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两翼齐飞,献血战“疫”共进
今天跟朋友们聊一聊山东省血液中心捐献血小板的场所。现在,省血液中心机采血小板业务是一体两翼的布局,一体是中部的机采科,两翼分别是东部的高新区献血屋,西部的大学城献血屋。我在这三处都有献血的经历,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体验。机采科位于山师东路22号的山东省血液中心院内,二楼机采科。接待室、化验室,机采大厅布局合理,冬暖夏凉,环境比较好。外面就是大经十路,交通便利,有大院,停车比较方便,有采血设备20多台套,各种型号都有。从早8点半至下午4点都可以去,中间也取消了午休时间,总体服务时间长,采血的灵活性高。提前一天预约,还可以提供午餐,一般是一份盒饭。2019年,我在这里采集了13次。
这里承担着6成以上的采血任务,集中了市区的一大帮固定献血者,这支队伍很稳定,相当忠诚执着,有的已经捐献血小板十几年,200多次。目前微信群里有170多人。如果仔细分析一下,队伍总体年龄偏大,陆续有因年龄和身体原因退出的,新人补充不够。还有一部分献血者身体状况不理想,一定程度地影响了采血成功率。当前,建议在稳定现有的献血者队伍的基础上,适度吸收新成员加入。比如可以将来自大学城已经毕业的固定献血者衔接过来,如殷英智等,也可以面向周边的大学适度扩展,吸引一部分青年学生加入,提升整个献血队伍活力,保持可持续性。
这支队伍的另一个特点,是比较低调,我去过多次,多数人都是来了打个招呼,然后就默不作声地上机献血,随便找一个聊聊,都是几十次上百次的固定献血者,不张扬,也不喜欢被宣传,所以群里的主题一般是“许老师,我明天去献个板。”“陈科,帮我明天订个饭。”这是打招呼的,更多的是不打招呼就来的。因而这个群平时显得比较沉闷一些,也很少发献血者的照片。采血的工作人员经验丰富,年龄偏大,这个献血点,应该多注重文化建设,提升活力,提升了献血队伍的活力,就能提升对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几位德高望重的工作人员如梁老师、许老师,还有坐镇指挥的陈科,领着一帮“闷声干大事”的献血者和兢兢业业的工作人员,稳稳当当、扎扎实实的推进机采业务,中心机采科这个“一体”,很有“定力”。大学城献血屋于2018年初正式上线运行。位于大学城商业街的西面,隔着瓦特路与齐鲁工业大学隔路相望。这里条件很好,布局合理,外部接待和化验区,里面是采血区,有设备8套,A系列6套,M系列2套。目前的问题是停车不太方便,有停车场,但需要交费。为献血者提供超意兴15元餐券一张,可以随时去享用。2019年,因为外出挂职,来这里不方便,只在这里采集了5次。
这里活力十足,采血队伍年轻有活力,负责人樊冰有办公室工作的经历,经验比较丰富,点子也比较多,几名护士王娜、李敏、宗瑾、王欣欣都很有亲和力,学生们一口一个姐,叫的那一个亲!献血者队伍以学生群体为主,年轻有活力。通过开展志愿者交流活动等方式,稳定了一批献血者队伍,同时不断有新人加入。两个微信群已经有830多人,有些已经毕业,但仍然留在群里,说明这里的吸引力仍在。同时,还有一支固定的志愿者队伍,志愿者不定期参与志愿服务,有采血者,有服务者,整个氛围积极而温馨,形成了很强的黏性。高艳娇说“这个献血屋有魔力”,就说出了广大献血者的心声。这里文化氛围浓厚,樊冰、姜洪雷、高艳娇等人经常撰写发表文章,讲述献血屋的故事,汇编了《大学城献血屋的故事》,展现志愿者的风采和献血者的爱心,产生了比较好的社会影响。这个献血屋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从最初的一个月几十份起步,到最多的一个月突破600份,2018年2800份,贡献量1/6,2019年4800份,贡献量已经到1/4。这里的特点是受假期影响较大,特别是寒假,在校生极少,春节假期期间很难有收获,一般要关闭2周左右。暑期,2018年影响较大,2019年通过对留校学生充分发动,影响已经很小。这里较好地处理了校园集中采血和固定机采血小板之间的关系,多数学生从捐献全血开始,一小部分过渡到采集血小板,在不影响集中采血的前提下,已经基本满足了采集的需求。