党参、白术、炙黄芪、山药、茯苓、鸡内金、三棱、当归、甘草、陈皮、木香等。
②疏肝和胃汤,药用柴胡、白芍、枳壳、佛手、橘皮、香附、茜草、红花、鸡内金、炙甘草等。
③养胃理气汤,药用北沙参、麦冬、石斛、百合、玉竹、乌梅、生地黄、山药、绿萼梅、佛手、丹参、牡丹皮、木香等。
随证加减: 肝郁者可加用佛手、绿萼梅、木香等; 阴虚者可加生地黄、山药、玉竹等; 血瘀者加用红花、当归、牡丹皮、三棱等。
(3) 朱良春
[55]
病因病机: 本病病机错综复杂,既有胃失和降、脾胃湿热、胃阴不足之征象,又有脾胃虚寒、脾失健运、或脾不升清、肝气郁滞的证候。大致可分为脾虚夹瘀、阳虚夹湿、阴虚木横三型。
治则治法: 健脾助阳,滋阴平木。
基本处方: 舒胃散: 生黄芪 120g、莪术、党参、淮山药、鸡内金、刺猬皮、生蒲黄、五灵脂、徐长卿、三七各 60g,炮山甲、玉蝴蝶、凤凰衣各45g,甘草 30g。共碾极细末,每服 4g,每日 3 次
饭前服用。
随证加减: 阴虚者加北沙参、麦冬、白芍,偏阳虚则加良姜、荜苃、炒苍术。
(4) 李佃贵
[56]
病因病机: 基本病机为胃失通降,浊邪内停,日久脾失健运,水湿不化,郁而化热,热壅血瘀而成毒,形成 “浊”“毒”内壅之势,浊毒进一步影响脾胃气机升降,气机阻滞则发为痞满。
治则治法: 主要有芳香化浊毒、苦寒解浊毒、畅气散浊毒及通下祛浊毒四种基本治法。
基本处方: 浊重毒轻证采用芳香化浊毒法,以藿香、佩兰、砂仁、豆蔻四药合用以化湿醒脾、消胀除痞。浊轻毒重证采用苦寒解浊毒法,以茵陈、黄芩、黄连、苦参苦寒燥湿。畅气散浊毒法以香附、青皮、柴胡、姜黄 “横行”肝气,枳实、厚朴、木香、槟榔、炒莱菔子 “纵行”胃气。通下祛浊毒法常以当归、川芎、生蒲黄、五灵脂等活血化瘀,全蝎、蜈蚣、穿山甲等通络散结; 大便干结难解、黏滞不爽者,常以芦荟、白芍润肠通便。
随证加减: 阴虚者加当归、白芍、百合、玄参等滋阴养血; 火毒重者加白花蛇舌草、蒲公英、青黛等清热解毒。
(5) 李振华
[57]
病因病机: 肝郁脾虚,中阳不足,胃失和降。
治则治法: 健脾益气,疏肝解郁,和胃降逆。
基本处方: 香砂温中汤: 党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陈皮、半夏、枳壳、木香、砂仁、香附、川芎。全方集疏肝、健脾、和胃、消积、降气等药为一体,通中有补,补中寓行。对于胃黏膜萎缩或伴肠上皮化生者疗效甚佳。
随证加减: 肝火犯胃者可加左金丸,黄连用量宜重; 胃气壅滞者可加丁香、厚朴、乌药等。
5) 药对
苏梗、香附: 具有疏肝和胃、行气消痞的功效,适用于肝胃不和之痞满、胃脘痛等。(董建华经验)瓜蒌、薤白: 具有通阳泄浊以消痞、散结、止痛之功,适用于痞满、胃脘痛、便秘等。(张泽生经验)白术、鸡内金: 具有益胃健脾、消食化积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者。(朱良春经验)秦艽、威灵仙: 具有化湿通络、行气消痞的功效,适用于胃脘痞满伴见舌质暗、苔腻,关节疼痛
等症。(田德禄经验)白术、苍术: 具有健脾益气、燥湿醒脾的功效,二药相须,一补一燥,适用于脾虚湿阻之痞满。(陈家礼经验)
6) 临证要点
对特定的患者来说,痞满的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所得出的证候类型并不一定完全一致,临床处方时宜相互参照,应将病、证、症三方面的情况综合考虑,合理处方。对于辨证分型较为复杂者,可考虑从相对简单的证候要素入手,如病位证素包括胃、脾、肝等,病性证素包括湿、热、气滞、血瘀等,可起到执简驭繁的作用
[58 -59] 。临床效果不明显时,应综合考虑虚实、寒热、气血、升降、病理
产物等辨证要点之间的关系,或结合其他辨证手段如微观辨证,寻找可能的原因,调整处方; 或依据辨证试用同类证候中推荐的其他处方。专病专方治疗是临床常用的另一种处方形式。所用的处方一般药味较多,多个病机兼顾,其机理是在该病的基本病机的基础上,随证、症化裁。常用基本方大都为各证候的推荐方剂。
痞满用药宜平和,在理气、清热、燥湿、化瘀时不宜攻伐太过。使用行气类药物时不宜攻伐太过,以免耗伤正气; 使用滋阴类药物时,注意补中兼通,以防滋腻碍胃; 使用温补类药物时,避免温热太过,燥热伤阴药物在煎煮前宜用水浸泡 20 ~30min,用砂锅煎煮。每日 1 剂,每剂煎煮 2 次,两次药汁混合,分 2 ~3 次服用,服药时间宜根据病情及症状特点选择餐前或餐后服用。
