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哥雷语】工大,我以奔跑的名义,向您的生日献礼

七十年峥嵘岁月,七十年光辉历程。

七十年家国情怀,七十年时代长歌。

七十年风雨兼程,七十年青春如歌。

七十春秋辉煌路,继往开来谱新篇。

数不尽的赞歌声里,齐鲁工业大学迎来了70岁的生日,校庆是个大事儿,校庆晚会,校友论坛,院士论坛,各学院的返校校友活动……大家都在分头忙活着,努力为庆典日增添一份色彩。作为学校健跑活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以奔跑的名义,向校庆献礼,是应有之义。

校庆跑的方式

对于个人而言,跑出特定的图案或特殊的数字,让跑步自带寓意,是一种纪念方式。

70周年,可以选择的有数字70,但单次70公里难度太大,可以取7.0公里。还有在操场跑上70圈也是一个选择。

学校建校于1948年,今年2018年,可已选择的数字又有1948,2018,对应的合理距离是19.48,20.18公里,也可以对应时间19:48,20:18。

其实如果再细心一些的设计,可以在晚上19:48-20:18的30分钟内完成一个7.0公里,就更加完美,但这需要420左右的配速,对于现在的我,是跑不出这个成绩来的。

校庆日当天,还可以跑一个10.18。

11也不错,科教融合,强强联手……

还可以跑的数字有还有很多,只要你想得到,并赋予其内涵,都是可以的。

一个人可以跑得更快,一群人才能跑得更远。

一个人跑得再好,也只是自己。一群人跑起来,才是健跑的工大,炫跑的工大。

以校庆的名义跑起来,发动所有能接触到影响到的人跑起来,这就是我的愿望。

一旦有了这个想法,就要迫不及待地去实现它,没有什么能阻挡。

老车说,我是让工大跑起来的那个人。

对,就是我,只能是我,责无旁贷!

团队校庆跑--活动思路

我接触的群体很多:

² 《从零开始学跑步》课堂,这学期有250多名学员,他们已经在奔跑,多数已经能够完成5公里以上的跑步。

² 新生群体,我的能动学院的小鲜肉39个人。目前,他们正在向狼进化,可以自觉参加。

² 还可以影响到化工学院的500多名新生,已经给他们讲过跑步课,如果组织得当,参与率应该很高。

² 工大炫跑团群里的有六七百人,但多数是木桩一派,参与率不会太高。

² 校庆马拉松联络了100多人,有过集体奔跑的经历,体验到集体跑步的快乐,会有一些人再次参与。

² 党课高级班刚好开课,我已经给他们讲课,这380多人是最听话的群体,可以全员参与。上学期还有300多人,再鼓动一下,可能也会有效果。

² 还有工大健跑团的200多人,按照平时打卡的频率,会有二三十个人参与,但不会太多,对这个群体,信心正逐渐失去。

对于不同的群体,在各种场合通过各种途径来发动参与校庆纪念跑步。

1.党课高级班学员

因为听话,就将跑步作为作业的一项内容:

第一项任务要求必须完成,不计距离,不计时间。如果放在大一大二,这不是问题,因为同学们要打卡,必须跑步。但这些学员多数是大三大四的,他们还跑步吗?从提交的作业和跑步反馈看,同学们做到了,他们中的大多数已经放下了跑步,这次重新拾起跑步,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状态并不理想,而跑步也提振了他们的精神状态,觉得是有用有效的途径。特别是上一期学员夏斌的跑步分享,让他们看到了跑步带来益处的活生生的例子,增强了说服力。

第二项任务是一个期望值,在开课到校庆日10月18日之前跑过7.0以上的距离,这样高级党课学员班300多人可以合力跑过2018这个数字的距离,寓意我们一起跑过2018。对于个人而言,也就是在10天之内,跑2-3次即可完成,目标并不高。最终有314人参与完成情况统计(占比80%,执行力并不是很强),参与统计的同学中,有70%的完成,30%的未完成,完成的总里程为3965公里(去除了一些明显错误的数据,有一位同学跑了500多公里),刚好是1948+2018的和减去1,差一点就完美了,而这一点,还需要我们去付出更大的努力。

第三项任务是个人单次挑战7.0公里/19.48/20.18公里,有17.0%的同学参与,以7公里为主。

第四项任务是参加学院马拉松接力跑或者组织班级马拉松接力跑。有7.0%的同学参与。

第三第四项任务都没有参加的70%。

这一堆数字里面,也有巧合的70的出现。

2.从零开始学跑步课堂,希望一些同学将自己单次的目标提到7.0公里。

3.能动学院的这39只小狼。

新成立的学院没有社团,与化工学院沟通了一下,直接把工大炫跑团从化工学院转过来。百团大战的时候,能动学院的学生就很自觉地加入了自己学院的社团,这也提升了他们的跑步归属感,自觉获得了炫跑团的身份。现在他们已经能够自觉奔跑了,打卡时有个体完成的,能力强的可以自由发挥。也有集体进行的,强化约束感,归属感,集体荣誉感。我觉得我们比其他学院跑的要好很多。班里有一个体重250斤的,通过积极的健身跑步,运动合理的饮食控制,在不到两个多月时间,已经减肥十几斤。在能动学院开学典礼上,我曾经向学生家长承诺,等放寒假的时候,我会还给他们一个更健康的学生,我想这是能够做到的。

为了让他们跑得更好,我还借着一次校友来校做生涯经历分享的机会,加了一节跑步引到指导课,那次化工学院的500名新生也参与了,那一堂课应该会对参与的同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4.工大健跑团

一些老师动起来了,更多的人是在沉默。沉默文化在齐鲁工大,是一种很可怕的表现。沉默者多数在装睡,也可能已经睡着了。你发的任何信息,他都视而不见,成为一个个彻底的旁观者或者不关者。面对这种局面,我如落水者一般挣扎,挣扎到自己都有些厌倦。何苦在这一片死海中游泳,为什么不带着已经上船的人离开?去另外的欢快的海域游泳?工大健跑团已经有一批活跃份子,我们只需把这一帮人抓好就行了,其他的沉睡者就继续沉睡或者装睡吧。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能耗费在不愿意醒的人中,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那些需要也能够快速发动的群体,即我们的学生,他们更应该是我们成己达人中的“人”,即我们的教育对象,这也是为师者更重要的责任。

未来,学生群体和献血者跑团,将来我是在推广跑步上的两个重点的着力点。

5.校友群体

应该做一些动员和引导,但难度依然很大。

国庆节末期参加了精本94班的聚会,这个班十周年的聚会我也参加了,感觉他们在20周年聚会的时候,40多岁的他们身体状况并不比30多岁的时候差。我注意到,他们这个班汇聚了一帮热爱运动的人,比如陈锋的健身房,李刚的足球队,肖晓波的腰腹,简直是铁板一块,张龙这个曾经的田径运动员,没有重复走很多运动员的老路--退役或毕业后胖的自己都认不出来,仍然是苗条帅哥一个,连田胜军这个胖子也通过健走减了很多,没来参加聚会的姬新彬,天天在朋友圈晒健身,记得上次聚会时他有接近200斤的体重,现在估计减掉40斤以上了吧!这次聚会的时候,有几个人去打羽毛球,更多人组队在操场踢球,马万勇老师和姚金水老师也助阵了,孩子中年龄大一点儿的也来踢了几脚。这一场竟然踢了1个多小时的时间,有的同学是好长时间没锻炼了,比如张长斌,作为学者群体的一员,具有这个群体的通病,运动时间少,明明是一个中场帅才,因为体能不足,跑到气喘吁吁,拿球传球有心无力,但坚持踢完了全场。我想这才是一个优秀的班级应有的样子,一个优秀的班级,一个爱运动的班级,一个健康的班级,让这个班级更加优秀。

