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乡村工匠、种养能手兼任教育师资!教育部:将耕读教育相关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学生必修课,加大“双师型”...

日前,教育部印发《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对涉农高校加强和改进耕读教育作出部署,提出把握耕读教育基本内涵、构建耕读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多渠道拓展实践教学场所、建设专兼结合的耕读教育教师队伍、加强耕读传家校园文化建设等5项任务举措。

《方案》指出,我国涉农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耕读教育不系统、实践育人环节有待加强等问题。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让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对提升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在构建耕读教育课程教材体系方面,《方案》要求加强学生传统农业文化教育,将耕读教育相关课程作为涉农专业学生必修课,编写中华农耕文明等教材,强化有关中华农耕文明、乡土民俗文化、乡村治理等课程教学。加强农业特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体现现代农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变化,强化生态文明教育,培养学生“大国三农”情怀。

《方案》支持涉农高校依托农科教基地、农业文化遗产地、国家现代农业园等社会资源建设一批耕读文化教育实践基地。提高涉农专业实践教学的比重,构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与校外实习基地联动的实践教学平台,加快建设区域性共建共享农林实践教学基地,让农林教育走出“书本”、走下“黑板”,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山水林田湖草,涵养学生勤俭、奋斗、创新和奉献的劳动精神,增强学生在“希望的田野”干事创业的能力。

《方案》提出推动涉农高校普遍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依托中心开展耕读教育专项培训,提高教师耕读育人的意识和专业化水平。加大“双师型”教师建设力度,支持涉农高校与地方政府、农林企业共建教师实践能力培养基地,提升教师实践教学能力;鼓励和支持高校聘用企业技术人员、农林科技专家、乡村工匠、种养能手等兼任耕读教育师资。培育和造就一支理想信念与道德情操兼具、教学与实践能力兼备、专职与兼职互补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方案》提到,涉农高校要给予经费保障,支持耕读教育师资队伍、实践基地等建设和耕读教育教学改革专项研究,提高涉农高校劳动教育质量。对学校组织实施耕读教育情况进行督导,作为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

作者:吴金娇

编辑:储舒婷

责任编辑:樊丽萍

图片:央视新闻截图

(0)

相关推荐