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的荥穴,让你了解十二经络最基础的穴位
我们的身体是一个很神奇的结构,有着很多的经络经脉血管神经等等。而我们的双手双脚就是两个很神奇的反射区。
今天就来介绍荥穴,让我们真正的了解我们身体的经络。
荥穴是什么?
经气流行的部位,象浅水流,荥迂未深,叫荥穴,五输穴之一。《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溜为荥。”意为脉气至此渐大,犹如泉之已成小流,故名。荥穴多分布在指(趾)、掌(跖)关节附近,其临床应用,《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病变于色者,取之荥。”《难经·六十八难》又曰:“荥主身热。”说明荥穴主要应用于发热病证。
也就是说,热病初起的时候,都会选取荥穴调理,按照五脏学说来分,那就有心火、胃火、肝火、肺火、肾火
手部荥穴有哪些?
1、鱼际穴——肺经(肺火)
大鱼际穴与五行有关,连通五脏六腑。从经络来看,它属于手太阴肺经,荥(火)穴。
“荥主身热”,可消除肺经引起的各种火“灾”。所以可清肺热,泄火邪,对改善呼吸系统问题有很大的帮助。
取穴方法:
位于手掌大拇指根处,这块肉比较鼓。
保健方法;
双手握拳,然后对着双手鱼际处相处摩擦。5-10分钟左右,这个时候就会感觉到双手的鱼际处发热,双手越来越暖。现在天气干燥,天气干燥容易影响肺部,所以现在这段时间可以每天坚持搓一下鱼际穴,刺激肺经。
2、劳宫穴——心包经(心脏弱)
《针灸甲乙经》:“风热善怒,中心喜悲,思慕歔欷,善笑不休,劳宫主之。”
心包经上的这个穴位,不是简单地祛火,劳宫穴,在可以解释为劳累过后就去宫殿休息,这就叫做劳宫穴,所以这个穴位补心血。
取穴方法:
手掌自然握拳,然后中指所对应手掌的位置就是劳宫穴。
保健方法:
是用手指按压这个穴位,按揉10分钟,每天2-3次,不受时间不受地点的限制,还可以借助小木棒、笔套或者其他物体对准这个穴位进行按揉
或者使用艾灸,每次5-10分钟,每日一次即可。
3、少府穴——心经
有句话说”药能医假病,酒不解真愁“说的就是心病,心思郁在一块,就非常容易心火旺。
如果你心里非常的烦躁,到了晚上不想睡,就赶紧掐掐少府,清心除烦;
如果你手脚老爱热,睡觉的时候蹬被子、心痛、心悸、恐慌。
取穴方法:
握拳,尾指所指的掌心处就是少府穴
保健方法:
按揉这个穴位,每天按揉这个穴位5分钟。
4、二间穴——大肠经(大肠火旺)
“人向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句话说明了水是趋下的,二间穴是经气渐渐充盈的荥穴,所以,它里面的气息是向下运行的。
如果长期有顽固性腹泻的困扰,每天凌晨总是因为肚子痛而惊醒,然后腹泻不止,或者早上起来没多久就感觉到肚子绞痛,那么这就需要坚持按揉这个穴位,作为日常的保健。
取穴方法:
在我们的食指第2掌指关节前缘,靠拇指侧,触之有凹陷处,就是二间穴。
保健方法:
每天坚持按揉这个穴位5分钟。
5、液门穴——三焦经(三角火旺)
三角火旺的人,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说,眼睛干涩、嘴巴老是很干,咽唾液都没有;容易出现热性的感冒,咽喉肿痛,身体发热
那么这个时候就是跟三焦经有关系了,三焦经是排气的,人气多了会上火,液门穴就是为了散火而存在的。
取穴方法:
这个穴位位于小指和无名指的指缝之间,顶着无名指的骨头,推压的时候会比较痛
保健方法:
向手骨的方向推压这个穴位5分钟,在推压的过程中有点痛感。
6、前谷穴——小肠经(小肠火旺)