国庆节最后两天举办了化工学院青年校友学术论坛,我在化工的时候,就给他们发了约请。当天因为家里有事,没有去与他们相聚。李鹏老师去参加了,反馈给我的信息是他们几个和其他没来的几个学术校友,身体状况并不是很好,其中几位女同学有都有点撑不住了,已经在调低自己的工作目标,甚至想离开学术圈。而他最关心的那个同学,体重在飙涨。他母亲非常担心,说他很少在12点前睡觉,每天都是一副疲惫的样子。让这个群体跑起来,是李老师最大的心愿,她把这个任务交给我,我觉得必须去做,但确实很难,发个提醒,写个提示,呼应一下的有之,多数没有反应,不是看不见,不是不想做,是实在放不下,如同黄大年一样,可是为什么不多学学郑德荣呢?养好身体,多干几年,贡献会更多。急于求成,反而欲速则不达。我们的学术校友群体中,马玉荣是个典型,她通过跑步对抗抑郁,走出了不一样人生。身边就有这样的例子,为什么不去学习呢?

10月18日校庆日当天,为着校庆,早起去操场进行一个仪式感的跑步。先是碰见老闫书记,借着校庆的话题,也聊到了健身,他每天都健走,退休后的身体状况好了很多。又碰见3个来参加校庆活动的济宁校友,是83、84级的师兄。其中一位当年在校时还跑过万米的比赛,现在体型明显发达了,只能很慢很慢的跑了一圈体验。对他们来讲,50多岁的年龄,事业有成,还需要继续创业,至少是个守成,工作的压力应该是比较大的,能到学校的操场来上一圈,希望他们能找回当年的感觉,唤醒身体的记忆,能再次跑起来,期望在未来的马拉松赛场上遇见他们。

团队校庆跑--活动策划

所有这些,需要一个活动来串联。这个校庆跑的活动,其实已经在健跑团的年度计划里了,但迟迟没有做出来,大概还是因为自己懒,团队没有调动起来,根源还在自己这里,时间长了,脑子开始生锈了,健跑团的管理团队应该需要新鲜力量了。

国庆节到了,校庆月到了,校庆日逼近了。校庆跑活动搞不搞?我不发话,肯定没人提出搞。但也很纠结,组织一次活动,费时费力,虽然有团队,如果安排一些具体的活儿,大家能去做到,但是要主动的去考虑活动该如何策划如何的组织,则少有人替你去分担,去做一些细致的思考。除此之外,还需要到处找支持拉赞助,这不在自己主营业务范围内,感觉自己的精力也不够,还可能给别人添乱。但思前想后,活动还得组织,错过了校庆,就错过了一个发动学生跑步的机会。

干吧!又不是没干过。下定决心发动是在国庆节的第四日,刚好也有时间梳理一下活动的思路,跟几个关键的人沟通了一下,他们表态提供一定的经费支持,抓紧写方案,发通告,反思一下,拖到被动的原因还是因为自己不主动。

怎么搞?上半年已经搞了一个毕业马拉松,有了成型的经验。不愿意多动脑子,就还是按这个思路来吧,这一次我们不能搞42公里,需要搞一个与70相关的,70公里太长,接力跑完得7个小时左右,上次42公里都跑到天黑,这个秋天,更不合适。刚好南京理工大学校友同学在国庆日的搞了一个操场69圈的跑步活动,这是他们坚持了很多年的一个项目,每年国庆日都会按照纪念的周年数来去跑相应的圈数,这也给了我启发,我们可以围着操场跑70圈,更便于组织。

这个想法成型了,模仿着上半年毕业马拉松的样子,组织了发动各个班级以班集体为单位的接力跑,设定了两个项目,一个是操场的70圈,这是一个非常容易完成的任务,一个班40个人,平均到每个人还不到两圈,太简单了。又设定了一个70公里跑的项目,如果全班参加的话,每个人需要跑将近两公里,这也就是他们平时打卡的一个距离,还是没有难度,即便组织一半的人来跑,一个人3.5公里,绕校园大环路1圈,也问题不大。在操场跑,同学们可以集中在一起,接力的过程也是同学们交流的过程,场地小,同学们跑起来不孤独,互动性更强。但我早上和白天都去操场看过班级的跑步,有的 还好,全班齐动员,有的班真的是一个人跑,其他人抱着手机玩,挺让人寒心的。同学们的活跃度太差了,一个班级活动,都如此沉默,沉默文化,真的可怕。

从班级活动开展的情况看,总体不错,接近100个班参与,其中70公里组的有十几个班,也包括我带的能动18-1班。有的班还进行了很有创意的设计,跑出了工大70年的字样,在校园道路上设计并能在定位不那么准确的GPS信号下生成理想的轨迹,并不那么容易,同学们真是走心了,相信每次翻看班级这段经历的时候,他们所回味的不仅仅是同学的情谊,更有对学校的眷恋,培养学生的爱校荣校之情,我内化到这些活动中去。

这样一些活动的组织,绝不是我们发出一个倡议,就能一呼百应的,现在的工大还没有这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需要来一些强制,跟学生处商定,他们主办,工大炫跑团作为主要承办团队,通过学工系统进行发动,在这个发动的过程中,有的学院提出了强制性的要求,但也是只要求2018级的必须参与,其他年级自愿。有的学院则是全部自愿。这并不是一个难以挑战的任务,而且开展这样的活动有助于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活跃班级氛围,增加成就感,何乐而不为?但是大家就是不愿意为。上学期毕业马拉松,本来期望毕业班为主参与,但很少,不到10个班,剩下的接近80个班多数是2017级的,多数是强制要求参加的,今年的报名情况看,多数是2018级的,2017级的参与率不高。大一时忙得要死,还天天有活动,因为学院关注,而到了二年级以上,所有的班级几乎都就没了活动,剩下的活动限于吃吃喝喝,出去游玩,这类活动又花钱,又对于同学的素质养成和能力提升没有多少效果,还可能败坏了风气,该控制一下的。而如班级马拉松这样的活动,几乎一点经济成本没有,只是需要牺牲同学的舒适度,但能锻炼身体并提高班级凝聚力啊!为什么不多搞一些呢!而且还能为着校庆的增添一份色彩,让大家的校庆日有仪式感,否则很快就忘记了。我现在都不记得50周年、60周年校庆我都干了一点什么事儿了。既然不主动,强制就是必须的,不能只为了迎合学生,而忽视了这类活动的价值,有价值的活动开展不起来,不健康的东西就会来占位。

个人线上跑,给出的方案是7.0/19.48/20.18公里以及操场70圈这几个挑战项目,个人也可以策划其他的个人挑战项目,7.0公里,对于95%以上的同学来讲,是从未达到的长度,这个项目还是有一定挑战性的。