4. 2. 2 针灸治疗
1) 辨证论治
针灸辨证论治的处方
(1) 肝胃不和证: 理气解郁,和胃降逆。取穴: 足三里(ST36)、中脘(CV12)、内关(PC6)、太冲 (LR3)、肝俞 (BL18)。
(2) 邪热内结证: 泄热消痞,和胃开结。取穴: 中脘 (CV12)、内关 (PC6)、期门 (LR14)、内庭 (ST44),针用泻法。
(3) 痰湿内阻证: 除湿化痰,理气宽中。取穴: 中脘 (CV12)、脾俞 (BL20)、丰隆 (ST40)、阴陵泉 (SP9)。
(4) 饮食积滞证: 消食导滞,和胃降逆。取穴: 足 三 里 ( ST36 )、 中 脘 ( CV12 )、 天 枢(ST25)、梁门 (ST21),针用泻法。
(5) 脾胃虚弱证: 益气健脾,调气运中。取穴: 足 三 里 ( ST36 )、 中 脘 ( CV12 )、 脾 俞(BL20)、气海 (CV6),加灸神阙 (CV8)。
(6) 肝胃阴虚证: 柔肝益胃,疏利气机。取穴: 足三里(ST36)、脾俞(BL20)、三阴交 (SP6)、肝俞 (BL18)。
(7) 寒热错杂证: 辛开苦降,和中消痞。取穴: 足三里(ST36)、中脘(CV12)、内庭 (ST44)、三阴交 (SP6)。
2) 辨病论治
(1) 功 能 性 消 化 不 良
[62 -64] : 取 穴: 中 脘(CV12)、足三里(ST36)、内关(PC6)、太冲(LR3)、
胃俞 (BL21)、天枢 (ST25)、脾俞 (BL20)、梁门(ST21)。
(2) 慢性胃炎
[65 -66] : 取穴: 足三里 (ST36)、中脘 (CV12)、内关 (PC6)、脾俞 (BL20)、胃俞· 6 2 5 1 · 中医杂志 2019 年 9 月第 60 卷第 17 期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9,Vol. 60,No. 17(BL21)、三阴交(SP6)、关元(CV4)、梁丘(ST34)。
(3) 胃下垂
[67 -69] : 取穴: 足三里 (ST36)、上脘 (RN13)、中脘 (CV12)、天枢 (ST25)、气海(CV6)、胃俞 (BL21),加灸百会 (GV20)。
3) 对症治疗
气滞血瘀者加血海 (SP10); 气血不足者加脾俞 ( BL20)、胃 俞 ( BL21); 肝 郁 脾 虚 加 内 关(PC6)、合谷 (LI4)、太冲 (LR3); 脾虚痰湿加巨阙 ( CV14)、丰 隆 ( ST40); 寒 热 错 杂 加 行 间(LR2)、内庭 (ST44)、三阴交 (SP6); 肝郁化热
证用泻法,加行间 (LR2)、期门 (LR14)。胃酸过多加公孙 (SP4); 痛甚加梁丘 (ST34);腹胀加天枢 (ST25); 便溏加命门 (GV4); 失眠、焦 虑 加 印 堂( EX-HN3)、百 会 ( GV20)、神 门(HT7)、太冲 (LR3)。
4) 名医经验
陈作霖针刺治疗胃痞: 取穴以中脘 (CV12)、梁门 (ST21)、足三里 (ST36) 为主穴,平补平泻,疏通脾胃之经气,调整脾胃之功能,共奏健脾和胃、化湿消滞之功。灸法治疗胃痞: 针刺中脘 (RN12)、梁门 (ST21)、足三里 (ST36) 等穴位后,加艾绒烧灼,温针1 壮,使局部皮肤温热发红为宜。
5) 临证要点
临证时可以辨病取穴、辨证取穴及对症取穴三者相互参照,拟定方案。以毫针为主,可单独应用,也可配合艾灸、电针、火针等使用。温针操作: 器具为毫针、艾条 (切成段); 操作方法 (以足三里为例): 选定穴位,常规皮肤消毒,以毫针
直刺足三里 ST36 1 ~1. 5 寸,然后点燃艾条段,插在针柄上。针柄下端可垫一纸片,以防烫伤。疗程: 7 天为 1 个疗程,1 到 2 个疗程。
4. 2. 3 穴位埋线治疗
穴位埋线治疗的处方根据采取穴位埋线方法治疗胃脘痛的临床文献 [70 -72] 整理而来,推荐强度定
为 C,证据级别定为Ⅳ级。
1) 主穴: 中脘 (CV12)、胃俞 (BL21)、足三里 (ST36)、三阴交 (SP6)、脾俞 (BL20)、关元(CV4)、肝俞 (BL18)、阿是穴等。
