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家 · 佗寂之美:“赤贫”表象下回归生命“本色”的装修选择
庄子说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是佗寂装修盛行的根本道理
最早将佗寂之美引入家装设计的,是比利时设计师阿塞尔·维伍德,这位同时又是著名收藏家、策展人的艺术大师,深谙东方美学的精髓,他将佗寂的残缺之美与西方古董、当代绘画、摄影融为一体来营造空间设计中前所未见的风格,西方极简主义与东方佗寂原则的拥抱向世人呈现了一种具有哲学意蕴与奇特美感的新感受、新方向、新可能。
后来的很长时间里,人们才彻底弄明白佗寂与极简的区别,前者重在残贫古朴的内涵,而后者则更倾于简约流畅的外观。
其实佗寂是东方美学的最高境界。源于小乘佛法中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原指朴素而安静的事物,后传人日本并得以光大,与幽玄、物哀、意气并称四大美学基础。我们从唐诗宋词、水墨画的苍凉极简的氛围就可隐约体会。
佗,指简洁安静中融入质朴的美;寂,指时间和光泽。佗寂的美学原则主要是:残缺,即于不完美中发现美好;旧物,岁月流逝中磨损的痕迹;枯寂,淡然接受生死轮回。
最能体现佗寂理念的现代时尚、工业设计、尤其是装修,就是近年兴起的“赤贫风”。典型的代表恐怕要属曾经让全世界吃惊的卡戴珊,她用2000万美元装修的住宅,看上去几近一贫如洗,简陋、残缺而空荡。
近年来不少有想法的设计师,以及有个性风格追求的业主,越来越接受和喜爱上佗寂的味道。而与其美学原则相对应,我们就可以清晰地分辨它在家装过程的应用及完成后的呈现。
素水泥,以其独特肌理变化,达至素洁简约之效果。
斑驳,可以是墙面,也可以是光影,视觉观感上,打破常规的枯燥无味,追求质朴自然,带有故事性。
素净的色调,多用浅灰色系的棕色,或以灰白、米白、大地色为基础,强调枯萎的质感。
旧物应用。让人们能在其磨损、残缺、褪色和老旧境况中,体味生命无常,随遇而安,流逝和印痕。有时二手市场会成为设计师及业主淘换软装的渠道甚至宝地。
不对称,以不平衡、不完美,表达包容、宽谅、淡泊、隐忍之美。
还有几点可以遇到,也便于理解的概念,涉及佗寂风的设计风格。一个是“本质”,就是多尊重材料本身的纹理、质感和形态,或本身的残旧、缺损、变化,不假修饰。二是“无一物”,少之又少的家居饰品,体现淡泊清贫的枯寂简素,往往像土坯房,或家徒四壁那种空荡。三是“极简”。越简越纯粹,仿佛去除空间的繁芜冗赘,就能给修养的内心预留更广阔的空间。
而佗寂装修的背后,或者换言之,即“赤贫风”的背后,则是社会文化以及人们观念、意识进化后,得以生成的新的“消费逻辑”。
首先是逃离感。这是任何美学都不可或缺的关键要素。有时逃离并不一定是出行,在幽静而枯寂的空间,让思想进行一次远足,更符合现代人的逃离感需求。还有藏巧露拙,现代人大智若愚的智慧与自黑自嘲的勇气和品调,也是佗寂风格的另一个畅行的心理基础。
铃木大拙说过“不完整的形式和有缺陷的事物,更能表达精神,而太完美的形式反倒易使人过于关注形式而忽略内部的真实本质”
这样一种新兴起来,而有愈加得到理解和追随的设计,说白点就是更贴近人性,在难以回避的无常中求得内心的宁静、干净、忍耐和自醒,让房子不仅可以安放身体,更能慰藉和陪伴灵魂。
出品人│王波 主编│刘爱萍
首席执行│王慕道 首席记者│乐水
编辑│方化 曹欣宇 穆暮
视觉总监│杜放 视频监制│李小姣 设计│刘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