除了线上的跑步,还得把线下的现场活动组织好。线下的集体跑,集中到操场跑70圈,这样更有仪式感,更像一个小型运动会。时间定在校庆日,10月18日周四下午,作为校庆的一个助力活动,其他时间不合适。这个时间在我的印象里学校有要求不排课的,但没有做好调查,通知下去了好久,偶然的机会才发现周四下午也排课了!体育课是不是也有,打电话问教务处,果然也有!与上课冲突,怎么办?难道这个活动不能进行了?别处找不到一个合适的绕圈的地方了,艺体中心?那天活动的主会场在那里啊!还是去现场看看吧,刚好发现问题的时候也是周四,下午到操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同时在跑道上跑步的,也就是二十几名同学,而且是分散着跑的,对课堂的影响不大,活动可以正常的进行。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有了调查研究,就不怕别人来质疑活动了。

除了学院团队的线下跑,我觉得有必要再组织几个队伍:

工大健跑团,10月8日在群里发了通知。一个队10个人,我满怀信心能组至少3个队的,毕业跑42公里12人一组每人3.5公里的接力还报了2组,这次距离更短,10人,每人2.8公里,当天报名3人,9日增加1人,一直持续到10月16日才完成1支队伍的报名。中间催过一两次,后来就懒得催了,大不了健跑团不参加了,干脆可以撤番号了。

工大炫跑团,交由王烨去发动,也不顺利,一直到周三才确定队伍。其中多数还是他们几个骨干。他们有现成的服装,可以集中展示。

齐鲁热血跑团,多数成员也是健跑团和炫跑团的成员,其中宋成又可以作为校友参加,队伍报名很快完成。已经有了现成的服装。另外,每次活动现场,化工学院献血服务队的队员们都会来助阵,宣传无偿献血,倡导健康生活。

《从零开始学跑步》课程,到第五周,按照3公里起步,10%增量的原则,到4.8公里了,考核目标定在5公里。参加个70公里接力跑,20人每人3.5公里,应该没问题。按照这个思路做了发动,也不是很顺利,断断续续报名,一直挨到了周三才组队完成。同学们种积极主动性欠缺很多。本周最后一堂课,我也对他们这样一种表现行为进行了再次的批评,而且特别提到了工大的沉默文化,这种沉默文化就是一种落后的文化,这种落后的文化导致我们学校毕业的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我们以128名(校友会排行榜)和299名(武书连排行榜)的排名培养了薪酬为490多名排名的毕业生,这是不应该的,而要走出这样一个困境,需要学校层面的努力,还需要同学的自觉,敢于去刺破自己的假,看到真正的我。看着一张张面无表情的脸孔,带着一部部手机在课堂上漫不经心的坐着,对于老师所交的信息,所给出的刺激,几乎没有一点反应,这样的课堂没有效率,这样的教学没有效果,这样的人才培养没前途,必定也没“钱途”。必须做出改变,夏斌的例子以及很多高级班学员的思想汇报中的倾心诉说,告诉我们,跑步能改变我们这样的状态,不仅仅限于身体上,更重要的是精神状态的提升,这也是我执着的推广跑步的动力所在,只要做,做到位,就会有效果。

效率最高的还是高级党课,这一期学员的跑步表现要好于上一期,或许是受到了夏斌同学的鼓励,多数人起步就是3-4公里。在这个群体里也发起了70公里挑战项目,第一支队伍很快完成,鼓动一下,第二支也比较快。第三支迟迟不能完成,报了五六个人停下了。总不能让这几个同学单着,又到上学期的高级班群里去进行了发动。这就造成了两个群同时在报第三支队伍的情况,那天晚上睡得早,醒来一看,两边都没报满,但合起来后,人数又超了一些。最终的解决方案是多余的同学定为陪跑组,加上各个学院的党课班主任,都作为陪跑员。让老学员和老师们陪着新学员跑,也意味着传帮带,完美。

而组织高级党课队伍带来的直接收益还有:比赛的水搞定了,由我们的学员,一名创业者姬裕翔同学的创业团队赞助的。“醉美工大”,献给跑步的“最美工大”人。

380名学员中,只有50多个人报名参加,积极的人应该受到褒奖和鼓励。也为了让活动更有仪式感,应该给他们定制服装。定制服装需要经费,我可没精力再去别处拉赞助了,就让党校解决吧!开展活动也符合党校经费支出的范围。一申请,就批准了,这时已经来到了周五,来不及再找人设计方案了,就直接联系了上次定做齐鲁热血跑团队服的商家,把校庆标识发过去,让他们设计样式,发给娄峰帮着看,他又提供了胸前“永远跟党走”的漂亮的字样,一件漂亮的队服就设计完成了,定制了80件,刚刚3000出头,一次活动,3000元经费搞定,太便宜党校了。

这个70公里接力跑定在中午1点开始,加上《从零开始学跑步》的队伍一起跑,共4支队伍加上一些陪跑者跑过4个70公里接力,结束的时间在8点钟左右。时间长,不可能让队员一直等着,约了12点半集合照相,每个人都在照片中出现,有仪式感。

从多次在学生中发动活动的过程看,学生工作群体对跑步的作用认识不够到位,如果认识到位了,就不会采取原先那种无效率的早操集体跑步的模式。因为这个群体中真跑步者也不多,虽然多数人出现在工大健跑团群里,但坚持不下来。忙会成为他们必然的理由去对抗跑步倡议。忙就没时间吗?繁哥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啊,除了辅导员的活儿,整天被抓差,省里的青年企业家论坛,团干部下乡,校庆,都抓他,就算忙到极致的一个了吧,每个月还能有100多公里的跑量。真正对跑步认识深刻并能在学生中充分发动的,井水做得最好。毕业马拉松的时候,组织教管会代表队参加,还特地让我去做了一次跑步分享。这次活动,带的班级参加,组织他的党员和发展对象参加,教管会又组队参加。这时候他就是上帝与落水者故事中的一个船员,因为他的呐喊和施救,他的学生能从中直接受益。

活动的具体组织工作,写着工大健跑团、工大炫跑团承办,但我对工大健跑团有点灰心,加上管理团队的成员多数在忙着校庆的工作。就把主要任务交给了工大炫跑团去做,这几个骨干成员,跑步能力比较强,但论组织协调能力,论文字的功底,还是相对比较弱的。还需要在管理队伍里面进行有益的补充,有一帮真正能热爱跑步,且能策划活动、组织活动、展示活动的人加入进来。虽然团队先天能力有些不足,但他们都很投入很认真地去做,也没让工作掉到地上,当然期间没少挨了我的批评。展板、号码簿、证书的设计由张兴帅完成,证书借鉴了毕业马拉松的样式,展板重新设计,但亮点不突出,一些期待的元素比如赞助的水等没有加上。王孝涛、刘好春、孙同政则重点做好报名的组织发动、汇总整理工作,这个工作量也不小。王烨跑前跑后,很多时候直接找我讨论汇报,挨批评也是最多的。写了不少材料,从开始的不成模样,变为有点儿模样,短短时间,进步了不少。

