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定州“漂”了三年的保定人:走进定州,惊艳定州,爱上定州!
定州曾经是保定的下辖县,现在是河北省直接管辖的县级市,享有副地级市待遇,但是从情感上依旧是十分的亲近,编者去过几次定州,流连于文庙、贡院、开元寺塔等文物古迹,也惊叹于苏东坡与定州的相遇,更艳羡定州市独立宏伟的博物馆、古韵十足的崇文街商业街区,顶级标准的定州中学的校园环境,点赞定州把自身独特文化优势做了精准有效的挖掘,以极大的决心和魄力把定州文化以最佳的形式展现出来,为未来定州发展赋予无限的可能。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当看到俊辉兄客居定州的视角,以保定、定州不断切换的角度写出了对美好定州的一片深情。
记得保定名称的来源有一趣解,保卫定州,这是两座城的不解之缘。在这里希望两座城市一起发展的更好,对我们这些有城市文化情愫的人群表达我们的希望:保定古城活化的难度在勇气和魄力,涉及到若干层面,客观冷静的看待保定,保定知名度低,文化彰显度弱,要实现保定文化特色的崛起关键在烟火气,集大保定范围西山东水中名城平民烟火的业态精华助力新保定,聚集新势能,第二活化要有先行区,要在示范区上发力,要让人看到希望,给自己信心。难点做空间呈现,要两手抓,一手在古城区,一手在化纤厂、热电厂西郊八大厂示范活化区。
因为经典,因为精美
难以忘却
“小赵儿,又遛弯呢!”
“嗯。老李,早!”
打招呼的是单位旁瓷器店的老板,南京人,转业后留在定州已经30 年了,目前和老伴儿一起经营这家瓷器店。因为相同的爱好,两个异乡客在定州成了忘年交。
时光飞逝,来到定州工作已近三个年头了。清晨,博陵公园里擦身而过的慢跑者;入夜,崇文街里叫买叫卖的烟火气。在这里,你可以步行上下班;在这里,你可以临近饭点再约饭。周一到周五在定州工作, 周末回保定,享受这个城市的节奏已经成了我这个“定漂”的常态。
第一次走进定州是1998年,那时我还是保定有线电视台的一名记者, 受邀拍摄刚刚清理出来的定州贡院、尚在修复中的定州开元寺塔和南城门。一天的行程很紧张,对当年的定州没有太深的印象,大体上与北方 其他的县城别无二致。依稀记得,南城门外西侧有一个铁匠铺,主要以 打制农具和厨具为主,爱好手工的我还和店主聊了会天。见我上前问询, 老爷子放下手中的活计,乐呵呵地与我侃侃而谈。“咱定州可是个古城, 曾经是一国之都呢!”老爷子憨厚的笑脸和质朴的言语,让人心生好感。
再次走进定州是2018年10月,整个城市给人的感觉是惊艳。对,就是惊艳。而这惊艳是从高速下道开始的,脑海中二十年前的小县城已经完成了初步的蜕变。从远观的城市天际线到城区的街景,一座中等城市的风骨已经具备了大气和沉稳的雏形。
从迎宾大道下来,迎面的定州一中赫然入目,在郁郁葱葱绿化掩映下的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图书馆、体育馆等建筑错落有致、格调分明。规划合理的校园与当年城里的老一中大相径庭,一股书卷气扑面而来。这个唐河与沙河滋养出的定武书院,如今已经旧貌换新颜。定州一中沿袭其自创建伊始的书院气息,厚朴而富有灵气的治学特色,成为享誉京津冀地区的名校,更成为一张响亮的定州名片。
从自来佛街转上中山路,一大片规划有序、风格鲜明的仿古建筑——定州古城片区卓然而立,使得这份惊艳到达了顶点。从二十年前平房连片的老城区到现今的仿古建筑街区,定州古城占地超过600亩,建筑风格横跨唐、宋、明、清四个朝代,其变化之大令人咂舌。河北省内的城市,我基本都游历过,规模如此之大的仿古建筑群几乎没有,位于城市中心的则更是少见。古城片区中有复建的定州衙署、中山后圃、辕门,有修缮一新的开元寺塔、贡院和晏阳初旧居,还有全新的定州博物馆、开元寺等等。定州博物馆尤其给了我极大的惊喜和震撼,无论从建筑规模、设施现代,还是藏品丰富、等级珍贵上,都令很多地级市博物馆汗颜。