学生不能开学,这是大学城献血屋的主力军,因而疫情的带来的影响仍然很大,这里采集量只有去年同期的一半左右。一点启示:除了面向各个机关事业企业单位的团队献血,跑团之类的社会团体也可以作为突破点。当无偿献血的志愿奉献精神与这些团体自身文化建设之间找到结合点,就能上升为团队成员的集体认同,成为一种完全自觉自愿的行为,除了带动献血队伍的扩张,对于提升社会道德水平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大学城献血屋两年多的运行时间,创造了奇迹,也积累了很多可推广的经验,这个西翼,很有“活力”。高新献血屋位于会展路,位置不是很显眼,是租用的三层办公楼,一层为接待和化验区,二层为采血区,三层为服务区,有新式的离心机8台,采血速度快,反应轻。有自己的布局特点,但不如前两者便利。位置优势一般,已经开通免费停车,交通尚可。这里也给献血者提供午餐。开业之初即过来捧场,2019年两次,2020年的首次,也是在这里。王学捷老师退休后返聘到这里工作负责献血者招募工作,他是采供血界的老人,威信高,人脉资源广,经验丰富。几名工作人员如刘延清、周东峰等也很有活力。这里的初始献血者多是王老师从献全血的队伍中招募的,这是他独有的优势。也有一小部分从中心机采科转过来的。后来,附近高校的几位老师的加入,如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生处长张明光,已经来这个献血屋6次献板,亲自做给同学们看,学生们也给出了积极的响应。张明光这样的老师,还有好几个,在他们的带动下,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山东政法学院、青年政治学院等资源已经开发出来,献血屋的队伍扩张比较快,目前群里已经有150多人。微信群里非常活跃,王老师每天都把当天献血者的照片,献血的情况发布出来,大家都点赞,还有人发红包,氛围非常好。小周也比较善于写作,偶有文章发表,有一些文化味儿。王老师还主动跟工作人员一起,把一些原先积攒的献血证书想法设法发下去,也得到了献血者的肯定和好评。
这个献血屋的采集量还不错,很少有落空的日子。去年10月份开业以来,每个月有接近200多份的采集量。已经成为机采血小板的重要增长点。这个献血屋的初衷是利用当地写字楼密集,白领比较集中的优势,在这个群体里发动献血者,目前这个工作开展起来比较困难。有零星的加入,还未形成团队效应。要求的突破,还得另觅蹊径。疫情爆发以来,跟其他的采血点一样,高新献血屋也是积极动员,一对一电话约请献血者,很多献血者说服家人求得支持,克服交通不便,住所封闭等重重困难,逆行而上,奉献爱心。一个多月来,有的已经3次献血,较平时献血次数都多。正是因为这些板友的全力奉献,高新献血屋采集量仍能接近平时的水平,确实难能可贵。高新献血屋,起步最晚,但走得惊艳,这个东翼,很有“爆发力”,未来可期。除了这三个机采点,省城还有在经六路的济南市血供保中心机采科,作为在这四个机采点有过献血经历的献血者,我的感受是,每一个采集点的服务和技术都没得说,都能做到因人施策,注重创新,所不同的是文化和氛围。大家应该加强交流,相互借鉴,推动融合。如果方便的话,建议献血者们分别去体验一下,然后再加入每个献血点的微信群,机采血小板的队伍不大,有过献板经历的,不过一千多人,这个圈里,大家都应该成为熟人。“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每个献血屋都是一个小花园。让这些美丽的花园,用自己独有的魅力,吸引我们这些“熟人”,熟人带来更多的熟人。疫情终将远去,春天很快到来,春暖花开之时,就是人声鼎沸之时!献血事业的春天,将更加美丽。
近期献血相关文章,欢迎走进洪哥的热血人生。
看过来!新冠特免血浆长啥样?
守护
新冠时期的爱情
温暖
二月的逆行,让生命不再等待
元旦献血小记:2020,目标20次,出发!
我愿做健康的陌生人,守护你的安全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长清跑友积极献血助力抗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