一次跑步活动,应该诞生不少靓照才对,王烨约请了“数字科技创意社团”的摄影师,大概有七八个,我又通过艺术学院请了好几个摄影专业的同学,摄影师队伍够强大了。

既然工大炫跑团落户到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学院唯一的一个班39名同学,就成为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他们既是运动员还得代表班级,代表学院参加活动,又是裁判员,为运动员数圈儿,又是志愿者,为运动员服务,还是现场活动的策划者。班助王天成,班长张云飞,团支书李晨阳带着整个班行动起来。我只给他们做了一个30分钟的交代,他们就能够落到实处,把活动组织得很条理,而且还创造性地做了很多事儿,让整个活动很圆满,看到了这帮孩子的潜力和进步。

所有准备工作,周三已基本到位。

团队校庆跑--活动现场

18日上午参加校庆的庆典大会,结束后回去整理了一下活动流程。对一些遗漏的环节进行了完善。比如举行仪式时的站台人员,毕业跑时请了学校部门的领导来讲话发令,这次传波处长来不了,就干脆免了,我来讲,站台的人变成了各个助阵团队的队长。其中也包括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每次跑步活动让他们参加,开展无偿献血的宣传,而齐鲁热血跑团,按说该跟志愿服务队他们是一个团队的,但他们中的大多数不跑步,似乎也没有交集。

中午12点,匆忙吃了点饭,赶到体育场12点15分,王烨,王天成带着同学们已经做好了准备。高级党课学员们也陆续赶来了。

深秋日,艳阳天,一片瓦蓝。绿茵茵的操场,红色的跑道,仍然绿意浓浓的树下,一块工大蓝色调的大牌子上写着“韶华齐鲁 健跑工大--齐鲁工大70周年校庆马拉松接力跑”,告诉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为校庆助跑。动感的音乐奏响着,能动学院刚刚买了的音响派上了用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装备得有,还得好一点儿才给力。一群穿着红装的党课学员,胸前印着“永远跟党走”,背后是校庆70周年标识,欢快地聚在一起交流着。这是齐鲁工大最优秀的一帮学生,他们今天将跑出最靓丽的风采。

12点半,组织部的领导和各有关部门及学院的老师来到现场,我们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开跑仪式,大家一起合影留念,绕操场集体跑步一圈,然后第一棒的队员从操场东北门跑出,开启了70公里接力跑的里程。操场一圈结束后,老师们聚在一起交流,合影,大家也都各自回去忙自己的事儿了。我换上跟他们一样的队服,跟着党课学员的第二棒跑了一圈,这个同学也是放下跑步很久了,上过党课后,重拾跑步,说有点儿艰苦,自己也就是7分的配速跑,我说没关系,放慢就可以,我们以快乐奔跑为前提。跑到2公里处,他还是有些艰难了,然而我们没有放弃他,减慢速度陪他,他又慢慢跑起来,我为他们拍了跑步的照片。党课高级班是我跑的第一支队伍。

能动学院约了2点来集合照相。我们的横幅是“融育能动 荣誉工大 1岁能动学院祝70岁齐鲁工大生日快乐”。开始同学们还有点儿放不开,调动了一下,就来感觉了。特别是10名上场的运动员,按号码顺序排好,摆了好几个POSE,相比于专业的跑者,还差不少,但在当天的队伍里,已经是张扬的了。

活动的现场,“奔跑永不止步  工大继往开来  工大健跑团恭祝母校七十周年华诞”“奔跑如诗 年华如梦 工大如歌  工大炫跑团恭祝母校七十周年华诞”代表着这两大校内跑步社团的祝愿,而“七十岁工大走过辉煌历程  三万名学子跑出炫动青春”,则是我们对于青年学子的期盼。

各支队伍集结了,然而背景墙这里没有人,这在跑步圈里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况,这里一定是最拥挤的,需要排队的,因为出发前,不管是团队,还会个人,一定要在这里照相的。而我们的同学对此视而不见。不得已,我一遍遍地喊话,让各支队伍来集结照相。开始响应不积极,到他们跟前去找队长,他们都有些愣愣的感觉,怎么还要照相?能在背景板这里照吗?真无奈,花了1000多块钱做这个板子干嘛用,不就是用来照相的吗?照相时也不会排队形,也得手把手地交,教会了一个,第二个还得教,傻傻的站在边上,看不到别人是怎么站队形的,上去照样是手足无措。拍照的时候,多数是面无表情,没有手势,没有存在感。如果你觉得我说的过分,照片为证。

这些活动,折射出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而根源在于封闭,学校的封闭,自我的封闭,需要多开展此类活动培养他们的仪式感!

终于,所有的队伍拍完了照片,站好队形,举行了简单的仪式,由能动学院的闫俊铭主持, 这小伙儿以前干过这个角色,还特意穿上了主持人服装,但放在这运动场上,有些不搭。他还写了文采飞扬的主持词,我做了致辞,并强调了活动的注意事项:第一,不要干扰操场上课的同学,第二,健跑而非比赛,不要求速度,安全完成;第三,快乐奔跑,不要快跑,要跟摄影师,观众充分互动。从最终对注意事项的执行看,部分同学没有做到慢跑,接棒后以400米的速度飞奔,需要不停地喊刹车,这也是担心的一个方面。而与观众摄影师互动方面,做的也不够好,还是有些沉闷,没能充分放飞自我。

然后队伍调转队形,背向背景板,拍大合影,三条横幅和多面旗子都上了镜头,接近300人的队伍,还是很壮观的 ,可惜没有台阶,站在后面的就看不见了,这个位置不如一食堂那里照相方便。

30名第一棒选手在跑道就绪,随着我的一声“快乐奔跑吧!”,大家一跃而出,王孝涛作为齐鲁热血跑团的第一棒跑在最前面,这个队伍里应该没人比他跑得快。娄峰代表工大健跑团跑第一棒,活动正常开展起来了,心渐渐放下。

既然是校庆跑,就要有校庆的氛围。周二的时候,我们讨论了一个方案,70圈寓意70周年,每一圈代表一年,在一些重要的年份,把当年学校的大事儿重要的成绩播报出来,让在场的人跟着播音员的介绍再领略了解学校的历史。这个创意来自我的一次晨跑,需要准备校史的相关稿件,这个工作交给了娄峰,他和我都参与了校史的编写,应该能找到一些资料。还有校庆的专题片,转换成音频在现场播放,校庆晚会的朗诵诗歌《七十载砥砺唱大风》,中间穿插音乐,后来孩子们还加入了现场点歌的环节。一场接力跑,回顾了学校发展的厚重历史,展示了学校发展的辉煌成果,又融入了青年人特有的活泼氛围,完美!

更没有想到的,是临时挑出的两个播音员,经过简单的培训,很好地完成了任务。锻炼的舞台,训练的机会,是他们成长中最或缺的资源,作为科教融合学院,我们提出“融育能动,荣誉能动”,就是要多给他们创造这样的锻炼机会,给他们贴上“善跑、明道、至诚、能说、会写、善谋、广交、敢创、博览、精专”的标签。

活动第一圈,播音员这样播报:

老师们,同学们,随着清脆的号令声,

七十圈马拉松接力跑庆祝校庆活动正式开始!

