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分享:前贤医案赏析之头痛(上篇)

前贤医案赏析之头痛(上篇)

王东海

《程杏轩医案》

方竹坪翁,头痛质亏烦劳证,经多日诊脉,虚弦带急,精神欠充,夜寐少逸。询其病初,并无寒热,知非外因。惟头痛乍轻乍重,推求其故,东坦云:内伤头痛,时痛时止,究缘烦劳抑郁,水不涵木,肝风上扰,清空鼓动不定。夫头痛神烦,倏然而至,迅速莫如风火。但身中阳化内风,非发散可解,非寒凉可平,必须阳和,庶乎风熄。经旨以下虚则上实,阴伤阳浮冒,上病疗下,滋苗灌根,语可味也。

安波按:胃阳不潜,宜和阳以就阴,拟虎潜法。(指丹溪虎潜丸:虎胫骨、牛膝、陈皮、熟地、锁阳、龟板、干姜、当归、知母、黄柏、白芍)

郑氏妇肝风头痛  郑妇年近三旬,质亏多郁,证患头痛,上及巅顶,下连齿颊,医称太阳风邪,药用羌防芎芷,痛剧而厥,呕吐不食,经脉动惕。予曰:此肝风也。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下虚上实为厥巅疾。究由水虚不能涵木,怒木生风,勃勃欲动,误投温散,益助其威,鼓舞鸱张,渐变痉厥,诚可虑耳。方用地黄汤加菊花、钩藤、白芍、甘草,数服稍应。思阳但上冒,阴不下吸,熄风务用咸寒,潜阳必须介类。方加阿胶、鸡子黄、牡蛎、龟板,取用磁石为引,使其吸引肝肾之气归原,服之病释。

汪某头痛预见真脏脉   汪某中年质薄,且多斫丧(指房室劳伤),头痛时作时止,夏间诊脉弦急而枯。嘱以脉象欠佳,速宜静养,多服补药,切勿因循。病者以疾虽时发,然寝食如常,犹不为意。逮冬至前二日,忽目花面赤,昏晕不支,延予至,势已败坏,且无力服参,因辞不治。逾日而逝。是病虽败于冬,而真脏脉早见于夏,乃枝叶未害,本实先拨故也。

黄曙堂翁乃郎头痛忽变痉厥续见数证皆不治  头痛久而不愈,名曰头风,头风多害眼,方书固已言之矣。尚有一种突变,神迷肢掣,不可救治之证,前贤未经道及。曾见曙翁乃郎,年约十岁,头痛时发,予因他事过其家,见儿号泣,询之,翁告之故。出方药皆辛散之属。予曰:此由先天不足,木失水涵,风阳上冒,辛散不宜。翁求方,疏归芍地黄汤付之。翁惑旁言,遂置不服,仍请原医看视,以为前药尚轻,更增细辛、藁本,一夕痛剧而厥,手足螈动,急来延予。予曰:肝风动矣,不可为也。翁恳拯援,勉用熟地、党参、麦冬、阿胶、炙甘草、麻仁、枣肉、茯神、白芍,合复脉汤,参入牡蛎、龟板方诸水介潜之法,不验辞之。更医无功,迁延数日而殁。续见仇姓稚子及方氏女,证同皆不治。推详病机,证属头痛巅疾,下虚上实,治当上病下取。医昧病原,恣行辛散,以致变幻,其理显然。凡诸痛厥可治者尚多,惟此证一经神迷,即莫能救,此其故岂所谓甚则入肾,内夺而厥,则为喑痱者与。初集载有郑氏妇一证,予虽为治愈,然亦幸也。

