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晚报报道十一中高三5班 三年获成果奖153项
2017年4月6日,焦作晚报报道了焦作十一中高三5班三年取得成果奖153项的消息。这则报道说明:在学校教育中,不存在能不能做成的事,只有想不想做和愿不愿做的事。
市十一中高三5班这是要上天
71名同学 获科技创新成果奖153次
本报记者丁垒 王文清
3、4月间,许多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报名已经开始了,在很多高三学生因为没有各类竞赛成果奖证书而不得不自动放弃这一报名机会时,市第十一中学高三5班的学生却富得让人羡慕,该班的71名学生在高中三年累计获得各类科技创新成果奖153项,有几名同学正在为报考哪所高校而发愁!
拿奖拿到手软
一个班获153项科技创新奖
在第31届焦作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选的最后阶段,市科协科普部部长武潇潇在统计获奖名单的时候,忍不住向同事感叹:“学校重视不重视,就是不一样,还是人家十一中获奖的项目多。”在这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市第十一中学一共报送了93个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项目,并全部获奖,其中市一等奖26项、市二等奖23项,市三等奖28项,市优秀奖16项。获得市级一等奖的26个项目被推荐参加第31届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后,又分别获得省一等奖2项,省二等奖9项,省三等奖15项。
不但科青少年技创新大赛,市第十一中学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的其他科技创新比赛也很多。
具体到高三5班,该班现有的71名学生,在2015年有2人次获得科技创新成果奖,在2016年有23人次获得科技创新成果奖,在2017年有24人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8次人获得河南省中小学知识产权创意大赛成果奖,17人次获得焦作市自制教具暨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小制作小发明大赛成果奖,69人次获得科技创新大赛成果奖。班内学生3年来累计获得各类科技创新成果奖153次,虽然班上也有部分学生因为没有获奖,但71名学生人均持有2.15项科技创新成果奖。
高三5班班主任吴桂松老师说,这还没有算上各学科全国竞赛奖,如果都算上,数字会更喜人。
这些获奖的学生中,有不少学生曾获得多个奖项,真可以说是拿奖拿到了手软。例如女生邢林,在2016年以《多功能雨伞》项目获得焦作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17年以《避免车祸磁卡》项目获得焦作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河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另外她还获得了全国物理竞赛河南省一等奖,典型的学霸型获奖专业户。
该班学生宋旭斌的科技创新项目《一种树木树叶装置》,在获得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果奖的同时也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3月31日他收到了来自中国高技术企业信用平台的专利转化合作邀请函,他的这项科技创新成果有望传化为生产力。
学生谈心得
参与科技创新获益良多
在很多人眼中,高中阶段,特别是高三这一年是人生中最重要、最紧张的时期,复习备考时间已经很紧张了,从事发明创造,会不会耽误学习时间?会不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3月24日,记者在和高三5班的几名学生一起座谈时,将这一问题抛出,他们用相视而笑做答。
女生张可心说:“每个人在生活和学习的过程中都会有许多新想法,一些人是仅想想而已,我们和他们不同之处在于把一些有价值的想法做成了科技创新项目。”她的感受是,参与科技创新很有趣,并不影响学习。据了解,她的两项科技创新发明都是和生活紧密相连的,比如她的《计时的围裙》,就是因为在生活中了解到一些人在做饭的时候经常会因其他事情而忘掉火上的锅,她借助自己掌握的知识,设计出了一款可以计时并能提醒人们的围裙,化解生活中常见的“烧干锅”烦恼。她的另一个获奖项目《立体几何泡泡玩具》,是因为自己在学习中认识到了空间感的重要,就想到了设计出一款玩具,让小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就开始培养空间感。
男生张睿获得焦作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的项目是《多对等位基因遗传的配子模拟组合算法》,这是一项运用生物学知识的科技创新项目,为了完成这个项目,他不但把课本上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还查阅了许多资料,他的心得是,从事科技创新和学习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男生吕一凡、李恩沛则更多地谈到从事科技创新的过程对他们的成长有帮助。吕一凡高一时选择的科技创新项目是有关行星运行的课题,毕竟高中生掌握的知识有限,那个项目只获得了市级三等奖,高二时他就务实多了,花了6个月的时间研究了一个项目叫《探究广场舞对附近居民的影响》,获得了市级一等奖。这样的经历让吕一凡认识到不论是做事还是做人,都应该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往前走。李恩沛的感受是,任何一件事,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李恩沛高二时报的科技创新项目做得很仓促,结果成绩不太好,高三时他选报的项目是《电容式黑板擦》,从选定题目,他就全力以赴,最终获得了市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