今天将有来自各学院、各跑步团体的代表队共26支队伍,260人参加活动,各代表队将接力围绕校园奔跑70圈。

一圈代表一年,

七十圈代表着齐鲁工业大学七十年的奋斗征程!

第一棒的选手已经在跑道上。

我们回望工大的70年,

70年胸怀家国。

70年接力梦想。

70年时代长歌。

1948年的炮火,见证了中华民族命运的伟大转折。

共和国的曙光,照亮了一座学府最初的脚步。在乳山县崖子村的农家院落里,应军事工业需要而创建的胶东工业学校,埋下了齐鲁工业大学兴学育人的第一粒种子。她恰如一朵“战地黄花”,在战火硝烟的洗礼中成长、绽放。自强不息,坚忍不拔的精神品格,从此融入工大人的精神血脉,赓续传承。

工大先贤,筚路蓝缕,兴校办学。辗转于海岱之间,虽几度更名,数次易址,却将希望之火一路点燃,为建国之初奠基山东工业,输出了一批批管理骨干和技术中坚。

这些内容,很多是从校庆专题片上找到的,为此专门向宣传部要了解说词。

团队校庆跑--穿越

活动开始了,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从眼前闪过,我的思绪随着解说员的深情介绍回到了10月12日的清晨,我个人在操场的70圈校庆跑。那天本来是一个25567步的计划,这是一个隐藏的数字,是学校建校的天数,跑步所有能记录的有效数据里,能与之对应的只有步数。而上了跑道,又临时改了主意,为什么不自己跑一个70圈给没有完成的班级做个示范呢?也算是对学校送上的另外一份祝愿。

撰写这篇文章的思绪在10月12日和10月18日之间不停地切换,用跑步回味历史,也算一个小小的创举吧!不过会比较凌乱,读者要快速切换开关。

10月12日早上我四点多到操场,原计划23公里左右,预计要跑2个半小时,后来改为了70圈,要跑三十公里左右,完成的时候应该是七点多不到8点,不至于耽误上班。

跑第一圈的时候,我把这个时钟调到1948年,脑海中浮现的就是上面的那一段,乳山,崖子村,但对于1948年到1970年之间的学校发展的历史是很模糊的。

对学校的记忆模糊,就开始跟国家和自己的家庭对应。

第二圈,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嘴里开始哼着这首歌。

我们走在大路上,

意气风发斗志昂扬,

共产党领导革命队伍,

披荆斩棘奔向前方.

向前进!向前进!

革命气势不可阻挡,

向前进!向前进!

朝着胜利的方向.

我们的道路多么宽广,

我们的前程无比辉煌,

我们献身这壮丽的事业,

无限幸福无限荣光.

向前进!向前进!

革命气势不可阻挡,

向前进!向前进!

朝着胜利的方向.

好几次,是忘记了词,只记住了曲调。而且我似乎也只记得第一段和第四段。

第三圈,1950年,我的父亲出生了,第四圈,1951年,我的母亲出生了,他们成长在新中国,但是也是艰苦的岁月。当时的学校发展,应该也是在比较艰苦的条件里边进行的。

这时的天,是暗黑的夜,操场上一个人没有,路灯也熄灭了,大概还没从夏天的节奏里走出来。只有满天的星星伴着自己。这段历史,没有什么回忆和记忆,就彻底放空自己,除了想这些历史的事儿,再去想想自己生活上工作上的一些事儿,想想近期跑步的一些计划,想想我的能源动力的学院的学生如何“融育”。跑步,给了人一个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并不奢侈,只需早起,就能创造出来。

这样简单地数着圈儿,操场刷圈,数圈儿也是一门学问。五圈六圈容易数,超过10圈就容易弄混了,何况这是70圈。我的办法是,在不同的跑道跑。比如从第5道开始,每条跑道跑1圈,一直跑道第1道,共5圈。然后再跑道第6道,完成10圈,再跑到第1道,15圈,回到第6道,20圈。周而复始。只需记住大数就可以了。而且10圈以上的跑步,最好顺时针逆时针都跑一阵子,有助于两条腿的平衡。否则左膝盖容易受伤。

第十圈,操场上响起了解说的声音。

时间的车轮来到了1958年。山东省济南轻工业学校正式开始招生。造纸、化工、酿酒和陶瓷。每一个专业都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一时期,半工半读是学校学习安排的主要特点。

我只记得山东省科学院从这时起步。作为建院的元年,今年也是科院建院六十周年,科教融合在一起了。

第十五圈,学校1963年的故事,是说不清的。而校庆日上的我,正身穿热血跑团队服,跑在齐鲁热血跑团的第三棒,同时,广播中传来了关于热血跑团的介绍:

今天的校庆马拉松现场,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他们身穿红色的T恤。背后印着“齐鲁热血跑团”,胸前印着“每一个献血者都是英雄”。表明他们的身份都是献血者。今天,他们用矫健的身姿,轻盈的脚步展示他们的健康,召唤更多的人加入献血者的队伍。

在这个队伍中,有资深献血者,也有刚刚加入献血队伍的青年学生。跑团团长姜洪雷老师,无偿献血40次,献血量超过一万五千毫升,他还是“工大健跑团”的团长,“工大炫跑团”的指导老师。王孝涛同学,刚刚接触献血不长的时间,就已经捐献血小板11次,还是学校参加省高校运动会的主力队员。象他们一样优秀的献血者和跑者很有很多,秉承对于公益事业的热爱,他们走到一起。跑团成立的初心是:动员献血者来跑步,让献血者更健康,吸引跑步者来献血,让跑步者做公益。跑步与献血相结合,也凸显了健康的理念,凸显了公益的力量。“我跑步,我健康,我献血,我快乐”成为跑团成员的共识。跑团成立短短不到一个月,就招募会员100多人,希望更多老师和同学们加入齐鲁热血跑团,参与到无偿献血事业中来。

第22圈之后,进入了七十年代,山东轻工业学校培养了一帮中专毕业生,他们中有一些最终成为了我的老师,比如说王春诗老师,这是对我职业影响比较大的一位老师,从毕业之后干辅导员,就是他一手带着干,要知道我本科期间,不是党员,不是班长书记,也没有学生会工作经历,但我的成长还是比较快的,学生工作连续两年在系级综合评价中获得第一名,自己也被评为模范辅导员,当时作为一个年轻辅导员获此殊荣,还是很难的,这一阶段也为自己后来工作的理念、思路和想法打下了基础,这得益于他的悉心培养。

来到第26圈,天空已经变亮,影影绰绰地,操场上多了几个人。

1974年,这一年我出生了,出生的那年下雨很大,所以我的名字里面就有了洪和雷。我牙牙学语之间,第28圈,76年,弟弟出生了。第30圈,1978年,我的妹妹出生了,我们的家庭组建完成了。就在这一年,改革开放吹响了冲锋号,这一吹到现在40周年。而学校也开始了本科办学的历程: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潮席卷大江南北。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山东轻工业学院成为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开启了普通本科教育的新征程。

首届本科生305名同学,

在金秋时节踏入了校园。

一个新的时代就此开启,

一片新的世界展开她美丽的笑颜。

肩负着培养应用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的使命,学校为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培育了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先后走出1000多位知名企业家,支撑起山东轻工业的半壁江山,被誉为“企业家的摇篮、工程师的沃土”,创造了为人称道的“老总现象”。