安波按:肝风肝厥,发逆以后,此风盛行。大抵感乎日久人情矫柔造作的致,何则,当发逆炽张时,人且谋食疗生之不暇,岂有怒发冲冠之患乎。

:程氏数案,皆重在填补,医法多雷同张景岳。缘由张景岳刚好大程氏180岁。

《王旭高临证医案》

何,肝风阳气上冒,头左偏痛,连及左目难开。胸脘气胀,肝木乘胃。法以泄降和阳。羚羊角、蔓荆子、川连、刺藜、池菊、钩钩、石决明、神曲、茯苓、半夏、桑叶。

施,久遗下虚,肾水不足,肝风暗动,上升则头痛眩晕,乘中则或吐或泻。近来夜寐出汗,左目锐 赤肿,少阳木火上盛也。法以上熄风阳,下滋肾水,中和脾胃,外实腠理,用汤丸并进。磁朱六味丸淡盐汤送下。石决明、怀药、白芍、元参、牡蛎、沙苑子、茯神、党参、芡实、红枣、浮麦。

潘,情怀郁勃,肝胆风阳上升,右目昏蒙,左半头痛,心嘈不寐,饥而善食,内风掀旋不熄,痛势倏忽无定,营液消耗,虑其痉厥。法以滋营养液,清熄风阳。务宜畅抱,庶克臻效。大生地、元精石、阿胶、天冬、池菊、羚羊角、石决明、女贞子、白芍、钩钩。

:王氏三案,不是责其肝阳上升,就是责其肾阴不足,实际二者一也。分初病体不虚责外邪多,与久病体弱责内因的区别。

《石室秘录》

完治法论头痛、脑痛   天师曰:完者,如病头痛、脑痛、手足两臂疼痛、两肩背疼痛、腰以下痛,不必支解刀破,囫囵而治之也。如头痛者,用黄酒一升,入细辛一两、川芎三两、白芷一两,煮酒,一醉而愈。张公曰:此等治法,世人不知,亦不敢用,我为开导之。头痛至终年累月,其邪深入于脑可知,一二钱之散药,安能上至巅顶,而深入于脑中,必多用细辛、川芎、白芷以大散之也。或疑散药太多,必损真气,恐头痛未除,而真气先行散尽。谁知风邪在头,非多用风药,必难成功,有病则病受之,何畏哉。一醉而愈,此方信而不必疑者也。惟是既愈之后,必须用熟地五钱、芍药五钱、当归五钱、川芎一钱、山茱萸三钱、麦冬三钱,水煎服。四剂为妙。

〔批〕补血生水汤。妙!天师曰:脑痛用黄酒一升、柴胡五钱、白芍三两、辛夷三钱、郁李仁五钱、麦冬五钱、桔梗三钱、甘草一钱。水三碗,煎汤,入前酒饮之,一醉而愈。量好者,再饮之以酒,必以醉为度。

〔批〕清脑平洒丹  张公曰:脑痛之病,乃风入胆经也。胆应于脑,故脑痛。人以用柴胡太多,过于辛散,不知有白芍以和之,则不散气而转能散邪。辛夷、郁仁,皆入胆之妙品;桔梗、甘草,又入肺之妙药。胆病何以又兼治肺,不知鼻上通于脑,脑热则必下流清水,久则必成鼻渊矣;兼治其肺,则肺气清肃,自去平胆木之旺,而清涕不致下行,此立方之神妙有如此。

:用药先后层次分明,理法即在其中:先祛风,后补阴养血为接应;或辛散之时重用督战之品。

《凌临灵方》

偏正头风,此方不知从何处得来,治偏正头痛新起,体气壮实者,治之无不应手,故录之。川芎(八分)、藁本(一钱)、香附(五分)、红枣(七枚)、香白芷、明天麻(各一钱五分)、贝母(一钱)、白鲞头(半个,左痛用左,右痛用右,满头痛全用)、川羌(一钱五分)、西秦艽(一钱五分)、马料豆(四十九粒),或用川芎茶调散。