2) 配穴: 脾胃虚弱证加阴陵泉 (SP9)、气海(CV6); 肝 胃 不 和 证 加 肝 俞 ( BL18)、期 门(LR14); 痰 湿 内 阻 证 加 丰 隆 (ST40)、阴 陵 泉(SP9); 脾 胃 湿 热 证 加 丰 隆 (ST40)、三 焦 俞(BL22); 胃 络 瘀 血 证 加 脾 俞 BL20)、膈 俞(BL17)、血 海 (SP10); 胃 阴 不 足 证 加 三 阴 交(SP6)。
3) 器具: 埋植用羊肠线: 00 号铬制羊肠线,存放于 75% 酒精内浸泡备用。其他器材: 2. 5% 碘酒、75%酒精、2%利多卡因、5ml 一次性注射器、6 号一次性注射针头、胶布、血管钳、剪刀、消毒纱布、腰盘、医用手套、无菌敷料等。4) 操作: 先将埋线针具备齐,并严格消毒,在埋线穴位作好标记,然后用 2. 5% 的碘酒消毒,75%的酒精脱碘。医者洗手,消毒,在标记处用利多卡因做皮内麻醉,使成 1cm 左右的局麻皮丘。镊取一段约 0. 8 ~1cm 己消毒好的羊肠线,放置于腰椎穿刺针套管的前端,从针尾插入尖端己磨平的针芯。医者左手拇食指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快速穿入皮肤,腰部及背部穴位在局部下方向上平刺,下肢穴位直刺,刺到所需深度,当出现针感后,边推针芯,边退针管,将羊肠线埋植于穴位皮下组织或肌层内,线头不得外露,消毒针孔,外敷无菌敷料,胶布固定 24h。
5) 疗程: 每周治疗 1 次,共治疗 10 次。
4. 2. 4 推拿治疗
推拿方案的制定根据相关临床文献整理而来,
1) 指压法
: 取穴: 足三里 (ST36)、脾俞 (BL20)、胃俞 (BL21)、中脘 (CV12)、内关(PC6)、章门 (LR13),双侧同取。配穴: 伴恶心者加内 关 (PC6); 伴 腹 胀 配 天 枢 (ST25)、腹 结(SP14)。
操作手法: 嘱患者取平卧位,完全放松,调整呼吸。用大拇指指腹或肘尖点按穴位,并逐渐加压,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并作均匀回旋揉动,每穴施术3min。
2) 按摩法
[75 -76] : 取穴: 章门 (LR13)、期门(LR14)、肝 俞 ( BL18)、脾 俞 ( BL20)、胃 俞(BL21)、三焦俞 (BL22)、大肠俞 (BL25),若背部在压痛区,以按摩压痛区为主。
操作手法: 手法采取按揉为主,用大鱼际、掌根或前臂着力于穴位或痛区,以腕关节转动回旋来带动前臂进行操作。开始宜轻揉手法,待患者适应后逐渐加力,频率80 ~100 次/min,每日 1 次,20 次为 1 个疗程。
4. 2. 5 调摄护理
饮食因素在痞满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进食生冷辛辣食物是其发生的重要因素。痞满患者应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日定时、定量进餐,避免过食辛辣、热烫、油腻及坚硬难以消化的食物,戒烟戒酒,避免服用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人们对不同食物的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需要临床医生提醒患者注意观察适合自己的饮食谱。
心理因素为痞满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痞满患者应保持心情愉悦舒畅,避免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必要时可咨询心理医生,寻求专业治疗; 加强对痞满患者的心理疏导对缓解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痞满患者应当避免长期过度劳累; 在冬春季节尤需注意生活调摄; 宜经常锻炼,但应避免餐后立刻运动,以免增加胃肠负担; 传统的中医保健功法如八段锦、太极拳等对调整胃肠功能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