前谷穴:“前”,与后相对,指本穴气血作用于人体的前面也;“谷”,两山的中空部位也。该穴名意指少泽穴传来的天部湿热水气,至本穴后其变化为散热化雨冷降,所作用的人体部位为胸腹前部,故名“前谷”。
取穴方法:
前谷穴位于人体的手掌尺侧,微握拳,当小指本节(第5指掌关节)前的掌指横纹头赤白肉际。
保健方法:
用中指按压这个穴位做环状运动,力度要适中,每次按摩2分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绪搞适当增加时间。
7、大都穴——脾经(脾胃火旺)
脾胃是消化运化的的重要位置,所以脾胃一旦上火就容易出现脾胃运作能力下降的情况。所以需要选用脾经的荥穴来泻火。
大都穴,大,穴内气血场的范围大;都,都市也,物质的集散之所。该穴名意指生发之气,如都市之物在此聚散,故名。
作为脾经上的荥穴,大都穴有泄热止痛、健脾和中的作用,对于胃炎、胃痉挛、腹胀腹痛、急慢性肠炎都有很好的缓解功效。
取穴方法:
正坐或者仰卧取穴,法度穴位与人体的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一脚指关节)前下方赤白肉交际凹陷处。
保健方法:
两个脚的大都穴都要按,按摩10分钟,力度和时间按自己的耐受力来调整。
8、行间穴——肝经(肝火旺)
最善治头面之火。如目赤肿痛,面热鼻血等,掐此穴对眼睛胀痛尤有显效。《类经·图翼》上说:“泻行间火而热自清,木气自下。”
取穴方法:
位于足大趾和二趾的缝纹端
保健方法:
点压或者刮痧,都是可以的。坚持每天保健,长期下去能起到清肝明目的作用。
9、然谷穴——肾经(心神火旺)
这个穴位非常的实用,然谷穴有“大补阴丸”之称,它是肾经的荥穴,荥穴属火,肾经属水,然谷穴的作用就是平衡水火,专治阴虚火旺。
尤其是一些中老年的朋友,可以通过这个穴位的刺激来灭虚火。
取穴方法;
正坐或仰卧位,在舟骨粗隆下缘凹陷处取穴。在拇展肌处;有趾内侧动,静脉分布;布有跗内侧神经和足底内侧神经。
保健方法:
每天坚持按揉这个穴位2-3分钟,相当于吃了大补阴丸。
10、内廷穴——胃经(胃火旺)
胃经上面的胃内廷穴就是胃经的荥穴,这个穴位主要是清降胃火、通涤腑气的作用。
取穴方法:
位于第二脚趾和第三脚趾的缝隙处。
保健方法:
每天按揉这个穴位2-3分钟,按揉的时候需要注意,力度要适中,要用指腹来按揉,尽量避免不要与脚背的皮肤发生摩擦,避免导致皮肤受损。
11、侠溪穴——胆经(胆火旺盛)
胆火旺盛,会引起胆部位的绞痛,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刺激侠溪穴来缓解疼痛。
取穴方法:
小脚趾和第四脚趾的交际处,按揉的时候会出现痛感
保健方法:
按揉2-3分钟
或者艾灸15-20分钟
12、足通谷穴——膀胱经(膀胱火旺)
膀胱经作为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对身体有着重要影响。如果膀胱经受到影响,膀胱上火,那么排毒的功能便会受到影响。
这个时候刺激足通谷穴具有清热安神、清头明目的功效,如果你头发早白、额头长痘痘、可以通过刺激这个穴位,来达到缓解。
取穴方法:
位于人体的足外侧,足小趾本节(第5跖趾关节)的前方,赤白肉际处。
保健方法:
揉按这个穴位2-5分钟,或者艾灸这个穴位10分钟
十二荥穴,你记住了吗?我们生活中上火,用得非常多比如:
如发烧,咽喉肿痛,可选肺经荥穴“鱼际”;
口疮,小便短赤,可选小肠经荥穴“前谷”;
口臭,大便燥结,可选胃经荥穴“内庭”;
心烦不眠,五心烦热可选心经荥穴“少府”;
牙龈肿痛,眼红赤,可选三焦经荥穴“液门”
如果觉得不错,请点击收藏并转发给身边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