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德伟油画作品欣赏
作家周国平在其自述《岁月与性情》之中曾记录了八十年代末与摇滚歌手崔健的交往,回忆了崔健在朋友们的聚会中抱着吉他唱歌时脸上陶醉的表情,他写到:“我不止一次发现,好的汉子本质上都是农夫,朴实、安静,沉缅于自己的园地,不管那是音乐、绘画还是书籍”。在黄德伟先生家里,看见他从堆放得密密麻麻的油画中费劲地抽出几幅放在面前,略有些兴奋地作上几句简短说明,又把已经看过的一批放回原处以腾出有限的空间之时,我忽然又想起了这几句话。那天匆匆浏览了他的数十张风景写生作品,用去整整一个下午。
《农家》 1998年
贵阳美术馆收藏
翻开美术史,会发现总有这样一类画家,他们终其一生都与朴素的事物保持着天然的、血脉相联的关系。他们不把自己的艺术建立在虚玄藐远或者光怪陆离的世界里,而是平放在我们触手可及甚至视若无睹的地方。任凭时代更迭、潮流变换,这一点始终无法改变。只不过在当前如火如荼的新潮美术制造出的种种新图像、新观念、新样式、新语言的衬托下,他们流落在边际,显得缓慢和沉默,就象霓虹纷杂、高楼林立的城市尽头露出的平凡大地的一角。
《石板房》160×122cm 油彩画布 2003年
参加中国油画展 贵阳美术馆收藏
所以,在这样的语境之下讨论黄德伟的绘画成为一件困难的事情。应该关上窗户,让喧嚣暂停,看看“绘画”这件事情如何在一个人的身上发生、推进并且持续了可以称之为“长征”的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
《农家小院》 109×76cm 油彩画布 2003年
获中国文化部“群星奖”
黄德伟先生是土生土长的贵阳人,学习绘画的时间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学画之初即喜风景写生,他至今仍然保留着那时的淡彩习作,画的是甲秀楼、东山阳明祠和几处不知名的院落,其中两幅画的左下角还留着一个小孩子用拙稚的美术字认真写上的题目——这是他一个人户外写生的开始,此后一画五十年,冬雪夏雷、寒暑无辍。和那个时代的许多人一样,黄先生早年经历坎坷,中学毕业之后就在市郊村寨的民办小学里作了10年教师,然后是中学代课教师,“文革”结束后调到市豫剧团做舞台美术设计直到退休。知他的老朋友写到:“那时他毫无名气……一有空就在黑皮速写本上画各种各样的速写。年三十了,爆竹声刚起,他同妻子和两个女儿就吃过了简单的年饭。在天幕还未收尽最后一道余辉的路旁支起画架,直画到分不出调色板上的红与白”。黄德伟先生告诉我,从开始学画直到现在,平均每周都要外出写生三到四次,从无间断。写生地点则多在贵阳市及周边地区,以当天能返回为限。往往一处风景,反复作画可达上百次之多。工具初为水彩、水粉,后来主要是油画,此外还有数量极大的速写和素描,几十年下来,画作的数量可以万记。
《小憩》68×100cm 油彩画布2004年
西安美术博物馆收藏
凡高说:“画家害怕空白的画布,而空白的画布却害怕真正有热情的画家”,黄德伟先生以实际行动证实此言不虚。他和凡高一样,没有进过美术学院,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画室训练。可他把画室建在自然之中、他的训练就放在日常生活里,以一个研习者的心态向自然学习,向身边的事物学习。我见过他早期用学院派的方法画的几张石膏像或静物素描习作,均不很到位。可是只要他的画笔一碰到现实生活中的人物、风景、建筑工地、农家小院、骡马鸡鸭以及各种不起眼的杂物之时,就虎虎有生气起来。多年来的反复习练养成了他敏于观察、善于捕捉、重视整体表现的艺术素质,往往能以很快的速度肯定而概括地把握住形象的第一感觉。在油画方面,作为一个风景画家,自然离不开印象派的色彩理论和十九世纪俄罗斯巡回画派直接画法的影响,对这些传统油画艺术的研究和学习完成了他风景写生基本的技术储备,在绘画语言上也并没有脱离开早年的学习所建构的这一框架。其风景画的特别之处是由他所表现的题材赋予的,可以说,黄德伟在写实油画的经典技法和贵州山地风貌之间找到了一个结合点。因此他的风景画所表现出来的感觉就决不同于印象派画家笔下的布尔乔亚们的林中漫步或者草地野餐的闲适情调,也不同于俄罗斯的风景画庄重肃穆的气氛。而是贵州高原特有的厚、重、拙、野的风骨。油画中方整结实的刀法,他用来画坚硬的岩石、厚重的土地;轻灵透脱的点法,他用来画林中的落叶、地上的光斑;含蓄柔和的薄画法,他用来画天边湿云、远村雾霭;再加上贵州丰富的植被那古木参天、怪藤纠结的景象则以写意中国画的笔法出之。我较为喜欢画家近十年以来的一些风景写生,与前一个时期的作品相比,色彩更单纯、造型更自由、状态更放松、用笔也更具书写的意味。
《阳光下的石板寨》 118×77cm 油彩画布 2010年
参加全国吾土吾民油画展
我曾问过黄德伟先生,他对自己以后的创作倾向有什么预期?他回答:以后的作品会更加注重主观感受的表达和与山川大地在灵魂上的沟通。我认为其结果是值得期待的。
《山寨》 2010年
全国画展获奖
最后,我还想再用凡高的话作为这篇小文的结尾,并对黄德伟先生五十多年以来的辛勤劳作表示敬意:“那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最稳妥的方法是,不知疲倦地临摹大自然。对大自然的感情和热爱迟早会赢得人们的回报。全身心沉浸在自然里,用智慧通过绘画作品表达思想感情,并使其他人能够理解,这是画家的责任”。
作 品 欣 赏
《回家》 48×48cm 油彩木板 1982年
《高原集市》 90×57cm 油彩画布 1982年
《一片云》 80×59cm 油彩画布 1986年
《暖春》 100×69cm 油彩画布 1993年
《赶集》 73×108cm 油彩画布 1993年
《侗寨》 66×80cm 油彩木板 1994年
《司丫石板寨》 100x60cm 1995年
《牧歌》 油彩画布 65×51cm 1996年
《石头寨》 100×60cm 1998年
《石语》 192×104cm 油彩画布 1999年
《蔡冲的冬天》 61×50cm 油彩木板 2000年
《石板寨》140×85cm 油彩画布 2001年
《山脚下的村庄》 100×80cm 油彩画布 2001年
《晨光》 162×133cm 油彩画布 2001年
《甘庄的水》 60×50cm 油彩画布 2006年
《回家》 155×120cm 油彩画布 2007年
《大门口》182×122cm 油彩画布 2009年
《花溪水》 118x76cm 油画画布 2009
《早春》 90×70cm 油彩画布 2009年
《老柏》100×100cm 油彩画布 2010年
《温暖的家》80×60cm 油彩画布 2011年
《岁月》 68×68cm 油彩画布 2012年
《老皂角》 100×100cm 油彩画布 2013年
《河南农村速写之小毛驴》28×21cm 速写 198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