目的地就在古城片区,办公地点距离我当年拍摄的三个古迹,直线距离均不超过七分钟的步程,这想必也是一种缘分吧。想到日后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对于喜好文化的我而言,颇感与有荣焉。
三年来,工作之余游历这座古城就成了我的日常。初始的活动半径, 基本上就是古城片区中山路两侧,南有博物馆广场、开元寺大街和宋街;北有崇文街和贡院广场。这片仿古的商业街区内,吃喝玩乐购等各色店铺琳琅满目,正逐渐成为定州市新兴的商业中心。尤其每逢年节,整个街区里摩肩接踵、车水马龙。对于这座劳务输出大市的返乡游子,这里不啻为衣锦还乡最大的秀场。
人常说,抓住一个人的心就先抓住他的胃。那么,从美食了解一座城市无疑是个捷径。回民街小伟烧麦的牛肉汤、博陵街张记羊杂割的羊杂汤、车站路晓军涮肉的铜锅涮、南环路王家大院的大包子、崇文街春风嫂小酒馆的阳春面让人难以忘怀。
其中,张记的羊杂汤是我的最爱, 汤色清白,肉料实惠,葱油牛舌饼尤佳。虽然离得远,但每每想起那个味道,还是要驱车前去解解馋。还好,今年张记在博物馆对面开了一家分店,步行几分钟就到。刚开业,我就忙不迭地去捧场。老板认出我, 亲自主灶,还特意用大碗给我上了本该小碗的羊汤。初春时节,喝上一口热乎乎的羊汤,心里暖烘烘的,得劲儿!
定州餐饮业最大的特点就是菜量大。同事曾开玩笑说,定州的素菜在保定能出三份,肉菜能出两份。虽稍有夸张,但满满一尺盘的量着实不小。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当地几个饭店老板,隔壁聚香园的胖哥说, 定州人就得实诚,量小了可不行。
可见当年“纯正而质直”的韩琦知定州,给这座城市的血脉和基因带来了何等深远的影响。又是有着怎样的贤德,可以让其写下“只思民尽适,守鬓忘霜侵”的诗句。时光越近千年,如今的定州当足以慰藉韩大人的“吾民无足虑,丰岁可前占”了吧。
定州是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古城,文化底蕴深厚,文物遗产丰富。且不论南城门上眺望古城、定州塔下聆听风铃,还是博物馆赏玩国宝、雪浪斋感悟东坡;光是散布在古城街巷里众多的定瓷、缂丝、书画、文玩、茶舍、书店等店铺,就令我每每驻足、流连忘返。去得多了,单位周边的几个老板也都日渐熟络,成为了朋友。现在,每天晨练围着博物馆广场散步,不时会有人打招呼,让我这个“定漂”有了日渐融入这座城市的亲切感。
因为工作原因,我的社交面很广,有政府官员的干练和操劳,有工商业主的精明和豁达,有媒体记者的严谨和热情,有服务人员的机灵和质朴,有同事朋友的配合和关心……这些勾勒出定州人大气和包容的乐天派性格。究其原因,我想应与“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苏东坡曾知定州密不可分。
每每与定州朋友谈及苏东坡,大家都能引以为豪地说上几个典故。这位苏大人在短短的八个月任期内,不仅勤勉从政,深得民心;还在工作之余给定州留下了“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的诗句,整理了定州大秧歌,酿制了中山松醪酒,偶得了雪浪石,手植了龙凤双槐…… 这位万古风流的乐天派,把他性格中最有魅力、最积极的一面留给了定州。循着苏公的足迹,感受跨越千年的乐观和豁达,鼓舞我这个外来人在定州拓路前行,愿意为之奉献毕生的智慧和精力。
走进一座城市,感受她的性格,体会她的温度。一座城市的风骨并不会因为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稍有褪色;反而根植其血脉和基因中的雍容和厚重,历久弥新。
走进定州,我在这里,你来吗?
于中山古城中合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