这一年入学的学生,多数成为学校的教学管理的骨干,他们对学校的影响乃至对于我个人的影响都是非常巨大的。比如说陈嘉川校长,那时最年幼的他,成为学校历史上任职最长的校长,也是我的授业恩师。另外宿建沛老师,从毕业的时候就跟着她在学工系统干,后来在组织部的五年,在她手下当兵,密切接触,更感受到她的宽广胸怀和人格魅力。

第32圈,这时,脚步已经在操场了跑道上从6到1经历了三个轮回,1980年,这一年可能刚刚开始大包干,家里的经济状况可是有所好转,已经可以多吃一些馒头了,少了一些玉米饼的地瓜。更重要的一件事儿,我上小学了,一年级头几个月是单独的在一个很破的院子里和房子里,人也不多。很快转村里的正式小学,有着三间教室,一间办公室,其中一年级二年级合用一间,三年级四年级单独用。一二年级的时候,一个老师,各门课都管,先给一年级上一会儿课,然后一年级写作业,二年级写作业,二年级上课的时候一年级写作业。一年级的多数孩子能背二年级的课文,算二年级的数学,我们也算是超前教育了。

第36圈,1984年,五年级,去乡镇上中心小学,条件改善了很多,每门课都有了专门的老师,我那时数学好,偶尔能考100分,语文不够好,但班主任是语文老师,自己并不怎么受重视。

第38圈,1986年,小学毕业,当时对我来说,考初中还是比较容易的,上了我们乡镇的中心中学。一些同学去了差一些的一所初中,哪所初中后来撤并到中心中学,我们又在一起了,而有些同学则永远离开了课堂,很小的时候,就成为一名地道的农民。

这个时期,山东轻工业学院来了一批人,俺们中走出来一帮直接对我们有影响的老师,比如说王鹏生老师,汤庆磊老师等等。

第40圈,1988年,解说词中说:这一年学校进行了第一次周年的庆典,十周年建校庆祝大会,总结了过往取得的成就,规划了未来前进的路线。

第41圈,这一年,我经历的中考的失利,没能去向理想中的中专,但是幸运地落到了高中。这一年,山东轻工业学院也迎来了我的恩师邓金杰老师,跟他共处好几年,我是直接的受益者。

第42-48圈,回到校庆日的我,分别穿上炫跑团和工大健跑团的服装在操场跑了跑,与工大有关的跑团都跑遍了。只剩下了《从零开始学跑步》课的队伍,还没有陪跑。

第44圈,1992年,我跟山东轻工业学院正式结缘了。当年,以全校第一名超过清华录取线5分的分数来到这里,没有多少的惊喜,更是带着一个农村学子的无奈,来到这里开始了我的大学生涯。四年中有消沉,也有奋斗,最终选择了留校工作,而没有继续学习深造,也许这也是一个美丽的错误,但我到现在并不为之后悔,因为在工大走过的这二十几年,我是非常充实的,虽然没有学术上的成就,但直接影响带动的是广大青年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开始影响身边的年轻人,我觉得这就是我存在的价值。

第47圈,时间走到1995年,这一年底,进行了本科教学质量的一次检验,留给我的印象是被抓着去做无机化学实验,大四年级再去做无机化学实验,手有些生疏,然而我们的表现很不错,因为基本功训练扎实,对比现在的学生,强多了。

这一年年底,父亲离开了我们,感觉到孤单。

第48圈,高进老师来操场跑步了,赵传山老师带着老母亲来操场散步了,他们这批山东轻工业学院的先驱者,在这次换届调整中离开了领导岗位。老将离,新帅至。不变的是大家的爱校情怀。

1996年,这一年我从一名学生转为一名教师,辗转实验员、教学秘书、辅导员多个岗位。毕业时先当了一个班的班主任,也算半个辅导员,跟这一个年级的学生关系是很铁的,他们有一些年龄不比我小。这是我的嫡系战队,有需要他们都会欣然援手,比如说今年给能动学院的学生筹集活动的资金,他们年级、98、97级和我带过的另外几个商学院的班就慷慨援手,一起筹集了7000多元的活动资金。让现在这个能动班有理念,有资源,有资金,完成了第一次素质拓展--野炊--篝火晚会--徒步10公里的活动,练就了身体,增进了感情,他们将在学长的支持和关心指引下,努力走在前列。

第49圈,1997年,这一级化工学生中,出现了刘永刚等献血带头者,我现在是追逐着学生当年的足迹前行。还有郝振东,这个运动会上最能拼的人,马骥,陈勇,很会说的。吕瑞涛、梁敏敏,很能学的,获得了优青,还有申波李先江等在扎根在企业奋斗的学生。

第50圈,到了1998年,学校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更高层次的办学,代表着更多的希望,和更高的期盼。学校迎来了建校50周年,那时的校庆,没有在我的记忆力留下多少痕迹。只记得刘玉在校董事会到处出差奔走,为了给学校多拉一些赞助。

这一年,迎来了我带班主任的第二批学生,还作为他们的年级辅导员。也是非常亲的一级。这一级,每一个影像都是那么鲜活,爱管事儿的宋伟,爱组织活动的樊兆玉,爱说话的刘爱霞,爱踢球的周海安,爱说单口相声的小明,擅长跨栏的施霞、李念光。还有那个能跑能打球的邢自伟,因为一场意外离开了我们,让我们感到心伤。

心伤的事儿也会频频来袭,而刚刚看到一个不幸又万幸的消息,一位同学肝脏坏了,但幸运的是做了换肝手术,刚刚39岁的年龄,已经把整个家庭的拖入到崩溃的边缘。同学们在帮着筹款。96级一位同学现在正遭受癌症的折磨,同级的还有一位同学患肌肉瘤,没等到毕业就去世了,我们希望这样的不幸少一些。每当遇到这样的事儿,大家都会提醒,远离不健康的生活,锻炼身体吧,但有几个人能做到?我们班当时还有一名同学,研究生快毕业了,因为抑郁相关的原因,失联了,不知道是自杀还是出家了。我想,如果跑步能早日介入这些人的生活,或许会改变他们的一生。灾难就这么多,患病的几率在那里摆着,落到谁身上是偶然,但落到人身上是必然。我们跟它对抗,就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奔跑是没有错的选择。

第51圈,校庆日的51圈,《从零开始学跑步》的R10号队员在到处找R11号队员,没有及时赶到!我刚好也想陪他们跑一圈,于是代替R11跑了一圈,出去不久,就遇见党课的GD310号,一名女生,也是被我鼓动后跑步的,很慢,但带她跑得轻松愉快。用她的话讲“比自己跑状态好多了,竟然还能聊着天跑”,为了健康而跑,就该是这样的体验。

第52圈,2000年,站在新世纪的开端,我们用一场篝火晚会开启了新纪元。这一年的冬天,山东轻工业学院的操场,一个雪夜,拉了老同学的手,从此走到了一起。

第53圈,2001年,我离开化工系,来到了校机关,一干就是十三年,组工干部的经历也没有让我变得固执刻板。活跃的大脑一直让我享受着工作方法创新带来的红利。

第54圈,2002年,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开始承担更多的责任。这一圈,试图记录25567这个数字。没有成功,记下的数字时25578,多了11天,可谁又知道1948年的建校日到底是哪天呢?计算到天,本身就是一个不精确的数字。

