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圈湾烽燧中,专家发现一枚“罕见”的封简,揭开汉代的历史之谜
在汉代马圈湾烽燧遗址中,考古专家们发现了一枚独特的封简,它不仅为后世书法界提供了珍贵的参考素材,还揭示了一个千古之谜。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从汉代开始,随着张骞出使西域的成功,丝绸之路逐渐形成,直接促进了中原与西域各国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不过,有人的地方终究会有争斗,在大汉王朝与西域交流互通时,北方游牧民族也趁虚而入,不仅经常劫杀商旅,还会组织小股部队对汉朝边疆展开入侵行动,目的就是为了劫掠更多的财物。
为了保证丝绸之路上商旅的安全,也是为了维护边疆和平与稳定,汉朝开始在边疆地区设置多种防御设施,用以防御敌人入侵,同时为驻守边疆的军队汇报敌情,随时示警。
在西北边陲之地的荒漠戈壁中,汉王朝曾设立许多关隘,如玉门关、阳关、嘉峪关、铁门关、肩水金关等等,专门用于拱卫边疆防御。但相比于中原各城市设立的城池,汉代依然没有能力建设大量城关,更无法为边疆卫所提供大量补给,因此,守城士兵的生活相当清苦,同时更担负着十分危险的任务。
既然是为了防止敌人入侵,汉朝的边疆卫所又本身存在势单力孤的弱点,所以,多数城池观测点都被建造于山川形胜的险要之地,一来可以登高远眺,随时发现远处敌人的动向,二来能够居高临下的进行防御,降低敌人破城的几率。当然,仅设置城市仍然不够,在城市的周围,都会建有大量的烽燧,烽燧的作用就是观察敌人动向并点燃狼烟或火把提供预警信号。
我国敦煌地区曾分布着大量古代烽燧遗址,它们多数都是汉代遗弃的烽燧卫所,本身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已经发现的烽燧遗址中,一处名为马圈湾的遗址尤为惹人注目。马圈湾烽燧遗址位于敦煌西北95公里,东距玉门关遗址小方盘城11公里,其使用时期为汉宣帝在位期间,但是在王莽篡汉之后被全部废弃。
马圈湾烽燧呈长方形,底基7.6X8.35米,为三层土坯夹一层芦苇垒砌。烽燧分为多个部分,分别为墩台、望楼、坞墙、套间小屋、厕所牲畜圈等。在考古专家对其进行发掘的过程中,其内出土了不少文物砖瓦、箭簇,甚至还有竹简等等,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在清理出土文物时,考古专家们还发现了一枚与众不同的汉简。
竹简整体的质地为竹质,由于在地下埋藏时间过长,致使其外表有部分破损,但新疆地区气候干燥闷热,水汽含量并不大,完美的保住了竹简的外在形态,甚至连竹简上的墨迹都清晰可见。据考古专家们称,在发现汉代马圈湾烽燧竹简时,它的形态并不是呈展开态的,而是为卷曲状,如同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竹卷一般。竹卷的背面有三道印痕,初步推测它们是被绳子系出的凹痕。但该种论断又很快被推翻,因为凹痕处存有少量封泥痕迹,故此推断,凹痕是被用来打泥封的凹槽。
既然存在泥封,专家立马推断其就是古代所谓的封简,就是用于封盖下面竹简内容信息的 “保护措施”,当时烽燧和军营之间的军情信息,被刻写在竹简之上,而传递重要的军事情报之时,为了不泄露军情,封简就遮挡在了有字的竹简之上,再加上泥封和绳子的作用,可以说完美地保护了竹简上面刻写的内容。
一块小小的竹简,竟然破解了一个千古之谜,不得不说,考古果然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同时我们也相信,随着汉代烽燧文物出土的越来越多,更多关于烽燧的秘密都将会被彻底揭开。
参考资料:《新疆考古发现探索》 黄彬彬著 新疆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