老师谈经验
营造创新氛围很重要
吴桂松是高三5班班主任,也是该班的物理科老师,班上学生获得的科技创新奖,绝大多数都是在吴桂松的指导下获取的。谈起科技创新的“高三5班现象”,吴桂松说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很重要。
吴桂松说,在自己的教育理念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才是更重要的。“作为老师,不但要教授给学生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另外,我觉得还要有一种情怀,要引导学生多关心关心国家的发展。”吴桂松说。
在这种教育理念的主导下,吴桂松会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一些时事新闻,以此激发学生关心国家、投身创新的热情,同时,他也会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奖项目《火灾逃生防盗窗》,就是吴奕虹、陈思两名同学受到吴桂松讲的一则火灾新闻的震动,才萌发创新冲动,做出的一项发明。在吴桂松的影响下,他所带班级的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非常活跃。吴桂松伴随本届学生三年,累计指导学生(包括一些因为分班现在不在高三5班的学生)荣获科技创新成果奖201次。
据了解,在整个市第十一中学,科技创新的氛围也非常浓。近年来,市第十一中学一直重视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活动,2005年,该校就成立了专业的科技创新辅导团队,后来又成立了由张怀华老师任带头人、吴桂松等30余名物理、生物、化学、政治、历史学科骨干教师任辅导员的的科技创新工作室,系统化地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在学生中间,则组织成立了有200余名学生参与“创客”社团,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对高一新生专门开设有创新选修课,有专门的老师每两周给学生上一次课,对高一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方法和技能培训。每逢科技创新大赛、等大型赛事,科技创新工作室还会利用大课间、周末等课余时间以讲座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专门指导。另外,为了提高学校的科技创新水平,学校还经常派教师到外省学习培训、邀请有关专家到校为学生开讲座。
张怀华说,今年高三5班在科技创新方面成绩特别突出,这是吴桂松老师连续三年牺牲自己的节假日对学生悉心指导的结果。“同时,这一结果也说明,由于学校领导多年来的重视、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持续开展,我校已经形成了人人参与科技创新的风气,学生科技创新的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张怀华说。
焦作晚报电子版(压缩版)
这个班真牛!
三年获科技创新成果奖153项
本报讯(记者丁垒、王文清)日前,许多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报名已经开始,在很多高三学生因没有各类竞赛成果奖证书不得不放弃这一报名机会时,市第十一中学高三5班的一些学生却让人羡慕,3年里累计获得各类科技创新成果奖153项。
3月30日,市第十一中学高三5班学生张可心正在查阅资料,确定报名参加哪所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她有一个科技创新项目获得了市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省级二等奖,因在科技创新方面有突出表现,可以参加一些高校的自主招生考试。
但这样的科技创新成果,在高三5班并不算太出色。据该校科技创新工作室主持人张怀华介绍,高三5班现有71名学生,2015年有2人次获得科技创新成果奖,2016年有23人次获得科技创新成果奖,2017年有24人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8人次获得河南省中小学知识产权创意大赛成果奖,17人次获得焦作市自制教具暨中小学生科技创新小制作小发明大赛成果奖,69人次获得科技创新大赛成果奖。3年来,该班学生累计获得各类科技创新成果奖153项。虽然班内部分学生没有获奖,但71名学生人均持有2.15项科技创新成果奖。
谈起科技创新,该班班主任兼物理教师吴桂松称,营造科技创新氛围很重要。他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讲一些时事新闻,以此激发学生关心国家、投身创新的热情。同时,他也会经常鼓励学生大胆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科技创新活动中。
焦作晚报照片
| 焦作十一中创新工作室 |
河南焦作十一中创新工作室是焦作市第十一中学青蓝工程中率先推出的名师工作室,是焦作市极具影响力的教育公众平台,以创新教育为主要研究方向,分享创新案例,讲解创新方法,启迪创意设计,指导论文写作,组织参加科技创新大赛和专利申请,发现、培养和成就一批具有创新潜质的学生。
河南公众号码:huaihua_zhang
河南学校主页:http://www.jzsyz.jzedu.cn
河南名师博客:http://blog.sina.com.cn/upday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