半头痛目翳  王,潞村,年五十六岁,十一月二十六日。血虚生风,半 头痛,痛甚损目,目起翳障,潮热口苦,心悸眩晕,眠食欠安,脉小弦数,治宜育阴潜阳。西洋参、甘菊蕊、丹皮、玫瑰花、制首乌、归身、石决明、冬桑叶(炒)、蔓荆、东白芍、朱茯神,外风宜从后川芎茶调散法。

:与前数位医家同治法,只是选择用药略有不同。然而都没有肆用辛热燥烈之品为主力,是非常显而易见的。

费伯雄 《医醇剩义》

头痛有因于风者,肌表不固,太阳受风,巅顶作痛,鼻窍微塞,时流清涕,香芷汤主之。香芷汤(自制):香附(二钱)、白芷(六分)、当归(一钱五分)、川芎(八分)、防风(一钱)、桑叶(一钱)、菊花(二钱)、蝉衣(一钱)、蔓荆子(一钱五分)、桔梗(一钱)、黑芝麻(三钱)。本方以白芷、防风、桔梗升清阳而去风邪,因桔梗力小而加香附。以蝉衣、蔓荆、桑、菊清利头目,而以芎、归、黑芝麻养血。芎本血分中风药,治风寒头痛,是其特长。而桑、麻合作,本是养脑之古方,乃用风药而不忘养血之原则。祖怡注:有因于火者,肝阳上升,头痛如劈,筋脉掣起,痛连目珠。当壮水柔肝,以熄风火,不可过用风药。盖风能助火,风药多则火势更烈也。羚羊角汤主之。羚羊角汤(自制):羚羊角(二两)、龟版(八钱)、生地(六钱)、白芍(一钱)、丹皮(一钱五分)、柴胡(一钱)、薄荷(一钱)、菊花(二钱)、夏枯草(一钱五分)、蝉衣(一钱)、红枣(十枚)、生石决(八钱打碎)。本方以羚羊、龟版、石决清肝火而潜风阳;以地、芍、丹皮、夏枯草养血凉血;加柴胡、薄荷蝉衣、菊花,发抑遏之火;红枣则恐其血寒而凝,以反佐地、芍、丹皮也。大队清凉之中,加一味红枣温药,制方巧不可言。

祖怡注:有血虚头痛者,自觉头脑俱空,目眊而眩,养血胜风汤主之。养血胜风汤(自制):生地(六钱)、当归(二钱)、白芍(一钱五分)、川芎(一钱)、枸杞(三钱)、五味(五分)、枣仁(一钱五分)、柏仁(二钱)、杭菊(二钱)、桑叶(一钱)、红枣(十枚)、黑芝麻(三钱)。本方以芎、归、地、芍四物为君,辅以枸、菊、桑、麻、枣仁、柏仁大队养血。再用五味、红枣者,所以佐芎、归而收耗散之气血也。理法双清,是名大家之特色。以上三方,第一方风药多,第二方清药多,第三方养血药多,而桑、菊二味,兼有去风熄风之长。三方鼎立,确不可移。

:解说分明,可以作为前几位医家用药组方之注解。

《叶天士医案精华》

头风,右偏头痛,鼻窍流涕,仍不通爽,咽喉疳腐,寤醒肢冷汗出。外邪头风,已留数月,其邪混处,精华气血,咸为蒙闭,岂是发散风寒可解?头巅药饵,务宜清扬,当剌风池风府,投药仍以通法,莫非气血周行,焉望却除宿病?西瓜衣、鲜芦根、苡仁、通草、蜡矾丸。

头形象天,义不受浊,今久痛有高突之状,似属客邪蒙闭清华气血,然常饵桂附河车,亦未见其害,思身半以上属阳,而元首更为阳中之阳,大凡阳气先虚,清邪上入,气血瘀痹,其痛流连不息,法当宣通清阳,勿事表散,以艾烙按法灸治,是一理也。熟半夏、北细辛、炮川乌、炙全蝎、姜汁。

