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银翘散,荡平荨麻疹!这张医案,我时常温习,今天分享给你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方剂学》、《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许多人说,文老师,从文章可以看出来,你是一个博学的人。

其实,我是一个笨人。

因为天资驽钝,我缺少那么一点灵动的、创造性的思维。所以,我只能机械地模仿别人,看看人家是怎么辩证开方的。

人家的经验,我照猫画虎。画着画着,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这可能是我这样的笨人,唯一可行的从业之路吧。

现在,我要给你说一张医案,就是我隔三差五拿出来看的。看一遍,我记不住,只能抽时间多看。

关于什么呢?关于荨麻疹。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年40岁,医案记载姓张。

他从半年前开始,全身莫名其妙地出现好多散在的红色丘疹。头面和四肢比较严重。

疹子一起来,好家伙,他就浑身瘙痒,而且身体发热。那种热痒之感,是他无法忍受的。

于是,他就使劲儿抓挠。哪怕是流血了,也要拼命挠。

所以到最后,他身上的血痂令人触目惊心。

他到医院去就诊,大夫都说,这是荨麻疹。中成药、激素等疗法都用过了,不好使。

怎么办?后来此人决定看中医。

刻诊,见患者脉象浮滑,舌淡红,苔薄。细问得知,他的瘙痒,在遇凉的时候减轻,遇热的时候加重。

怎么办好呢?当时,医家经过一番揣度,给开了一张方子。见——

银花30克,连翘、生地各15克,防风、牛子、丹皮、黄芩、苍耳子、浮萍各9克,荆芥、薄荷、甘草各6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结果如何?患者应用4剂以后,症状明显改善,疹子退了,瘙痒感消失。

再后来,患者这个毛病基本就没再犯过。

这张验案,记载于1985年的《陕西中医》上。各位读者朋友如果感兴趣,不妨去查阅一下。

我来给你说说这背后的道理。

你知道吗?这个人的问题,用中医视角看,属于风热犯肺。

什么意思呢?首先,你能感觉到这个人,他有热。

怎么看出来的?患者在起疹子的时候,身体发热。瘙痒感,遇冷减轻,遇热加重。这显然告诉我们,他身体里有这么一团热。

另外,这个人脉滑。脉滑,可以提示我们很多信息。其中一个,就是有血热。热邪,入了血分,激荡血液,血液运行加速,所以脉滑。

这个热邪,哪儿来的呢?跟你讲啊,源于患者外受风热。

自然界,有风热之邪,袭击了这个患者。怎么知道的?你看脉象,此人脉浮。在滑脉的同时,还有浮脉之象。浮脉,主什么?主的是正邪交争。往往是外邪在袭击人体的时候,人体正气与之搏斗,这才形成了浮脉。

外来的风邪,袭击人体,遇到的第一道屏障是谁?是皮肤。所以,风热之邪郁滞皮肤,导致患者起疹子。中医讲,肺主皮毛。人表皮所运行的卫气,也是由肺来输布的。所以,风热之邪伤人,中医行话,叫做“风热郁于肺卫”。

我这么说,你明白了吧?

既然如此,该怎么应对呢?既然有风热来袭,那我们就辛凉解表,把风热之邪散出去。同时,还要把血中的热邪清化掉。这用行话讲,就是散风清热,凉血止痒。

现在,我们再看看当时医家用的配伍:

银花30克,连翘、生地各15克,防风、牛子、丹皮、黄芩、苍耳子、浮萍各9克,荆芥、薄荷、甘草各6克。

这个配伍,其实是古方银翘散的化裁。

银翘散,源于《温病条辨》,基本构成就是连翘、银花、桔梗、薄荷、竹叶、甘草、荆芥、淡豆豉、牛蒡子。

这个方子,本质上就是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它治的是风热袭表。人感冒了,发热,恶风寒,口渴头痛,咽喉疼痛,咳嗽,舌尖红,脉浮数,苔薄白或者薄黄。这个时候,用银翘散来清散风热。

那么,它既然可以清外来的风热,就自然可以拿来治疹子了。所以说,医案里,就拿它做了化裁。

我们仔细来看,无非就是用金银花、连翘、防风、牛蒡子、苍耳子、荆芥、薄荷来清风热,再用生地、丹皮、黄芩来凉血。浮萍一味,清风热,祛风止痒。

这就是基本意图,它十分简单明了。

不瞒你说,这个医案,我是经常拿出来看的,反复体会、记忆。虽然我脑子笨,但是经常看,也能记个八九不离十。它体现了中医用银翘散来治疗风热型荨麻疹的思路,和用药方案。它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当然,我这么说,不代表给患者开方子。隔空开方,我没那个能耐。平时受荨麻疹困扰的朋友,你应该及时看中医的皮肤科。确属风热犯肺袭表,咱们再考虑借鉴银翘散。不属于这证,就不能用。有的人犯荨麻疹,是寒证,可不能同清热的方子。

但无论怎么说,我希望这篇文字,能帮助你从一个侧面,了解中医语境下荨麻疹的形成和应对之道。哪怕它是不全面的,也会让那么一部分人,受到一点启发。

好了,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