第55圈,2003年,收割完玉米的长清崮山镇段庄村,迎来了我们新校区的首批建设者,两年后,站在曾经战斗过的土地上,望着盖起的高楼,心中感慨万千。

第57圈,2005年,刚刚年初,还没放寒假,我当爹了,当爹之后工作辛苦又幸福。这一年,学校部分搬迁新校区,老婆开启了带娃和上课的奔走模式,我也品尝了独自带娃的艰难。

第59圈,2007年,孩子上幼儿园,媳妇去读博士。在这两年里为了送孩子上幼儿园,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翻看当时的空间记录,博客记录,竟然发现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跑步,虽然跑的时间距离不长,大概也就是四公里左右。但是坚持了很长的时间,现在想想那一段时间的工作状态精力都是非常充沛的,等到媳妇毕业回家反而又把这个放下了。

这一年,本科教学评估,学校获得了优秀的成绩,然而背后的故事,只有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其中有多难。明德励志崇实尚能的校训由此形成。那个时候,作为一名年轻人,被抓到干活加班是常有的事,还要自己一个人带娃,但辗转腾挪仍算从容,身体能扛得住,也得益于当时跑步的锻炼。

第60圈,2008年,的更多的是关于奥运会的记忆,学校的发展沉浸在本科教学评估获得优秀的亢奋中,举行了学校的30周年院庆60周年校庆,因为没有参与,印象也不那么深刻。我撰写校史的时候,根据相关的资料,做了这样的一些描述。

60年校庆实行校庆月系列活动和主题活动相结合,校级活动和二级学院活动相结合,庆祝活动和长期目标相结合,搭校庆台,唱特色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校庆期间,学校成功举办了四大主题活动:即“山东轻工业学院校友总会成立大会”、“齐鲁企业创新与发展论坛开坛仪式”、“倡议筹建校企产学研联盟”、“山东轻工业学院五代大学生对话”。主题活动形式清新,内涵丰富,气氛热烈,效果良好。紧密围绕主题,成功举办了四大板块校庆系列活动:一是校友活动系列,各学院共举办各类校友座谈会、联谊会20余场,联络了感情,凝聚了人气;二是学术活动系列,全校共举办各种学术讲座40余次,增强了校庆的学术氛围;三是文体活动系列,共举办校庆联欢晚会和电影周等文化活动19场次,活跃了校庆的文化气息;四是展示活动系列,共举办校史展、科技成果展、“凝眸”书画摄影展和2008木火节陶艺作品展等五个展览,促进了校园文化的建设,增强了校庆的感染力。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情感交流、学术交流、文化交流,充分体现了特色校庆的内涵,把60年校庆办成了“情感校庆”、“学术校庆”、“文化校庆”、“和谐校庆”。

第61圈,2009年,第62圈……一直跑到2014年,时间再往后走,一年一年有着重复的感觉。而母亲离世了,2天后,邓金杰老师离世了,感受生命的唏嘘。工作上则感觉陷在事务堆里出不来,宿建沛老师提拔走了,闫书记退二线了,老徐来了,老徐被带走了,士昌书记来了……

最大的变化出现在2013年,解说词里这样说:

这是走向胜利的第六十五圈,

象征着希望与光明的2013年。

2013年,山东轻工业学院更名为齐鲁工业大学,并成功入选“首批山东特色名校工程”,标志着办学层次与水平跃上新台阶。学校积极融入国家“蓝黄”战略、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西部经济隆起带战略,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强化协同创新,为山东新型工业化道路注入了“工大智慧”,学校因此成为山东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首批立项建设单位。积极呼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要求,工大学子勇于创新,自主创业,在实践中磨砺羽翼,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几代人孜孜不倦、披荆斩棘地努力,终于换来这梦想成真的一天。

第66圈,2014年,如果以40岁作为中年的话,40岁以后的工作中虽然仍旧可以创新创造,但总感觉体力和精力不如从前,身体渐渐发福。特别是到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督导那一段时间,因为要赶制各种材料,坐的久,吃的好。体重增加非常快,已经接近150斤了,有了明显的肚腩,开始有了减肥的压力,在金乡工作期间,也尝试过跑步和游泳,但是没有坚持的很久。

第67圈,2015年,到了新的岗位,照旧是忙忙碌碌,工作的压力还是不小,体重维持在72多公斤左右,头发开始狂掉。

第68圈,2016年,对个人而言,生活状态发生了大转折,1月1号参加初中同学相识30周年聚会,小马哥的规劝促使我开始跑步,从1月13日开始跑步,竟然坚持下来,再没有停歇。而随着马拉松运动的兴起,开始参加一些的活动。自己享受跑步的乐趣。这一年,追求个人成绩,报名了很多比赛,但是都没有成行,一直到9月份参加了第一场全程马拉松,因为期望值太高,最后崩盘,待到10月份的50公里超级马拉松,心态调整到位,50公里都跑得轻松愉悦。这个时期的跑步能力是非常强的,包括到了冬天还是能够坚持的训练,来年的首场马拉松,无锡马拉松上就收获了330,这个已经不再奢望去突破的成绩。这段时期是一个人在奔跑。也知道学校里有几个像郑众等其他人在跑,但是没有共同参赛和约跑,相互之间交集并不多。

第69圈,身体依旧轻松愉悦。2017年,这一年,工作比较平稳,科教融合给学校带来了不小的变化。2017年,必定成为齐鲁工业大学发展史上的又一座重要界碑。这一年,新齐鲁工业大学宣告成立。作为山东省“科教融合”改革的先行者,承载着省委、省府的殷殷重托,“新工大”开启了全面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应用研究型大学”的新纪年。

对于自己的跑步来说,则变化较大。开始从一个人跑步到带着大家跑。也是因为发现身边的人身体开始出状况,需要去改变这种状态。几个经常跑步的人发动成立了跑团。跑团起步还是很顺利的,人数增加得很快,开展活动也不少,这一年的精力放到了带着大家跑步上,个人成绩的呈现退化的趋势。挑战北马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极限,就是无锡的330成绩,同年参加了超级马拉松,只完成了3/4的目标,76公里,距离的延长或许将是自己下一步的目标。

第70圈,完成跑步的曙光在前,依旧将速度放平稳。2018年,学校走过了70周年。科教融合产生了新的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作为学院的首任主持人,重任在肩。融育能动,荣誉工大。

70年工大走过的岁月,记录在娄峰撰写的诗歌里。

七十载砥砺唱大风

和着东海的涛声,/攀登岱岳的峰巅。/奏响圣贤的琴瑟,/续写稷下的诗篇。

当金秋的飒爽,/尽染万山红遍。/当八方宾朋,/欢聚美丽的校园。/此刻,/我们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让我们开启记忆的隧道,/走进工大如歌的昨天。/那里是砥砺前行的奋斗,/那里是改天换地的信念,/在时代的大潮中搏击云天。