阳气为邪所阻,清空机窍不宣,考周礼采毒药以攻病,藉虫蚁血中搜逐,以攻通邪结,乃古法而医人忽略者。今痛滋脑后,心下呕逆,厥阴见症,久病延虚,攻邪须兼养正:川芎、当归、半夏、姜汁、炙全蝎、蜂房。

《临证指南医案》

头痛。徐(六七),冬月呕吐之后。渐渐巅顶作痛。下焦久有积疝痔疡。厥阴阳明偏热。凡阳气过动。变化火风。迅速自为升降。致有此患。(风火)连翘心、元参心、桑叶、丹皮、黑山栀皮、荷叶汁。

胡(六三),脉左弦数。右偏头痛左齿痛。连翘、薄荷、羚羊角、夏枯草花、黑栀皮、鲜菊叶、苦丁茶、干荷叶。

边某,高年气血皆虚,新凉上受,经脉不和,脑后筋掣牵痛,倏起倏静。乃阳风之邪,议用清散轻剂。荷叶边、苦丁茶、蔓荆子、菊花、连翘。

王(六三),邪郁,偏头痛。鲜荷叶边(三钱)、苦丁茶(一钱半)、连翘(一钱半)、黑山栀(一钱)、蔓荆子(一钱)、杏仁(二钱)、木通(八分)、白芷(一分)。

郁(五十),风郁头疼。鲜荷叶、苦丁茶、淡黄芩、黑山栀、连翘、蔓荆子、木通、白芷。

某(四七),内风头痛泪冷。(肝风)炒杞子、制首乌、柏子仁、茯神、炒菊花炭、小黑豆皮。

沈氏,痛在头左脑后。厥阴风木上触。细生地、生白芍、柏子仁、炒杞子、菊花、茯神。

孙(二四),暑伏,寒热头痛。(伏暑)鲜荷叶边、连翘、苦丁茶、夏枯草、山栀、蔓荆子、浓朴、木通。

某,暑风湿热,混于上窍,津液无以营运,凝滞,遂偏头痛,舌强干涸。治宜清散:连翘、石膏、生甘草、滑石、蔓荆子、羚羊角、荷梗、桑叶。

程,既知去血过多,为阴虚阳实之头痛。再加发散,与前意相反矣。(血虚阳浮)复脉去参、姜、桂,加左牡蛎。又,脉数虚而动,足征阴气大伤,阳气浮越,头痛筋惕。仍与镇摄之法:牡蛎、阿胶、人参、生地、炙草、白芍、天冬。

朱,据说就凉则安,遇暖必头痛筋掣,外以摩掐可缓。大凡肝风阳扰,胃络必虚,食进不甘,是中焦气馁。虽咸润介属潜阳获效。说来依稀想像,谅非入理深谈。聊以代煎酸甘是商。且五旬又四,中年后矣,沉阴久进,亦有斫伐生气之弊。半月来,乏少诊之功。姑为认慎,用固本膏。(此肝阳犯胃上逆)

徐,当年下虚,曾以温肾凉肝获效。春季患目,是阳气骤升,乃冬失藏聚,水不生木之征也。频以苦辛治目,风阳上聚头巅,肝木横扰,胃受戕贼,至于呕吐矣。今心中干燥如焚,头中岑岑震痛,忽冷忽热。无非阴阳之逆,肝为刚脏温燥决不相安。况辛升散越转凶,岂可再蹈前辙!姑以镇肝益虚,冀有阳和风熄之理:阿胶、小麦、麦冬、生白芍、北沙参、南枣。

:叶氏以上数案,仍秉素持的清凉祛风热、滋填肝肾阴分之法,偶兼入祛风逐瘀之虫药。与前面几位医家用药大方向仍有八成类似,而几无桂附姜等刚药。医者临床用药,动辄喜用热燥刚药的,宜多读此篇。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调病方法、方子和观点仅供有缘者参考,如果调治过程中出现偏差,本公众号概不负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