难忘啊,/一九四八,/在胶东半岛,/我们吹响创建的号角。/解放战争隆隆的炮火,/是我们对新中国铿锵的誓言。

难忘啊,/一九五八,/山东省科学院的猎猎旗帜,/飞扬在齐鲁大地。/从中科院分院起步,/我们描绘科技兴鲁的壮美画卷。

难忘啊,/一九七八,/天之骄子走进校园。/在春天的故事里,/我们雄姿英发,/擂响中流奋进的鼓点。

难忘啊,/一九九八,/高层次办学之路在脚下延展。/登高望远,/我们在科教齐鲁的百花园中争奇斗艳。

难忘啊,/二零零五,学校乔迁。/新校园如诗如画,灯火阑珊。/万千师生齐努力,/教育赶考的路上,/我们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跨入新世纪,/我们不忘初心,咬定青山。/走进新时代,/我们高举旗帜,跨越发展。

沧海桑田,/穿过纷繁杂扰,/我们坚定走特色名校之路。/排除千难万险,/我们践行着科教融合的理念。

终于,/盼来了,破茧成蝶的嬗变。/齐鲁工业大学的辉煌的金字,/铭刻了几代人,/梦寐以求的夙愿。

当时间的指针,/指向二零一八。/建设国内一流大学的蓝图,/激荡在工大每个人的心田。

八大行动计划,/长缨在手,/上下求索江天阔;/“四位一体”融合,/缚住苍龙向天歌。

在过往的岁月中,/面对无尽的挫折与困难,/我们历久弥坚,/跨越漫道雄关。/在成长的道路上,/面对无数的挑战与考验,/我们创新创业,/迈步砥砺永向前。

一步一个脚印,/汗水和泪水的浇灌。/工大人的青丝华发,/绽放出今日芬芳的绚烂。

无论是济宁还是青岛,/无论是菏泽还是济南。/立德树人,我们豪情满怀。/科教兴鲁,我们激情澎湃。/沿着一带一路,/我们走向五湖四海。

人生七十,不逾矩。/工大七十,桃李天下春满园。

/站在记忆的路口,/穿过历史的云烟,/我们铭记过往的岁月。/昂首前方的道路,/我们用青春奋斗,/把幸福的火炬点燃。/候一树花开,/等又一个春天。

明德励志,我们初心不改;/崇实尚能,我们信念更坚。/传承红色基因,/弘扬新工大精神,/我们乘风破浪,云帆高悬!

让我们一起拥抱,/更加辉煌的明天。/

团队校庆跑--盘点

结束了70圈的跑步,在运动轨迹上,画上“工大”二字,又到草场外跑了一个“7”的形状,连同操场的绕圈的“0”,组成一个“工大70”的图案,算是一个跑者送个校庆的小礼物了。

而真正的大礼物,是这4000学子的奔跑。这4000人的奔跑,锻炼了身体,塑造了品格,融洽了班级关系,也锻炼了我的小队伍。

正如我在主持活动时所说的:“每组织一次跑步活动,就像精心栽培一株蒲公英,会开出美丽的花,结出饱满的种子,在每一颗种子里植入健跑的基因,并带有独特的气质,这些种子将在各自的班级、团队生根、发芽、开花,播撒健跑的理念,绚烂工大的每一块土地。”

我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工大跑起来,跑出工大人的健康,跑出工大的精气神,让工大学生贴上标志着核心竞争力之一的“健跑”标签,一起跑过工大青春岁月,跑向未来精彩你人生。

(0)

相关推荐

  • 《归去来兮,回母校》陈永田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        我的母校是第二军医大学,享誉军内外,人们常称她二军大,长征医院和长海医院是她的二所附属医院,尤其长海医院的肝胆外科在国内外都大有名气 ...

  • 把校庆办成校友节

    十一学校2021校庆69周年感怀 十一学校,这所共和国"国庆日学校(Beijing National DaySchool简称BNDS.校友都自称BNDSer"),每年都跟共和国一起 ...

  • 想知道大学入学流程?这有一份详细清单

    2021年暑假假期还有短短两个星期就要开学,为了帮助新生入学时能够尽快的融入环境,这里有一份指南,干货满满. 首先,关于开学需要准备什么东西. 你所需要提交的:身份证.高考准考证.录取通知书.一寸两寸 ...

  • 【游安泽】实小未来的操场

    实小未来的操场 福清实验小学 三年八班 游安泽 指导老师 林静 我们的学校福清市实验小学坐落在向高街福唐境.学校原来有个美丽的操场,我们的课间活动.体育课.升旗仪式等各项活动都在那儿举行.在这个操场上 ...

  • 【洪哥雷语】父亲节,一个人的奔跑

    作为一名跑者,每逢一些节日,一些纪念日,总会跑一些特定的路线,特定的数字来做个纪念.比如今年1月13日,女儿的生日,跑了一个13公里,用时2:00:50秒,加上一枚征服佛慧山的奖牌送给她作为生日礼物. ...

  • 【洪哥雷语】西柏坡的印象 白洋淀的奔跑

    一.白洋淀的奔跑 7月12日,暑假正式开始.然而承诺大家的党性教育基地考察学习一直没有落实.拖到现在该兑现了,于是策划了这次到西柏坡,白洋淀,考察学习的计划. 第一站去的是白洋淀,这里是抗日游击战雁翎 ...

  • 【洪哥雷语】“跑”进工大课堂

    9月11-12日,2号公教楼阶梯302教室,以跑步的名义,200多名齐鲁工大学生汇聚一起,通选课<从零开始学跑步>顺利开课.经过一年多的筹划,跑步课终于进入了工大的课堂. 缘起 我个人正式 ...

  • 【洪哥雷语】“跑”进工大课堂(重发)

    [按]9月25日晚,齐鲁工业大学艺体中心.济南马拉松全马之后的疲惫感已经消退,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给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新生500余人再讲<跟着洪哥学跑步>,以期给他们一 ...

  • 【洪哥雷语】发现跑步的价值,创造工大健跑文化

    早上,看到昨天物资堆积如山的会议室里空空荡荡的, 心里反而有种充实和满足的感觉,跑团年会结束了,2018年的跑步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其中的酸甜苦辣,点点滴滴,还需要拿出时间慢慢咀嚼回味.昨晚的致 ...

  • 【洪哥雷语】再战徐马:一个人的奔跑到一群人的狂欢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唐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最好的选择 按照年 ...

  • 【洪哥雷语】见面当荐跑(附拜年小记)

    爆竹声里又一年 亲朋好友来相见. 春节的聚会 少不了狼藉杯盘 少不了吹牛侃大山 莫忘初心 工大健跑团员 备好你的装备 瞅准空闲的一点点时间 随时奔跑在家乡的乐园 回望跑途 让思绪定格在你脚步开启的那一 ...

  • 【洪哥雷语】春节荐跑小记

    春节拜年,是用跑步的图片做的贺卡.群发了六七百人,点赞的不少.有10几个人回复新年要跑步,于是萌生了让健跑团成员新年荐跑的想法.想出来了八个字. 荐跑,善念 行之,大赞 大年初一的早上特地还写了一篇文 ...

  • 【洪哥雷语】2018,我的公益新主张

    有一种力量,叫公益的力量. 什么是公益? 度娘说:公益是个人或组织自愿通过做好事.行善举而提供给社会公众的公共产品.在这里,做好事.行善举是对个人或组织行为的价值判断:行动的结果是向非特定的社会成员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